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跳槽”两字恐怕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了。如果把招聘和应聘比作“恋爱”的话,那么人才交流部门则是“红娘”了。作为“红娘”都希望“恋爱”双方一见钟情,“跳槽”者如愿以偿。可是,往往却不尽人意。何以好事多磨?招聘者和应聘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为此,笔者采访了几位在浦东新区从事人才交流工作的同志,从“红娘”的角度来说“跳槽”,这些评头论足或许应验了一句老话“旁观者清”,对“跳槽”者和招聘者如何两厢情愿皆大欢喜不无启迪吧! (一) 他年近半百,稳重老练,是位多年从事人才交流工作的基层领导,有着丰富的经验。说起“跳槽”,他兴奋不已,仿佛立即进入角色。 对于跳槽的背景、根源及其原因,我暂且不论,这里着重谈一下如何跳槽,提高人才交流的成功率。作为“跳槽”者谁不想一举成功,而要马到成  相似文献   

2.
近期,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河南省人才交流协会从全省人才市场中抽选省人才市场、郑州、洛阳等十家具有代表性的人才市场作为样本,对全省人才市场2012年的招聘情况进行了统计汇总。2012年全省共举办现场招聘会1200多场,7万多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提供各类就业岗位129万个,180万人次进场求职择业,  相似文献   

3.
到人才市场设摊招聘的或是人事主管,或是厂长经理,他们亲自出马物色人才,犹如“伯乐”选“千里马”那样,往往别出心裁,独具慧眼。本文既反映了招聘者对“跳槽”的独特见地,也反映了招聘者对“跳槽”者的各种要求,对“跳槽”者来说不无裨益。 (一) 他五官端正,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且举止文雅,老练稳重。一看便知道是位老人事干部了。谈起“跳槽”,他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毫不夸张地说,“跳槽”两字,几乎成了青年人的“口头禅”。人们开始拥有择业自主权,不必象以往那样“吊在一棵树上”“从一而终”,可以自由“跳槽”了。它确实促进了人才流动,开发了人力资源,受到了用人单位和人才的普遍欢迎。就拿我们公司来讲,能在人才市场上找到紧缺急需的人才。有位助理工程师原在国营企业工作,该厂人才济济,技术力量雄厚,他在工厂只能给工程师们当“配角”,轮到他“当主角”,负  相似文献   

4.
据宁波人才服务中心透露,去年来该市人才市场“高热”不退,往年自9月份大中毕业生相继就业,人才市场就明显降温的过程去年并未出现。去年10月至12月3日人才交流集市开市9次,共有242家单位和7345名求职者入市。分别比前年同期增长58%和284%。 细观其因,除入市择业观念日  相似文献   

5.
时下,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才市场十分兴旺,固定的、专业的、综合的、人才夜市等相继出台,可谓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据统计,浦东新区人才交流中心于1993年3月11日成立,至今年9月,共举办25次各类人才市场,4万多人进入市场洽淡,成交4000余人,成功率达10%,从外省市引进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促进了浦东开发。 浦东新区人才市场是随着浦东的开放开发应运而生的。过去的计划调配的人才体制,如今逐步被打破,代之而起的是通过市场配置入力资源,实行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尽管人才市场尚处于“自由”市场阶段,还需培育和发展,但它正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已显示了勃勃生饥。 在浦东新区,常见的人才市场有这样几种:  相似文献   

6.
中国上海人才市场自去年10月20日开业以来,除为区域性人才交流提供便利、优雅的交流场所外,同时还把与人才交流相配套的服务项目集中到市场内,方便了单位选才和个人择业。 开业以来,中国上海人才市场坚持每天对外服务,每周二、六举办有四、五十家单位参加的固定人才市场。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有2000家单位进场招聘,其中有50多家外省市的用人单位;应聘人员达15万人次。为提高人才交流的质量和层次,中国上海人才市场还举办了厂长经理、中专毕业生、机电行业、金融行业、宝钢集团、金狮集团等七场专场招聘洽谈会。招聘单位反映这里能招聘到高质量的人才。应聘人员反映这里招聘的岗位多、层次高,愿意来此应聘。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随着经济建设需求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人才市场的应运而生,全国各类专业人才中约30%的有流动意向,但流动率仅为2.6%。我国最大的人才市场之一的北京市人才交流中心曾经为30万人次提供了双向选择的机会,却只有2万左右的人才流动成功。某省的人才交流会,登记交流的约3万人(次),达成意向协议的有13.5%,最终潇洒到位的却不足2%。可见人才能潇洒地进入市场,却不能潇洒地到位,缘何? 没有办法的“办法” 某部门人事处的负责人显出无可奈何的样子说:现在,一些用人单位到我们系统里来“觅才”、“挖人”,  相似文献   

