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森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12):46-49
萧县方言为中原官话洛徐片的一个方言点,是历史上较悠久的方言之一。萧县方言中保存了大量极具当地特点的古语词,这些词语在当地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在查阅古书、词典、现代方言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萧县方言中部分常用词语进行举例分析.借以研究这些词语在萧县地区使用的一些特点:大多数词语在保留原来意义的基础上又有所引申,或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原来意义基本不用,只使用引申义;这些词语的使用,还往往呈现出双音节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现代方言是反映古代口语词的一面镜子.利用方言词语可以考证古代文献中保存的口语材料.借助陕北子洲方言对敦煌文献有些词语进行考证,以确定其含义.  相似文献   

3.
王虎教授的《辽宁方言词语例释》一书于2019年9月出版面世,此书主要对辽宁方言中的古语词进行考释。全书在研究方法、语料选择和研究态度上不乏值得称道之处。同时,在考释过程中做到了历时与共时的结合,对研究对象穷源竟委,并与普通话或其他方言的相关词语进行比较,从而有了一些新的发现,获得了一些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现代清徐方言中保留了不少早期白话词语。本文从《水浒全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等4部早期白话小说与《西厢记》、《东堂老》、《生金阁》等20种元杂剧以及《董西厢》、杜甫和白居易的两首诗作中选录含有这些词语的例句约90个,比较这些词语在现代清除方言与早期白话中意义与用法的异同,比较的结果是同多于异。由此可见作为北方方言一个点的清徐话的词汇对于早期白诗词汇的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5.
扬州地方文艺作品(评话、清曲、民间传说等)中保存了丰富的扬州方言词语,很有研究价值.本文对其中的部分词语进行解释.并举出用例,以此为扬州地方文艺的研究提供一些基础资料,并为欣赏者提供词语理解上的一点帮助.本文体例如下: 一、限于篇幅,本文仅选取了首字声母为零声母的部分词语,  相似文献   

6.
扬州曲艺作品(评话、清曲等)中保存了丰富的方言资料,因此,扬州曲艺作品很值得语言工作者研究。本文撷取了扬州曲艺作品中使用的一些扬州方言词语,逐一释证,为扬州曲艺的研究提供一些基础资料。本文体例如下: 一、所收词条按今天扬州话的声母、韵母、声调次序排列。限于篇幅,这里仅选取了首字声母为[K]、[K‘]、[X]的部分词语。为排印方便,所收词条一律不标读音,读者如需了解扬州方言的语音情况,请参阅拙作《扬州方言的连续变调》(载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98—105页,第4期119—125页)。  相似文献   

7.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府谷方言中保留了大量近代汉语词汇和语法现象。作为会话教科书的《老乞大》是研究元代汉语的重要语料,本文撷取其中四则词语加以考释,并与方言进行互证。  相似文献   

8.
《西游记》中苏北方言词语汇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人阮葵生在他的《茶余客话》中论及古典小说《西游记》时说:“其中方言俚语,皆淮上之乡音街谈”,此说不无道理。不过,这里的“淮”,不应限指淮安,书中所用方言词语,有许多至今还活在苏北的盐城、射阳、建湖、阜宁等地人们的口语中。联系活的方言来看这些词语,可以正确地把握它们的含义,能帮助人们正确理解小说的思想内容。故本文摘引《西游记》中部分苏北方言词语,略加注释,供读者参考。为方便读者查检,所录词语按汉语拼音方案声母表的顺序排列。每个词语后,先是注释,必要时举方言例句说明,然后是引文。引文前的序数分别指《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中的回数和页数,如“十六、207”表示“第十六回,207页”。有几处采用了所据版本原有的注释,文中用△标明。为便于印刷,不用音标,必要时用同音字注音。把把①解大便;②粪便。本书中用①义。四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释湖南娄底方言中的一些与今通语有较明显差异的副词的意义和用法。例句中用“~”代替被释副词的一个字,该副词有几个字,就用几个“~”。将所释副词分为六类: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语气副词、情态方式副词、否定副词。若某词兼属其中两类,则按该词释文中排在前面的一类归并。壹程度副词一蛮,多,好(一)表示程度很高。相当于“很”、“特别”。“蛮”的分布很广,基本上可用于所有性质形容词前,是一个通用的程度副词。“多”和“好”只用于某些隐含数量意义且表数量之大的形容词前,如“高、长、深”等,不能修饰如“矮、短、浅”…  相似文献   

