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玉琅在《复旦学报》1990年第4期著文,认为反映的原来定义存在如下不足:1.反映缺乏基础,它忽视了社会实践这一基础中介;2.人们往往将反映等同于认识,也值得商榷;3.原定义仅以人的感官机能而不是以人脑机能作为主体反映客体的前提,似有古代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朴素之嫌。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实践不仅具有否定的性质,而且具有肯定的性质。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上,能动的肯定既不能被淡化,更不能被抹煞。只有从肯定和否定这两个方面理解问题,才能真正把握实践的全部丰富内容,深化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并在实践中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认识?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定义为:“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李秀林等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说:“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两种定义,都排除了主体的自我认识这一普遍而又重要的现象。本文对主体自我认识问题略陈管见,以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认识是人对自然界的反映.……在这里的确客观上是三项:(1)自然界;(2)人的认识=人脑(就是那同一个自然界的最高产物);(3)自然界在人的认识中的反映形式,这种形式就是概念、规律、范畴等等."(《哲学笔记》第194页)列宁的这一论述不仅是关于认识的定义,而且也大致回答了什么是客体和主体的问题.本文着重讨论主体问题.所谓主体就是人.作为现实的主体的人包含有两个要素:一是人脑(还应包括与人脑活动相联系的各种感觉反映器官);二是概念等反映形式(按辩证唯物主义理解,这些反映形式不外是人类的社会的经验和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根据列  相似文献   

5.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实践并不等于认识。认识只能在人们的实践过程中发生。对于认识的源泉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有不同见解。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客观物质是认识的源泉;第二,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认识的源泉。由此可见,对认识源泉的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何看待认识的“客观物质源泉”、“实践源泉”和“主体对客体能动反映源泉”上。因此,要合理地解决认识源泉问题,就要分析认识的“客观物质源泉”、“实践源泉”和“主体对客体能动反映源泉”的实质及其相互关系。在这中间突出地要解决客观物质、实践和主体与客体能动反映同认识发生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6.
真理是过程     
实践是真理发展过程的基础 “真理是过程”,这个著名的命题是列宁提出来的。列宁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黑格尔关于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思想时,加了一个批注:“真理是过程。人从主观的观念,经过‘实践’(和技术),走向客观真理。”在相应的一个方框里,列宁又指出:“生命产生脑。自然界反映在人脑中。人在自己的实践中检验这些反映的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狭隘的形而上学实践观有很多自相矛盾之处 ,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实践观的歪曲 ,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各派的共同症结。实践不是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不是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 ,不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不是所谓“人类总体性的存在方式” ,而是认识活动与改造活动“耦合”而成的“一” ,它对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具有“视野”和“立场”的本体论意义。终结形而上学实践观对于克服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各派的对立及其局限性 ,建立实践与人类生存困境及其终极关怀的联系 ,弄清“交往”、“主体际性”等交往实践观的某些基本问题 ,从根本上提升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改造世界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三方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基本问题有没有第三方面?改造世界的问题能否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三方面?指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以及它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能不能离开哲学的基本向题?可否说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实践论?作为人脑机能的意识或思维只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吗?能否把改造世界等同于实践?实践观念是一种超前反映吗?本文主要讨论一下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实践标准问题讨论的进一步深入,近年来哲学界就实践概念本身的问题,展开了十分有益的探讨。在这一探讨中,有些同志主张对“流行的实践观进行唯物主义的‘净化’”,而“净化”的内容则是:从实践定义——人类有目的的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中排除“有目的的”;从实践要素——目的、主体、客体、手段、结果中排除“目的”;从实践特性——客观性、能动性、社会性、历史性中排除“能动性”;“把目的、意识、观念等等精神因素排除出实践的概念”。认为实践是“纯粹的客观的物质活动过程”,只具有客观性,不具有主观性,也不能“视为具有两重性的东西”,“那怕是渗进一丁点儿精神因素,就会从根本上动摇唯物史观的基础”,难于摆脱“种种唯心主义的纠缠”,“也难以避免实践观  相似文献   

10.
李伯钿和郑庆林两同志关于认识源泉的争鸣文章(分别载《哲学研究》1982年第7.11期),读者颇受启迪。但笔者与郑庆林同志观点截然相反,故也谈谈一孔之见,请郑庆林等同志不吝赐教。一、“物质源泉说”仅仅是旧唯物主义的源泉观吗?郑文的第一个观点认为,“物质世界是认识的源泉”仅仅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源泉观.我的观点则认为,“物质源泉说”是一切唯物主义当然也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源泉观。  相似文献   

