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广东省制造业集群发展现状1.以新兴支柱产业为代表,以传统产业为主体的制造业集群迅速发展近年来,广东省制造业集群发展迅速,以珠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利用2006-2010年华东六省一市制造业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对华东六省一市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进行经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华东六省一市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区位熵每提高1%,人均GDP将提高0.31%,其产出弹性系数高于资本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系数。  相似文献   

3.
旅游产业集群与制造业集群既有相似之处也有自己的特点,其形成过程、发展阶段、深化趋较制造业而更具资源依赖性和社会根植性.因此,旅游产业的集聚形成也是自下而上的,因为其首先是资源依赖型的产业集群,在资源富集区域形成,同时逐步发展其它辅助产业部门,形成圈层,最终结成相对固定和完整的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产业集群与生物种群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从生态学的视角探讨了制造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共存机制,分析了制造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企业集聚共存的优势,提出物种竞争的logistic模型,得出具有互利关系的成员间必须保持激烈的竞争,彼此之间的依赖程度不能太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沈学 《山东统计》2010,(3):20-21
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是信息产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枣庄八大工业集群之一。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省际面板数据,探讨了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的规模经济效应、马歇尔外部性、相关产业集聚外部性与雅各布斯外部性.结果发现在省际水平上,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内部规模经济效应与雅各布斯外部性,直觉上应当在高新产业中袁现较为显著的马歇尔外部性与相关产业集聚效应并不显著,表明从省际水平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还没有形成集群的协作优势,进一步的产业结构研究显示,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受国际产业布局影响大,产业价值链缺乏区域根植性是导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当前集聚效应特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2010年,四川初步形成汽车制造六大产业集群和七大产业园区。四川汽车制造业经济总量首次突破80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30.7%,汽车制造业经济总体实力快速壮大。  相似文献   

8.
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四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能走在全国前列,制造业必须当主力、打头阵、挑重担。要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更加突出重点,存量增量并重,抓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打通产业链关键环节,培育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地区物流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与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产业集群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一种先进组织形式,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和融合的有效途径。文章在阐述几种典型的物流产业集群模式的基础上,针对京津冀地区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优劣势,归纳出影响集群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根据不同因素的重要性,结合SWOT分析,得出京津冀地区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集群化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伟 《统计与决策》2008,(10):107-109
西部地区拥有自然资源的独特竞争优势,如何高效地利用西部自然资源对西部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发展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是有效利用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的主要途径。文章在对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集群化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特征,提出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实现机理。  相似文献   

11.
郭亮  原毅军 《统计与决策》2007,(15):104-105
我国家电产业集群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市场扩张能力不断提高,国际化道路也在不断加快,同时,我国家电企业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都面临着残酷的竞争环境。目前,我国的三大家电产业集群,即青岛家电产业集群、顺德家电产业集群和慈溪家电产业集群,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嵌入了全球价值链,并有力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何在此  相似文献   

12.
在现有的全球价值链升级理论研究中,我国学者运用全球价值链理论对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电子信息产业等制造业的升级途径进行细致的实证研究,但是对于制造业中基于某一具体产品的细分产业方面的升级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的研究框架,在对中国PCB(印制线路板)产业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薛艳 《统计教育》2009,(2):47-51
产业集聚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由于规模收益递增和正的外部经济效应,产业集聚往往导致制造工业进一步趋向集中,对区域产业布局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产业空间集聚θ指数和行业集中度CRn指数,并结合区域产业专业化指标对中国部分制造产业2002—2006年集聚水平进行了测度。计算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产业的总体集聚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和地方化呈现增长趋势;制造业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达和产业优势明显的地区专业化水平较高,经济薄弱的西北部地区专业化水平较低。该结果可以为评价和发展产业集群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发展与政府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剑锋 《统计与决策》2007,(21):151-154
产业集群的健康成长不仅依赖于自我发展能力,而且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在营造产业集群发展环境中起着核心作用。本文讨论了政府发挥作用的理论依据及政策工具的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提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府设计原则和具体支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群化成长是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在珠江三角洲腹地东莞、南海、中山、顺德等地的表现尤为突出。 南海大沥镇铝材生产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形成了一个全国最大的铝型材交易市场。目前,大沥有铝型材企业110多家,有450条生产线,年产能力可达60万吨,铝门窗型材生产在全国占35%,全省占50%以上的份额。 东莞聚集了上千家电子生产企业,东莞生产的电脑主板、扫描仪、显像管、微型马达等,已占到世界市场份额的15%到40%,电脑机箱占全球市场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2012—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耦联评价法、随机前沿分析法测算制造业与数字经济产业融合度、制造业创新效率,实证检验产业融合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研究期内全国和东、中、西三大地区制造业与数字经济产业融合度不断提高,区域间呈现东—中—西的梯级差异,东北地区产业融合度呈下降趋势;研究期内制造业创新效率稳步提升,区域间呈现东—中—西—东北的阶梯分布;制造业与数字经济产业融合发展对制造业创新效率具有持续的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在区域间存在差异,东—中—西部呈现依次减弱的正向影响,东北地区呈现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对于集群升级的内部网络推动和外部全球价值链拉动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从多层次网络视角出发,通过理论剖析与案例论证,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升级既有集群本地个体网络、产业链网络的推动作用,也有外部网络的拉动作用,三个层次的网络各有不同的作用,共同促进产业集群的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18.
郭利平 《统计与决策》2023,(10):126-130
城市群、产业集群及其耦合关系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文章以中原城市群为研究地理单元,城市集聚、产业集群、城市群产业集群耦合集聚、全球经济联系为解释变量,以区域经济增长为被解释变量,以耦合协调度衡量城市群与产业集群耦合互动水平,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构建计量经济学回归模型做进一步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性影响,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于城市群。在城市群与产业集群系统耦合协调状态下,城市群和产业集群耦合互动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性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贡献并不明显,跨国公司和外商投资力度还很欠缺,中原城市群需要持续扩大外商投资规模和提升外商投资质量。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中国食品产业发展现状,构建了中国食品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区位熵理论识别和测度了中国食品产业集群,基于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改进的熵值法计算得到了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而对中国食品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潜力进行了分类评价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分析和评价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对于提高企业的整体创新水平、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阐述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引入DE—BP神经网络模型,以实例验证了这个评价方法,希望能对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评价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