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乌昌地区工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招商引资成果卓著产业发展定位明确,产业集聚效益初步显现,但园区规划不统一、引进项目结构不理想、产业配套延伸范围不够宽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建议:结合乌昌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组织编制乌昌地区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使乌昌地区产业一体化进程落到实处;各园区根据产业发展基础,明确园区的支柱产业,培养优势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后,中小城市的规划建设工作蓬勃开展,但出现了"千城一面",发展规模盲目求大、贪大求洋,城市规划建设不尊重自然山水,以及城市绿化建设盲目性等问题现象。通过对中小城市城市规划设计目标的研究,探索符合我国中小城市发展的城市规划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10,(24):28-29
近年来,我国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以产业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各类产业集聚区发展迅速。东部沿海省市工业园区实现产值已占到本区域工业产值的50%以上.工业园区已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之一.为了引导工业园区发展.工信部进行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评比。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一批62个产业基地入选名单.这些示范基地覆盖了除西藏自治区外的30个省、区、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其中东部地区29个、中部地区16个、西部地区17个。就单个地区而言.上海、江苏和四川三地获批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包头市作为中小城市,其城市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要解决这些日益凸现的矛盾,必须加快中小城市建设的步伐,提高建设中小城市的效率。我市已经具备了可能性,应该在城市规划、提升中小城市功能、统筹兼顾城乡关系方面发挥政府职能,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秦智 《领导科学》2005,(22):32-33
我国的开发区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科技工业园、保税区等各类经济园区。目前,建设开发区已逐步成为各地区所认同的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有效途径。尽管如此,要使开发区健康发展,开发区管理机构的一把手责任重大、任重道远,他要能够领导开发区的管理团队,通过完善软硬环境的建设、招商引资、培育产业,实现园区发展的目标。所以,开发区一把手要统揽全局,抓重点,抓大事,用系统思维的方法认真研究园区所面临的宏观经济和区域环境背景因素,制定激励政策,建设好领导班子、管理团队和专业化的干部职工队伍,提高执政…  相似文献   

6.
《决策》2007,(5):64-68
为了全面推介我省各地县(市)、各开发区投资环境,大力推荐宣传投资环境做得好的地区的宝贵经验,充分发挥其典范与榜样作用,起到对外宣传安徽,吸引外商投资安徽的目的,省港澳台经济研究会、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省新闻界企业界联合会、决策杂志社联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首届安徽投资环境十佳县(市)暨十佳工业园区推介活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规划工作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本文从探讨中小城市规划的意义出发,阐述了中小城市规划的一般目标;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当前中小城市规划过程中突出的几个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从1979年中央批准建立深圳经济特区、创办蛇口工业园区开始,经过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推动和进入新世纪我国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带动,全国各地兴起了大办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热潮。虽然经过几次全国性的清理整顿,但当前全国仍保有各级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2000多个。可以说,开发区经济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聚区是指政府统一规划,企业相对比较集中,实现资源集约利用,提高产业效益的区域;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实现集约发展的基础工程;是以若干特色主导产业为支撑,以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为基调,以产业集聚为特征的功能区。产业集聚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园区、高效农业园区等在内的各类开发区和园区,其基本内涵主要是“四集一转”,即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相似文献   

10.
《领导文萃》2006,(11):F0002-F0002
晋江科技工业园区于2000年正式动工建设,2003年初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05年被列入省级开发区示范区,2006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正式审核公告,将晋江科技工业园区等3个片区正名为“福建晋江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开发区以电子材料、生物制药、精细化工等为主要产业,以形成一个技术含量高的现代化士业园区为发展定位。几年来,开发区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生态型”配套,以“创建21世纪现代化国际工业新城区”为目标,已形成完善的多元化基础配套,建成区道路、给水、排污、雨水、电力、电讯、有线电视、燃气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