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弘治保定郡志》(卷一一《古今科第》)记天会四年进士30人,其中石、石宣、谭邦杰、高伯玉四人俱为唐县人,石登天会四年状元。此外,还有马柔德、李杭登第。马柔德,《金史》(卷九七《马百禄传》)称他是通州三河人,天会初第进士,累迁翰林修撰。《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第1766页)称他字周卿,广陵人,状元刘仲渊榜及第(按,刘仲渊为皇统二年进士)。金熙宗完颜时与田(按,原文如此,“”与“”形似,恐属误刻)等坐欺罔,党锢贬为庶人。葛王立,复授刑部员外郎。《寰宇通志》(卷一《京师顺天府·科甲》,“玄览…  相似文献   

2.
(三)孙九畴,《寰宇通志》(卷七八,太原府“科甲”)记他为金“天会中进士”。《万历太原府志》(卷一八《选举》)称他是金进士。《光绪定襄县补志》(卷八《人物》)有传:孙九畴,状元九鼎仲弟,天会六年榜眼,官翰林编修,尝谓“吾无他长,惟步步践实也,昼之所为,夜必登记,用以自警”。  相似文献   

3.
薛瑞兆教授在《金代科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一书中列本科进士7人:胡砺、李天吉、边元勋、苏仲文、高昌福、雷嗣卿、乐著。除李天吉、边元勋、苏仲文、高昌福无更多的史料外,胡砺、雷嗣卿、乐著尚有史料可增,需补充的有边伯勋、韩锡:(一)本科状元胡砺。字元化,本是被掳者,因用燕京人韩昉的乡贯,被误取为状元(宇文懋昭:《大金国志》卷七,第4页,“影扫叶山房”本)。《金史》卷一二五有传,说他是磁州武安丛井村人,天会“十年,举进士第一”。《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五,第13页)称他是山东密州人,少被虏,韩昉放从良,状元及第。盖本住山东密州。被掳放良后居住在磁州武安。据《金史·胡砺传》:他登第后,授右拾遗,累官至翰林侍讲学士、同修国史、翰林学士、刑部尚书,年55以疾卒。葬于武安县西义井里(《嘉靖河南通志》卷一九《陵墓》)。尝于贞元三年撰《谥议》(张玮:《大金集礼》卷六,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丛书集成新编”第35册,第303页下),又撰《鼓山常乐寺佛殿记》,碑在武安县,立于正隆四年(1159)四月(见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字目录》卷七,毕沅《中州金石记》卷五,第103-104页,“丛书集成初编”本)。  相似文献   

4.
破坏契丹     
西方史籍名西辽曰哈刺契丹,即黑契丹,贬辞也。盖蒙古尚白而恶黑,西方史籍源于蒙古人焉。金人厌辽人,则名之为“破坏契丹”。《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十三页四,政和四年十二月三日庚子纪事引马扩《茅斋自叙》;扩对金副使王  相似文献   

5.
今人称复数词曰“们”,其源甚古。《三朝北盟会编》卷十四页六,有“莫且自家们”之语。然其字多或作“懑”。同书卷十一页引《燕云奉使录》,宣和四年十月二十二日见元帅粘罕,且言今来所计议事节,“与自家懑上京时说底话煞别也”。又卷二十三页四上,同年十二月三日引同书记金司史王介儒语:“事已如此,自家懑这里斗口做甚?”“自家懑”即  相似文献   

6.
葛焕礼 《文史哲》2012,(2):101-110
关于纪事本末体之创始,传统观点多归于南宋袁枢撰著《通鉴纪事本末》,但史学界还存在着几种未经深入辨正的说法。不可忽略的是,"纪事本末"被确立为独立史书体例的标志,是清修《四库全书》"纪事本末"类目的设立。据四库馆臣所认知的"纪事本末"类史书之基本特征辨正诸说,其中属纪事本末体者只有《通鉴纪事本末》和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后者实先于前者而撰作,故虽然主要靠《通鉴纪事本末》及其效仿者而确立起纪事本末体,但其创始之作,当归于《三朝北盟会编》。  相似文献   

7.
薛瑞兆教授在《金代科举》(见该书第三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所列天会二年进士中,刘、杨晖、张国正可作进一步考证。高似为天眷二年进士。毛询、毛评或许是北宋进士。马大中的进士身份可疑。马柔德应为天会四年进士。王尚智、韩渤、曹溥为金初进士,不一定是天会  相似文献   

8.
(三)王绘,字质夫,元好问说他是"天会二年进士"(《中州集》辛集第八《王太常绘》),但所撰《大圣院记》,自称为皇统九年进士,这已由薛先生指出(参见前引薛瑞兆《金代科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3页).应从其本人之说.  相似文献   

