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诗诗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一种独具魅力而又富于理论内涵的形式.从外在形态看,论诗诗似乎处于一种散在的状态,但从中又可以寻绎出内在的整体性,即一贯的诗学观念、鲜明的批评主体立场以及系统的诗学价值标准.论诗诗具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大型组诗所展示的诗史风貌;二是以辨体意识对于诗史的选择与判断.论诗组诗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的辨体意识.论诗组诗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强烈的指向性,体现出鲜明的诗学立场.作者以之评价不同的诗人、诗作就会产生鲜明的情感反差,从而激发了论诗诗中的活性因素.论诗诗不是抽象的概括或枯燥的说教,而是以审美意象来呈现其诗歌美学观念的,而这种审美意象产生的契机则是感兴的生发.论诗诗中的名言往往超越了一般的诗歌批评,而升华为一种诗性哲学.  相似文献   

2.
芮传明 《西域研究》2012,(2):76-95,143
《胡亚达曼》是帕提亚语的赞美组诗,是摩尼教的重要文书之一,百年之前发现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本文将帕提亚语的组诗及其粟特语和突厥语的若干译文残片译成汉文,并对某些关键和重要词汇作出详细的解释或辨析,大体上展示了组诗的内容结构和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3.
李正春 《江汉论坛》2007,(7):106-109
组诗的形成与民歌的传播、朝廷的祭祀活动及文人间的唱和等密切相关.作为一种诗歌形态其有独特的文体学意义和文化学意义.先秦两汉时期是组诗的孕育产生阶段,存诗不多,但在组诗文体的定型过程中起着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4.
萧映 《江汉论坛》2007,(11):123-126
本文从交响乐式的形式架构、十四行体的诗体变式、非意愿记忆的迷宫三个方面描述与剖析了《西藏组诗》具有活力的诗歌结构与富于张力的诗性叙述.《西藏组诗》通过超媒体技法的借鉴构建了交响乐式的形式架构,使诗歌形式由单一的处于自身封闭的视域转向更为开阔的艺术领域.《西藏组诗》采用较为独特的十四行体变式,呈现出现代诗歌体式的实验性,扩大了十四行体的定义本身,给它带来了新的灵感和生机.《西藏组诗》置于一个抒情的格调之中并呈现出叙述的片断性、非因果性与非逻辑性,意味着叙事和抒情之间一种张力关系的重新确立.《西藏组诗》为现代诗歌形式探索提供了多元视角的参照.  相似文献   

5.
杜甫组诗尤其是格律组诗迈越前修时贤,在艺术上展示出极大的开创性,不但具有主题集中、诠次分明、章法一线等特点,还最大程度地发挥了篇章连缀的整体效用,使组诗的容纳承载量大为扩充;通过巧妙的"组合"营造出独特的戏剧效果,以隐含的时序使组诗各篇内在贯通;而伴随着从五律到七律的演进.深邃复杂的情感使得结构经营的人工痕迹渐趋淡化,诗歌艺术的内在属性更加占据主导地位,看似不自觉的语词重复以及意象的并置叠加,既揭示出诗旨核心,又形成情感之潜流暗转与层进层深.质言之,这既是内容情致和艺术表现走向深密精微的逻辑要求,也是杜甫晚年精纯功力发而为诗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从正式的制度结构来看,县级政权的结构形态表现为科层制组织支配形态.它的特征体现为结构的区分化、科层的分工化、专业化和运作的制度化和非人格性.从地方日常权力实践的视角来看,地方政治的运作形态呈现为政党卡理斯玛支配形态,政党卡理斯玛支配形态表现为以下特征:第一,政党成为合法性来源;第二,权力形态表现为中心边缘结构;第三,实质合理性;第四,结构分化与功能不分化.总的来看,地方政治运作表现为文本与实践的二元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对于咏史诗主题、思想、体式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首先,陶渊明结合自身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在咏史诗中大量歌咏"隐士"和"贫士",为后世树立了写作典范。其次,通过咏史诗的创作,挖掘和拓展了士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内涵,进一步推动了由"立功"向"立名"的转变。最后,他完善了咏史组诗的篇法和章法结构,为后世的咏史组诗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陈瑞娟 《理论界》2012,(2):113-115
文章主要探析中唐新乐府诗的诗体特征。中唐新乐府诗人在选择体裁样式时别具匠心,从中透射出他们的乐府观。一方面借鉴汉魏古乐府之体式,采用古体,有五言、四言、杂言等,风格古朴浑厚,富有情感张力。另一方面又有所新变,吸收唐代民间流行的歌谣体"三三七体"来改造乐府诗,这种体式流利宛转,易于唱诵,为时人所喜,便于实现诗人以诗为奏议的目的。中唐新乐府还采用组诗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表现主题,这类组诗有总题、分题,组诗内的每首诗风格一致,篇幅接近,各个单篇以某个视角来展现共同的主题,有助于深层次开掘主题,有利于传播组诗所呈现出的情感内容和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9.
至南朝 ,出现了为数众多的五言八句式诗 ,统观这些五言八句诗 ,其呈现出两大特点 :从形式上说 ,多采用组诗 ,大部分五言八句诗可以归属于不同类型的组诗中 ;从内容来说 ,主要集中在咏物诗、艳情诗与山水诗三种题材中。南朝五言八句诗表现出来的形态与类型特点为唐代律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马志强 《人文杂志》2013,(1):122-128
本文通过对北京朝阳区中途之家的考察,描绘出其富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形态;以本土形态为线索,追溯我国“国家”与“社会”的本土特征;以具有本土特征的“国家”、“社会”为基质,阐明中途之家的本土逻辑.文章指出,中途之家的成功运行本质上是在国家强大、社会缺席的本土社会结构下行政体系的“自我复制”.这种复制模式尽管以行政资源重新调配的方式解决了当下的社会管理问题,但“自我复制”的局限性决定了社会发育才是发展社区矫正制度的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11.
《九歌》是公认的组诗,而且是一组内在关系极其密切的组诗,既然如此,其中当有结构规律可寻,这是我们对“九歌”结构产生兴趣的第一个原因。促使我们对《九歌》结构产生兴趣的第二个原因,是目前《九歌》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土地流转、农民生产效率与福利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新发展经济学视角分析了土地流转及其同生产效率和农民福利之间关系的微观机制,并结合我国土地市场产权特征,具体阐明了我国土地流转市场交易形态和效率的决定因素.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土地流转在现有产权制度中必然以保留地权的固定租金租赁为主要形态:土地流转效率的改进不仅具有资源配置效率意义,而且具有福利改进意义;农村金融和保险市场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完善是比地权结构优化更加重要的促进土地流转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13.
百家争鸣的战国时期,各学派都有自己的经典,并且为经作传之风盛行.<墨子>、<文子>、<管子>、<韩非子>均有以经传结构出现的篇目,在文本形态上各具特征.先泰诸子经传结构的文本形态,对于格言警句体、说体、专论体作品均有培育功能,甚至在连珠体和骈体赋的用典中,也可以见到先秦诸子经传结构文本形态的痕迹.  相似文献   

