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俊宏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5-19
"美"与"丑"是一对相对词,前者具有正面意义,后者具有负面意义。它们在词汇、短语和句法层面,既能体现出对称性,又能体现出不对称性。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主观世界的能动性,以及语言本身的制约性。 相似文献
2.
邓继林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2):102-104
本文主要是解决了一些常见的n元整数变量的对称函数,在条件ni=1∑xi=cxi≥0,i=1,2,…,n(1)下的最小值、最大值问题,及其相关的一些问题,式中c是取定的正整数常数。 相似文献
3.
樊志良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30-31,37
引述了自然界、科学技术领域和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说明对称是宇宙和自然界的基本属性 ,也是事物生存发展的自然规律 ,然后简要介绍了对称方法在数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5.
多元函数积分计算的难易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积函数及积分区域的形式.针对这种情形,简化多元函数的积分计算一般是通过对被积函数适当拆项和重新组合,改变被积函数的形式,并充分利用积分区域的对称性特点,达到积分计算的简化目的.分析和归纳了对称性方法在多元函数积分计算的若干应用技巧,主要包括对称性方法在多重积分、曲面积分、曲线积分等计算中的应用,通过具体例子说明如何巧妙地利用对称性方法来计算多元函数积分. 相似文献
6.
对称导数也叫许瓦兹导数,在[1]、[2]、[3]中皆提出了这个概念,本文以此为工具,论证了函数单调性,凹凸性与对称导数关系,并给出了凸函数的一个等价定义。 相似文献
7.
郁宏伟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3,19(3):113-114
任何一节成功的课 ,从美学意义上看都应该是美的。本文认为 ,教师所显示的课堂教学美至少包括 4个方面的内容 ,即潇洒自如、落落大方的仪态美 ,明白晓畅、准确生动的语言美 ,条理清晰、张驰有致的结构美 ,坦诚动人、追求真理的情感美。 相似文献
8.
9.
10.
11.
陈世清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5-12
对称经济是有序经济、双赢经济,是结构出效益、结构产生生产力的经济;对称管理是对称出效益、对策出效益的管理。对称经济学、对称管理学的哲学基础是对称哲学。对称哲学真正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本体论、历史观、认识论、逻辑学的统一。对称哲学,是哲学发展的逻辑、逻辑发展的哲学,是知识经济时代精神的精华。 相似文献
12.
王德胜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3):39-45
对称是指事物通过某种中介变化时出现的同一性,这种同一不是绝对的同一,是包含差异的同一;非对称则是事物通过某种中介而变化时出现的差异性,这种差异也不是绝对的差异,是包含同一的差异。对称和非对称,变化中的同一和变化中的差异,互相依存和互相转化,构成了自然界的生动图景,也构成了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奇妙方法和富有启迪性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3.
14.
15.
初等函数,虽然是《数学分析》和《高等数学》中的一个极为普通的概念,但是能准确、迅速判定一个函数为初等函数,对研究函数的连续性等内容甚为重要.文章论述了将一道习题伸展为YanZu引理,并运用它能简易解答一类函数为初等函数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杨云云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5(1):179-181
数学的美妙之处在于能把混乱化为和谐,纷杂化为对称,繁复变为简单,还在于能将一个陌生的问题利用熟知的"相似问题"进行类比,使其得以解决。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轻松,愉悦地解决数学问题,巩固数学知识。不仅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使他们的心灵受到美的陶冶,精神得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7.
陈世清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9-34
世界是对称的,属人的世界中物质与意识是对称的,实践模式的转轨与哲学范式的转换是对称的,对称经济学与对称哲学是对称的。人类经济发展的规律与发展的趋向表明。继承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传统,吸取最新科学成果,形成对称哲学范式和构建对称经济学范式是哲学和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必然。对称哲学与对称经济学是与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与人类二次创业相对称的哲学范式和经济学范式。 相似文献
18.
张小美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6(4):8-11
利用变分法证明了二阶不对称微分方程ue+a^2u^+-b2u^-+g(t,u)=h(t),当g满足lim/|u|→∞G(t,u)/u^2=0,其中G(t,u)=∫^u0g(t,x)dx)时至少存在一个T-周期解。 相似文献
19.
"前""后"对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邦新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22(4):34-37
曾有学者认为现代汉语中的时间词“后”不能指过去,因此时间词“前”“后”在语义上是不对称的。其实,“后”可以指过去,时间词“前”“后”在语义上是对称的。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前”“后”对称的语义基础,以指导我们的语言运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