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话水平测试发现,取得二级乙等及其以下水平的豫东方言受试者在声调上的常见错误有对调类判定正确但是没有进行调值的转换、对有些字词的调类判定有误;在韵母上的错误集中体现于把[γ]→[ε]、[iau][yε]→[yγ]等。声母上尖音遗留、舌面音的一部分字发得近乎舌尖后音等。对各地“普通话”的来源和成因进行历史语音学考察,对不同水平受试者的发音特征具体描写,可使不同程度的方言使用者受到目标明确的培训,从而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王莉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5-87
目前地方普通话已经成为方言区人们的主要交际工具。清涧普通话是以清涧方言为母语的人在学习普通话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它不是纯粹的清涧话,也不是标准的普通话,在声韵调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语音特征,并且在不同人群中有不同的语音表现,在方言区已经成为一种僵化的语言。研究地方普通话的语音特征,可以帮助人们认识普通话学习的本质,了解普通话学习的过程和规律,改进普通话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4.
张祖利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1):34-37
运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手段,总结归纳某个方言区的普通话等级语音面貌表征,对于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来说其意义主要在于为测试员提供一个便捷的评判依据,对于普通话学习者来说则指出了克服方音的方向。淄博方言有鲜明的语音特征,表现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等级上则是这些特征的不同程度的流露。一级乙等有语音失误,但是出现的失误都没有形成系统性的问题;二级甲等语音失误增多,韵母的语音缺陷有系统性出现倾向,但不是很明显;二级乙等的语音失误进一步增多,声母、韵母、声调、音变都可能出现系统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丰富的材料对子长话与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可找出两者的语音对应规律和子长方言区人学习普通话的重点、难点,为子长人学习普通话提供方便,同时,也可使更多的人了解子长方音。 相似文献
6.
傅灵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5):39-41
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通过对长沙儿童长沙话一级元音的实验分析,探讨普通话经验对于儿童方言母语语音意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儿童的方言经验会对其普通话语音意识产生影响,普通话经验同样也对儿童的方言母语语音意识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孙修光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19-21
豫北是指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 ,包括焦作、新乡、安阳、鹤壁等 19个县市。豫北方言是在晋语与中原官话的长期交流融汇中发展起来的 ,属于北方方言中一支较小的方言音系。本文通过对豫北方言音系和普通话音系的比较、分析 ,揭示了豫北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在声母、韵母、声调上的对应关系与差异及豫北方言的语音特征 相似文献
8.
普通话与天津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津方言与普通话相比,在语音、词汇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在语法方面则基本是一致的。文章拟就天津方言与普通话在声母、韵母、声调、变调等方面的差异作一比较和说明,以总结其中的规律,便于讲天津话和有天津方言语言环境的人更好地学习普通话。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语音的教学过程中,将英汉两种语音进行对比研究,对比教学是有必要的。笔者通过对英语语音和汉语普通话在音素、音节和音渡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找出汉语普通话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面影响,促进英语语音的正确学习。 相似文献
10.
成都人说普通话在地声调、声母和韵母等方面(语流音变除外)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找出其与普通话标准发音之间的差异才能解决成都人讲普通话的困难. 相似文献
11.
ZHANG Lei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2)
《普通话方言基础的再检讨》一文的作者提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北京话的范围是什么?二是北京城区话自身的缺陷使它难以作为普通话的语音规范。进而主张“以哈尔滨中年知识阶层的口音为标准音”。这种模糊认识的蔓延,将会成为实现语言标准化的阻力,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普通话语音标准的科学内涵及历史溯源作一番再认识,对普通话语音标准的含义及普通话与基础方言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正确、明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邹顺民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6,(5):14-15
本文阐释了建立普通话标准语音信息库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普通话水平测试题库的建立方法,最后呼吁尽快建立和完善普通话网络平台,实现普通话教学资源信息的共享. 相似文献
13.
母语为非普通话的人学说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会表现出母语特征,体现出明显的规律性。母语为靖西壮语的人学说普通话,形成"靖西壮语~普通话中介语"。僵化的靖西壮语~普通话中介语有相对稳定的语音系统。其对词汇的选择和处理大致为:1.完全选择普通话词语;2.选择使用普通话词语或接近于普通话的词语,但使用不准确;3.套用靖西壮语词汇;4.改造靖西壮语词汇并使用;5.使用周边汉语方言词汇。对语法的选择和处理为:1.放弃靖西壮语语法;2.套用靖西壮语语法;3.融合语法;4.回避普通话语法。 相似文献
14.
立足普通话水平测试,以亳州籍考生容易产生的语音偏误为研究内容,从亳州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差异角度,梳理出声母、韵母以及声调三方面的偏误,从发音技巧、对比辨音、声韵调配合规律及口腔操训练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语音偏误的应对策略。通过有针对性地训练改变亳州腔,以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 相似文献
15.
彭宁红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6):134-136
语音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较突出的迁移现象.以语言迁移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实证研究分析普通话对英语语音学习的正迁移作用,提出尽快提高学习者普通话水平、充分发挥正迁移效应、客观看待负迁移作用是提高英语语音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孟晖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5):27-30
普通话的儿母在去声和非去声条件下存在读音分歧。从儿母读音分歧给普通话教学和测试带来的问题出发,对儿母在普通话群体中的读音现状进行调查,并以此为依据,探讨儿母类和值的规范问题,有利于现代汉语语音教学和普通话测试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于全有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汉语拼音方案》问世40年来,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建设在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实绩的同时,在普通话声母的实际数目与Y、W处理上,在韵母与音节以及隔音符号的使用等问题上,仍存在着不少有待于进一步探讨、解决的重要实际问题。这些问题的探讨与廓清,对于普通话语音理论系统的丰富与完善,具有十分积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关于“语音缺陷”判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廉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
本文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对“语音缺陷”定性的模糊性、缺乏方便的操作依据以及普通话水平测试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以下参考性的判定原则:区分测试对象的原则、考虑音位区别特征的原则、系统性的原则。这些原则可以作为测试员在测试过程中听到语音缺陷的一瞬迅速作出反应的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别尽秋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36-138
在英语语音教学中,我们时常看到大部分中国学生不能理解普通话和英语节奏之间的明显差别,或不能分辨具体差别在什么地方。其主要表现为:重音平均,弱读形式少;连读困难;调值把握不准确。解决这些问题应主要加强三个方面的训练:一是加强音节轻、重音训练;二是加强连续缩读训练;三是加强调值调型训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