14.
独白:中国诗歌的一种表现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中一直存在着“独白”现象 ,它是诗歌的一种表现形态。独白诗的产生有其原因 ,缘于“诗言志”的诗学传统 ,文人的孤独情怀和自我情感描述的体验。独白诗在体式和表现手法上有明显的特征 ,常以组诗、古体的形式出现 ,表意上呈现出多义性和隐晦性 ,并有潜在的对话对象。  相似文献   

15.
清代论词绝句组诗是一种特殊的词论类型.不少论词绝句组诗系统地评论历代词人,包含着对于词史及相关问题的见解,体现了论者的词史观.从词史的角度看,清人的论词绝句有词通史、唐宋词史、当代词史、地方词史、女性词史等不同内容.论词绝句特别注意在词史上曾经产生重要影响的大词人,如李白、温庭筠、李后主、苏轼、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张炎、元好问、杨慎、朱彝尊等.清人论词绝句通过对个体词人的评论,对词史发展嬗变的关键环节发表自己的看法,体现了对词史演进历程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颜色釉发色的形态与自然物象的形态存在着模糊、内隐的对应关系.把颜色釉发色形态与自然物象结构的对应关系提炼为具有视觉和审美价值的图像,回归材料、语言、形式与自我的探索之路是有价值的创新.本文以陶瓷艺术的创新实践为基础,深入个体的经验领域,把颜色釉作为一种特殊的创造性介质,考察创造者的人格特征、认知过程,并提出这一领域的创新构想,以期对创造者的创造力进行多维度描述.  相似文献   

17.
敦煌遗书P.2555是一卷重要文书,其中陷蕃组诗七十二首,反映出当时唐代开元盛世的边疆格局及其与西北各民族之间的复杂关系。P.2555陷蕃组诗集中体现的是唐代开元后期大唐与吐蕃、突骑施、大食、突厥等边疆关系,其创作时间可以推定为开元二十二年冬到开元二十四年秋,不是过去通常认为的敦煌沦陷时期或沦陷前夕。陷蕃组诗作者所称呼的"王都护姨夫"即安西都护王斛斯,唐开元后期镇守西域边关的重要统帅,而陷蕃组诗作者身份为大唐出使塞外戎乡的"富有宰相之望"的吏部尚书、皇室宗亲李暠,不是过去通常所提的毛押牙、马云奇。  相似文献   

18.
人类文明新形态出场具有内在的历史依据、理论依据和实践逻辑。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性质、以“五大文明”协同发展为基本内容、以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为显著特征、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价值诉求的文明形态,对马克思文明形态理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实践理念,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实践基础,以构建人类文明新秩序为实践目标,以引领人类文明未来发展为实践价值,对马克思文明形态理论的实践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创造,必将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达到共产主义的美好境界。  相似文献   

19.
西方文化哲学在20世纪的发展是西方哲学的突出特征.全面认识西方文化哲学,对于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当代形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西方文化哲学的范围、存在形态、合理性及缺陷的分析,探寻文化哲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力图为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当代形态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研究的总问题仍然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自我反思、批判、重建为前提.以历史地透视、批判资本主义当代发展最新、最高形态为对象与任务.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城市化及空间化发展问题,对于开拓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野,更新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形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全球化问题有助于深化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研究城市化问题有助于丰富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空间化问题有助于更新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论,特别是历史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