11.
一、“因”的认识论原则和形名说的唯物主义观点宋尹学派从他们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对认识论提出了一些新见解,《心术上》说: 人皆欲知,而莫索之其所以知。其所知、彼也;其所以知、此也。不修之此,焉能知彼?这是认为,认识的客体和认识的主体是不同的。前者是“所知”,是“彼”;后者是“所以知”,是“此”。同时,两者又必须统一起来,认识客体需要认识主体,后者是前者的必要条件。这种认识论上的重要思想,启发了以后许多哲学家和逻辑家。至于“人皆欲知,而莫索之其所以知”,明确提出要把认识本身当作研究的对象,就更富有启发意义了。显然,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狭隘的形而上学实践观有很多自相矛盾之处,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实践观的歪曲,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各派的共同症结。实践不是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不是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不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不是所谓“人类总体性的存在方式”,而是认识活动与改造活动“耦合”而成的“一”,它对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具有“视野”和“立场”的本体论意义。终结形而上学实践观对于克服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各派的对立及其局限性,建立实践与人类生存困境及其终极关怀的联系,弄清“交往”、“主体际性”等交往实践观的某些基本问题,从根本上提升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于漪老师说:“教育观念附着在教育者脑中,形成心理定势,有意识的或不完全有意识的指挥教学行为。在语文教育观念体系中最为核心的是性质观,它统帅语文教育的全局。”这就是说,有什么样的语文性质观,就有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实践。因此,对语文性质观的准确定位至关重要。 中学语文新大纲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对语文的性质作了科学的定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4.
大凡在论及洛克“第二性质”学说时——不论说它是唯物的或唯心的——总把它归属于本体论的范围加以探讨。本文的观点是:该学说是在认识论意义上提出的,它旨在说明认识的发生过程在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国内大多数教科书认为洛克的“第二性质”是主观的,是他背离唯物主义反映论的重要表现。另一种观点认为“第二性质”是客观的,科学的发展证实了这一点。对第一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因为第二性质与第一性质一样,都是物体的客观属性而不是主观观念。第二种观点虽很有说服力,但笔者也存有一点疑义。持第二种观点的同志引用了大量的自然科学新  相似文献   

15.
三十多年来,我们取得了重大成就,也出现了不少失误。我认为,从哲学上进行反思,这些失误无不同背离实践唯物主义的主体性原则有关。为了完成体制改革的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需要重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原则。一、主体性原则首先不是着眼于物而是着眼于人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特征是它的实践性。它的研究重点不是脱离人类认识和实践的抽象的“本体论”,也不是在实践活动之外的单纯认识论,而是人类的社会实践论。为了同一切旧哲学区别开来,马克思、恩格斯把自己的新哲学叫做“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中表达了这种新世界观的立场,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  相似文献   

16.
<正> 一、问题的提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又是可知的。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的认识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分析认识和综合认识、抽象认识和具体认识等等。但它们的本质都是相同的,即主体以实践为中介,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过程。主体反映客体,在头脑中形成关于客体的观念的映象;客体被主体所反映,转化为主体观念中的内容。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表现为认识发展的阶段性和反复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对主体性问题的深入探讨,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有这样一种看法,主张“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主体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存在物,认识也不是客体结构的性质在人脑的反映;相反,主体是积极、能动的存在物,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进行改造和选择的结果,选择是引起认识之根源”。鉴于这种认识,认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应该抛弃反映论,以新的定义取而代之,即“认识是主体对信息的选择”。对此看法自己觉得难以认同,并就这一问题,略谈个人浅薄之见,就教于理论界同仁。  相似文献   

18.
需要与认识     
人为什么能发生认识?人为什么进行认识?唯物主义认识论如果不提出并回答这些问题,不管它同唯心主义的争论表现得多么激烈,最终仍然无法击败唯心主义,因为它没有从“大前提”上冲击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把“意识”、“认识”、“思维”“当作某种现成的东西”,“当作一开始就和存在、自然界相对立的东西看待。”恩格斯提出了上述问题,并认为“意识”“认识”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恩格斯虽然正确地指出了认识的“起源”,却没有正面回答“人为什么能够发生认识?”或“人为什么要进行认识”。现代认识论的研究,应该把问题的答案沿着恩格斯的方向向前推进一步,这样,对上述问题的正确回答应该是:“需要”决定了人的认识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贝克莱和旧唯物主义的感觉“一要素”论通过文献考察可知,列宁的感觉论是在与马赫主义的直接斗争中产生和形成的。马赫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贝克莱主义。贝克莱认为人类认识的对象不是外部世界,而是感官真正感知的观念。人们观察到的各种不同观念彼此结合起来.于是就用一个名称来标明它们,认为它是某一个物。因此,物不是独立存在的,物是“观念的集合”。他还认为,人们关于物的观念不能存在于感知它们的心之外,当我说某个物存在时,是因为我感觉到了  相似文献   

20.
一必須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划清界限在“錯誤思想从那里来”的討論中,有人认为,“在哲学上,‘来源’指的是被反映者,被反映者是反映者的来源。”这是一个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命題。在这个命題中,不論是正确思想的来源还是錯誤思想的来源都被根本取消了。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