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今天的世界,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交流的发展,国际化已成为主流趋势。一个民族,要想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必须主动汇人国际化的潮流。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人才的国际化当然也就凸显出来。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人才的现代化比国际化更重要。实际上,我们更需要的是现代化人才。其实,中国人早就重视人才国际化的问题了,而且已发展成一股越来越大的潮流。例如,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主导、社会支持、民间参与下,越来越多的人出国学习、深造。  相似文献   

2.
《国际人才交流》2013,(6):35-36
问题:什么样的人算是国际化人才?莫言是不是国际化人才?没有人会怀疑钱学森这样的大科学家是国际化人才,也没有人会怀疑留学回国的精英是国际化人才。在当今中国,国际化人才至少包括以下四类人:一是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二是海归精英,三是从事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3.
人才,是企业、地区发展的基石,是国家参于世界竞争的核心优势。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人才流动国际化、人才竞争国际化,国家之间“抢人”、“挖人”的“人才大战”已经演变成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什么是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4.
“入世”的脚步近了。加入WTO将使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国际化必然要求人才国际化。做“国际人”将是末来人才发展的趋势和必然。 人才素质国际化 “入世”后初涉入世者要具有适应国际竞争的新观念。人事部政策法规司巡视员段余应说:“‘入世’后人才要有全球的视野、开放的观念,要站在全球角度考虑问题。” 初涉人世者在入世后究竟要具备和提高哪些适应国际交往和竞争需要的能力素质呢? 信息处理能力。重庆大学钟祖荣教授说:“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是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知识的生产和传播,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5.
在华跨国公司的人才本土化战略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在华企业的中国员工越来越多,亦有不少跨国企业的中国员工担任了要职。中国本土人才正逐渐成为众多跨国公司在华实施其本土化战略的重要力量,一些跨国公司也已开始在中国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其人才本土化战略,以求从整体上更快捷、有效地推进其本土化战略。  相似文献   

6.
当前,江苏省人事系统正在广泛开展有关“解放人才”的大讨论活动,随着这场大讨论的逐步深入,人才国际化问题已成为人们的聚焦点。本文围绕这一重大课题,结合本省引进国外智力的实践,形成如下思考。解放思想,直面人才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实现人才国际化,首先必须打破关于人才的传统观念,科学确立人才国际化的内涵。人才国际化有三层含义:一是人才构成国际化;二是人才流动国际化;三是人才素质国际化。目前,江苏省的人才结构状况,无论与人才国际化的要求,还是与经济国际化的水平都存在较大差距。美国第一流的科技专家约12—13万人,…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人才结构国际化、人才素质国际化、人才活动国际化”的目标,天狮集团从1998年初开始挺进国际市场,目前已经摸索出了自身的国际化道路。在实施人才的三大“国际化”过程中,天狮突破了原有单一的生产瓶颈,已拥有保健食品、普通食品、护肤化妆品、医疗保健器械等五大系列近200种产品;业务渠道辐射世界近180个国家及地区,在90多个国家建立了分支机构;与美国、德国、马来西亚、埃及、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外企业建立了广泛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全球,天狮拥有900万人的稳定的消费群体。国际化的管理团队天狮集团从1998年起就开始探索引进…  相似文献   

8.
两年半前,何经华上任用友公司总裁。当时他曾动情地表示:用五年时间,推动公司走向国际,成功实现企业的转型。但言犹在耳,昔日的豪情壮志却随着他与用友的分手而变得那么苍白与空远。不过,无论是掂量他500万元的年薪,还是触摸其厚实的海外职场背景,抑或是透析用友作为中国第一大管理软件企业的显赫位置……他的匆匆离去都使人对中国企业国际化航程产生了全新思考。引进国际化人才以实现对企业“脱胎换骨”式的改造是国内所有企业家的一致心愿,而在改造过程中,如何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怎样融合文化方面的差异,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将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国际人才交流》2013,(6):34-35
“什么叫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中国现在最缺乏什么样的国际化人才?”“如何造就国际化人才?”针对广为关注的国际化人才话题,4月29日上午,“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活动组委会专门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举行了“国际化人才之路”论坛。全国各地外国专家管理部门、“我与外教”大赛活动获奖学校单位的代表和获奖个人、外教等共计331人参加。  相似文献   