9.
岳飞究竟是什么时候追封鄂王 ?各家说法不一。张高宽等人主编《宋词大辞典》认为 :“嘉定四年 (12 11) ,追封鄂王。”(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0年版 ,第 70页 )唐圭璋等主编《唐宋词选注》认为 :“宁宗嘉定四年 (12 11) ,追封鄂王。”(北京出版社 1982年版 ,第 36 3页 )王兆鹏、刘尊明主编《宋词大辞典》认为 :“嘉定四年 (12 11) ,追封鄂王。”(凤凰出版社 2 0 0 3年 ,“词人”部分 ,第 5 0 5页 )唐圭璋编《全宋词》认为 :“嘉定四年 (12 11) ,追封鄂王。”(中华书局 196 5年版 ,第 12 4 6页 )唐圭璋编纂、王仲闻参订、孔凡礼补辑《全宋词》认…  相似文献   

10.
顾见山小考     
顾见山作有《东溪》杂剧,傅惜华《清代杂剧全目》说:“顾见山名号、籍里,俱不详。生平事迹亦待考”(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100页)。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说:“顾见山,名号不详,松江人,顺治壬辰进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2月版,中册第726页)。周妙中《历代曲家年里字号室名综录》作:顾见山,乾隆以前人(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7月版《曲苑》第一辑第308页)。顾见山是清初名诗人、画家,文献不乏记载。原名镛,字震雉,后改名大申,号见山,华亭人。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十一;“顾大申……康熙己酉以工部郎中奉使榷赣关,作画别余,自后不复相见。”叶梦珠《阅世编》卷五:“顾见山……少以能文著。(顺治丙戌举人,见卷二——笔者)顺治壬辰成进士,历官西秦佥宪。工诗画,为海内所推。康熙中卒于官。”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卷三:顾大申“官工部侍郎”。周亮工《读画录·方咸亨传》:“海内士大夫以画名家者,程青溪、顾见山及侍御(方咸亨),可称三鼎足。”《带经堂诗话》卷十一说他“善丹青,尤工设色;为诗精深华妙,兼有寄托,在松江派中大樽之下,诸人之上”。《清诗别裁集》卷三:“云间自陈卧子后,诗格渐衰,鹤巢(顾大申有《鹤巢诗存》)古今体气足神完,可以接武。”但其诗《四库全书总目》颇有微辞;“陈伯玑撰《国雅集》,称其(顾见山)乐府于古人可谓毫发无遗憾;七律高华,可追王李。今观其集,大抵袭明七子之余风。可  相似文献   

11.
《卷三.宋本纪下》“(泰始四年)二月乙巳,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王玄谟薨。”(中华书局1975年版校点本,下同。第81页)按:中华书局校点本《宋书》之《明帝纪》云是时,“右光禄大夫、车骑将军、护军将军王玄谟薨”,《校勘记》云:“三朝本、北监本、毛本、殿本作‘右光禄大夫’  相似文献   

12.
以下诸人是不是金朝进士,尚需加以辨析:(一)诸志中记载的天辅间进士。《金史·选举志》说天会元年始行科举,而诸志书记天辅间进士多名,他们是不是金进士?《弘治保定郡志》(卷一一《古今科第》)记天辅元年录进士9人,天辅四年进士15人,其中唐县人谭铎登天辅元年进士,唐县人石宣、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概念和虚词关系问题,在目前的逻辑学著作里,有不同的说法: 1·所有的虚词都不表达概念。(陈宗明《现代汉语逻辑初探》第36页) 2·“虚词一般不表达概念。”(《普通逻辑》1984年版第18页) 3·“有些虚词是表达概念的。(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第21页) 4·“表示结构关系的虚词,可以利用名词化的方法用作概念的名称……”。(杭州大学等院校编:《逻辑学》第44页)  相似文献   

14.
(八)赵会,字应辰,定襄县人,《康熙定襄县志》(卷六《人物志》)说他是天会六年进士。民国十三年,在定襄县待阳村中街戏楼故基下掘得一碑,即姚孝锡撰《故中散赵公之碣》(《定襄金石考》卷一),虽有一些脱字,但将其与旧县志选举志相比较,知即赵会。据碑,赵会大约是以《易》试经义,“累中优选,弧矢亦自绝人。天会六年,以进士中第。脱褐,拜将仕郎守秘书监校书郎(下脱字),终中散大夫,赐紫佩金鱼。自初筮仕,考满改迁,凡七易任,终得河北东路转运判官”。又知其始任于寿阳,后迁长子县令,修城垒,均赋役。后官于涉,民不流移。皇统八年,廉访使以治绩上闻,…  相似文献   

