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国外产生了三次老舍作品的翻译高潮。一个民族的文化珍品在为他民族所接受时,难免会产生因政治、外交、民族风习、时尚等需要而产生的择取时的变形现象;这种变形终将向审美自身复归。作家本人的国际旅行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等,是现代社会中作家及其作品在域外引起关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世界各民族学者对老舍及作品的研究有一批各具特色的论著,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已出现了一个世界性、民族性、审美个性相统一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
由幽默写家到人民艺术家,老舍一生的创作显然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成熟的过程。在创作上,老舍始终未脱离他所熟悉的城市平民题材,由早期对这种题材的简单展现到其幽默成熟后的正确表现,再到解放后对北京新市民的歌颂,反映出作家对于文学外部环境的自觉以及对于题材认识的深化;艺术上由伤于滑稽到幽默再到现实主义的严肃表现,反映出老舍市民题材作品发展的过程。30年代老舍的文艺自觉表现为创作上的积极参与和理论上的自我消化。理论修养体现于创作之中,表现为幽默的成熟和题材的扩展深入与典型化。30年代老舍文艺自觉的主要内容是对于自我创作活动的认识和反思。回国后,老舍很快进入了社  相似文献   

3.
老舍小说《黑白李》新解--文本细读与文化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永平 《江汉论坛》2004,11(11):122-124
新时期的研究者通常愿意承认老舍的短篇小说<黑白李>曾受到革命文学运动的影响,甚至将其视为作者创作思想开始转变的标志.其实,这部作品并未脱出作家习惯的轨道,老舍在小说中表现的历史事件是一次被国共两党谴责的"盲动",其褒扬和贬抑的人物也不为左翼文坛所认同.但令人遗憾的是,老舍终其生也不理解这篇作品受到冷遇的真实原因.  相似文献   

4.
幽默作家老舍 松枝茂夫 中国问题事典 中央公论社 1942年3月 老舍和他的作品 太田辰夫 中国语杂志4卷2号 1944年2月 老舍《离婚》 北浦藤郎译注 中国语月刊1卷4—9号 1944年7—12月 关于老舍的近作 武田泰淳 中国文学96号1944年6月  相似文献   

5.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曾阅读过大量的西方著作,与外国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老舍所受英国文学的影响最为深远,从萨克雷、狄更斯、梅瑞狄斯、康拉德等人的作品中受益匪浅。本文拟从老舍对英国文学接受的缘由、影响与超越以及美学风格等方面进行粗浅的探讨,主要以老舍与狄更斯的关系为例。  相似文献   

6.
1961年7月29日至9月23日,中央组织一批有影响的作家艺术家(包括老舍)参观访问内蒙古。历时两月,行程万里,足迹踏遍大半个内蒙古,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作品。对于老舍研究,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7.
老舍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回到大陆,他在创作上首先面对的是一体化文学场的"赶任务"要求。"赶任务"是一体化文学场的结构性要求,其中的实践者都别无选择。然而,老舍在建国前的身份是国统区的资产阶级进步作家,相对于那些从延安走出来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老舍身上有着无法摆脱的阶级原罪印记。作为一个资产阶级进步作家,如何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体化文学场中洗刷自己的阶级原罪、改变自己的身份,这在政治上对老舍而言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出于对自己阶级原罪的清醒认识,老舍在进入新中国文坛后比其他作家表现得更加积极,是一个"劳动模范"。老舍的"赶任务"当然不乏真诚的一面,但是"赶任务"从本质上取消了文学的个性化要求,不能不给作家带来困扰和痛苦,尤其是像老舍这样的自由主义作家更是如此。由于1949年之后文学场的高度情境化、仪式化,老舍"赶任务"的苦恼并不总是能够表达出来,他有限的几次表达均在私人场合,这从另一方面反证了一体化文学场"赶任务"的非文学性质。  相似文献   

8.
<正> 接受美学的诞生为文学研究开辟了新的天地,它把文学现象看作作家、作品与接受对象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并极力主张从接受对象这一特定视角去进行文学研究,而这正是以往理论所忽视了的.不同作品拥有不同的接受对象,并导致相应的不同反响;随着时过境迁,文学作品的接受对象及其反响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作品的价值只有被读者所接受才得到真正实现,接受对象的审美趣味和接受作品后的反响必然会制约作家尔后的创作及其进程.本文试图从接受对象的数值、类型及其历史变迁这一角度对老舍作品的艺术风格、价值功能及其成就等课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个成熟的作家,一般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特色。老舍突出艺术特色之一是幽默。而老舍的幽默,又绝不同于其他作家的幽默,正象每种花都有自己的颜色和芳香一样。比如,鲁迅的幽默,犀利、深沉;钱钟书的幽默,温文、儒雅;张天翼的幽默、冷漠、无情。那么,老舍的幽默特色是什么呢?一、幽默的悲剧性“真正杰出的幽默家的笑声中,永远可以听到忧郁与严肃的声调”①。老舍正是这样一位幽默作家。读者从老舍作品的“笑声中”,可以听到“忧郁与严肃的声调”。换言之,寓悲于喜,在喜剧的形式里,蕴含着悲剧的内容,即是老舍的幽默特色…  相似文献   

