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现代西方心理学在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引领下,主要对人格的实然展开研究,缺少了对人格的应然探讨。先秦儒家则着重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的三个关系纬度对人格进行了应然的设计和塑造,指出了理想人格的标准和实现的途径。它对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价值在于:注重在实然的基础上对人格的应然设计;突出人格成长中知和情的和谐一致;强调人格的自觉和发展;着眼于人格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当前人格心理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从中发现人格理论研究的交融趋势,人格功能的完整化趋势和研究发展的多样化趋势。并通过对人格发展的各种问题的整合,试图提供一个新的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并对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未来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人格心理学中的自我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剑虹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6(4):120-125
自我是人格心理学研究中的热点,自我的跨文化研究和脑机制研究是未来自我研究的热点和趁势.百年来国内外自我研究存在精神分析取向、现象学取向、认知行为取向、社会文化取向等四种取向,以及"客体我"和"主体我"研究两大范畴.当前自我研究存在自我的综合性研究不足、客体我的研究多主体我的研究少、脑机制的研究局限于认知部分、对本土文化的自我概念研究重视不够等四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道德人格:道德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人格研究是西方道德心理学的新主题.研究者深入分析了道德人格的含义、发展和神经生物基础,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今后应加强中国的道德人格研究,厘清道德人格的含义并注重道德人格的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5.
王丽萍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9(2):15-23
人格与政治是政治心理学领域中的一对核心关系。有关人格对政治行为影响的假设,可以追溯到柏位图有关促进对政体具有支持性作用的人格成长的关切之中。这一假设经由拉斯韦尔的开创性的政治学阐释而获得了普遍的专业认可。然而政治学的一般研究却往往忽视人的因素对政治过程的影响。阐明人格与政治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政治学的研究。醉从基本概念的分析入手,对这一关系进行了尝试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的人格经历了一个毕生发展的过程。以心理学为视角,从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成年初期、成年中期和成年晚期四个时期来考查,周恩来人格的基本特点是中和性。 相似文献
7.
傅晋斌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1)
网络犯罪动机是网络犯罪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格心理学的视角,网络犯罪动机包括占有欲、破坏欲、异化的归属感、扭曲的成就感及错位的创造力。按照精神分析的原理,为了减少网络犯罪,应该积极倡导网络道德,建立起网上的超我;而从人本主义出发,只有满足人的各种基本需求,方可有效防控网络犯罪。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在网络环境中也可做出努力,以接近此目标。 相似文献
8.
陈元晖先生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动力和研究内容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在发展心理学领域提出了"濡化"概念来解释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对动物本能取向和共同人性观点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在心理学研究方法方面指出了形而上学方法和实证主义方法的各自局限,倡导采用辩证法思想和矛盾分析的方法。本文主要从陈元晖教育心理学思想、濡化思想、社会心理学思想和心理学方法论思想四个方面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9.
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格发展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龙晓东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3):35-39
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格发展观,以存在主义哲学为理论导向,肯定人格的先天潜能和发展倾向,提出了健康人格结构概念与自我实现的人格发展动机,在当代人格心理学研究中开辟了新的领域。但由于其忽视实验与实证性的科学研究方法,同时将人性本善假设无限制地推广到人格发展的社会条件和改造现实社会的理想上去,不可避免地形成了理论上的根本缺陷。 相似文献
10.
王荣花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0(6)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知识体系本质及学习过程,特别是研究关于思维、感知、理解、记忆及学习过程的一门新兴学科.尽管它产生于上个世纪,但其思想渊源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认知心理学的产生不仅受到心理学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哲学乃至语言学等思想的影响.通过对认知心理学思想的溯源,并就其思想体系的形成及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和综述,以便更好地研究这门学科本身及其他交叉应用学科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1.
