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黄荣清 《当代中国人口》2009,26(2):1-10,23-28
一、人口数量 20世纪8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人口一度高速增长,从1982年的6643万人增至1990年的9057万人,年均增长率达到3.89%,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从6.62%提高到8.01%。1990—2000年,根据“五普”资料,全国(大陆)人口增加了9.92%,其中,汉族人口由103919万人增至113739万人,增加了9.45%,全国人口和汉族人口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91%和0.87%;  相似文献   

2.
据澳门统计暨普查局公布2011年人口普查初步结果,2011年8月12日,全澳人口55.25万人,较十年前增加26.9%,年人口平均增长率为2.4%。其中,常住人口有52.9万人,流动人口2.32万人,较十年前分别增加27.8%和9.4%。家庭户共计17.07万户,较十年前增加26.5%;户规模平均为3.08人,较2001年减少0.06人。按出生地划分,澳门人口在内地出生的有25.5万人,占总数的46.1%;在澳门出生的有22.7万人  相似文献   

3.
据苏联中央统计局刊物《统计通报》资料: 1982年1月1日苏联总人口为26,884.4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2,568.9万人,占总人口的46.8%;女性人口14,315.5万人,占总人口的53.2%;女性人口比男性人口多6.4%。 1981年共出生496.14万人,出生率为18.5‰,比1980年增加0.2‰,死亡274.21万人,死亡率为10.2‰,比1980年减少0.1‰;自然增长率由1980年的8.0‰上升为8.3‰。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苏联人口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战争结束后,经历近十年之久,1954年才恢复到战前水平。到1984年初,苏联总人口为27,380万人,比1954年的19,100万人增加43.35 %。 战后苏联人口的增长中,国际迁移因素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主要是人口的自然增长。从1950—1982年的三十二年间,人口净增9,029.7万人,比自然增长的累计数9,301.4万人少  相似文献   

5.
(一) 北京是我国的第二大城市,解放前和全国的情况一样,人口发展比较缓慢。1936年人口约为153万,到1949年解放时发展到200.6万,十二年共增加47万多人,平均每年增长4万。解放后首都人口迅速增长,到1978年,发展到849.6万,三十年增加的人口为解放初的三倍多。其中自然增长累计294.3万人,占总增加人口的45.33%;机械增长累计71.4万人,占  相似文献   

6.
近四十年来,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规模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近十年间,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速度更快。1990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已从1982年的6729万人增长到9120万人,8年间净增2391万人,年均增长率高达38.7‰。为了弄清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原因,分析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形势,把握未来的趋势,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必要对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做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祖国民族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1990年全国大陆除汉族人口以外,各少数民族人口9120万人,分布在祖国各地。云南有52个民族,是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各少数民族人口1234万余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其中,4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个,1232.6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99.86%;居住在云南境内的特有的少数民族有15个,人口550.6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44.7%,这些民族除白族以外,都占全国各自民族总人口数的95%以上。  相似文献   

8.
一、十五年来广东人口的发展状况 广东省是全国人口较多和较稠密的省份之一。1993年,全省总人口已达到660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5.57%。自70年代开始,尤其是1978年后,随着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人口发展逐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广东妇女生育水平明显下降,人口出生率从1978年的22.14‰下降到1993年的18.34‰,人口自然增长率随之降低。与1978年的5064万人相比,1993年全省总人口虽然增加了30.47%,但如果我们不搞计划生育,自70年代至今都保持1970年的生育水平,1993年的广东人口就会高达8019万人。换言之,23年间广东共少生1412万人,其中近15年就少生1069万人。因此,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已得到初步的控制。 人口控制已获得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是节约了大量未成年人口抚养费用。  相似文献   

9.
宁夏回族自治区2002年总人口571.54万人,农业人口402.75万人,占70.47%,回族人口198.71万人,占34.77%,全区耕地面积857.5万亩,常年干旱少雨,土地承载能力差,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制约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目前,全区仍有国家级贫困县8个,有贫困人口71.3万人。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和落后的  相似文献   

