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9,(2):70-74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已经成为非遗保护的有效措施。本文分析了甘肃省非遗数字化保护的现状、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加强甘肃省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对策建议。甘肃省在非遗数字化保护方面还有待加强,对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应成为甘肃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制度是我国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当前,我国正步入“后申报时期”,但依然存在着名录制度与四级体制的层级化分裂;“文”与“野”、“雅”与“俗”的对立;传承人与文化生态的断裂;名录制度不足与制度漏洞并存等问题.需坚持并进一步完善整体性保护体系和原则;打破官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包揽,推动全民参与式保护;积极开发、利用多种数字化保护技术;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吴承笃  王颖 《阅江学刊》2022,(3):148-157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非遗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空间缺失、与现实脱节、难以为继等问题愈发严重,火热的元宇宙概念为非遗传承带来了新的生机。通过对元宇宙的未来构建图景及非遗发展现存困境的分析,从变革传承模式、提升用户地位和拓展变现渠道三个方面提出促进非遗实现数字化生存的新思路。试图以打造具身化的拟真虚拟非遗体验来提升用户的话语权、编辑力、体验感并探索非遗的变现机制,进而打通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让非遗在促进现实问题解决、赋能区域发展的同时,成为未来中华民族情感连接的重要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各个省市地区开始大力推动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挖掘乡村的优势资源,力求文化、人才、产业和生态等全面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所在,应深层次地挖掘乡村非遗资源,与乡村旅游产业深度整合,推动乡村文旅产业朝着更高层次发展。乡村旅游在为乡村非遗传承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部分地区乡村旅游过分关注经济效益,却忽视了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性,简单、盲目地开发利用非遗资源,  相似文献   

5.
“非遗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本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在创意上的融合,强调非遗的可生存性,以文创产品为载体,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多个角度寻找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使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使非遗“活”起来、旅游“火”起来。以山西“非遗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分析山西省“非遗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现状,结合现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打造特色“非遗旅游”文创产品,创新非遗保护传承模式,推动文旅融合走向纵深,助力山西省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吸引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江西是传统工艺类非遗资源大省,手工制瓷、传统制茶等是典型的江右文化资源,是赣鄱传统文化发展繁荣的宝贵财富,具有传承发展和永续利用的重要价值。传统工艺类非遗具有市场属性强、创造空间大、权利主体明等特点,通过保护其相关知识产权可以促进其高质量传承发展。当前,传统工艺类非遗从业者在知识产权方面仍然表现出资金投入不足、保护意识不强、专业辨识不高、权属界定不明等短板,需要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传统工艺行业协会等协同发力,加强从业主体宣传、强化知识产权培训、鼓励科研院所参与、引导公益主体介入、开展执法监督合作、增强非遗知识产权力量,构建适合江西传统工艺类非遗高质量传承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刘芝凤  张学平 《创新》2016,(5):12-22
21世纪是无形文化资产和理性消费的世纪,对于有着数百年历史技艺的中小型企业来说,是一个面临投资与产能市场价值不对称、债务风险与项目开发、挑战与机遇共存的世纪。厦门蔡氏漆线雕企业拥有悠久的漆线雕工艺历史背景,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应对无形文化资源非遗生产性的保护、无形文化资产传承人保护主体需要支撑点、无形文化资源创新与原真性保护、传统手工技艺市场和非遗生产性保护、传统手工技艺遭遇"傍非遗"与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为更好地发展百年技能企业,必须把"策略可变与价值历年不变"作为传统手工技艺企业和国有非遗保护单位的生存之本,重视无形文化资产的价值领导及其影响,将无形文化遗产的资源资本产权通过分类化、标准化、知识督察化与管理体系化等方式进行传承,并利用多元创意与传播价值开辟创新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8.
<正>文化是国家建设、民族团结的灵魂,与群众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并将人类文明的进程充分地反映出来。群众文化活动与非遗文化保护传承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要对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非遗文化保护传承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探讨其地位与作用,明确非遗文化保护传承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群众文化长期、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7,(4):148-151
在悠久的人类文明史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却是人类文明的最好见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不断地前进,对于前人创造的精神财富也在愈加珍视。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解读、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的职能与优势等方面论述博物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必要性,认为民俗博物馆对于非遗的保护更具专业性、基础性与可持续发展性,同时对传承人、传统技艺的保护与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并结合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在保护非遗的专业工作经验,阐述新时期博物馆如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通过相关概念的梳理,分析了当前非遗数字化保护中存在的不足,并从专业人才培养、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引入数字化标准、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档案等方面提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