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的环境法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是针对前一阶段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根据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纳入国家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所提出的新要求,需要从农业生产方式改革、农村治理模式创新和农民权利保障方面进行整体谋划,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但是,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立法思维下的环境法律制度对美丽乡村建设存在严重的制度供给不足,因此,必须通过制定和修改法律来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消除环境立法中的"城乡二元结构",切实保障农民环境权益,健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2.
农村产业融合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困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乡村建设逐渐呈现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美好前景。广西壮族自治区“美丽南方”的实践表明,农村产业的延伸型融合模式、重组型融合模式、渗透性融合模式有效推动了美丽乡村的组织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和制度建设。然而,由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较低,村庄承载能力不强,农村产业内部管理不规范,产业体制机制障碍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美丽乡村的建设进程。为此,应当将以农民为中心、以农村资源要素流动为目标、以系统的乡村建设机制为基础的美丽乡村建设价值作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下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3.
陈良雄 《源流》2015,(2):30
畔水村是连州市丰阳镇朱岗村委会下辖的一个自然村,有220户居民,近1000人口。这里气候宜人,适合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产品,村里产业经济有种养业、林业、采砂业等。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畔水村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村民们积极参与村中事务,为新农村发展建言献策,出资出劳,推动畔水村农业经济不断发展,促进生产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实现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现在畔  相似文献   

4.
建设美丽中国的重点在建设美丽乡村,推进我国环境治理的难点在农村环境治理.推进农村环境治理的关键在于共治机制的建立.农村环境具有多样性、分散性等特点,因而农村环境治理不能照搬城市环境治理的模式,需要更多地采取共治的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农村环境共治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成效.但农村环境共治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共治主体不全面、共治对象不明确、共治平台不完善、共治规则不健全、共治责权利不匹配、共治能力不够等.因此,我国"十四五"时期需要采取进一步壮大共治主体、明确共治对象、建立共治平台、健全共治规则、强化共治激励、提高共治能力等措施,以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美丽乡村"是升级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美丽中国"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具体体现。低碳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是一种新型的乡村旅游形式。"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要求具有契合点,以此为基础构建出一个以低碳乡村旅游驱动"美丽乡村"建设的机制;此外,从克服"美丽乡村"低碳旅游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与障碍出发,提出推进"美丽乡村"低碳旅游的发展的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6.
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有四种:一是旅游开发模式,挖掘自然生态资源进行旅游规划设计,打造乡村旅游产业;二是生态环保模式,可参照环保部和农业部门相关考核指标,或是在其基础上依据具体情况综合创建新的指标体系进行建设;三是历史传承模式,不仅体现在物质空间规划上的历史村镇保护,更要继承发扬历史传统文化,并将其转换成产业,形成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同时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四是近期宜居模式,从整治治理的角度,解决村庄短期内最急需迫切的问题,使村庄更加美丽宜居。  相似文献   

7.
水文化的实质就是人与水关系的文化。立足水文化来研究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有利于发展生产、保护生态、提高村镇规划建设水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但是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人与水的关系不和谐、对水的文化属性重视不够、水法规制度文化缺失等问题,必须通过培养高度的水文化自觉加以解决: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人与水和谐相处的理念;结合地域特色,强化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水文化坐标系;推进水法规制度文化建设和宣传,促进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8.
做好农村生态园林建设工作能够重点保护地方环境发展,传承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建设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使得生活环境更加优美。以山东地区为例通过阐述生态园林特征内涵,分析生态园林示范村建设优势与劣势——以及生态园林示范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美丽乡村生态园林示范村建设策略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美丽乡村生态园林示范村建设的有序开展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在近日召开的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现场会上,文成被授予2019年度浙江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近年来,文成县围绕"美丽经济、美丽家园、美好生活"三大愿景,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全面打造村美民富风清的美丽乡村升级版,构筑了全省一流的宜游宜居生态高地。据了解,2021年文成县将持续高标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新时代美丽乡村,高水平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全域美丽,以产业发展为主导,加速农村产业经济发展。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全力打好"产业、生态、文化、人才、组织"五张振兴牌,夯实创建步伐。  相似文献   

