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婚姻的有效与无效是建立在婚姻成立的基础上,由于我国婚姻法未能区分婚姻的成立要件与婚姻的有效要件,以致关于婚姻效力的立法存在着不少缺陷,尤其是关于无效婚姻制度的立法。一些人把事实婚姻、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等理解为不存在婚姻关系,当事人一方再行同他人结婚亦不构成重婚。实质上,这种说法混淆了婚姻的成立与婚姻的有效。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婚姻的效力制度进一步完善,严格区分无效婚姻和无婚,完善我国的无效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2.
三撬人是居住在黔东南黎平县、锦屏县交界区域的一个独特族群,是一个在地理区域上、文化上、经济上都处于边缘状态的边缘族群。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三撬人的婚姻主要在族群内部选择,其婚姻生态是平衡的,当三撬人突然被置身于一个完全开放的全球化、市场化社会中的时候,则导致了其婚姻生态的严重失衡。三撬人婚姻生态的失衡既是一种客观现实,也是全球化和市场化时代表现出来的一种新的不平等现象。  相似文献   

3.
陈梦瑶 《21世纪》2005,(11):52-53
改革开放以后,越来越多的国人前往海外经商、旅游、学习深造,不少人依靠着自己本身的良好的背景、雄厚的财力或过硬的一技之长,堂堂正正地移民到了理想的国度。在这些定居海外的移民中,有些是通过婚姻走出了国门。有人认为,婚姻移民是最为方便稳妥的一种移民方式。首先,婚姻移民不需要过语言关,其次,它没有任何名额限制;再次,婚姻移民既不要求资金,也无需申请人具备一技之长。对于大多数渴望移民海外的人来说,婚姻移民是极为诱人的选择。然而,还是有很多人抱怨,“婚姻移民”签证门槛太高,要求太严。从而提出疑问,为何签证门槛越来越高?到底…  相似文献   

4.
德意志联邦基本法中规定“男女平等”。但德国妇女有其特殊的问题,如妇女比男子多250多万人,45岁以上的年龄层中,妇女则比男子多350多万人。有75万多鳏夫,但寡妇则有450多万人。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还一直在影响着整整一代妇女的命运,从狭义上说,也存在不少妇女问题。在德国,妇女也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关于什么适合,什么不适合于妇女的旧偏见还存在并且也存在于妇女之中。虽然几十年来有不少改善,但还有不少工作要做。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国家,而且需要整个社会去解决。 妇女与法律:根据德联邦基本法,德国妇女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已基本确认。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是1957年的一项法律,该法律主要规定妇女在婚姻财产法中的平等权利。但那时妇女在婚姻和家庭法中仍处于不利的地位。1976年的—项法律(1977年生效)使妇女在婚姻和家庭法上得到平等。在该法中,删掉了“妇女负责家务”和“只有同婚姻和家庭义务不相矛盾时,妇女才能参加工作”的规定。此法生效后,夫妻双方必须就他们承担的家务和职业义务的比例进行协  相似文献   

5.
康德的婚姻学说因其对男女性关系的论述而被不少学者贴上“粗鲁”、“不体面”等标签。这些学者并未理解康德关注“性”这一主题背后所蕴藏的真正哲学动机。在康德看来,若要揭示婚姻的“实在本质”,则必须从人之固有的、不变的本性出发来探讨婚姻。基于此,康德认为婚姻的实在本质不是生养后代,也不是爱情,而是在不压抑自然性欲望的条件下,保留人性尊严。虽然康德强调婚姻的这一道德维度,但是他在婚姻问题上并不因此就是一位死板严苛的道德主义者;相反,他重视“爱情”、“献殷勤”等与婚姻相关的感性因素的重要性。因为在他看来,这些感性因素可以作为一种必要的道德劝勉,鼓励人从“性之爱”走向一种“人之爱”,从而学着去尊重他人的人性尊严。  相似文献   

