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而要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则需要铸就能够有效地发挥统摄、引领和整合作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立场、文化取向、文化选择。因此,必须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艾青的画论     
艾青作为20世纪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已为人们所接受,其诗歌艺术及诗论得到较多的研究,但鲜有人论及艾青的画论。艾青的画论经历了三个时期,显著的特点是:绘画题材的人民性;表现形式上注重写实,同时富有自己的主观感情;强调绘画与政治、宣传的密切关系;他对待国画改造的态度,亦是中国现代绘画史的缩影。艾青的画论对其诗论和诗歌创作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但同时他的诗作充满了自我主体的抒情性。他的画论与诗论的人民性、政论性、诗歌书写的自我主体的抒情性之间的紧张关系,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文人之运命。  相似文献   

3.
大学时期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掌握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的原因,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和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教育对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意在探讨伍蠡甫先生的绘画艺术以及西方美学、中国画论对其画风的影响。伍先生的绘画大约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为20年代初至30年代末。这是他认真学习传统技法,研究中国画论,打基础的时期,其画偏重传统风格。第二时期自40年代初至"文革"时期,其绘画及绘画理论偏重于革新一路。他将西方美学与中国画论,东西方民族审美差异作比较,欲寻找拯救古老中国山水画的良方而倡导将现代事物搬进山水画。第三时期为改革开放至90年代初,他对前一时期的绘画作了反思。追求线条的拙朴简古,意境的静穆幽深之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5.
经济价值观是以自然界的物质方面为价值对象,概括出的、对人的某些有用性的认识和观点。云南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可以从原始社会、私有制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三大阶段,做一番初步探讨。原始社会时期的云南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主要表现为对他们生活起重要作用的生活资料的认识和利用上,私有制社会时期的云南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是多元的,原因是他们的生产方式的多样化所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云南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主要是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观念上,有了认识和运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明清画论中有关西洋画的论述,分析了西画初传时期,中国文人的多种心态.展现了特定历史背景中,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复杂面貌.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总体积极向上,但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观不稳定,存在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倾向。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社会转型时期利益格局的变化,全球化时代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多媒体时代多元文化的冲击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推进“三进”工作,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重视“一元”价值观主导下对“多元”价值观的包容,利用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俞剑华主编的《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中唐代以前的画论梳理出绘画类色彩语词30个。按时代的先后划分,客观地描写了先唐时期的绘画类色彩语词;其次对这些绘画类色彩语词按照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进行了分类描写分析;最后对其中三组易混淆的色彩词:红、朱、赤、赫、丹;素、白;绚、绣、采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9.
画学、画论古籍序跋、题跋是阅读者在完成阅读之后,在书上手写的文字,或者表达对画论古籍版本优劣的判断,或传达其对画论文本内容的理解,或厘清画学著作的流传脉络,其自身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乃题跋作者思想精华之所在,而题跋作者一般为当时的著名文人、学者。所以,有关画学著作手跋及画学著录手跋作者的研究无疑具有一定学术意义。在明清时期,涉及画学著录的很多藏书家、著书者及手跋作者集中在江浙一带,他们之间以画学著录为中心,建立了一个生动、真实、立体的江南文人活动的生态圈。  相似文献   