10.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浙江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只有健康有序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美丽乡村建设,这就迫切需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乡村旅游产业升级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它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经验,并丰富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浙江省乡村旅游升级存在本土文化挖掘不深、缺乏品牌文化,产品雷同、开发程度不深,乡村旅游营销方式落后等问题。浙江省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发展应该做到:突出乡村旅游的品牌形象;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做好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立足乡土,打造精品活动项目;拓宽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模式;升级乡村旅游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1.
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建设运动的新理念、新尝试、新阶段,当前的发展面临如何激发农民的主体性与应对乡村社会问题的困境。由此,本文以社会工作为理论视角,分析了社会工作介入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阐述了社会工作介入美丽乡村建设的优势理论、参与发展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三大视角,并对社会工作介入美丽乡村建设的困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苍南碗窑村关键词:古陶瓷历史上,这个小小的村庄因为做碗而成为江南赫赫有名的乡镇,它融民居、古陶瓷生产线、古庙古戏台于一体,至今仍完整保留着商品经济萌芽时期、以手工业工场为中心的古老村落形态,堪称人文景观之一绝,被一些古建筑研究学者称之"明清时期活生生的制瓷博物馆"。  相似文献   

13.
14.
美丽乡村建设中环境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是美丽乡村建设中面临的一大挑战,推进环境经济的协同发展,既是农村地区实现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又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客观需要。环境经济协同的关键在于构建多策并举的体系:创新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培育生态文明意识;加快循环经济步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科学规划水平,优化空间功能布局;分类推进村庄整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基本能力建设,强化农村环境监管;开辟多元互补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等。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农村已摆脱了绝对贫困,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乡村的全面振兴,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的数字乡村将成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数字乡村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全要素生成率提升,推动农村现代化转型,提升农村治理的智能化,破解乡村振兴难题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政策体系引导,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深刻把握乡村振兴与数字化治理的内在机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在乡村治理与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共建共享新格局,是数字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近百年来,中国乡村建设始终受到如何统筹、融合传统与现代、多样与统一等问题的困扰,今天"美丽乡村"建设亦然.在此困境下,艺术设计凭借其跨学科、专业覆盖面广、对接乡村建设的直接性等优势,能够成为突破难题的有效手段,在遵循内生化、民主化和开放化原则下,可从提升乡村外部风貌、建筑空间环境、公共服务设计以及包装与营销推广等路径介...  相似文献   

17.
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整体生态安全的"生命线",严峻的农村生态环境状况折射出城乡环境正义缺失,呼唤最严格的农村环境立法。然而,我国现行农村环境立法长期以来受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主导,存在数量少、地方立法参差不齐和约束力不强等现实问题。完善农村环境立法,应树立科学的立法理念,整合农村环境立法,创新与农村现实情况相契合的农村环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8.
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的发布在全国引起了重大反响,为全国各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范本和参考。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地理地貌、区位条件、自然资源、文化底蕴、农民的积极主动性以及机遇等因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这十个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除了显著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城镇化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市场机遇,当然更重要的还是以当地政府为主导的推动引导作用和财政支持力度,以及在当地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带动下农民对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或者说是农民在解决温饱问题后对生产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这些要具备多项非一般情况下的成功模式在不同条件地区是很难完全复制的,这也就决定了未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9.
美丽乡村不仅仅是外在美,还要有内在美,而这就需要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农民的生态自觉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动力,生态自觉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会发生质的改变。生态自觉是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本质要求,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绿色化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农村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内在要求。探索有效途径解决美丽乡村建设中出现的生态自觉问题,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美丽乡村建设,有效提升生态自觉,才能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相似文献   

20.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数字乡村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农村现代化转型,提升农村治理的智能化,破解乡村振兴难题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数字乡村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效,主要表现在产业数字化、民生数字化及治理数字化等方面。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着以下主要困境:技术性与乡村性不适配、乡村数字人才缺乏以及乡村建设资金短缺。要加强和完善我国数字乡村建设,我国应当进一步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数字化基金,以促进乡村振兴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