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编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命题“泛化”和“玄化”的错误倾向,分析和解决好这些基本问题,赋予编辑学以科学的学理思维,是促进编辑学理论发展的唯一路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独立的编辑学学科逐渐形成规模。从编辑借助文字图片而存在的依附地位到独立自成一体的学术品格,思想观念上有了较大的跨越。 从编辑学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同时不难发现,编辑被动接受文字图片带来的信息,机械地删繁就简,抬遗补缺的处理痕迹依然较重,编辑创造性的美学运思显得尤为欠缺。一方面,人们约定俗成的思维定势起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处于主体地位的作品本身美的存在无庸置疑,作为作品生产过程中的“三传手”──编辑,与美的创造似乎关系不大。这种认识导致一个误区,即编辑学即使具有独立的学术品格,也俱备独立的美学…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编辑学研究真正开始起步是20世纪80年代.《河南大学学报》1985年创设的“编辑学研究”栏目,真实地记录了我国编辑学从无到有、编辑学研究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对其栏目嬗变历程与发文状况进行探讨,可以发现:我国编辑学研究具有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曲折发展的现实特点;编辑学研究的拓展进路是:加大编辑史的研究力度,增加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研究内容,继续深入研究编辑实践和编辑学理论.  相似文献   

4.
李志美 《云梦学刊》2012,33(3):160-160
日前,首届湖南出版政府奖在长沙颁奖。《云梦学刊》主编余三定教授获优秀出版人物奖,全省共15人获得该奖项,其中期刊界仅1人获此殊荣。余三定教授长期潜心学术、教学与编辑事业,1986年至1998年兼任《云梦学刊》“当代学者研究”等栏目责任编辑,1999年至今兼任《云梦学刊》主编和“当代学术史研究”、“美学文学艺术研究”、“学术书评”三个栏目的责任编辑,在当代学术史研究、文艺学、编辑学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三度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主编”,被评为“湖南省双十佳期刊编辑”,先后获“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事业突出贡献奖”、“湖南省高校学报优秀主编奖”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编辑学这门既古老又新颖的学科迅速崛起,中国的编辑学专业教育也得到快速发展。在肯定成绩的前提下,调研中国编辑学发展及编辑学教育的现状,并分析目前编辑学发展及编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目前编辑学面临的发展瓶颈是编辑学教育存在着与各学科专业教育脱节现象,使得编辑学研究失去了立足点。这也是编辑学理论发展极其缓慢和导致培养的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据此提出专业编辑学的概念,需要进行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设专业编辑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研究表明,编辑学应该与自然和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紧密结合,而且要将各学科专业教育贯穿于编辑本科、硕士、博士培养及终生的编辑工作中,这样的编辑学教育模式才是研究和发展的方向,在数字化时代和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依附于编辑工作主体专业的编辑学才能长盛不衰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编辑学正在兴起,关于编辑学的定义众说纷纭,认识分歧,有的文章把编辑学的定义综合归纳为注以下六点:①编辑学是研究编印书、刊、报纸和图画等类出版物以及利用声音、图象等宣传手段的学问;②编辑学是研究编辑工作、编辑规律、各种出版物的编辑特征、编辑方法的科学;③编辑学是以编辑为特定研究对象,对编辑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进行专门研究的学问;④编辑学是一种社会科学,它以出版的需要、读者的阅读心理为依据,搜集资料,有系统地加以鉴别、选择、分类、整理、排列、组  相似文献   

7.
试论编辑学的逻辑起点王玉堂编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从50年代提出命题到现在,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在编辑学理论方面已出版了10多种著作。这些著作为编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初步奠定了基础,确定了本学科的概念、范畴、研究对象、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  相似文献   

8.
将劳动美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由苏联美学家叶果洛夫在1974年首次提出。但对于工业生产中的美学研究,在苏联等国美学界和我国的几篇简短介绍文章中,“技术美学”、“生产美学”、“劳动美学”提法不一,各自指谓的研究对象也有相当的分歧和混淆。  相似文献   

9.
“编辑学”名词的首次提出来自于1949年3月广州自由出版社出版的一本《编辑学》。作者是广东国民大学新闻教授李次民。1956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了苏联К.Н.倍林斯基的授课讲稿“书刊编辑课大纲”,在成书时定名为《书刊编辑学教学大纲》。1965年,香港海天书楼出版了余也鲁的《杂志编辑学》,作者是一位资深编辑。1979年10月,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新闻编辑学》。可以说,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编辑学”这个词汇虽已出现,但并没引起人们多大的注意。人们对“编辑”的学问还缺乏认识。编辑学研究的自觉时期,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1~2003年…  相似文献   

10.
关于建立教育美学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建立教育美学的构想高英杰在目前的美学研究中,对“教育美学”尚无系统的研究。本文试图对建立教育美学,提出一点粗浅看法,以求教于方家。一、建立教育美学的逻辑可能性十八世纪后期,美学正式诞生之初,仅仅被看作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知、情、意”三大领域中“...  相似文献   

