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5 毫秒
1.
论国有经济布局战略调整中的进与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国有经济要从大部分竞争性行业中退出,要进到关系国有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在实施国有经济进退的过程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正确处理进与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关系,研究和建立国有企业退出的机制,研究和制订国有企业进入的原则,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并且把国有经济的进与退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调整,按照“抓大放小”的指导思想,先要明确现有国有企业的大小界定;其次,在调整中应遵循有进有退,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以及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等原则,并在市场、法律、行政等手段作用下实现调整目的。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的战略性调整与治理结构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有企业要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 ,就必须实现政企分离和剩余索取权具有可转让性。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改革和战略性调整 ,构建有效的有进有退机制 ,按照“共同治理”的原则实现治理结构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 ,国企改革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 ,但是一直没有取得整体的突破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指导思想上囿于力图搞好每一个国有企业的思想束缚。国企改革思路必须有重大转变 ,按照“有进有退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 ,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 ,通过多种形式 ,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  相似文献   

5.
政府与市场的动态博弈决定了政府在上市公司破产困境中有进有退。在我国破产市场尚不成熟的背景下,政府角色的独特地位和政府早期干预的治理优势决定了政府不得不“进”。市场本身所具有的高效率、竞争维系优势和行政权本身不可避免的扩张和腐蚀等劣根性,则要求政府“进”中有“退”。就上市公司的破产困境而言,应当建立政府主导的企业挽救机制作为过渡机制,同时,逐步完善破产基本制度和配套制度,不断朝破产市场化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中,我党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我党提出"坚持有进有退"的方针,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相似文献   

7.
白居易《思旧》诗云“退之服硫黄,一病讫不痊”。退之是谁,有韩愈、卫中立、李建、郑居中、自行简五说。本文从白、韩交游,韩愈卒年,唐代士大夫生活情况,韩愈晚年好声色,以及韩愈曾向友人乞取丹药等方面,考察认为“退之”实指“韩愈”。  相似文献   

8.
对改革中的国有企业,应当认识到“退”是为了更好地“进”,对此进行辩证的论述,指出这一改革的主要特征是步入结构调整,可采取股份重组、企业解散等方式进行这一调整。这些认识和作法,对有关部门和单位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约翰·洛克菲勒是美孚石油的创始人。他的名望不光在于钱财,还包括健康与长寿。洛克菲勒早年孱弱多病,后来却变得身体健康,心胸豁达,颇具传奇性。其中是适时而“退”帮了他的大忙。他也因这一“退”,退出了人生的另一道风景。与众多创业者一样,洛克菲勒经历了许多艰辛,身心都作了超前的付出,使他52岁时就身患多种疾病,无力正常工作。是继续“搏”还是马上“退”?在权衡利弊之后,洛克菲勒听从医生的忠告,选择了后者。他给自己重新定位,调整了与公司间的关系,随后到大自然中静心颐养,逐渐恢复了健康,一直活到92岁才去世。谈到“退”,洛克菲勒…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产权结构理论认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股权结构对经济效益产生影响 ,而对湖南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 ,产权和债务结构不是影响湖南股份制企业效益的原因。因此 ,湖南可以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中从战略上大胆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坚持有进有退 ,有所为 ,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11.
认为明确、深刻的认识始终是改革最迫切需要的资源和最强大的动力,并结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在分析国有企业及其改革现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战略,指出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应重点抓好“退”、“调”、“改”、“管”这四项工作。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结构与布局的不合理,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布局与结构,必须来一个战略性调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特殊性质,使得它有可能成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主要力量。由此决定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必须遵循“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达到增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宏观控制力。  相似文献   

13.
“向来中国人得意时信儒教,失意时信道教”,林语堂先生对此很不以为然,因为他老人家早已“脚踏东西文化”。不过,老先生在这一点上怕是有些“千虑之一失”,殊不知,进有进的理论,退有退的哲学,善于从理性上寻找根据,以使心理保持平衡,亦不失为一种养生之道。 人生春风得意时,快乐就是快乐,有无理论指导都行。可是到了秦琼卖马、关羽走麦城时,却万万需要找一个有说服力的理论来安慰自己,比如眼下的“身外之物”说,便可一试。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战略性改组 ,必须对企业进行科学分类 ,坚持有进有退 ,有所为有所不为 ,重在促进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5.
关于“国进民退”,“国退民进”的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新城 《中华魂》2010,(5):39-41,47
近来,在各种媒体上,谴责“国进民退”的言论频频出现,仿佛我国经济生活中国有经济侵犯了私营经济的阵地,犯了大错误。按照有的人的说法,“民营经济是最具有活力的”,应该不断扩大,甚至应该成为经济的主要成分,“国进民退”,罪莫大焉。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战略调整目标,国有资产从上市公司退出是当前国有经济政策的首要问题,国有资产从上市公司退出应按其先后次序划分,分级分批地有选择地进行。为减少对二级市场的冲击,本文就国有资产从上市公司退出的方式进行必要的研讨。  相似文献   

17.
吴黎宏 《中华魂》2011,(8):30-30
今年是省、市、县、乡集中换届年.其中一部分领导干部要退居二线或退休离职。面对“退”,保持怎样的心态.如何做到“善退”,是衡量干部党性原则和思想修养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18.
李退溪是韩国李朝时期著名哲学家,其学宗朱熹,为李朝“朱子学”之集大成者。本文从三个方面略论“退溪学”之形成及特色。一、考察从13至16世纪前期“朱子学”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和流变,以明“退溪学”之所以诞生的条件;二、从退溪本人的经历、个性、学识及修养等方面,论述“退溪学”形成之过程;三、以退澳关于“四端七情”的理论为例,论述退溪如何在朱熹思想的逻辑基础上补充和发展“朱子学”,进而展示出“退溪学”本身之特色。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目标和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而实行的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用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实现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形成适应市场竞争的合理的企业群体结构。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制衡机制。要努力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增加银行核销呆坏账准备金、对一部分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提高国有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切实减轻国有企业利息负担。  相似文献   

20.
夏宁 《金陵瞭望》2005,(12):8-11
长期以来,我国的干部体制,为官只有“单行道”,即只能向上不能向下,“不到年龄不退休,不犯错误不下台”、“只有犯错误才下来”几乎是社会的共识。任期制无疑是解决这一难题的良方。推行领导干部任期制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百姓的期望。实行任期制,建立领导干部有序退出机制,将形成有进有退的良性循环,才能使领导干部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