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郭台辉 《社会》2009,29(3):133-145
吉登斯、U.贝克与Z.鲍曼构成1990年代以降西方社会理论界的三驾马车,他们分别从解放政治、决策缺陷与秩序追求三个视角达成反思性的共识,即西方现代内蕴的政治悖谬在全球化进程中愈发凸显,将代之以新的政治形式。他们各自编织生活政治、亚政治和共和政治的新图景。三者在共识基础上的差异形成一种彼此互补性的关联,即吉登斯的民族国家立场、U.贝克的世界主义方法论和Z.鲍曼的后民族国家视野。  相似文献   

2.
熟人社会:村庄秩序机制的理想型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柏峰 《社会》2011,31(1):223-241
熟人社会中的“人情”体现为感情、关系、规范和机制等层面。在人情的作用下,熟人社会成了一张微观权力关系网,因此也被整合为对内纷争较少、对外团结一致的亲密社群。在熟人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围绕着人情关系展开,行为准则是人情规范,这种人情取向的行动规律就是“乡土逻辑”。因此,“乡土逻辑”可以用来分析当前村庄秩序的变迁。  相似文献   

3.
罗朝明 《社会》2012,32(5):102-129
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自我认同与社会团结的传统支持机制已经失去了固有魅力,其危机已然成为现代性境况下紧迫的本体性安全问题。对友谊的现象学构造和社会学结构进行探究可知:一方面,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友谊之“真正的”自爱基础、意义价值的自我生产与衡量体系、主体存在性地位的自我认识与确证的主体间性构造,是社会行动者达至“与自我一致”从而实现“自我认同”的实在性条件;另一方面,友谊关系主体之间的共享恳谈、他我意向性态度、行动自律与道德自觉,则是社会行动者达至“与他者一致”从而实现“社会团结”的有效机制。然而,由于工具理性的强化、资本逻辑的宰制以及人类自身行为方式的异化,使得人们对友谊的建构几乎完全沦落为私领域的个人事务。笔者认为,现代性的友谊要重新恢复其作为自我认同与社会团结之重要机制的角色,既有必要启动人类心灵解放的第二次远航;还有必要对促进友谊之社会性伦理品格的提升加大政治性的集体投入。  相似文献   

4.
张陈健 《社会》2010,30(5):25-44
本文对企业行动者之间的权力关系、策略互动及其所嵌入的社会网络与制度环境提供了一个解释框架。文章运用组织决策学派的“权力”概念,对国有资产重组下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与民企联盟的结盟进行了分析。在 “嵌入性”概念的基础上,作者认为,作为结盟前提的权力嵌入于社会网络之中,并且嵌入于中国市场化改革与政体连续性的制度背景之中,因此给权力关系与结盟带来了不确定性。文章试图把“权力”带回企业结盟分析的中心,在理论上对格兰诺维特的社会网络嵌入与倪志伟的制度嵌入进行综合,提出应洞察行动者所嵌入的社会网络以及更为广泛的制度因素对企业行动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层权力运作的逻辑:上海社区实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桥 《社会》2010,30(3):44-64
摘要:城市社区具有自身独特的权力运作逻辑,这一逻辑存在于行动者之间的互动过程之中。本研究选择居民委员会作为切入点,通过考察居委书记、居委委员、居委干事与其他组织的成员、居民区积极分子、普通居民以及某些特殊群体之间的互动过程,对城市社区权力运作或互动过程及其背后的逻辑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在与不同群体的交往过程中,居委会工作者展示出了多种形态的权力,包括人情交往的权力、半科层化的权力、资源交换的权力、组织合作的权力和各种策略性的权力等,并最终概括出城市社区权力运作的五种逻辑,即依附逻辑、协商合作逻辑、精英主导逻辑、人情逻辑和服务交换逻辑。  相似文献   

6.
杨典 《社会》2012,32(5):151-178
基于1997-2007年676家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及其CEO、董事长、独立董事、基金经理和相关政府官员的访谈资料,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CEO强制离职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揭示出一种与代理理论预测和西方经验不同的中国的CEO解职规律。研究表明,CEO解职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过程,受“效率逻辑”的支配,更是一个社会政治过程,受“权力逻辑”的强烈影响。组织中普遍存在的“权力逻辑”压倒“效率逻辑”的现象可能是阻碍中国公司治理改革和其他组织和制度变迁的深层原因,从而使改革流于形式,新制度止于表象。  相似文献   

7.
刘拥华  博士 《社会》2009,29(3):101-132
布迪厄反对将社会看作实体性的物质结构,以为这一结构能够被感知和触摸;也反对将社会看作是种种表象和意志,呈现于主体性的感悟中。进而言之,他反对在社会与个人、物质与精神、结构与行动等二元论范式中寻求社会所在。就此而言,布迪厄的社会观,是将社会看作是实践者及其文化所型构而成的有机生命体。这一特定的社会观,建基于他对“doxa”概念的阐释。场域与习性则构成了一种具体的二重性存在。由此,布迪厄展开了其唯物主义人类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张和清 《社会》2010,30(2):20-44
本文借助“权力的文化网络”视角,深层再现云南省一个少数民族山区--蚌岚河槽(村庄)传统主族控制和毕摩操控的村落政治格局。作者认为,1949年以前槽区的社会政治局面是主族控制和毕摩操控,主族及其首领毕摩依靠乡村文化网络获得权威和认受性,他们在权力的文化网络中发挥着组织领导的作用,凭借对乡村文化网络(族群内部的宗族关系和宗教信仰以及族群关系等)的操控,主族及其首领毕摩有力地控制着乡村社会。  相似文献   

