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数据库资料以及有关纸质书刊为对象,收集整理了2010年中国大陆公开发表的有关日本社会文化研究的相关著述信息。通过对日本文化论、思想史、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社会思潮、社会生活、社会保障、社会问题、教育、文学、传媒、中日文化交流等方面研究成果的梳理,以期检阅2010年中国日本社会文化研究的学术发展和研究热点,提供检索方便。  相似文献   

2.
林昶 《日本学刊》2006,(5):149-160
2005年的中国日本社会文化研究,在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亦关注现实研究,一批反映日本社会现实、具有前沿水平的著述面世。“人文日本新书”、“中日文化研究文库”、“日本对中国的文化侵略研究丛书”、“日本社会学名著译丛”等一系列丛书、书系,在研究深度和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关于日本已进入新的历史转折时期的议论很多,但这些议论一般是围绕日本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展开的,很少触及日本社会、文化这样一些层面的问题。随着日本政治、经济的变化、日本社会、文化的发展是不是也面临新的转折呢?日本东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富永健一所著《日本产业社会的转折》(1988年东京大学出版会出版,以下简称《转折》)对这一  相似文献   

4.
20 0 0年 7月 2 0日下午 ,由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和浙江省中日关系史学会共同举办的“深见东州中日文化研究出版基金”捐赠仪式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隆重举行。文化部副部长潘震宙、中华日本学会会长刘德有、浙江大学副校长倪明江、日本驻中国大使馆公使吉泽裕及来自国内各单位的专家、学者代表近 50人出席了捐赠仪式。深见东州是许多中国人士所熟悉的老朋友。他既是日本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化人士 ,也是一位实业家。深见先生热中于中日友好事业 ,长期致力于促进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 ,并对推动发展中国的社会公益事业非常热心 ,曾捐资为…  相似文献   

5.
林昶 《日本学刊》2007,(3):143-156
2006年可谓中国的日本社会文化研究丰收之年。不仅研究成果数量繁多,而且论题开阔并具深度。无论是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现实动态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一批具有新颖观点和前沿水平的优秀著述相继面世。“日本学术文库”、“人文日本新书”、“中日文化研究文库”、“南开日本研究丛书”等丛书,荟萃了日本社会文化研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的日本近现代史研究领域,学者们对日本的政治史、外交史、经济史、文化史、中日关系史均给予了较多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比之下,近现代日本社会史的研究略显不足。《日本近现代社会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一书的出版则改变了这种状况。  相似文献   

7.
中日恢复邦交以后,两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有了很大发展。在我国,介绍和研究日本的书刊不断问世,最近,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武安隆、王家骅两位先生又把他们主编的一套《日本人与日本文化丛书》(渤海湾出版公司出版)陆续奉献给我国的广大读者。这套丛书对了解日本的历史、民族心  相似文献   

8.
日本学者米山俊直在日本《社会学研究》丛书之四《社会心理·舆论宣传》一书中,写了一章《日本人的国民性》,专门谈到了日本人在其国民性研究方面的历史与现状。他指出,日本人的国民性或国民文化,在日本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各界人士都热衷于谈论此道,甚至于在人们日常谈话中,象“因为是日本人……,所以日本人就会怎样怎样……”这一类说法很多,关于日本人的国民性研究方面的书籍,可谓是汗牛充栋,令人目不暇接,不光有日本学者的研究专著,也有大量的外国人论日本人的国民性的书籍出版。日本人论、日本文化论等有关日本人的国民性的观点和论述,几乎每天在报纸、杂志及电视节目上都有。研究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从观察日本人的心理、行动的类型、社会意识,到日本语言、社会结构、伦理、风俗、价值体系、世界观、美学观等等,无所不包。并且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据日本《中国研究月报》1985年3月号报道,中国研究所编纂的《新中国年鉴(1984年版)》已由大修馆书店出版。《新中国年鉴》报道和提供中国政治、外交、经济、对外经济关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动向、有关知识和信息。这期《新中国年鉴》主要为特集《香港的前途——临近  相似文献   