10.
荆楚方言中的很多方言字,能在文献中找到出处。一些方言字其意义在方言中发生转移和引申,形成多义字。本文选录了几个多义字,注音释义,以此说明,一部分古字古义在方言中仍有很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方言是语言演化的活化石,一个地区的方言积累着不同历史时期的语言,有一些词汇是古代汉语的留存。大同方言中保留了大量的古语词,反映了大同悠久的历史文化。基于这一认识,对大同方言中的“敧、齈带、央及、业已、懆”五个古语词进行分析阐释,并借助工具书和古籍进行考证,以期为方言研究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12.
13.
南阳方言属华北次方言,而北方方言是普通话的基础,因此在古老的南阳方言中看古语词的演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古代汉语、普通话、南阳方言三方面对比,通过查史料、词典及现代方言研究资料来对南阳方言中的古语词在南阳方言中的遗留进行考察研究。无论是对方言本身来说,还是对普通话而言,在普通话推广的今天,既具有语言文化传承的意义,还具有进一步认识研究和保护方言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宋诗茶词语例释六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排比文例方法,对出现在《全宋诗》里的"春风"、"紫笋"、"急须"、"龙凤团"、"兔毫"等与茶文化相关的词语进行考释,对阅读宋诗、研究宋代诗学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麻将牌(又叫麻雀牌)是一种有相当长的历史和十分普及的游戏用具,它的许多专门词语为全国所通用,其中某些富于形象性的词语更是人们所熟悉的。本文仅就有关的词语问题作一些讨论,并着重从方言的来源上考察几例带有特殊性的用语。 (一) 麻将词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富于形象性的,其中有一些在流行中引申出新义,如同象棋中的“马后炮”、“将一军”那样,被赋予某种特殊的修辞色彩,进入了常用词汇的行列。例如“门前清”就曾在报纸的标题中出现:  相似文献   

16.
陕北方言保留了大量的古语词,本文选择了常用的板子、嗾、撇、彀四个词语,对其形、音、义及源流等进行了考释评说。  相似文献   

17.
敦煌社会经济文献是敦煌石室所出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大量政府和寺院档案、籍帐状牒、地志族谱、民间契约、社邑文书等各类公私文书,内容涉及唐五代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真实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生活状况.文献语言口语性很强,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语言风貌,对于汉语史的研究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本文就这类文献中"领六、圆融、下、将、乡原、羊腔、升合、赤白、升合、停腾"等词语的意义进行了分析辨释.  相似文献   

18.
争《智取生辰纲》一文中有两个“争”字值得注意: 1.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 2.客人道:“休要相谢,都是一般客人,何争在这百十个枣子上?”这两处“争”,显然不能用现代汉语中“争”的词义“力求得到;争执,争论”来解释。对于前一句中的“不争”,课本注释是“不要紧”,这样释义当然不错。但是学生并不能通过这个注释去正确理解后一句中的“争”字。因此有必要把两个句例联系起来,弄清其中“争”的词义。实际上,这两处“争”的含义是一样的,都是“在乎,计较”的意思。“不争”即“不在乎”,也就是“不要紧”;“何争”即“何在乎”。  相似文献   

19.
东北方言的形成十分复杂,除了吸收兄弟方言丰富自己以外,更多地是借用、继承古代语词,结合东北方俗创造出新方言词。本文对此作了初步的考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汉语大词典》没有收录而在明清白话小说中较广泛使用的若干条词语进行解释 ,对《汉语大词典》收录而释义不全或释义有误的词语进行补释或订正 ,同时还列举了《汉语大词典》收录而例证晚于清代的数条词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