10.
北京人口迁移特点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防控制人口规模”是北京“七五”发展规划的基本任务之一。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北京市人口机械增长年平均水平在5万人以上。近年来出现了明显上升趋势;1985年增长6.2万人,比1984年上升44.50%,比1982年上升48.1%,加剧了首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为了分  相似文献   

11.
朝鲜族是我国人数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总人口为176.4万人,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其中以吉林为最多,为110.3万人,占我国朝鲜族人口的62.6%。剖析吉林省朝鲜族人口,对深入了解我国朝鲜族人口是很必要的。 朝鲜族是我省最多的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4.9%,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60.4%。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大力推行计划生育工作是从1970年开始的。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努力,目前全省已经形成全党大抓计划生育工作的良好局面,从1991年开始已连续三年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人口控制计划,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初步得到了控制。1970年我省人口出生率高达32.50%。,到1993年;已降为18.34%。,下降了14.16个千分点。1970年至1993年的24年累计,全省实际出生人数为294)所万人;若按1970年的出生率推算,出生人数应为4602.97万人,对比少生了1653.90万人。改革开放的十多年来,广东省的计划生育工作在七十年代工作的基础上呈现了“四率下降,…  相似文献   

13.
以定西为主的甘肃中部地区十八个贫困县,是我国十二大贫困区之一。人口的严重失控,带来了一系列经济和环境问题,严重阻碍着当地社会的进步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失控 1949~1986年,甘肃中部地区的人口由266.85万人增长到583.87万人,37年猛增118.8%。其中,自1952年到1983年即增长101.1%,而同期全省增长了86.67%,全国增长83.52%。因此,甘肃中部人口的失控则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城市化过程的结果是城市人口规模、特别是市区人口规模的急剧膨胀,同时,也由此产生了以人口为核心的一系列“城市问题”。 北京地区城市化的突出特点首先是全市人口增长迅速。按照目前的辖区范围,1949年全市常住总人口为414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76万人,到1986年底,全市常住总人口达到971万人,比1949年净增加1.35倍,其中常住城市人口587万人,比1949年净增加2.34倍,城市人口增加的速度比全市城乡人口增加的速度高出73%。构成人口规模的增长因素,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即出生人口与死亡人口相抵,净增加人口)和人口的迁移增长(即迁入北京的  相似文献   

15.
人口老龄化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1987年,杭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60.58万,占人口总数的10.86%,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进入老年型城市的行列。到1996年底,杭州市老年人口达到77.6万人,占总人口的12.87%,其中市区老年人口24.25万人,占总人口的14.55%。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不可避免地给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6.
家庭养老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近20多年中国实行了比较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生育率的快速下降,并使人口年龄结构向老龄化方向转变,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正在快速提高。至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中国6O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8.6%,老年人口数量达到了9700万①。至1994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了9.7%,老年人口总数达到了1.2亿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成为世界上最快的国家之一。1982-1994年,中国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3-4%,平均每年增加300—400万人。根据大量预测,中国未来几十年内老龄…  相似文献   

17.
一、建国前成都市人口变化概况成都有人口记录,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西汉平帝元年(公元2年)成都县有7.6万户,约35万人,占当时蜀郡15县人口的30%,全川人口的1/10,为全国六大都市之一;东汉顺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成都户口发展到9.4万户,约40万人,相当于当时蜀郡11县人口的31%。汉代成都平  相似文献   

18.
台湾的人口与家庭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台湾的人口1950年末,台湾的人口为7554万人,到1998年底,增加到21871万人,是1950年人口的290倍,48年间增加14317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98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2%。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人口》2008,25(1):19-21,32,33
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594万人,出生率为12.10%e;死亡人口913万人,死亡率为6.93%e;自然增长率为5.17%e。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22。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少数民族人口及发展问题。人口规模由1953年的3401.38万人上升到2000年的10449.07万人,人口总量是原来的3倍。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53年的5.89%提高到2000年的8.41%。虽然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人VI比重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少数民族人口的繁荣与发展,更需要人口结构的合理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其中合理的性别比是民族兴旺发达、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借鉴汉族人口的研究经验,研究少数民族人口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