10.
姚锦 《国际公关》2023,(2):147-149
建设健康心理,是高校德育建设的责任,新形势、新矛盾、新生活方式,不同于以往,我们往往是把生命的价值问题以一件客观事物对待,但在建设健康心理这一特殊时期,于在校大学生,就业、人际等不良情绪能否让大学生合理审视生命的价值,追求生命的意义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改变。本文基于健康心理视域,分析大学生身心状态及生命价值观的影响因素,探索出健康心理视域下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1.
传统教育资源的现代转化——晚清书院嬗变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教育资源为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不断变革并融入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之中 ,从而促进了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晚清书院的嬗变即充分展现了这一历史理性。在社会转型和自身日益衰败的双重作用下 ,晚清书院历经复归书院传统的努力、新质书院的建立和改书院为学堂三个相互交织的嬗变过程 ,走完了现代转化之路。这对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并由此与现代教育建立了无法割断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先秦两汉商人分层之变迁及其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战国至西汉前期,商人分层呈多样化,素商、政商、儒商、黑商均占有一定比例,且素商居多。西汉后期至东汉,政商比例逐渐增大,且分层趋向单一化。这个趋势说明在封建社会,商业的发展不能完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前行,统治阶层在政策上的抑制或放任会随时影响到商业发展,继而影响商人的构成类型。与此同时,商品经济的发展趋势也会对统治阶层的决策产生影响,在这内外两种力量的交错影响下,商人分层也会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13.
葛景春先生《李杜之变与唐代文化转型》一书不是对李杜进行简单的优劣品评,而是深入到唐代社会文化的深层结构论述从李白到杜甫的诗歌流变的现象与原因。他从李杜所处的时代的变化、文化诗潮的转型以及李杜自身原因三个方面对李杜之变进行研究,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剖析了以李白为代表的大唐盛世浪漫诗风向以杜甫为代表的衰变之世写实诗风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论玄学与谢灵运山水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宋是玄学的鼎盛时期,随着宋文帝对“四馆”的设立,玄学一跃而成为了当时的“官学”。玄学助长了当时社会的归隐之风,使诸多文化精英将目光投向了山水田园。在这种文化背景下问世的谢灵运的山水诗,乃具有明显的“玄言特色”。而采用“三段式结构”进行创作,在诗中“言必称玄”,则是谢灵运山水诗受玄学影响所呈现出来的最为明显的特点。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之“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的说法,并不符合山水诗发展的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15.
明中叶是明代史学的转型期,这表现理学化史学批判思潮的出现、博古考信风的兴起、史汉风格的确立、史学理论的受人重视、经世史学思潮的勃兴.当然,以纲常正统论思想改编旧史,仍有很大的市场。  相似文献   

16.
史界一般认为 ,至唐代 ,江南士族早已衰落。事实却是 :江南士族的衰落指一般而言 ,有些高门士族凭靠深厚的家学渊源和文化世家的传统优势 ,至唐代 ,又能顺应由门荫世袭制到科举选官制的转变 ,通过科举入仕 ,从而保持了世代勋贤冠冕的地位。唐代江南籍的宰相基本为六朝士族出身 ,表明江南地区在唐朝高层政权中的影响和作用主要是通过六朝士族 ,并非唐朝新兴的家族。特别是唐后期 ,江南旧士族在高层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和加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伦理形态在东周时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这一变化的突出表现,是从西周神与人关系下的政治宗教伦理形态开始向现实的人与人关系下的社会伦理形态转变,随之反映各种社会伦理关系的道德范畴也应运而生,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中国古代伦理形态的基本范型—"五伦"社会伦理形态。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中的民间文化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中国文学完成了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变,其中,民间文化思潮充当了不同寻常的先锋角色.其具体可分为这样几个阶段:一、五四歌谣学运动;二、延安文艺运动;三、大跃进民歌运动;四、四五天安门诗歌运动;五、寻根文学思潮.它们在不同时期都给予整个文学格局以具体而深刻的影响,促使其发展变化,形成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认真研究这些内容,对于繁荣文学创作,推动文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两湖书院是清末张之洞在武昌创建的变革中的书院.社会变迁和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给予两湖书院变革巨大的推动力,使其管理制度、教学方法、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两湖书院一直徘徊在传统与变革之间:不修时文却以功名为主要目标;教学内容既有经史之学又有西学;教学方法传统与近代交融;利用商业资金办学等.这种新旧并存格局和新陈代谢的发展趋势,正体现清末学术思想、政治主张的变动和抉择.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学精神向近现代的转变,滥觞于唐宋,激变于元代,成就于明清.这是基于中国文学自身演变的主体因素而得出的结论.首先,作为中国文学的创作主体,也就是传统的士大夫审美趣尚双重性的形成,为文学创作精神向近现代转化提供了主观动因;其次,新兴的文学消费主体的涌现,特别是城市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决定了中国文学近现代化的审美价值取向;再次,文学主体的生活形态对文学的传播方式的影响决定着文学话语的转变;最后,是影响文学活动的环境,也就是当时的社会思潮和社会风尚,规定了中国文学精神向近现代化转变的基本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