6.
辛静 《百姓生活》2011,(7):10-11
近几年来,跨国婚姻在中国已不像从前那样罕见。从2010年年初至2011年春节前,哈尔滨市的方正、通河两县,就有三四百个男子娶了越南新娘。然而,由于黑中介操控,不少跨国婚姻成了赤裸裸的金钱交易,使许多迎娶了越南新娘的人陷入噩梦……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多民族的世界里,人与人特别是两性之间情感的沟通与交融,是使族群边界得以消溶并走向民族和谐、民族融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婚姻不仅是男女结合在一起共同生活的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不同的文化和心理在不同的性别、家族、社会乃至族群间的一种交流与融合,因此,不同族群间互通婚姻对促进民族团结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族际婚姻是婚姻行为模式中一种极为复杂的两性结合,它既体现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与交融,又体现了不同族群之间的沟通与交融。实践证明,人与人特别是两性之间情感的建立和发展,完全可以消溶族群边界、跨越族群鸿沟和沟通族群心理。  相似文献   

8.
渡渡 《今日南国》2009,(8):58-58
在国内,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通过“相亲”的方式结识、相恋并最终步入婚姻的殿堂。与很多人的看法不同,“相亲”其实并不“老土”,在国外不少地方,“相亲”也依然是解决“个人问题”的一大途径,只不过外国人“相亲”的方式更加多样、更加有创意而已。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共在沂蒙地区用婚姻法律的形式坚持男女平等、婚姻自主,赋予了妇女“人”的意志与尊严,给妇女自主解决婚姻问题带来了曙光。但是男尊女卑、包办买卖的婚姻传统在这里千年以继、陈陈相因,具有深厚的根基,战争环境又导致根据地婚姻变革不能从容进行,人们的传统落后意识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根除。男女平等、自主婚恋的婚姻理想与现实之间注定有一段还需艰难跨越的距离。生产力不充分发展,社会不能摆脱基本生存危机的困扰,任何形式的妇女解放都可能是虚假的。  相似文献   

10.
何怀宏 《社区》2009,(35):4-5
“70年代”在政治、文化的意义上并不是一个连贯而独立的年代。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首尾是两个相当不同的生活世界,一般人所能接触到的读物有不少性质和数量的不同,尤其从承接和趋势来看是这样。大致以1976年划线.70年代前面的近七年是和“文革”的前三年、以至解放后的30年衔接,  相似文献   

11.
在新龙藏区居民普遍信仰本教和藏传佛教。传入新龙藏区境内的主要藏传佛教教派有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等。现在新龙藏区的婚姻嫁娶以自由婚姻为主,择日而隆重嫁娶。也有不少人依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进行婚嫁。新龙藏区的丧葬有塔葬、天葬、火葬、土葬、水葬五种形式。葬法有一定的等级界限,塔葬只限于著名的活佛和喇嘛,而一般平民主要是土葬、水葬、天葬。  相似文献   

12.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是中国当代文学中描写乡土爱情婚姻最深刻的一篇,它讲述的是农村一个荒僻角落里一家母女三人的爱情婚姻故事,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时间跨度30年.本文从民间视野的角度,解读作品中三个女性的爱情命运,剖析中国广大民间女性在不同时期的情感困惑和归宿,探究民间女性爱情观和婚姻观的内在互动变因,审视乡村妇女自主意识的发展轨迹和社会生活变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一些考古发现以及文献记载,在古埃及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存在着同性婚姻。古罗马社会早期,同性婚姻似乎也是受人尊重的。欧洲禁止同性婚姻与罗马帝国皈依基督教有关。15世纪后,女同性恋似乎没有被严格禁止,一些文学作品将其称为“波士顿婚姻”。现代同性恋运动开端于1970年代的美国。此后,同性恋人群开始主张同性婚姻合法化,这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反对者从对婚姻含义的解释出发,认为同性婚姻不能被纳入到传统婚姻概念中来;赞同者认为,同性婚姻合法化才能解决同性恋人群在社会福利和公平待遇上面临的歧视。  相似文献   