10.
从人类历史来看,自身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相互作用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外来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影响程度取决于该国文化的性质。在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和催化下,日本文化是直接从仅有逻辑思维的原始白文化而跳跃形成的,失去了自我定型的机会。因此,被称为被动定型的"有色无根文化"。这种文化具有可塑性强、流动性高、发展性和多元化突出的特性。日本文化自身的这种特性,促使日本在历史上多次有效地吸收外来文化,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飞跃。本文从日本历史发展历程的四个重要时期——两次中国文化和两次西方文化的全面引入,来阐述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日本研究报告(2018):安倍"超长期执政"背景下日本战略走向与中日关系杨伯江主编2018年4月出版/99.00元ISBN 978-7-5201-2438-6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人员联合南开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机构的日本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完成的年度研究成果。书中对2017年度日本的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社会文化诸领域做了回顾,特别是围绕第48届众议院选举、安倍"超长期执政"背  相似文献   

12.
2007年中国的日本社会文化研究发展平稳,基础理论和现实对策研究不断扩展和深化,取得了一批可加圈点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日本是我国的近邻,自古代以来中日两国文化就有过密切的交流,灿烂的中国文化曾经在日本历史进程和日本文化发展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探讨日本文化可以增进两国人民的理解,也可以通过研究日本文化发掘中国文化的历史痕迹,据此探索和评价中国文化。此外,近代以来日本继  相似文献   

14.
杭州大学日本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教授任主编、中日28位学者共同撰稿的《中日汉籍交流史论》一书,作为《日本文化研究丛书》的第3种,日前己由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中日两国学者友好合作进行汉籍宏观研究的又一丰硬成果。一、构思新颖,思路独特众所周知,从中国秦汉之际开始,随着中原民族不断地向四周迁移,便逐渐构筑起一个涵盖中国几十个民族,横跨朝鲜、日本、越南等数国的东亚汉字文化圈,连延—千多年。在朝鲜发明谚文、日本创造假名、越南借用罗马字之前,汉字曾是东亚各国通用的文字,汉  相似文献   

15.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日本研究热”至今方兴未艾。从总体上看,对战后日本的研究大大超过对战前的研究。但是,在战后日本研究方面,一般多采取或经济、或政治、或教育的“单项”研究方法。近来兴起的“日本学”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社会发展是全方位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是相互渗透、交叉和密不可分的。单项研究无论是“纵向”还是“横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之后,在国际关系中出现了"软实力"的概念,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软实力"的增长。通过对日本民众所做的有关中国文化及其软实力的调查发现:中国对日本文化软实力的影响仍然薄弱,尽管其中有关传统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某些内容能够被日本社会所接受,甚至某些内容还受到推崇,但是在政治文化方面却遭遇抵抗。总体来说日本社会对中国的文化价值缺乏认同,目前中日关系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日本民众对中国的亲近感降低也与此有关。因此,中国要提高自身文化软实力,改善媒体的传播质量,以民间形式为主进行文化传播,这不仅仅是改善中日关系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国和平崛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祝大鸣 《日本学刊》2001,(4):145-151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组织策划的“日本学基础精选丛书”之一——《日本文化》一书最近出版。该书作者系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所长王勇教授。该书是一本系统阐述日本文化概貌和特征的著作。作者从中国学者的独特视点出发 ,以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基础 ,以翔实的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等最新研究成果为依据 ,对日本文化进行了独特的梳理和精辟的剖析。作者不仅从中日之间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交往的视点进行分析 ,还从更高、更广泛的范围 ,即从整个东亚文化的变迁与日本文化的兴衰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通…  相似文献   

18.
战后日本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人是一个极富于自我反省精神的民族.从1945年到现在,人们不断开展关于日本人的讨论,积累了无数的研究成果,并从研究的方法论角度,分为七种类型.下面概略地介绍一下它们的主要观点、重要概念及研究动机等方面的情况.(一)国外的研究战后开展对日本人的研究,首先应推本尼迪克特的著作《菊与刀》,这部书于1949年在我国翻译出版.本尼迪克特是位优秀的文化人类学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服务于美国战时情报局.她专门对日本人进行研究,于1946年出版了该书.她把日本文化看作是一种耻文化,  相似文献   

19.
2009年7月31日,以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叶渭渠先生的八十寿辰为契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会议--"叶渭渠日本文化研究研讨会",并以此庆祝叶先生的新著<日本文化通史>、<日本文学思潮史>、<日本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版)出版.  相似文献   

20.
据日本《经济评论》1984年4月号报道,日本新时代社最近出版了日本全国高龄化社会研究协会编纂的《1984年高龄化社会年鉴》。该年鉴收录了日本专家、学者对迅速高龄化的日本社会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后获得的最新资料。序论的题目是《对1983年高龄化社会的几点看法》。正文分10章,分别以人口、家庭、就业、养老金、医疗保健和社会活动等问题为中心,对日本高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