温克勤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在中国历史上, 孔子最早提出了比较系统的人格和人格教育、人格修养思想。他的人格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发展的方位, 陶铸了历史上一代代崇高伟岸人格, 成为民族传统精神的精粹。文章对于孔子人格思想的内涵、特点、现代价值、对其应有的正确态度, 以及关于汲取、借鉴墨家、道家、法家和国外有价值的人格思想等问题, 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罗志珍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Z1)
良好的人格不仅为创造性活动所需要,而且它本身就是人的创造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聪明才智是智力因素,是创造性的一种潜能,其实现需要人格的参与。人格是影响创造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角度谈了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的塑造问题。 相似文献
13.
阿德勒心理学思想充分体现了个体的积极性层面。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看,在组织中管理者应积极开发员工自身的"本能"积极性。从阿德勒的自卑与补偿、社会兴趣、创造性自我、追求优越和生活风格等理论进行阐述,结合积极心理学对阿德勒心理学思想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与近现代心理学人格概念突出个体抽象的人格特征不同,儒者人格以人生哲学的人格意识所包含的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为基本内容,是仁的生命体认和礼的理性自觉二者的有机统一,并通过个体人格成长过程的展开完成对普遍性的生命存在体认,以支持人生的理想追求和转化现实的矛盾和冲突。在儒家境遇中,宇宙浑然一体,必然由主体自我重新建构,才会形成道德的世界。 相似文献
15.
卡尼曼因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引入经济学领域,开创了行为经济学的先河而获得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卡尼曼的心理学研究涉及到心理学的多个领域,与获奖相关的思想观点主要集中在不确定情境下的判断、非理性决策(直觉判断和框架效应)和风险决策中的前景理论等领域.卡尼曼的研究更加密切了心理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为应用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薛世俊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0(1):63-65
思想政治工作中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即人格力量的影响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智慧和品格交融的非权力因素即人格力量的影响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特征分析入手 ,对思想政治工作者人格力量的产生和人格力量的作用作一简单的论述 ,以期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中医人格特征与颜色偏好的相关性,用《中医五态人格测验》测量大学生人格特征。以五行和现代两大颜色体系的颜色为材料,用对偶比较法测量大学生的颜色偏好。结果表明,大学生在现代颜色体系下的颜色偏好顺序为白、红、黄、蓝、绿、黑,且男女差异不显著;中医五行颜色体系下颜色偏好顺序总体上为黄、青、白、赤、黑,但男女差异显著。在现代颜色中,太阳与蓝偏好呈负相关,少阳与红呈正相关,太阴与黑呈正相关与白呈负相关;在五行色中,男大学生的相关不明显,女大学生太阳与黄呈负相关,阴阳和平与青呈负相关,少阴与青呈负相关、与黑呈正相关,太阴与赤呈负相关、与黑呈正相关。认为大学生人格特征与颜色偏好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葛春娱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7(2):28-32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阐述现实个体及人格的生成进路,立足于人的种种具体规定,认为人格是人的自然存在、社会存在以及自为存在有机联系的统一体,体现了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的有机统一。在此基础上憧憬了人格理想状态——理想人格,认为理想人格是兼具现实性和理想性的人的存在方式及价值追求,要真正实现理想人格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大力发展生产力、实施教育。马克思人格思想尤其是理想人格思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方针、政策的制定,对中国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晓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1):47-50
中国文化历来重视人格问题 ,致力于培养、造就、发扬和实现理想、高尚的人格。程朱等理学家在批判和吸收佛道理论成果的基础上 ,创立了理学 ,重新塑造了儒家的人格理想。他们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关系入手 ,提出了“灭欲”、“存理”的“内圣”修养方法和“格物致知”的认识法及“圣贤气象”和“孔颜乐处”的人格实践。但其也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矛盾 :即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矛盾 ;理想人格和“人欲”的矛盾 ;“内圣”与“外王”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这一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独特风韵的视角,可对人格问题做一全新解读:一方面,"以心为本"深刻揭示了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的人格本质;另一方面,"儒道互补"则极好地展示出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的人格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