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们对文艺作品的结构进行理论划分时,对“形式”这个概念似乎很难给予确切的界定并确定其内涵。通常,人们也把一切与“内容”沾边的东西都放到了“形式”的对立面。事实上,作家的美学情趣等在被传达出来的时候,其中有一部分就直接体现在所谓“形式”之中。我们把作家在作品中表达的美学情趣、思想、情感等统称为审美体验,它们是艺术家创造的一股信息。传达这股信息的负载物,我们则称之为艺术符号。在一部文艺作品中,艺术符号不但传达艺术家直接表现的艺术信息,而且体现艺术家怎样表达这股艺术信息的艺术信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用 “艺术…  相似文献   

2.
1.1 本文的目的是,把艺术现象作为人类的一种通讯系统进行研究。换句话说,也就是把艺术现象作为一种语言和符号现象来进行研究。这个想法对于只习惯从传统思辨美学的角度看待艺术现象的人,可能是很新鲜的,但实际上,早在十八世纪的鲍姆加通那里,特别是在本世纪初克罗齐的美学著作中,都曾经指出艺术与语言、美学与语言学具有深刻关系。而在今天,现代信息科学中所应用的“语言”概念,其外延比过去大大拓展了。所谓“语言”是指什么呢?语言就是用以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通常所理解的狭义语言(口语)及其文字表现(书面语),都不过是这种广义语言之中的特殊形式。心理学家J·皮亚杰(Jea~n  相似文献   

3.
刘方喜  赵树军 《阅江学刊》2012,4(3):88-96,120
建立在马克思“财富哲学”和“关系哲学”基础上的“新艺术政治经济学批判”,从由“实体经济”而“符号经济”的财富流转过程,来批判性地反思包括艺术在内的文化符号在当代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负面影响和后果。从“新艺术政治经济学批判”之“关系哲学”的角度来看,作为资本的当代新形态,融入了艺术等文化因素的“符号经济”以及竞争性文化符号消费的无度扩张,一方面,“向内”制造人的等级差异、激化人类内部的“社会冲突”;另一方面,竞争性符号消费又导致物品的无度消耗,进而导致自然物质资源的无度消耗,“向外”激化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冲突”。当今全球社会冲突与生态冲突在相互激化中日趋尖锐。“新艺术政治经济学批判”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化,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类”形式的体现,具有整合性、功能性、符号性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样式的艺术包孕着文化的全部基因。因而艺术创造活动在创作动机及创造进程、功能实现、符号建构等方面就不可避免地受文化的整体制约。而另一方面,艺术又并非纯然出于对文化的顺应,艺术创造在个体差异性、审美超越性、形式独创性等方面显示出对文化模式、价值规范、符号系统的“反弹”效应。从而在对文化的顺应与反叛之间,艺术创造体现了自身广泛的自由品格和极大的自主精神。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艺术理论的发展,既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丰富完善和艺术观念的变革上,更体现在众多艺术新学科的崛起上。这些新学科的兴起,无疑地对新时期艺术理论的繁荣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杨春时同志的新著《艺术符号与解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12月出版)就是近年来出版的众多文艺新学科著作中受人注目的一本。 《艺术符号与解释》是“七·五”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之一种。在这本20万言的专著中,作者认为,对近年来国内外涌现的文艺新观念、新方法,都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加以审视,不能生吞活剥,简单地拿来加以应用,否则势必事倍功半,收…  相似文献   

6.
“象”既为中国古代文化基本符号的构成,又为中国古典艺术美学的基元范畴。中国文化和美学尚象重象,其哲学起点在《易经》的卦象符号,而先秦诸子哲学美学对易象符号意义重新阐释和精神超越,则形成有关中国美学的重要思路和线索,这就是由老庄“道”的哲学对“象”的阐释和重象外虚空、非言味象的思想所引发的意境说;以《易传》阴阳二元结构思想和“立象以尽意”、“现物取象”、“现象制器”等命题为基础的意象说;以孔荀、《乐记》为代表的象通礼乐、重政治教化但又不违艺术审美特征的“比德”和“言志”说。文章本着上述基本看法,还描述了“意境”、“意象”、“言志”说在后世美学中演进的大致过程。  相似文献   

7.
直接意指与引申意指连甫1.1一切符号形式(能指)都与符号内容(所指)相对应,它们的统一就是符号。“然而在符号整体已经形成的情况下,能指与所指的对应关系也可能会发生变化,而使原来的符号产生更高一级的意义作用,因而具有更高一级的意义。这里‘存在着两个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扉 《东西南北》2010,(6):72-73
《老子》的本来面目长期被世人误解、误读。资深媒体人、“国学才子”王扉最新出版《破玄:老子的密码(德经卷)》,以国内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老子》抄本——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书本为底本,精心勘误、校订,并加以评析、讲解,全面颠覆《老子》就是《道德经》的观念。作者不迷信旧注与权威,以古考古,以古论今,阐发了大量擢眼的真知灼见,为“万经之王”《老子》的解读再添一抹亮彩,更为读者无障碍“悦读”《老子》提供了一本“通关密码”。本刊摘选该书部分章节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影视艺术是综合各门类艺术媒介特性,将造型性景观置于运动变化的审美时空中展现的一门多元艺术。舞蹈是以有生命的、运动的手段表现人类社会生活,舞蹈家使用特殊的舞蹈语言符号———体姿符号来抒发“言之不足”、“嗟叹之不足”、“咏歌之不足”的情感,创造四维性审美空间的美。舞蹈体姿表现的审美意象需要音乐帮助产生审美涵蕴、审美效果。舞蹈进入影视艺术领域,可以借助影视艺术来突出舞蹈四维空间全方位审美意象的创造,从而能够在影视荧屏的审美空间创造新的审美意象。本文将从影、视两个方面探讨歌舞融入影视艺术中所体现的多维性审美…  相似文献   