10.
魏红 《人才开发》2007,(5):12-14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由发展中国家主办的注册类世博会。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需要一支高素质、规模化、开放型的国际化人才队伍。与其他举办城市相比,目前上海在国际化人才的总量和比例、优秀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质数、高端智力引进的形式和规模等方面尚存较大差距与不足。上海人才国际化是上海聚集、培育、开发具备跨国工作能力的人才并促成这些人才国  相似文献   

11.
跨国公司的全球化征战早已愈演愈烈,而人才本土化的加速,则是"征战"升级的重要砝码。在今天全球金融危机动荡的复杂局面下,在华跨国公司的人才本土化依然在不断深入和扩展,因为,这是跨国公司实现其全球化战略的必然。本文以诺基亚、家乐福、宜家等著名跨国公司为例,介绍跨国公司在中国实施人才本土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全球胜任力是当今世界高质量、复合型、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必备素养。在教育对外开放面临更复杂挑战的背景下,剖析工程人才全球胜任力内涵在当代中国的演变,是把握我国工程领域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途径。在科学、开放、流动、共赢的内外双循环发展模式下,本文提出高校在现有条件下扩大国际化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通过本土化的创新满足工程人才多元化、公平化发展的需要,从而开拓性地提升工程人才全球胜任力的具体路径,对促进我国工程人才培养实现高效益、内涵式、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进入WTO的情况下,企业竞争已走向国际化。众所周知,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抢得人才争夺战的先机,谁就有竞争优势。跨国公司凭借自己雄厚的实力,在人才争夺战中占据有利地位。据统计,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数十家在中国设立了研究机构,直接网罗国内顶尖人才。如微软公司在中国设立的亚洲研究院有员工60多人,全部是国内的顶尖人才。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催生国际化人才。专家认为,国际化人才是指能够在国际间施展才干、发挥作用的人才,其类型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领域。人们对这类新型人才的出现表示莫大的关注,但对什么样的人才才称得上是国际化人才,若明若暗。国际化人才“化”在哪里?值得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人才是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能够在科学、信息、智能等相关技术领域作出一定的贡献。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能够参与创造创新类活动,对企业或社会文明具有推动作用的人,均是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人才的定义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要求人才有技术能力,有理论知识;二是要求人才能够进行创新创造类活动;三是能够在社会文明、精神文明等建设中创造和贡献。将上述三种人才归纳为技术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以及科研型人才。目前,现有人才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本土化环境,导致就业人才管理水平下降。因此,研究本土化就业人才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6.
战略之一──人才国际化战略 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人才国际化。上海的人才国际化战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才构成国际化。二是人才素质国际化。三是人才活动空间国际化。我们要以“柔性流动”为契机,创造一种更为宽松的氛围,让人才特别是国际化人才在上海进进出出成为寻常事。 战略之二──人力资本提升战略 人力资本提升是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的集中体现,强化上海人才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一要实施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战略。二要建设“学习型城市”。三要提高人力资源总体水准。 战必之三──人才资源集聚和辐射战略 首先,要做好引进外…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前外交部长李肇星的精彩演讲,致使论坛延时了一个多小时,他的一句“深圳就像少先队员”成为了全国多家媒体第二天的头条新闻;2008年新东方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对国际化人才的见解让在场1300多人领略了高端人才的风采;2011年诺贝尔奖得主爱德华和芬恩到场演讲引起了全场的轰动……高端人才关于引智领域各个层面的声音,从2007年起,每年都会在深圳响起,这就是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深圳市政府共同主办,深圳市商业联合会等策划、执行实施的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论坛。  相似文献   

18.
伦敦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其大量的全球化的人才成为其主要竞争优势之一。北京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过程中,在培养全球化人才的道路上,到底距离伦敦有多远?  相似文献   

19.
《国际人才交流》第6期关于国际化人才的讨论,感觉很有意义。 什么样的人才是国际化的人才呢?是不是会外语、留过学、在国外生活和工作过就是国际化人才?是不是从事外事、外贸就是国际化人才?是不是掌握了与外国人交往的知识和沟通技巧。比如说一个翻译,就是国际化人才?还有,中国乡土文学大家莫言仅仅是一个“拄着拐杖的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和人才国际化,这两者是密切相关的,经济全球化必将导致人才国际化,人才国际化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全球化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全球化和人才国际化,这两者又是相互促进的,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能推进人才国际化的不断深化;而人才国际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又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