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安兰 《社会工作》2011,(11):67-70
地震给儿童带来诸多心理创伤。社会工作关注灾区儿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恢复,在灾后儿童的心理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危机干预的心理社会转变模式理论,运用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方法,秉承"助人自助"的理念,社会工作能帮助地震灾区儿童挖掘自身潜力,提高耐挫力,治疗和恢复儿童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秦安兰 《社会工作》2011,(22):67-70
地震给儿童带来诸多心理创伤。社会工作关注灾区儿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恢复,在灾后儿童的心理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危机干预的心理社会转变模式理论,运用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方法,秉承"助人自助"的理念,社会工作能帮助地震灾区儿童挖掘自身潜力,提高耐挫力,治疗和恢复儿童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
梳理汶川地震灾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一方面对地震灾后青少年基本状况进行了广泛的调研与分析;另一方面,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灾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视角、干预方法、介入模式、服务内容以及地方实践。在对现有灾后青少年研究所存在问题进行评论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应该转变研究理念,拓展研究领域,丰富研究方法,并注重比较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医务社会工作是体现医院人文服务的重要途径。以个案、小组、社区、义工等服务形式为主体的医务社会工作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困扰,着重解决患者因疾病引起的各类心理与社会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人关怀"。构建医院人文服务体系是当前医院服务改革的方向,应把握医务社会工作的特点和医院人文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发挥医务社会工作在构建医院人文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方 《社会福利》2014,(7):48-48
正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医务社会工作起源于欧美国家的社会救助制度。欧美国家的医务社工早期主要面向贫困者开展医疗救助,其服务范围主要在医院院内。后来,医务社工的服务对象扩大到所有与健康相关的社会领域,服务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医院。医务社工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专业方法,与医护人员一起评估和协助患者及其家属解决在就医过程中所遇到的有关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6.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党和政府、全国各行各业的人们都行动起来,同舟共济,支援灾区,重建家园。作为一种助人自助的职业,社会工作在救灾工作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呢?灾后社工的介入路径是怎么样的?专业社工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干预、精神抚慰、创伤恢复等工作是国际社会救灾工作的普遍做法。但又必须结合本土情境开展工作。汶川地震发生后,上海市民政局即通过视频会议,邀请上海、香港、台湾三地资深社会工作专家进行会商,讨论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到地震灾区的救援和灾后重建中去,以显示内地社会工作这项新兴职业能在赈灾中贡献出自己独特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韦克难  黄玉浓  张琼文 《社会工作》2013,(1):56-64,152,153
社会工作介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形成政府主导、社会组织主导、高校主导的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出现重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轻社会服务、轻社区文化与精神建设的现象。社会工作介入灾后重建,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社会工作没纳入救灾体系,缺乏制度性建设;社会工作社会认知度不高,缺乏合法性;社会工作服务无固定经费来源,缺乏保障性;社会工作服务基本靠外来援助,缺乏长期性;社会工作无统一服务标准,缺乏规范性;社会工作服务注重预防与恢复,缺乏发展性等。通过我国灾害社会工作的实践探索,已初步形成可以操作的一定模式,这一行之有效的模式应该是:以政府为主导、以民办社工机构为服务主体、以社区能力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灾后重建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地震灾害频发,儿童作为受灾中的弱势群体备受关注,作为提供专业服务的社会工作专业队伍,有能力也有责任介入到灾后儿童救助的行动中,并有望成为核心力量。灾后儿童社会工作的运行与发展以4.20雅安地震灾区为例,以儿童服务站为依托,提出了灾后儿童社会工作的两种工作模式,同时结合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在灾后社会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提出了完善和丰富社会工作理论及实务模式的几点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 顾名思义.医务社会工作是在健康照顾领域提供的各种社会工作服务活动.涉及社会工作专业与健康照顾服务两个领域。意味着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照顾服务成为社会工作实践的干预领域和具体社会处境。医务社会工作服务范围广泛.服务内容多样,覆盖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与健康需要,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震后孤儿如何成长为一个健康和有用的人是地震灾后人的恢复和重建工作的重点。震后孤儿作为青少年的一个特殊群体,其社会化所处的社会心理支持环境如何、社会工作又有何作为?  相似文献   

11.
台湾医务社会工作源自1949年北京协和医院的刘良沼女士,发展至今已有六十余年。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发现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社会诊断基础和国民政府公医制度下的贫民施医制度是台湾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奠基的脉络因素,并从社会服务组织、社会工作与贫病救助和医务社会工作的内容,分析1949年至1967年台湾医务社会工作面貌。分析发现,诊断模式与贫病救助是台湾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两大脉络,影响台湾医务社会工作发展至今。  相似文献   

