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年画是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年节风俗的演变而衍生形成的,反映了传统社会民众的心灵慰藉和精神信仰。年画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明显的地方特色。年画中蕴涵着中国社会的民间信仰。年画作为民间信仰的文化价值体系一脉相传没有中断,呈现出与官方正统文化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年画真实记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层状态,对于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全貌有重要的意义。对年画这种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发掘,是我们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基础性工作,并且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民意基础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
保护和发展我国民间传统文化,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由于受到商业文化、消费文化的冲击,民间传统文化呈现边缘化、娱乐化、工具化的趋势,同时面临能否持续发展的难题。在加强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大环境和群众对民间传统文化热情回归的背景下,政府必须重新定位自己的管理角色,做好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人;通过转变管理方式,培养文化自觉;积极引导市场,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实现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民间信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社会民间生活与文化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而民间信仰组织作为这种文化所依托的主体,表达并传承着中国广大民众对神灵的崇拜与敬仰。民俗学家叶涛先生通过他在考察泰山香社时所搜集到的田野资料,运用文献学和田野调查的方法,来分析“以泰山神灵为奉祀主神、以到泰山朝拜为结社目的的民间信仰组织。  相似文献   

4.
“民间美术”称谓已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和大众对传统文化保护与研究基本内容的一种泛指代。但由于对这一称谓的发展脉络、文化内涵和审美表现等方面的界定不清晰,造成了该领域的学术研究谬误丛生,以及该名词被社会广泛的滥用,除了造成社会和大众心理上所构建的传统文化地图的方位和坐标系统之混乱外,还存在误导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迷失之虞。因此,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等多个角度对“民间美术”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研究和界定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5.
狐信仰兴衰原因的民俗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狐信仰是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之一,它历史悠久,深入民间.它的萌芽、发展、兴盛、衰败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它的兴盛和衰败原因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本文主要从社会文化和民众心理角度分析了狐信仰的兴衰原因,并就近年来狐信仰的复兴提出了文化层面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民间信仰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作用具有二重性。因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全面的分析,简单的否定或肯定都是片面的、有害的。正确对待民间信仰的传统文化,一方面,要大力批判其荒谬的思想观念,防止其对民众的毒害性,对社会的破坏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其文化价值的科学研究,正确发挥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正面价值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传统上,民间小戏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短小明快、健康活泼的形式根植于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文化土壤中,代代相传。然而在现代生活中,由于社会变迁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使民间小戏在传承中面临巨大的困难。本文以广泛流传在山西省东部地区的左权小花戏为个案,总结民间小戏的传承途径和方式,探讨传承的机制,希望对其他民间小戏的保护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兰州太平鼓是流传在兰州市郊区农村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数百年来,它已经逐渐发展演变成为一种独具西部风情的民间艺术形式.笔者以兰州市皋兰县水阜乡水阜村的太平鼓为实例,从太平鼓的源流、农耕文化的内涵、与祭祀相结合的文化底蕴以及兰州太平鼓在兰州市皋兰县水阜乡水阜村所体现出的传承发展情况等方面作了浅显的描述和分析.通过对兰州太平鼓早期祭祀及形质特征的分析,发现兰州太平鼓这一民间盛行的鼓舞形式所反映的农耕文化内涵和农耕文化特质,并揭示其在现代社会中所体现出的创新与发展.对当地太平鼓的表演、制作技艺与民众的传承心理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地考察和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9.
石磨是壮族民众生活中的常见之物,也是必不可少的谷物加工工具。壮族民间所使用的石磨蕴涵有生殖崇拜、稻作文化、民俗文化等价值。随着现代加工工具的普及,壮族石磨文化面临濒危,应该通过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方面相结合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0.
庙会文化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是中国民间精神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精神信仰的主要途径,其文化是中国底层人民重要的精神寄托方式。同时,庙会文化又是中国民间民俗习惯的表现方式,它完整地记录了中国民间人民朴实地保存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俗的方式和方法。另外,庙会文化是中国民间艺术得以发扬光大的主要途径,其与地方经济也息息相关,地方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庙会文化的正向影响。此外,庙会文化还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天然的联系,社会民众通过庙会文化来表达内心的恐惧与不满,喜悦与幸福,从而实现内心的平和,这对社会稳定与和谐都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总之,庙会文化具有记录、认知、教化、变革和融合等多种功能,对于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往对于民间信仰的研究大多从国家与社会、小传统与大传统、小历史与大历史等角度进行论述说明。还可以从文化传统与社会和谐,即从内在理路与外在秩序两个方面对民间信仰的发生发展着手进行研究,以期实现学术与生活的对话与交流。  相似文献   

