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瑞安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3(1):118-122
在内忧外患的接连冲击下,为挽救自身命运,清政府开启了以"师法"西方为中心的近代军事变革。德国以其先进的军事科技赢得清政府的青睐,在武器装备更新、编制体制调整、军事训练和教育上对中国近代军事变革施加了广泛的影响,推动了中国近代军事变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漆咏德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
捷克M.D维林吉诺娃等国外汉学家用西方现代文论研究中国近代小说,对以往这个领域的“定论”提出了挑战。他们肯定了近代小说的叙述结构和艺术技巧,并指出中国小说的转变在本世纪头十年就已开始,近代小说是“五四”现代小说的先声。但他 相似文献
3.
潘家德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4)
晚清对外军事借款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晚清军事借款肇端于1853年,并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根据对外借款的用途不同,其内容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由于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特殊,这类借款也呈现出多重性质。军事借款的出现,对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曾产生过较大的影响。研究晚清对外军事借款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近代社会的变革是在外国侵略者的打击下,由士大夫从经世致用观点出发,和新型知识分子接受了西方文化及马克思列宁主义后倡导起来的.它蹒跚地沿着近代化的方向走向世界,历经艰辛曲折、筚路蓝缕.兹就其进程中的三个问题论述如次. 相似文献
5.
韩文琦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2):109-112
19世纪中叶,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威逼下,清政府被迫参与了世界近代以来的第三次军事变革。清政府推行的一系列变革举措虽然也曾使中国军事的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军事制度变革的滞后、军事教育的缺陷、军事理论的陈旧,导致晚清军事变革在低水平上徘徊,成效甚微,国家和民族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6.
晚清政府与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叶和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Z1):60-62
晚清政府对近代女子教育这一新生的事物 ,采取了由镇压破坏到最后承认的态度。在 2 0世纪前 ,它试图扼杀女子教育于萌芽状态 ,但事与愿违 ;2 0世纪初它开始把女子教育提上议程 ,并于 190 7年颁布了《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和《女子小学堂章程》 ,最终承认了女子教育的合法性。但其要培养的女子是顺从的贤妻良母 ,而不是有各种权利与义务的新型女性 ,限制女子教育朝不利于清统治的方向发展 ,以更好地为己所用 ,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与自私性。 相似文献
7.
试论近代江浙农村人口流动与习俗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富兰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5):97-103
安土重迁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的重要习性。晚清以降,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而由于中国社会内部因素的作用和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社会封闭的大门,无数中国农民离开土地和家园,涌向陌生的城市;同时,农村人口的流动带来了向农村习俗的挑战,推动了农村习俗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孙昉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0(2):89-93
1900年,俄国利用中国爆发义和团运动之机出兵,全面入侵东北,激化了与日本的矛盾,从而引发了1904年的日俄战争。为了维护东北主权,清政府利用日俄矛盾,进行中俄交涉,使俄国承诺撤军。在日俄战争爆发后,清政府鉴于未来形势发展的不确定性,采取了中立的外交政策。随着战争的发展,当出现日俄两国分割东北势力范围的倾向时,清政府的外交政策未能做出及时调整。战争结束后的日俄和谈中,中国作为战争的最大受害国,却被排斥于和谈之外,最终无奈地接受日俄重新划分东北势力范围的现实。 相似文献
9.
滕德永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5-20
清季,清政府大量引进西方军械,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装备水平,并为清末军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外洋军械的输入成为清军武器的重要来源,推动了清军装备的革新,促进了清军军事制度的变革。同时,清政府军械输入也有诸多局限,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清军的近代化起到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辉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
1868年的明治维新揭开了日本近代化的序幕。为了确保日本近代化的顺利实现,日本先后建立了陆军和海军,迈开了军事近代化的步伐。其时,陆海军统帅权的对立亦随之产生,并贯穿于日本军事近代化进程的始终。本文对此进行粗浅的论述。一、日本陆海军的创立与 相似文献
11.