11.
我国编辑学研究虽有较快的发展 ,但与一个成熟学科的要求相比较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当前我国编辑学研究存在以下问题 :1.编辑学研究的开拓不够深入 ;2.编辑学研究的视角不够开阔 ;3.编辑研究者的交流太少 ;4.编辑学各研究方向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5.编辑学研究从总体上说还没有被普遍重视。必须改变有关编辑的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编辑实践的现状。作者的思路是 :1.拓宽编辑学的研究视角 ,从各个不同的切入点来观照编辑活动 ;2.编辑学研究要尽量汲取其他学科的营养 ,走交叉综合发展之路 ;3.加强编辑学研究者之间的联系 ,走群体协作发展之路 ;4.完善研究方法 ,走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之路 ;5.重视编辑学各方向的研究 ,走史、论、实务平衡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编辑学研究的现实困境及其未来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莉 《兰州学刊》2010,(10):221-222
近三十年来,编辑学研究者以构建编辑学学科体系、拓展编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己任,潜心探索,精耕实务,使中国的编辑学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毋庸讳言,编辑学研究中的散、乱、浅现象还十分严重。如何使编辑学研究更加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增强现实针对性,达到更加成熟的理论构建与学术创新,这是必须面对并作出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面对当代中国美学研究中存在的理论危机,似乎有一种乐观的态度,认为只要我们把研究立场转向现实的大众生活,当代中国美学就可以“柳暗花明”了。于是乎,我们现在“有了”摄影美学、城市美学、劳动美学、环境美学、广告美学、服装美学、旅游美学、体育美学、烹饪美学,等等。这样,三百六十行,几乎行行出美学了。我并无意贬低持这种态度的同志的理论热情,然而,它是否真的符合美学研究自身的理论自觉?或者,它是否更本质地表现为我们寻求当代中国美学新出路、新发展的“感性的理想”?是否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出现在理论上的一种“非自然倾向”?和大众生活加强理论上的联系,走向现  相似文献   

14.
6月12日,四川省美学学会暨四川省中专美育研究会1991年年会在成都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5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30余篇。会议按照党的“双百”方针精神,对当前美学研究的走向、美学教学工作的开展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关于当前美学研究的走向问题。大家认为,首先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要针对一些人诬蔑马克思主义文论、毛泽东文艺思想在本质上“反审美”的观点,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美学、毛泽东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手稿》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重要的理论资源和思想原点,《手稿》中的美学思想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提供了最持久的美学启发,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手稿》美学研究所凸显出的经典阐释与开放阅读、文本依赖与语境研究、理论转译与思想误读等理论问题,仍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需要关注的内容.中国《手稿》美学研究需要走出“经典阐释”的单一选择,需要在进一步吸收其哲学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更深刻地继承它的理论精神与美学精神,从而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炎同志对“积淀说”与“突破说”的讨论文章在本刊第五期发表以后,编辑部陆续收到一些读者的来信,提出不同的看法。为了进一步展开讨论,以便在总结八十年代美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好地开拓九十年代的美学研究,本刊在6月28日邀请上海美学界、出版界部分专家、学者就“如何认识评价‘积淀说’、‘突破说’”,“‘积淀说’、‘突破说’对我国美学研究的影响”,“美学研究中理性与反理性、传统与反传统、文化与反文化的关系”,“九十年代美学研究的方向”等问题进行座谈。现发表这次座谈中的两篇。本刊将陆续发表有关文章,欢迎大家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17.
“五四”前后,中西方美学的比较逐渐引起学者们的注意。王国维较早自觉地在中西美学的对比中系统地总结我国古代美学的传统,鲁迅曾将刘勰的《文心雕龙》和亚里斯多德的《诗学》相提并论,许地山曾将中西绘画和叙事文学的差异作过比较,吴宓曾对中西诗歌的不同韵律节奏作了辨析。在中西美学比较的历史中有卓越贡献的是朱光潜、宗白华和钱钟书。朱光潜在《诗论》等著作中,在对中西美学思想详尽比较中探讨中国诗歌的独特个性,奠定了中国比较诗学的基石;宗白华在《艺境》等著作里,从较广阔的中西艺术现象的比较中探析中西诗歌、美术、戏剧、音乐等艺术样式中体现的中西美学思想不同的特征,为中西美学比较的科际整合研究作出了范例;钱钟书在《谈艺录》等著作中将中西文学理论中共同的某些创作规律问题加以比较研究,拓展了中西美学比较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8.
编辑学方法论研究的滞后导致了编辑学研究不能深入进行.著名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提出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已经对国际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尚未引起国内编辑学界的关注.借鉴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可以对我国的编辑学理论进行更理性、客观的分析与评价,重构编辑学学科体系.编辑学的"硬核"--文本是可以被评判(包括对真实客观性和创新性进行评判)、加工、传播的,可以据此提出编辑学的"保护带"和"解题方法".编辑学方法论的研究应该遵循"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将其放到人类文化思想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以来,伴随着美学研究的对象从“美”向“审美”的转移,“美学”的学科名称遭到“审美学”的挑战.这些论争对于人们重新认识“美学”的涵义颇富启发意义,但它们主张将“美学”改名为“审美学”,将美学研究的对象仅仅局限在“审美”关系、活动、经验内,否认对“美”的本质、共性、规律的思考、抽象和概括,这却是令人难以苟同的.虽然“美”包含“审美”,“美学”可以译为“审美学”,但作为学科名称,还是保留“美学”的译名更为合适.由于在中文中“美”与“审美”是两个概念,“审美”必须以“美”为存在前提,因此,对“美”的追问是美学研究回避不了的问题.美学就是研究美和审美经验的人文哲学.  相似文献   

20.
蔡仪美学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学界对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反思,过于看重它们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而忽视了这些理论的现实价值。事实上,20世纪中国美学有很多富有创造性的论述,对于当前的美学研究极具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蔡仪美学所具有的当代价值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蔡仪美学作为美论的客观派曾遭到主流美学的批判与排斥,但是,蔡仪美学关于“美在典型”的论说、自然美的理论,以及用“美的观念”解释美感、审美个性差异、艺术中的雅与俗、艺术创作、艺术欣赏及艺术创新等问题,对今天开拓与深化美学研究具有独特的意义。可以肯定地说,如果缺乏蔡仪美学这一研究视角,中国现当代美学就缺少了一个必要的逻辑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