10.
一、冒名、盗版图书概况在解放前的二十多年中,全国数十个出版社出版了老舍先生许多文学著作,其中也混杂了不少冒名、盗版图书。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无人对老舍过去作品版本的真伪作全面鉴别,致使一些内部和公开编制的老舍著作书目,收录了不少伪书。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在版本方面颇具权威的《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中国现代作家著译书目》,在老舍著作中依然收录了种种非老舍的文学作品,这  相似文献   

11.
老舍是一位以描写北京市民社会生活而著称的作家。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勇于独辟溪径的人。关于这些方面,已有许多文章作了详尽的论述。但是,却很少有人论及外国文学对老舍文学创作的影响,以及老舍从外国文学中所得到的借鉴。本文则就这个问题,作些粗浅的探  相似文献   

12.
论《骆驼祥子》的悲剧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个悲剧作品,半个世纪以来也一直以它的悲剧性激动着和启发着读者.作家本人回忆说:"在'祥子'刚发表后,就有工人质问我:'祥子若是那样的死去,我们还有什么希望呢?"(《<老舍选集>自序》)小说主人公的悲惨结局,使处境与之相似的人们不由得严肃地展望自己的前途,产生不寒而栗的恐惧.五十年代初有个外国人在一篇评论老舍的文章中,谈到自  相似文献   

13.
一般研究认为,老舍作品语言风格是口语的、方言的、幽默的;但是分析老舍的履历以及作品语言可知,其语言基础是北京话母语、汉语书面语(文言和白话)、普通话与英语的四位一体,同时老舍还有很强的语言自省意识和语言策略,非常善于总结创作和语言运用方面的经验.这种语言运用的理性自觉使老舍注意吸收中国古典文学语言(文言、白话)、英语以及方言的营养,在口语的基础上对创作语言进行提炼、加工,形成简洁流畅、明白如话又富有韵味的文学语言,以至于其作品成为“宣传纯正国语的教本”.老舍作品语言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老舍早年深受"幽默"这种特殊的艺术的思想表现形式的影响,其小说作品非常契合西方关于"幽默"的观念。作者对中外老舍研究史进行了回顾,认为关于老舍的小说美学及幽默关系的课题迄今尚未成为系统研究的对象。作者亦对"幽默"这个新词在中国的引进史进行了追溯,认为老舍的幽默观与林语堂、鲁迅存在着差异。为了系统地研究老舍的幽默观,必须关注可能给予作家以影响的出身因素(民族、家庭、童年、环境等)及各种文学传统(中国、北京、满族、西方等),还须审视作家的哲学思想及其小说作品的各种艺术要素,等等。  相似文献   

15.
老舍一生虔敬信奉基督教。这种源生于西方文化的宗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对老舍的创作产生了极为深刻的思想影响。研究老舍及其作品,如果忽略基督精神的客观存在,人们的视角将只能是停留在他作品文本的文字表面,难以把握其“平民意识”的真正神髓。  相似文献   

16.
金鑫 《理论界》2012,(10):111-113
鲁迅、老舍、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高、影响力大,虽然他们的生活经历、创作风格和文学观念不尽相同,但深入探究他们的作品就会发现,他们的作品从暴露国民劣根性到展示这个民族本质中美好伟大的一面,前后贯穿体现的是中国现代作家对"民族品格重塑"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7.
国内学者对英国自然主义文学的研究大致有:整体总论,主要研究自然主义在英国的传播和影响;归属研究,主要研究英国哪些作家作品属于自然主义;作家作品论,主要研究作家作品所具有的自然主义倾向和风格。整体上来看,国内对英国自然主义文学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零散的阶段,人们对自然主义在英国的传播和影响还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对作家作品的自然主义归属尚存争论,对作家作品的研究也没有充分展开。梳理和探讨英国自然主义文学研究的成就和不足,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有利于开阔视野,促进英国自然主义文学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地域书写一直是中国新文学的优秀传统.自中国新文学诞生以来,这一领域逐渐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聚集了众多作家耕耘,并产生了许多经典之作.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沈从文、张爱玲等作家的文学实践为地域书写提供了典范;新时期以来,寻根文学作家则以现代眼光重新审视地域文化,在拓展地域书写方面功不可没.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各地以展示地域特色为主题的作品纷纷涌现.  相似文献   

19.
<正> 老舍在我国现代和当代文学史上,是一位有重要贡献的作家。他以独特的创作题材和艺术风格,丰富了我国现代和当代文学园地,开辟了一个新的创作领域;他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也是现代作家中不可多得的。但是,长期以来,对他的思想发展、文艺思想和创作道路,都缺乏认真的系统的研究,对他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为正确评价老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我以为首先对他的思想发展道路进行探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王连仲 《东岳论丛》2001,22(6):132-134
老舍研究已经走过了 70余年漫长而曲折的路程。张桂兴编著的“老舍研究丛书”另辟蹊径 ,在老舍资料研究和作品考证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这包括选题角度的独创性、研究成果的创新性、以及及时吸收老舍研究的最新成果以保持学术成果的领先性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