12.
工业文明进程正在威胁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层次民间文化传统的断裂终将导致全民族在工业化生产中对自己“身份”的遗忘。当下的民间美术呈现着濒危化、产业化与自生自发传承等多样化的生存样态。在对其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应当既遵循文化自身的规律,不破坏传统文化本质性的精神内核;同时也注重当代生活中人的精神需要,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不断保护、重建传统。只有这样,才能使民间美术持续焕发活力,传承民族的文化基因,一如既往地通向全民的精神故土。  相似文献   

13.
作为滇中南彝族民间一个大型传统节祭,咪嘎哈祭俗具有多重生态意义。年度性咪嘎哈习俗,通过一系列严格而神圣的祭祀仪式,不断强化当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念,唤醒着民族历史记忆,传递着民族文化心理。咪嘎哈节祭酬神、娱人的民间艺术展演,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可持续传承与传播,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心。丰盛的飨食互动,推动村寨内部及其与外部社会多向交流,整合村落间各文化主体,构建良善的民间社会生态关系,维系和谐至亲的地域社会。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微观层面剖析文化生态,对洮岷花儿中“阿欧怜儿”曲令及其文化内涵所生存的文化空间、政府主导的基层实践现状予以了细描。洮岷地区唱花儿、听花儿、聊花儿的文化现象,实为当地的一种口头传统与生活方式,其源出于本土文化生态。断此,传承的文化活水便会成为无源之死水一潭。故“非遗”保护必赖其文化生态组成的文化空间之保护;“主导”作用需到位,不缺位,更不可越位。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雷州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以民俗文化为载体,以地方文化为特色,是为广东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的雷州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建设文化相融合,共同构成了当代湛江文化。湛江文化与雷州文化的关系是传承与发展的关系,雷州文化是湛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雷州文化具有丰富的社会价值和人文精神,尤其富蕴着当代德育意义,雷州文化与湛江的革命文化和建设文化,作为独具地域特色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历来是湛江人民用以传承传统、教育后代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德育资源。  相似文献   

16.
民俗文化的选择是人类群体在社会生活需要的推动下产生的一种价值思维判断。最初的一些民俗文化选择缘起于人类的本能选择,是由原始基本生活需求推动,从自然走向文化的选择。作为民俗文化核心观念的群体功利观念影响着民俗文化的选择。“仿效”具有文化选择的意义。前民俗行为经群体选择而成为民俗行为。一般情况下,民俗文化的群体选择由众多成员的选择逐渐集合而成。移风易俗要从俗民个体的自由选择开始,让更多的人具有相应的科学精神和文化觉悟,让众多理智的个体选择集合成我们时代群体的民俗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17.
优秀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是内在联系的,培育现代民族精神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把优秀文化传统与新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将其转化为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被人们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二是将优秀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对接,培养人们现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观念。  相似文献   

18.
“唱新闻”是一种源于古代歌谣和“唱朝报”的民间口头新闻传播形式,出现于南宋时期的浙东地区,清末民初发展成为一种说唱艺术并盛行于象山等浙东地区。浙东“唱新闻”与古代歌谣和“唱朝报”的新闻传播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邸报之兴盛及浙东繁荣的新闻传播活动为“唱新闻”的发展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唱新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丰富的主题和表现形式。与同源俗文化曲艺形式的民歌和“画新闻”比较而言,“唱新闻”具有独特的艺术表达和底蕴深厚、口口相传的传播优势,但在流传过程中也体现出其代表作品少、新闻传播功能减弱等不足之处。近年来,“唱新闻”说唱艺术逐渐向“宁波甬剧”“小热昏”等形式发展演变,同时创新地融合不同剧种和乐器,不断满足新时代民众曲艺欣赏的审美需求,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保护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佛山行通济民俗不是被化石般消极保留的"历史遗留物",而是在释放文化功能的过程中契合地方社会需要的活态文化形式。其功能以地域环境的变迁为动因,以民众需求的改换为基础,经退化、衍变与拓展而呈现出复合、杂糅的特点,彰显着传统与当代混搭、官方与民间杂糅的复杂机理。置身于当代"祛魅"语境,行通济民俗的情感宣泄、认同凝聚以及慈善教化等文化功能愈发凸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