8.
如今,不管是北京还是广州的用人单位,倘若要在上海招聘高级人才,只要进入新近正式运转的中国上海人才市场正宽带网,就能称心如意地一个一个挑选。应聘者的学历、外语程度、身高、音容笑貌以及自我介绍的口头表达能力都能在电脑屏幕上动态地显现出来,使招聘者较全面地了解所需人才的情况,最终满意而归。 上海IP宽带网上人才市场试运转半年来,先后有来自国内外的高级人才2000余人上网浏览,人才交流成功率比传统的网上人才市场高出一倍左右:中国上海人才市场的网址为:http://WWW·hrm·sh·cn我国首家IP宽带…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闵行区在发展经济中,加快人才市场的建设,通过市场机制的运行,达到人才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协调联动的目的。目前该区的人才市场,有固定场所,开放频率较高,并逐步完善了社会化服务功能,已成为用人单位与择业者的纽带和桥梁。 闵行区各级领导十分重视人才市场建设。区委书记、区长黄富荣同志多次听取区人才市场运作情况汇报,亲自为区人才市场题词,并责成政府有关部门在硬件上给予保证,在工作中予以支持。他还在百忙中亲临人才交流洽谈会现场给予指导。区人事局提出了“面向市场育人才,振兴闵行作表率”的要求,确立了以市场取向为人才资源配置方式,逐步扩大人才交流的市场含量。为加快人才的合理流动,为他们施展才华创造条件,去年初,该区利用区委党校现有场所,建立了“上海闵行人才市场”。为适应闵行经济开发区用人单位的需要,在闵行老城区建立了分市场,除每年举办四次大型洽谈会外,还不定期地与招聘单位联手举办小型洽谈会。1994年与浦东发展银行闵行办事处联合招聘20名业务员,报名人数达460多名,区人才开发调节中心还  相似文献   

10.
享有“人才荟萃之地”声誉的浦东新区人才交流中心,随着浦东开放开发,已引起世人瞩目,成为参观热点。自1993年3月11日浦东新区人才交流中心成立以来,相继接待了40多批国内外贵宾和中央有关部门和省、市领导以及各地同行。 坐落在浦东新区东方路937号的人才交流中心,交通便利,环境幽雅。宽敞的大厅,大理石的地面,圆拱式的屋顶,两侧落地玻璃,左右对称,交相辉映,整个大厅显得富丽堂皇。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大厅正中置放大型荧屏,不断显示新区急需各类人才的信息,厅内的电脑自动检察和配对,形成了储存、处理、发布相配套的人才信息系统,现已储存了12000多名各类人才信息。特别是新区人才交流中心对外服务以来,已举办各类人才市场24次,进入市场洽谈的达4万多人次,成交4000余人次,从外省市引进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从而声名鹊起。  相似文献   

11.
在上海春季人才交流会上,某外资公司的接待小姐边嚼口香糖边记录,使许多应聘者认定这家公司的管理并不怎么样,因而,前去问津者寥寥无几,可见企业形象在人才市场中的重要性。 有个比方说,人才市场中的人才交流中介组织、招聘企业,应聘人员好比“月老”、“婆家”、“媳妇”的关系,“婆家”有贫有富,“媳妇”有俊有丑,能否找到意中人就要看各人的招数了。 首先,受限于人才市场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用有限的文字和图片,展示出“婆家”的“婆情”和“婆心”并不是一件易事。而事实上在人才市场众多的竞争者中,关键在于招聘者如何推销出自己的形象,突出比较优势。如名牌企业、新兴产业、市场销售量、市场份额、区位优势、人才优势、政策优势、用人环境等。二要表诚心,就是诚心求才、真心用才,有良好的惜才、爱才、育才环境,给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和优厚的待遇。尤其是急需人才、家底  相似文献   