10.
服饰也是一种符号。中国民族服饰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符号世界。本文试图以符号学观点研究中国民族服饰的寓意。中国民族服饰符号大致可分三类:象似符号、象征符号和无指称意义的符号。这三类符号并不是截然对立的,有时在一种符号中,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或原是象似符号或象征符号,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演化为无指称意义符号。这三种符号中,最具有研究价值的是象征符号,它是通往现代派艺术的一座桥梁。上述三类符号的复杂组合和渗透,构成了千姿百态的中国民族服饰。  相似文献   

11.
门里的世界     
每家每户都有门历史上有“蓬门”、“朱门”、“豪门”之说;如今,“装点门面”、“开后门”这些问题已屡听生厌。作者透过一扇扇呆板的没有灵性的门却看到了人情世态以及它所掩蔽着的社会密码  相似文献   

12.
简谈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连甫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符号体系,有各种各样的符号形式,其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符号形式就是语言。应当说,语言是其他所有类型符号的基础,除语言之外的一切符号形式都是人利用语言所创造出来的,离开了语言,它们就失去了意义和存在的可能。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13.
孙亚男 《学术交流》2006,(11):187-189
建筑,作为人类典型创造活动的产物,其符号特征鲜明而深刻。建筑符号的象征意义,是由符号及其所表达的内容的相似性,经过长期演变而约定俗成的。透视中国的传统建筑,图像符号反映了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形象相似”关系,它以某种自身和对象酷似的特征作为符号发生的基础;指示符号反映了形式与内容之间存在的实质性因果联系,而渗透其中的伦理观念具有异常的稳定性;象征符号反映了形式与内容之间的某种约定关系,由此使古代建筑设计尤其注重形式所蕴涵的思想内容和象征意义。为使传统艺术符号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我们必须在对建筑符号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统介绍了著名美学家玛克斯·本斯一生在学术生涯中的建树,着重介绍了本斯的主要美学著作,对本斯特有的"审美信息"这一概念作了说明,另外还介绍了关于艺术的符号学概念的具体内容。符号连接着意识和世界,知觉、认识、推理也因此而依靠符号。离开符号,什么东西都得不到表现。  相似文献   

15.
朱媛媛 《社会工作》2008,(14):38-40
人类在自己的身体上穿孔大概有6000年以上的历史了。现今,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不再是为穿孔而穿孔。却开始了另外一种穿“孔”艺术。他们在身体很多部位都打上孔,穿上各种各样的饰物,用一种张扬,另类的方式诠释这种古老的“艺术”。  相似文献   

16.
评《废都》的艺术模仿潘承玉可以说,《废都》是一部以作者自己的一段精神生活即“心灵真实”为基础,用艺术想象为粘合剂,组接了《红楼梦》、《金瓶梅》、《百年孤独》等中外名著的某些成分,艺术上简单模仿的一部当代小说。第一,结构和主题指向上模仿《红楼梦》。首先...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所谓的“美”,实际就是指的艺术美,所谓美的创造实际就是艺术的创造。因此,他所探讨的美的本质和规律,实际就是艺术的本质和规律。在对艺术的本质和艺术美的创造的研究方面,黑格尔得出两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即:艺术的创造“是概念到感性事物的异化”,艺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要理解艺术“是概念到感性事物的异化”,就必须把它与黑格尔关于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的思想联系起来,把它与黑格尔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思想联系起来。在黑格尔的时代,流行着一种“我”与“外在世界”绝对对立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我”就是我,“我”里面不能有外在的现实世界,同样的道理,外在现实世界就是外在现  相似文献   

18.
符号互动理论集大成者米德在承续“社会行动理论”“多元自我”“境中我”等思想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剖析“自我与社会”关系的符号互动理论。当将研究聚焦于教育戏剧中的“自我与社会”时,符号互动理论作为一种分析框架,为探究教育戏剧中“自我与社会”这一核心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视域。教育戏剧作为一种融合象征性符号、语言性符号、动作性符号的教育方法,能从关系性、社会性、模仿性三个维度培养和提升个体自我的社会性认知、社会性人格和社会性行动。  相似文献   

19.
姓名只是符号和标识姓名只是一种符号,一种标识,姓名又往往反映时代的前进、科学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们生活方式的演进以及心态的变化。姓名已成为一门学问,成为一种文化。然而,在信息时代,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姓名雷同现象却使这种文化变得混乱、单调、平庸起来。有的姓名符号既代表了这个人,又代表了那个人,在一个大的区域范围内甚至代表成千上万的人,这就失去了姓名的区别功能。同姓名现象已成为人们不得不研究解决的社会问题。请看:武汉有上干个“王红”、“李斌”;天津有2千多个“张力”、“张建”;沈阳有3千多个“王伟”…  相似文献   

20.
詹森 《社会工作》2009,(17):56-57
这是一项世界范围的努力,被称为“包容”,就是让残疾人进入社会主流。在我国香港特区的创造性艺术计划中,盲人作画、聋人表演音乐、肢残人坐在轮椅上跳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