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世界上的每一片叶子都有两面,毫无疑问,世界上的每一个事物也具有两面性。课改就是这样,当我们热衷于改革的时候,能不能静静沉思一下:课改,可以慢点不?可以错点不?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2.
正音乐——最有情调的品牌识别世界上没有一种声音比音乐更有情调。无论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都可以凭自身的情调魅力深深地打动每一位听众的心。我们很难想象:倘若人类没有了音乐,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对于企业说,音乐是通行的、最有情调的品牌识别。正如雀巢公司前CEO包必达所说:"我们必须有一个世界通行的营销方法,什么东西可以在不同的人种之间实现没有障碍的共享呢?毫无疑问,是音乐!"  相似文献   

3.
记得在课程改革刚开始时,有位前辈曾经这样对我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学生一生的命运!”这句话使我深感责任的重大。于是,作为语文课改实验教师的我,常常在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学生一种什么样的教育?让学生拥有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苦思良久,我认为,让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充分享受课堂时光,这应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追求。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发挥他们的个性,让他们充分享受课堂时光呢?我认为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学生,让学生个性拥有更多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谈到如何进行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研究,就要从初三化学教科书谈起.首先,初中的课改总的说来是一个不令人满意的课改,最明显的失败是初中在课改、而高考不改、高中教材不改,高中教法不改,初中与高中的教材不能对接,教学完全脱节.基础教育原本是一套系统而严密的科学体系,只在初中实施课改而高中不改,如何能不失败呢.  相似文献   

5.
<正>为什么改革开放30多年了,讲起改革来还是颇为沉重?再进一步问,为什么我们这个体制,改起来那么难?这里有不少感慨。现在一个认识是,维系老体制的既得利益太顽固。这个说法当然有道理。改革以来国民经济壮大了多少倍,所有既得利益也一起壮大了。现在一件事情,背后都是多少亿、多少亿实实在在  相似文献   

6.
我们一些官员在谈论改革的时候,很多时候都预设了一个前提,意指的都是"改别人"、"革别人的命"、"动别人的利益",而很少有指向自己利益的。改别人时,很多人都异常积极,雷厉风行说改就改,可一旦涉及自身利益,就会裹足不前,成为改革的阻挠者。这也正是为什么人人都在喊改革,可"深化改革"却  相似文献   

7.
国企要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生存和发展是相当不容易的,不解决好体制问题和人的问题,终究会被市场经济所淘汰。这已到非改不可的地步,怎么改?笔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外部环境建设;另一个是内部环境建设。外部建设是内部建设的前提,没有完整的外部建设就不可能搞好内部建设。一、 外部环境建设 1、从短期来看,国企产权的“缺位”一时还难以得到彻底解决,必须有一个“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国家在每一个省、直辖市和重要经济城市都已经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上对国务院负责,下对所管企业负责,国资委可以按照投资公司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深化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具体哪些方面应该怎么改,而是要有一个从战略高度对改革作出的总体设计。但现在连一个统筹的机构都没有,只是把改革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部门,由部门自己去想怎么改。改革出现了部门化的现象,这是不利于改革大业的。  相似文献   