14.
在大同云冈矿北山坡,有一间其貌不扬的小土屋,知其详情的人都亲切地称它为“红娘屋”。 “红娘屋”座北朝南,虽矮小蔽光,但一米见方的窗户顶上,“老年婚姻介绍所”7个红色大字光彩夺目,为小土屋增添了不少喜气和光彩。 该所起先是由云冈矿离退休人员戎天胜、王荣等4人创办的。他们离开工作岗位,不甘心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上海华洋混处,出现了一些跨种族婚姻,其中正式的不多,非正式的不少,也由此产生了混血儿问题。近代上海混血儿虽无确切统计,但数量颇为可观,外侨为此创办了专收欧亚混血儿的学校。欧亚混血儿既不为上海外侨社会所承认,也不为上海华人社会所接纳,成为两种文化的边缘人,在就业、社交诸方面都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影响跨种族婚姻的原因,既有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也有复杂的国际政治文化背景。跨种族婚姻与混血儿,涉及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等诸多问题,是研究异质文化交流深度的很有价值的课题,但是,可供使用的资料很少,而资料很少本身也能说明这个问题的特殊性。本文依据零星累积的档案与其他资料,对这一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时下,一些青年男女在谈恋爱期间,喜欢签"婚姻契约"、"爱情合同",想用"合同"约束彼此的行为。就读于上海大学的张姓学生告诉记者,他们学校也有不少情侣签订了"爱情合同",有签毕业后两人不能在一起工作就分手的,也有签两人要携手到老的。而在婚龄青年男女中,有人甚至让  相似文献   

17.
婚约无价?     
90年代,一股离婚的风潮冲击海内外的华人社会和群体,导致为数不少的家庭分崩离析。离婚率呈阶梯式节节攀升,凸显出现代婚姻观念质的变革。 在这种情势下,“结婚非永恒”的事实渐渐被认同,离婚也被视为一种破裂关系的完结和新生活的开始。人们已从追求“婚姻稳定”,转而追求“婚姻品质”。离婚者的社会压力虽然减弱了,然法律的不健全,女性在财产和子女的分配上仍无法得到合理的保障。于是,晚婚不婚者越来越多,甚至有民法不修不结婚的激烈倡议。足见法律制度在婚姻上确实存有许多瑕疵。 人类社会并不是一开始就有婚姻的,婚姻只是人类社会其中一段历史时期的产物。就某种意义上,婚姻是一种社会契约,这种社会契约所认定并保护  相似文献   

18.
什么才是幸福完美的婚姻?是现实的婚姻,还是希望之中的婚姻?我有位朋友,在上世纪80年代就是本地颇有名气的诗人,他写作也勤奋,在黑白电视还不是寻常家庭就能够买得起的情况下,他就用稿费买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的第一场火来自一个意外发布的绯闻事件,瞬间点燃全民的八卦热情。在大家津津乐道种种绯闻是非时,却越来越少人提及婚姻之于家庭双方的界限。我们的焦点集中在35~45岁、受过良好教育、收入颇丰的中产家庭。这一代人的婚姻注定内心分裂:受教于封闭的纯真年代,拼杀于开放的花花世界;失去了传统道德的围栏,却又无法真正自由地跑马;奉行从一而终,但很少人相信白头到老。当车子、房子、孩子、位子,一切的奋斗目标有了眉目后,随之而来的却是迷失和无所适从。面对日渐平淡的感情和新的诱惑,婚姻在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与挣扎。  相似文献   

20.
孙犁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自发表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小说的主题思想由于解读的年代不同而产生了几种不同的说法。主要有五六十年代的“阶级分化”说。“两条道路斗争”说;七八十年代的“颂歌”说;90年代的“传统文化积淀”说。各种论点对我们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都有很大帮助。本文细读文本并结合孙犁的文学观念,认为小说主要探讨了友情和婚姻两大主题。作者写出了友情和婚恋新观念在农村的影响和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