9.
狄金华 《社会》2010,30(3):83-106
摘要:乡镇基层政权的运作是一个备受学术界关注的领域。本文将依据中国中部地区麦乡的田野调查资料,以麦乡“植树造林”的事件为分析 “文本”,分析在压力型体制与后税费时期,在乡镇财政紧缩的境况下,麦乡通过将常规性工作升级为中心工作,进而通过运动的方式进行中心工作的实践,以完成所规划的任务。这种“行政吸纳运动”的治理方式事实上是基层政权在专制性权力丧失、基础性权力又尚未确立、行政运作缺乏充沛资源的情景之下,通过对传统的“运动”资源加以简化利用而做出的权益性的行为选择,而这一治理实践本身却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0.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何雪松 《社会》2006,26(2):34-48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是社会理论的当代进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沿着两条路径展开:一方面,吉登斯、布迪厄等社会理论大师在现代性架构下检视空间与社会的交互关系对于研究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后现代社会理论家采用一系列的地理学概念和隐喻来探索日益复杂和分化的社会世界。本文旨在系统地呈现这一转向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11.
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的立法背景来看,对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确立科学的立法思想是制定具体和切实可行的法律规则的前提与基本保障。该立法思想应以现行国家制定法为渊源,在其框架内寻求立法空间;充分尊重伊斯兰教法的精神;对回族习惯法的认可应成为立法的主要方式;将和谐作为终极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2.
13.
衡量一个民族的思想力足与不足,不是看这个民族实际拥有什么思想,而是看其思想的供给是否满足思想的需求。中国民族虽产生了许多思想家和思想作品,但就总体而言,其思想的供给相比其所要解决的问题来说是严重不足的。问题的症结在于传统社会中思想的生产与秩序的生产不可得兼,于是牺牲思想的生产以保证秩序的生产就成为统治者必然的选择。这样做的历史后果是中国民族几乎丧失了把握自己近代命运的思想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思想进口来弥补缺口,由此又造成思想外贸的巨大逆差和对进口思想的严重依赖。更重要的是光靠进口思想,实际效果并不好。因此,检讨思想力不足、提高思想力水平,就成为我们民族当下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4.
佐虓 《学术交流》2006,(6):142-144
陶渊明的诗文与高洁的人格在当时就为人们所称赞,这与他儒道杂糅的思想和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他的诗文为人们描述了一个令人神往的田园世界,他的人生与心路历程为后来者提供了借鉴,后代作家更是从他那里寻找到了精神上的力量。可以说,陶渊明为中国传统隐逸风气的形成开了先河。  相似文献   

15.
过去三十年,中国大型、超大型建筑项目出现了爆发性增长,其建设速度之快、数量之巨、形式之新、争议之多、体量之大,世所罕见。这些项目引起专业人士和广大群众的激烈争辩,激辩的实质是各种审美思潮的碰撞和交锋。对这一激辩中的美学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为建设既有高科技含量,又符合传统文脉的地标性工程进行相应的美学积累和准备。  相似文献   

16.
彭寿清 《学术交流》2005,(9):107-111
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前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历史教训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邓小平理论中经济特区思想、T字形战略、“两个大局”思想、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面临生态危机寻求解决方案的时候,生态理论领域展开了马克思是否具有生态学思想、马克思是否主张人类中心主义等相关问题的争论,这表明了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呼唤,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是离不开马克思的思想。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立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思想。实践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是生态自然观,主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人道主义相统一。实践唯物主义的目标是要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加以控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和解。共产主义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国际战略格局是国际体系中一些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结构性因素,制约和塑造了国家的对外政策、战略关系和国际秩序。从世界政治的视角出发,国际战略格局包括两个方面:国际力量格局和政治思潮格局。国际力量格局是单个国家间的力量分配状态,而政治思潮格局是世界政治思潮的兴衰状态。在过去的20年中,国际力量格局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动,一超多强的力量结构开始向着两极化的方向发展,虽然美国仍然维持了总体上的单极地位。世界政治的思潮格局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自由主义作为一种主导性的世界政治思潮在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都受到严峻的挑战,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正在兴起。国际战略格局的这种态势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对于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发展造成重大影响,但国际战略格局是一种可变的因素,而且其他因素(如核武器、经济相互依赖等)也会制约其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进程中,一直存在着以模式为导向还是以问题为导向的两种改革思路之争。围绕这两种改革思路展开的理论之争主要有: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计划与市场问题、宪政问题、民主社会主义问题、普世价值问题等;在理论争论和实践检验的双重考验中,“摸着石头过河”、“白猫黑猫论”成为以问题为导向的改革思路的通俗称谓,并战胜以模式为导向的改革思路,成为中国改革的主导思路。  相似文献   

20.
《乐记》"和合"美学思想的表现形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成 《学术交流》2004,(6):133-135
"和合"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乐记》是先秦"和合之美"的集大成之作,它不仅集中表现了艺术的"和合"美学思想,而且蕴含了和谐美的主要表现形式,成为中国古代表达"和合"美学思想的基本范式,对中国文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