9.
郎咸平 《经理人》2006,(9):60-60
思维误区让我们的民营企业都很短命!我们现在有多少民营企业可以在世界竞争中很好地存活?80%的民营企业寿命不超过三年,中国企业的最大危机是国营企业不行,民营企业一样不行,而我们的民营企业越做越像国营企业。像这样一种弱势的企业群体,面对国际化冲击,中国企业家们,你们将何去何从?我们中国的企业,不管是国营也好、民营也好,没有哪一个行业不是遭到重大挫折的,我再告诉大家:每一个企业家,不论从事哪一家行业,都将是日渐地难过!你知道为什么吗?一定是某一个基本面出了大问题,或者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基本错误,才使得所有的企业同时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0.
《决策导刊》2007,(8):46-46
武汉市市长李宪生日前在武汉市第三届社区工作者培训动员会上说,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城市工作的基础。一天24小时,工作8小时,睡觉8小时,在社区8小时。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人一天当中,有2/3的时间都和社区相关。可以说,每一个城市细胞都健康了,我们的城市也就健康了:每一个社区都建设好了,我们这个城市就是文明城市。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大势所趋,终于不容商量的来到我们的面前.我们县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轰轰闹闹的拉开了课程改革的帷幕.不再停留,不再观望,不再犹抱琵琶,不再楼外楼,不在山外山,人人都实实在在的参与,人人都真真切切的感受.我也一样,举着语文的大旗,走在全县课改的队列中.参与,摸索,一路跌跌撞撞,走过了这几年的语文课改路程.自然经验也有,教学的尴尬也有.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宣布了全面军事改革计划。随着改革的实施,更明确的政策也将出台。像深化经济改革一样,军事改革也将成为习近平时代中国发展的革命性事件。军改工作会议提到,中国军队的组织结构必须实施现代化,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并且设立新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这些变化都有一个潜台词:改革军区建制。中国军改不会把美国或俄罗斯当成样板,而将遵循世界军队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校教育要围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来思考和实践,这其中当然包含了体育,如何对学校运动会进行改革?如何让校园真正的活起来?作为教育工作者,这一直是萦绕在我们头脑中的问题。我们在对体育教学、学生课间操进行改革的同时,对学校运动会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改集中比赛为系列活动传统的运动会多为集中一二天进行比赛,长此以往,形成一种为运动会而锻炼,为比赛而锻炼的意识。这显然不利于师生从很本上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也不利于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去体验“快乐体育”  相似文献   

14.
正浦东综改形成了很多精致的"盆景",但是推广不够,很多很好的改革经验只是满足在让人参观学习上,"盆景"并未变成"苗圃和森林"。就此,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解释:"浦东综改迄今大约推进了200项改革,大部分改革都是失败的,这也符合改革的规律,真正可以拿出来说一说的有四五十项"。  相似文献   

15.
在这个世界上,谁也不是自足而孤立的岛屿,一切人都是大陆的一片。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们的损耗,甚至一块泥土、一片岛屿的丧失都与我们息息相关。因为每一个人都属于人类。所以不必问那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为我,为我们大家而鸣。——海明威  相似文献   

16.
正小国的大政治家李光耀是当代智者,他说过的话,这一句那一句都成了世界名言。天地间怎么会有这样的人?人跟人怎么会相差这么远?他有一段公开谈话,引导我们深入思考领导者是否天生这个话题。他表示,领导者的特质是天生的,他不相信可以通过教导产生。他认为,你可以教导一个人成为一名管理者,但不是成  相似文献   

17.
孙立平 《领导科学》2012,(10):20-21
现在有一种说法:在改不改革的问题上已经有了很强的共识,但在改什么以及怎么改的问题上,还有着很大分歧。其实并不尽然。正在形成的关于改革的新共识,并不是原来改革共识的延续,而是在新的背景下的再次凝聚,或者说得直接一点,是基于对现状的不满,基于对不改革的不满,基于对新的变革的期待。认识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看到新的改革共识重新凝聚的这种背景和原因,看到这是针对什么状况重新凝聚而成的,那么,也就大体可以看到,人们对于未来改革的期待是什么,人们要求重启的改革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基业长青》的作者J.柯林斯和J.波勒斯在他们所作的“序”中一开头就说:“我们相信:世界上每一位CEO、经理人和企业家都应该阅读这本书。每一位公司董事、顾问、投资人、新闻记者、商学院学生 ,每一个对世界最成功企业的出众特质有兴趣的人 ,也都应该阅读这本书。”确实 ,《基业长青》成为畅销书 ,在美国是如此 ,在中国也一样。中信出版社2002年5月出的第一版 ,到同年的11月已是第三次印刷了。其奥秘在哪里 ?在《基业长青》于1994年3月最初出版后7年 ,J.柯林斯又在2001年3月出版了他的力作《从优秀到卓越》(中信出版社2002年10月翻译出…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有什么样的情感,可以让一个人为了他人的好日子掏尽心窝?世界上有什么样的力量,可以让心与心结成坚不可摧的铁壁铜墙?在这个小山村里,我们再次见证了它,那就是一个共产党员与人民群众的血脉相依! ——采访手记  相似文献   

20.
课堂,作为一名教师实在太熟悉了,据统计一个教师一生要要上12000多节课,课堂作为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主要场所.那么课堂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作为一个小学课改实验教师,我们应该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