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代美国华裔诗歌界,女诗人的表现非常突出,这些华裔女诗人有的是第一代移民(如林玉玲、陈美玲),有的是土生华裔(如林小琴、朱丽爱),有的是华裔和其他亚裔、欧裔的混血儿(如吴淑英、宋凯西及张粲芳、白萱华),但不管她们个人的成长经历如何,独特的中美双文化背景赋予了她们双重意识和视角。在面对来自美国主流社会和文化的歧视和压力时,她们不可避免地流露出作为局外人的不安、焦虑与愤怒。她们诗歌中体现出的中国文化传统与族裔性,既是她们区别于美国主流文化和其他诗人的标志,又是造成这种紧张情绪的原因之一,而女性诗人的身份,更是让她们在面对主流文化时多了几分边缘意识与危机感。  相似文献   

2.
从19世纪30年代至今,华裔妇女移民美国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在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挣扎之后,她们依靠着自己的努力逐渐由社会边缘跻身主流社会。本文借鉴令狐萍在其著作《金山谣:美国华裔妇女史》中将华裔美国妇女的移民史划分为三个时期的方法,将华裔美国妇女从社会边缘到开始跻身主流社会的历程也划分为三个时期,并着重从女性主体意识和美国多元文化的发展过程等方面来阐释这一历程。  相似文献   

3.
当代美国华裔女性主义文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随着当代美国华裔文学的繁荣,作为"冒现的文学",当代美国华裔女性主义文学也开辟出了自己的新领域.少数族裔妇女认为.不仅性别,而且种族、文化、阶级等诸多因素都参与了女性主体建构.当代美国华裔女性写作研究以多元视角丰富了我们对女性的认知方式,并为美国华裔及亚裔研究、美国华裔文学及亚裔文学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水仙花、黄玉雪、汤亭亭和谭恩美这四位著名的美国华裔女作家,她们作为不同主体,在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社会背景中,显示了华裔文化身份认知从无法抉择的选择、无奈地被同化、含混商讨到"复合型"族群性建构的过程,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美国华裔妇女文学的发展进程和社会、文化总体语境的变迁状况.  相似文献   

5.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是一门独立自足的新学科并开辟了美国文学新领域。它为美国亚裔研究、美国亚裔文学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文化和诗学语境层面,对生活在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的文学创作进行后殖民主义批评研究,目的是使研究者挖掘她们作品中更深刻的表达内涵,以探寻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美国文坛上,华裔文学发展日益蓬勃,华裔女性作家是推动华裔文学发展的主力。但是以赵健秀为代表的华裔男性作家却批判这些女性作品用东方主义的笔调描述和改写中国的传统文化,扼杀了华裔男性的阳刚之气,有迎合种族主义之嫌。女作家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和书写社会现象,不能简单地给她们贴上"华裔"和"女作家"的标签。  相似文献   

7.
滥觞于20世纪70年代的多元文化主义与美国华裔女性文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多元文化主义既是一种社会政治理论,又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在不同时期的作品正是这种社会政治理论的实践映照。水仙花、黄玉雪、汤亭亭、伍慧明等作家作品中刻画的华裔妇女形象,真实地再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华裔妇女的社会地位、生活状况以及融合东西方文化重构文化身份的历程。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当代女神运动是在基督教传统之外发现妇女灵性传统并加以当代诠释的精神运动。它不仅表达了女性主义对妇女赋权的关怀,而且也传达了她们在现代性困境中探寻出路的思考和行动。在此过程中,她们的文化寻根有着深厚的生态寻根意蕴。这一点从女神运动的思想来源、荣耀女神的新异教实践和女神学宇宙论等方面都有充分体现。文章通过析取当代女神运动的生态内涵,以表达这场运动所反映的生态女性主义的核心观点,这就是,在西方近代以来的文化传统中,贬低女性和贬低自然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妇女的解放与自然的解放也相互依赖。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当代女神运动是在基督教传统之外发现妇女灵性传统并加以当代诠释的精神运动。它不仅表达了女性主义对妇女赋权的关怀,而且也传达了她们在现代性困境中探寻出路的思考和行动。在此过程中,她们的文化寻根有着深厚的生态寻根意蕴。这一点从女神运动的思想来源、荣耀女神的新异教实践和女神学宇宙论等方面都有充分体现。文章通过析取当代女神运动的生态内涵,以表达这场运动所反映的生态女性主义的核心观点,这就是,在西方近代以来的文化传统中,贬低女性和贬低自然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妇女的解放与自然的解放也相互依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科幻作品因兼具科学性、文学性与人文关怀精神而屡获雨果奖和星云奖等国际科幻文学大奖,并成为美国华裔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支新兴力量。该领域的科幻小说以其独特的华裔文化价值观视角,表达出美国华裔科幻作家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关注及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忧虑,因而具有鲜明的未来主义倾向。该类型小说的科幻叙事实质上也是华裔作家在科幻文学这一话语场中对自身诉求及其文化价值观的表达。美国华裔作家在该领域构建的话语空间所表达的政治和文化诉求以及后族裔人文关怀,因具有不同文化群体直面现实困境、重新定义自我身份、消解“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憧憬未来和谐社会而成为美国华裔文学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美国华裔文学作为多元文化的独特产物,与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美国华裔作家赵健秀和汤亭亭一直在进行一场论战,就是人们所说的“赵汤之战”,这场论战已经成为探讨当代美国华裔文学书写无法回避的话题。赵、汤之战的实质是华裔究竟应该如何看待中国文化,如何书写中国文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美国的诗歌中,华裔英语诗歌是一个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当代美国华裔英语诗歌有了很大发展,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表现方式引起美国读者和评论界的关注。在当代美国诗坛上,华裔女性诗人有非常突出的表现。代表诗人有卡洛琳·刘、梅梅·勃森布鲁格、黛安娜·张、玛丽琳·陈。除上述女性诗人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当代华裔英语诗人,阿伦·刘、阿瑟·施、约翰·姚、青年诗人李力扬。  相似文献   