15.
孙蕡的卒年     
孙蕡字仲衍,号西庵,广东顺德人。《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3月第1版第253页)说:他的卒年是公元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此说不知何据? 孙蕡,《明史》有传,见卷285《文苑传》,他死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898年)的“蓝玉之狱”中。洪武二十二年,蓝玉督修四川城池(见《明史》卷132《蓝玉传》),时“蓝玉之狱”未兴。  相似文献   

16.
2003年8月,笔者在大梁见到胡锁柱先生手抄的《皇清诰授奉政大夫湖北京山县知县翰林院庶吉士武府君墓志铭》,内中一段云:……按府君讳延绪,字次彭,号亦蝯,又自称铿道人。原籍山西之太谷。始祖文举,明洪武十八年乙丑进士,官南京刑部主事。建文失国,从之滇南,业补锔餬口,年九十余北归,道卒。子甯迁永年,扶柩归葬于城西七级村,遂世为永年人。……读后,甚觉可补明事阙佚二则。其一,补《明清进士题名碑录》。明洪武十八年乙丑科(1385年),因第一甲“榜眼练子宁,探花黄子澄在永乐时被削籍置法,明成祖下令将本科题名碑仆毁。”(朱保炯、谢沛霖编《明…  相似文献   

17.
汉代乐府《长歌行》,是我国古代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诗的开头两句是:“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这里的园中青“葵”为何物?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解释为“向日葵”(上编第一册第406页,1979年第一版),汪济民、段德森等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新编》持同样的看法(下册第133页)。  相似文献   

18.
《光明日报》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五日第三版,发表了陈文华同志《刘希夷时代考辨》一文(以下简称《考辨》)。该文根据《国秀集》目录上“广文进士刘希夷”一语和刘希夷的两首诗,就断定刘希夷“是盛唐时人,而不是初唐时人”。并进而推测“刘希夷及第之年可能是肃宗上元二年(761),而不是宋之间及第之高宗上元二年(675)郑益榜”。近来翻阅一些有关刘希夷的资料,发现此况距事实较远,愿提出与陈文华同志商榷。 现存《国秀集》口录上确有“广文进士刘希夷”一语。《考辨》一文指出:“广文进士,即广文馆进士。据《唐会要》卷六十六云:‘广文馆,天宝九载七月十三日置,领国子监进士业者。……’……希夷既称广文进士,则其及第之年必在天宝九载(750)后。”这似乎是没有问题的。但仔细查阅《国秀集》  相似文献   

19.
清法式善《陶庐杂录》卷二云:“原明顾鼎臣编、吴承恩补《状元图考》:胡广一首,曾启六首,周孟简二首,萧时中二首,商辂五首,柯潜二首,程敏政五首,吴宽六首,朱希周三首,杨慎五首……”,(1984年中华书局铅印本页七一)共收56人,126首诗,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这56人不全是状元,状元仅有81人,1甲2名的如程敏政等有5人,1甲3名的如周孟简等有13人,2甲1名的如唐顺之等有4人,2甲8名的有田一(亻隽),冯梦祯二人,2甲17名的有章懋1人。按吴承恩订补《状元图考》,不见于刘修业先生《吴承恩著述考》、《吴承恩论著杂事考》、《吴承恩年谱》(收入1958年作家出版社《古典小说戏曲丛考》和1958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本《吴承恩诗文集》附录)。也不见苏兴《吴承恩年谱》等书。为《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又一著作。顾鼎臣字九和,昆山人,生于成化九年(1473),卒子嘉靖十九年(1540),年六十八,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累迁礼部右侍郎,寻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卒于宫,谥文康,著有《未斋集》二十二卷。顾鼎臣编,吴承恩补《状元图考》未见传本。然法式善  相似文献   

20.
<正>李师师是北宋末期汴京红极一时的歌妓。关于她的事迹,在宋人所著的史乘如《三朝北盟会编》,笔记如《东京梦华录》、《贵耳集》、《墨庄漫录》、《浩然斋雅谈》等,话本、小说如《宣和遗事》和《李师师外传》中均曾提及。但这些记载并不详尽,而且往往传闻异辞,甚至互相抵牾。宋以后的小说、戏曲虽不乏以李师师为题材者,但多是根据这些记载敷衍铺张而成,难免不将李师师的形象扭曲。《水浒传》甚至把她扯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百回本第七十二回“柴进簪花入禁院,李逵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