12.
人才市场,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它如同“晴雨表”,时刻反映着人才资源的供求状况与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人才市场体系建设中,如何结合本地实际,贴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按照人才市场运行规律,有计划、超前性地培养人才资源,这是摆在各地政府人事部门、人才交流机构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对此,淮阴市人才交流中心通过实施“人才培养网络工程”,较好地实现了对本地人才资源的有效培养与使用。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国的人才市场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人才流动日趋活跃,人才交流火爆场面时常可见,市场在人才资源合理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大。但纵观我国人才市场的发展现状,及中国加入WTO后人才市场面临的新形势,仍有不少因素制约着人才市场发挥“磁场”作用,未能很好地成为人才的”磁场”,特别是中小城市的人才市场,其“磁力”客观上有弱化趋势。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14.
河南人才市场供需情况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2009年上半年举办招聘会情况 (一)招聘单位和求职人员数量明显增加 2009年上半年,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共举办各类招聘会71场。其中,网络招聘会2场、专场招聘会5场、日常招聘会64场,共计11092家单位进场招聘人才,提供各类就业职位21万余个,45.2万人现场求职择业,47万人次通过网络求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安阳市人事局始终坚持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人才工作要有新举措的工作思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于2003年建立了全省首家集“人才交流、人事考试、人才培训”三位一体的豫北最大的人才开发服务中心,受到省委、省政府,省人事厅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一年多来,先后有1157家单位参加人才交流会,提供就业岗位1.67万个,达成就业意向2.7万余人;培训各类人才1.5万余人次;引进本科毕业生1660多名、硕士研究生50名、博士5名,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安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证。为此,我们就人才市场建设的相关问题对市人事局宋建生局长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各级人才市场应运而生,打破了人才单位和地域所有的界限,为单位择优用人和人才自主择业创造了条件。但是,在人才交流过程中,也出现一些“假冒”现象:一些人通过各种途径,搞到假文凭、假职称,假奖励证书等“硬件”,骗得某种“人才”的资格;一些人剽窃他人的科  相似文献   

17.
人才市场广告作为常规型人才市场的“软件”之一,对创造良好的人才交流环境、增强人才市场的吸引力、促进人才和选人单位之间“联姻”的效益效率作用十分明显,正确运用广告语言是发挥人才市场广告作用的基础。一、人才市场广告语言的几种应用类型 1.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现代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类广告语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引起人才和选人单位之间的共鸣,为“一拍即合”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今的人才市场已经完全是一种买方市场,毕业生的“自主择业”倒成了一种“不由自主”的择业,因此毕业生只有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了解用人单位择人的标准,检验自己,主动出击,才能有的放矢,增加一分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人才火爆国企   最近,一些频频见诸媒体的消息确实让人振奋:   2000年江苏省高层管理人才交流大会近日在南京召开,场面十分火爆。招聘单位中国有经济成分单位 107家,占进场招聘单位的 71%。这次人才交流大会显现出非常突出的“围城”现象,那就是,三资企业人才又渴望重新回到国企。据南京市高层管理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统计,这种“围城”现象现在已越来越普遍。它反映了国企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国企呈现出了对人才的巨大吸引力。   一向在人才市场较为保守的国有企业,最近却在杭州频频出手设摊“抢”才,在人才市场唱起了主角。…  相似文献   

20.
根据前不久召开的河南省毕业研究生、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精神,2000年河南省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按照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的要求,从2000年起,河南省毕业生就业不再使用原来的“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而改用“毕业生就业报到证”。进一步明确国家计划内自费、电大普通班及并轨毕业生不包分配,全部通过人才市场自主择业,择业期为一年。逐步把中专毕业生引入人才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从2000年起,有条件的市地可以把尚未并轨的中专毕业生引入人才市场,其就业的具体办法可参照不包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