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取信于民,是新时期党风建设的当务之急。为此着重剖析 了新时期党风廉政的特点,提出了治理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腐败征候群理论从"参与"和"制度"视角比较研究世界范围内四种腐败类型的征候特点和治理策略,有助于我们客观理性地看待和治理我国的腐败问题。我国腐败现象丛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忽视了制度反腐的策略性,故而优选理性可行的循序渐进、有效管用、对症下药和自下而上等治腐策略,是端正反腐理念和改进反腐成效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官商不分、以权牟私、腐化堕落、滥用特权、官僚主义是腐败的主要表现.腐败现象既有源渊的历史根源,又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开展反腐败斗争,既要靠行政手段,又要靠法律手段,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4.
腐败成因论     
罗敏 《江汉论坛》2002,(1):61-65
公共权力论、道德败坏论、成本—收益论,是对腐败成因进行单因素追溯的三种典型语境。事实上,腐败的发生,需同时具备公共权力、超过基本生活需要的私人利益和利益交换空间、公共权力与私人利益的连接通道、寻租成本小于收益、官员自利的经济理性等五个条件。腐败现象的蔓延,是渐进式体制转型期各种条件综合地形成并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总体上看,腐败在以下两大因素的相互作用中蔓延:一是公共权力或政府功能的畸变,二是组织伦理的错位导致“官德”蜕变和社会道德底线下移,二者的交互作用,逐步形成了许多官员“经济人”的需求偏好和腐败收益大于成本的情势或环境。  相似文献   

5.
“猴子定势”使腐败弱势一方为了自身的少许利益而攻击行为不一致的同类,致使腐败行为或腐败者不能得到鞭挞或惩治。要消除“猴子定势”,彻底遏制腐败,就应进一步完善权力的生成过程,完善阳光做法,改革集体负责制,大力鼓励打破“猴子定势”者,并严惩腐败受益者。  相似文献   

6.
本来,腐败(本文专指“官员腐败”),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不过,就中国而言,处在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腐败自然成为突出问题。于是,有必要认真分析腐败的成因,以便弄清如何才能卓有成效地治理腐败。为了简便,本文仅分析官员的经济腐败。在此基础上,对于官员的政治腐败、生活  相似文献   

7.
杜林致 《兰州学刊》2009,(12):63-66
首先简要介绍、评析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理论视角对腐败成因问题研究的特点。然后从综合治理腐败问题的视角出发,提出运用“系统综合分析法”分析腐败成因的新思路;接着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具体分析了当前我国腐败问题的成因。  相似文献   

8.
与传统的监督形式相比,网络反腐是一股具有鲜明特色的重要舆论力量,对反腐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首先在对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界定了网络反腐及其特点,然后透析了国内外网络反腐的现状及我国网络反腐制约因素,最后从经济学视角分析并构建了不愿腐、不敢腐、不能腐的中国特色网络反腐体系。  相似文献   