12.
汶川地震后,全国各个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都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灾后救助的行动中去,对于灾后震区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社会工作本身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却足以引起我们深思,社会工作者与社会工作教育者都应该有着足够的警醒与学科自觉,来反思社会工作行动本身。  相似文献   

13.
魏展 《社会工作》2009,(7):19-21
汶川地震后,全国各个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都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灾后救助的行动中去。对于灾后震区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社会工作本身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却足以引起我们深思,社会工作者与社会工作教育者都应该有着足够的警醒与学科自觉,来反思社会工作行动本身。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震后孤儿如何成长为一个健康和有用的人是地震灾后“人”的恢复和重建工作的重点。震后孤儿作为青少年的一个特殊群体,其社会化所处的社会心理支持环境如何、社会工作又有何作为?  相似文献   

15.
常海燕 《社会工作》2013,(2):143-148
本论文作为《首届中一美医务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研讨会》分论坛之一“文化竞争力: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定义与实践”的会议综述。我国医务社工的研究与实践尚处在初步探索阶段,而美国医务社会工作经历了从单纯的生物一医学模式到医学一心理一社会结合的“全人照顾”的转变,不但在实务技巧与方法上更加细致化、多样化,而且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中,还表现出以文化内涵为基础的新导向。本文正是在会议内容的基础上探讨这一新动向的内在原因与社会动因。欧美相对完善的医务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经验和发展趋向,无疑能够为中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研究的资源。  相似文献   

16.
安芹  喻霞 《社会工作》2013,(5):81-86
我国医务社会工作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儿童救助基金会中的医务社工直接关系到基金会的运行管理,探讨医务社工的职业认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三位医务社工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通过分析访谈资料发现,医务社工的职业认知在实务过程中逐渐形成,因救助对象的成功医治和个人成长带来积极职业情感,同时因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而引发消极情感,但还是表现出坚定的职业行为倾向。最后对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以及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工作已走过三十多年的恢复重建和艰难发展的坎坷历程。笔者运用文献回顾、内容分析、政策研究、参与观察和行动研究等方法,全面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医务社工历史变迁,简要描述分析医务社会工作现状,系统预测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前景。从社会工作制度建设角度看,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历史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1978~1991年、1992~1999年、2000~2006年、2007~2011年4个发展阶段,医务社工发展与制度建设特征明显。目前,医务社工从业人员队伍构成多样,"医务人员为主,专业社工为辅"特征明显。医务社工实务普遍存在于医疗卫生机构之中,医务工作服务对象涵盖各类病人和弱势群体。医务社会工作组织建设方式多种多样,实际从事医务社工为主、设置医院社会工作部为辅。医务社工的服务领域、职责范围、实务模式与专业能力建设是医务社工制度建设的核心议题。医务社会工作教育体系、课程设计、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与实务模式研究等议题浮出水面。总体上说,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尚处于早期起步阶段,专业价值观和专业伦理培养,实务模式与专业能力建设,基础理论、政策、实务、专业发展研究和组织建设是优先领域。中国社会福利元年和社会福利时代来临,尤其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宏伟目标,中国人社会需要结构战略升级和国家形象重构,为中国医务社工发展创造难得的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18.
(接2012年第3期)(六)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发展模式与基本类型改革开放以来,医务社会工作者、医务社会工作实务、医务社会工作组织和国家有关医务社会工作的政策法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点到面,从上到下,从自发性到制度创新,从无意识工作到以病人为中心的专业化服务,总体上说,目前全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并  相似文献   

19.
刘慧 《社会工作》2012,(3):68-70
医务社会工作自产生之日起,便以其特有的专业技能,在协助患者(家属)解决因病产生的各种社会以及心理问题,在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中国大陆地区,专业化的医务社会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山东省立医院肾衰竭救助项目为例,通过医务社会工作在肾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介入,讨论医务社工在经济上如何对患者进行救助以及在心理上如何为其减压,并对医务社会工作者在介入工作中的方式与方法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汶川5·12地震后,246名灾区伤员陆续被送到湖南各大医院治疗。在这些伤员中,孩子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因为他们的价值观尚未成形,自我调适能力较弱,地震不仅造成了他们的身体伤害,也产生了许多的心理阴影。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系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为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灾区孩子提供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