13.
当代美国华裔文学重点表现了中国文化这一"他者"如何融入美国语境的问题,表现了中国文化如何与美国文化的碰撞、纠葛和对话。在中国文化的镜像中,华裔得以照见自己的存在,在美国语境之中建构华人的文化身份。美国华裔在文学作品中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复杂和多元,一方面,这是由于他们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地位不同,另一方面,这些作品中的中国文化书写和文化身份建构本身也是"一个产出的历史过程",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形势。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这一变化势必会对中国农村的发展造成深刻影响,农村留守妇女是这一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地处偏远地区的农村回族留守妇女在现代化进程中,她们的视野、思想观念、精神面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不仅在家庭生活,而且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都展现出她们独特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5.
在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中,作为第二代移民的女儿们,她们在西方的"同化"政策下全盘接受了西方的意识形态,却发现自己作为华裔的身份并不被西方主流社会所认可,同时她们又无法成为真正的中国人。在被双重边缘化的迷茫中,她们开始了自己的身份探寻之旅,并通过接纳东西方两种文化构建了美籍华裔的双重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6.
妇女的发展是记录人类发展的重要一页,自近代走出家庭的妇女开始直至发展到现在完全活跃在社会中的职业女性,这都是建构在我国社会变迁的历史潮流中的。历史的潮流是不能阻挡的,女性从就业来获得经济上的独立,只有经济上真正独立了,才能上升到女性的真正意义上的崛起。在中国百年的妇女发展历程中,不难感受到妇女寻求解放的艰难与坎坷。用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来解释,每一个时代的从业女性具有那个时代所特殊性,这是那个时代所赋予她们的,中国的女性的发展是与近现代文明一同前进的。  相似文献   

17.
妇女,她们为美而生,为爱而生,为人类的幸福、人类的未来而生。因而,妇女形象也就成了作家、评论家关注的焦点。在中国当代文坛上,一批关注妇女命运的作家塑造出了形象鲜明的女性典型──她们从历史深处走来,各种文化的大碰撞使她们的情感、意识获得了新的“涅槃”,前所未有的复杂、丰富生活冲开了她们激情的闸门,带着崭新的时代意识和自己的独有特色,她们正进行着自己的追求和选择。俄罗斯文学也历来有塑造光采照人的妇女形象的美学传统,从普希金的达吉亚娜到屠格涅夫的叶琳娜,托尔斯泰的安娜,涅克拉索夫的“十二月党人的妻子”…  相似文献   

18.
华裔美国文学主要关注华裔的生活和境况、身份属性的建构、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等,对自然、生态和环境的描述不太明显。随着生态批评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体现的生态思想。华裔美国作家谭恩美的处女作《喜福会》描绘了四位母亲和她们的女儿在中国和美国的生存状态、中美文化差异等问题,同时还独辟蹊径地彰显了其生态意识。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看,谭恩美的作品突显了其东方生态和谐思想,通过精神生态下人与自我关系的和谐书写,文化生态下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和谐书写强调了作家精神、文化和社会和谐的生态观。在中西文化交融的时代发展趋势下,人类在多元文化交流共存的基础上,必然能融合出一种人类精神发展的共同本质。  相似文献   

19.
严歌苓是一位具有影响力的当代旅美的华裔海外女作家,在2000年发表的《也是亚当,也是夏娃》中作者通过一位美国本土同性恋男子与留美华裔女性之间发生的事情,思考了男性与女性身份的分裂与重新定位,并且在这背后涉及到了两种文化的碰撞与整合。  相似文献   

20.
从族裔、性别、阶级三方面入手,探讨以黄玉雪、谭恩美、汤亭亭等为代表的美国华裔文学女作家的文化身份。她们一方面难以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极力向美国主流文化靠拢时又不能取得认同;她们有女权主义的诉求,又无法彻底摆脱男尊女卑的境遇;她们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排挤和歧视,很难向上层阶级发展,处于族裔、性别与阶级的多重边缘身份。正是这种多重复杂的文化身份,造就其作品独特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