9.
反腐策略论     
文章从反腐立法,公职人员管理机制,反腐机构的设置以及反腐的社会环境四个方面来阐明作者对腐败的防治问题的思索:立法方面,要加强反腐立法,制定专门的系统的反腐败法和监督程序法.管理方面,要严格公职人员的录用、考核、奖惩制度,建立民主、高效、廉洁的干部队伍.机构设置方面,要设置专门的反腐机构,健全反腐败的社会监督网络.此外,还应强化舆论监督,优化反腐环境.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腐败的新特点与反腐新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反腐败斗争力度的不断加大 ,腐败分子也在不断“研究探索”贪污受贿等的新形式和新途径 ,给原来明目张胆的赤裸裸的腐败行为披上一层虚伪的面纱 ,使之更具隐晦性和欺骗性。其与以往不同或不大相同的新特点有 :第一 ,口是心非。有人撰文称为“两面人”。这种人骨子里贪得无厌 ,但表面却装成廉洁奉公的公仆 ,且善于借助媒体为自己画上一个个美丽的光环。今天讲话、明天指示 ,大喊反腐倡廉、高举反腐旗帜、自称反腐斗士 ,目的是为自己增添一层掩护、加多一层烟雾 ,以蒙蔽善良、不明就里的人们 ,一朝不犯事 ,人们不敢猜…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腐败成为全世界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在我国的腐败案件中,财政领域的腐败问题是所有腐败问题的一个焦点。文章从一般腐败的定义出发界定了财政腐败的含义、类型,并分析了当前我国财政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隐藏在这些腐败背后的深刻根源。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对异化进行了深刻阐述,并从四个方面对异化加以规定,形成了著名的劳动异化理论,至今仍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有可鉴之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当今中国,出现了一些公共权力异化的现象,公共权力异化是当前社会腐败现象滋生的根源。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对于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导向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传统类型的腐败已经得到了有力的遏制,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进入制度化的阶段、道德的多元化、领域分离后的心理不平衡和更加严格的科层结构,使得腐败呈现出很多新发类型。尽管政府反腐力度空前加大,但由于预期反差从正向到负向的转变、网络信息的横向传播和社会横向制约力的强化,使民众对腐败的容忍程度也正在降低。因此,当前的反腐和廉政建设要注重防止制度本身的缺陷导致的系统性腐败,加强具体道德规范的建设,以多元道德冲突为背景开展有针对性的道德培训,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反腐与廉政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完善干部的产生方式以扩大干部获得的支持性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腐败现象之所以产生和蔓延 ,有其特定的原因或根源。要遏制腐败现象的产生 ,深入开展好反腐败斗争 ,就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学习 ,提高认识 ;2 .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3.加大力度 ,严肃惩处 ;4 .进行综合治理 ;5 .切实加强反腐败斗争的领导  相似文献   

15.
非正式制度制约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学从新的理论视角对腐败进行了研究 ,并将腐败定义为公职人员 (和那些参与腐败交易的人 )在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自利动机驱使下 ,经过成本和收益计算后作出的一种合乎理性的选择。本文用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提出以制度均衡反腐败的观点 ,并着重对非正式制度与腐败的路径依赖及非正式制度反腐的特点等进行研究 ,最终得出结论 :在我们深厚的文化传统底蕴下 ,非正式制度凭借其与市场经济的相容性 ,将在反腐败的战略选择中占据重要地位 ,发挥其独特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教育事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人们对高校腐败的特别关注和忧虑。主要阐述了新形势下高校腐败 的特 点、成因,并提出了预防高校腐 败 的相应对策:建立效率制度,推行校务公开,从源头上防止腐败;进行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 制度改革,依靠制度遏制学术腐败,深化财务管理,强化对易发生腐败部门的监督;加大惩 罚力度,提高腐败成本,遏制腐败。  相似文献   

17.
集体腐败有其特定的形成路径和行动方式,正确判断集体腐败各个形成阶段的特点,有利于及时掌握腐败集体的动向,制定阶段性治理对策,从而降低集体腐败的危害性。因此,在现实背景下,通过数据和案例来概括集体腐败在当今中国的现状,以集体腐败四个形成阶段为切入点,展开详细的阶段对策分析对于预防和打击集体腐败,根除社会走向腐治的祸根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8.
腐败是寄生于人类社会肌体的毒瘤,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反腐形势更加严峻。本文通过对现今社会形形色色腐败现象及其特点的剖析,从思想教育、制度监督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反腐防腐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新学术》2007,(5)
"有破产就有破产欺诈",近年来,"假破产,真逃债"的破产欺诈现象大行其道,已严重扰乱了公平的市场秩序,任其发展,后果将不堪设想。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达到揭示破产欺诈产生的原因,并对破产欺诈现象提出防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腐败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剩余财产是其产生的先决条件。腐败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党的存亡,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对此,在分析新形势下腐败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形成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以教育为基础和以监督为保障的防治对策,并将制度建设、思想教育和党群监督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倡廉的事业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