郭永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91-95
近代清政府对外国人西藏活动的管制政策是其对西藏行使主权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政策经历了明令禁止、有限解禁、弛禁三个阶段。第二次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对入藏的外国人实施驱逐政策。《天津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开始对入藏外国人的管制出现了松动的迹象,但仍对其进行劝阻和防范。《烟台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放弃了禁止外国人入西藏活动的政策。但在实际操作层面,清地方官员对该政策进行了变通。清政府在兑现外国人入藏承诺的同时,也试图防范列强对西藏的觊觎,这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对中国西藏的渗透。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的整体主义及其在近代的变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晓虹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整体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倾向 ,也是传统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则。它一方面根植于传统的社会结构 ,另一方面又是理论上自觉建构的产物。整体主义建立在人类群体与个体既分裂而又寻求统一的历史事实基础上 ,同时它还与人类对意义的追求或要求超越的愿望有关。因此整体主义不仅以前近代社会“人的依赖关系”为根基 ,而且有着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对整体主义的批判和反省是很不彻底的。 相似文献
13.
马运瑞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4):49-52
赌博猖獗是晚清一大积弊,严重威胁社会的安定。晚清政府视禁赌为一要务,考察晚清政府禁赌之态度与行动,大体上经历了严禁——驰禁——再行严禁的“马鞍型”历程。晚清政府的禁赌举措从立法、保甲、教化及兴工艺等方面多管齐下,然而,禁赌终归失败,政治腐败是其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李刚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4)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转折点。甲午战后,清政府面对深刻的政治经济危机,为维系反动统治,在人民反帝救亡运动推动下,被迫对洋务派推行的经济政策实行调整和转变。这些政策的调整和转变虽有反动的目的,客观上却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今天在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时候,研究和总结这一历史过程,对于全面揭示甲午战后中国资本主义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汲取历史上经济改革的经验教训,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军事技术创新在人类整个军事领域发展变化过程中,起着原动力的作用。军队的科学发展需要创新的军事技术作支撑。我军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信息化与“新技术形态化”相结合的道路,只有加快创新发展,才能推动我军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近代文化整合中的文学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桂起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3)
由于近代中国文华整合的两种模式,近代中国文学的变革也具有两种艺术取向与变革形态。一是古典文学的艺术取向和古典文学的延续形态;二是转型文学的艺术取向和古典文学的革新形态。前者以桐城派古文和宋诗运动为代表,后者以改良主义文学为代表。这两种艺术取向与变革形态虽具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精神内涵和艺术价值立场,但都显示了在文化整合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学的变革要求 相似文献
17.
18.
何敏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以反侵略斗争为主旨的林、魏的爱国主义军事思想,是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发端。从1861年到1894年,是中国近代军事思想成长的阶段。从1894年到1924年,是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形成的阶段。从1924年到1949年,是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大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发展的同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无产阶级军事思想产生和发展起来。同时,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独具特色。首先,伦理道德观念在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次,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具有多元化的结构层次。第三,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内容和结构层次,总是由低级到高级,由进步替代落后,逐步转变、更新、完善,体现了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9.
新军事变革与高校学生军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军事变革是智能化的武器系统、创新的军事理论、变革的体制编制和实时的信息优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全面军事变革。在客观上,它要求高校学生军训,在内容上要贴近高技术战争特点;在目标上要培养大学生适应高技术战争环境的军事心理素质;在培养学生思维观念上,要明确在未来战争中战场前线和后方基地的区分越来越模糊;在理想目标上要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国防建设,在国防科技领域发挥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20.
吕桂霞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70-73
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新形势的出现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军事领域兴起了一场新的变革,GPS和因特网等高新技术纷纷被应用于常规战争之中。随后,军队编制、指挥控制和作战方法等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面对新军事变革的新形势,中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先进理论的引导作用,加紧军事理论的创新;另一方面,在军队指挥方面也应该与时俱进,结合新形势予以调整。同时,应加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地方院校的优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