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翻译的共性研究已进入大讨论时期。然而,学者对翻译共性之一显化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笔译层面,口译中的显化现象鲜有人涉及。通过对中国大学生英汉汉英口笔译语料库中190个口译语料的研究和分析,发现测试环境下测试者在口译过程中显化现象使用明显,测试者在使用引起显化现象的人称代词主语和逻辑关系连接词时呈现出单一性。  相似文献   

2.
显化,作为翻译共性之一,是指:译者对于原文进行解译的过程可能导致译语文本比原语文本冗长,这一冗长现象可能是由于译语中提高了衔接上的外显程度造成的。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对人称代词手段在构句层面依赖程度不同,这一现象具体到人称代词主语在翻译转换中的表现,则是人称代词主语显化或隐化现象。借助PACCEL-W语料库分析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对显化这一现象的认识,可以指导教师对翻译实践的把握及翻译教材的编写,同时也可以借此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  相似文献   

3.
基于PACCEL语料库分析了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在汉英口译过程中的逻辑显化现象。通过对汉英口译过程中逻辑连接词使用的数量和频数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汉英口译过程中,逻辑关系连接词的使用频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语句关系的显化程度;(2)汉英口译逻辑显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汉英两种语言形式化程度的不同、形合与意合的差异以及口译自身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学者对显化现象的研究成果为法律文本英译中的显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法律文本汉英翻译中常用的显化处理方法有连接词显化、动词名词化、修饰显化、语序调整、古语显化等。对法律文本英译中的显化现象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法律文本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自建《诗经》英译本平行-可比复合语料库,验证显化、简化以及范化三种翻译特征在诗歌体裁译本中的表现程度,并从历时性角度对其内在动因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在人称代词主语的使用方面,三个译本均呈现出明显的语际显化趋势;但比较形合度后,发现三个译本的语内显化倾向不明显。此外,分析结果并未完全支持简化与范化假说。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是:汉英之间的语言差异和诗歌源语特征等言内因素以及历史文化背景、时代特征、译者的政治伦理观点等言外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VANITYFAIR简写本的英汉对译为例,遵循翻译即再创作的文学翻译原理,从翻译转换的角度归纳了一些为了忠实且生动地再现原作的人物形象而采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词法,静态描写转化为动作刻划,非人称代词作主语转化为人称代词作主语,以及中性词的褒贬译法等。这一归纳旨在提高对翻译技巧研究的水平,提高读者对英汉对照译本的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7.
论文摘要英译对于我国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成果迈入国际学术论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医学论文摘要为例,从语料库角度分析论文摘要英译的显化特征。通过自建小型英汉平行语料库(CMAC与CMATC)及英语类比语料库(CMATC与NMAC),分析发现:摘要英译中连接词与代词使用均具有显化特征,但仍然存在不足。为使译文更为地道、得体,译者应把握好连接词、代词显化的具体类别及"显化度"。  相似文献   

8.
日语第一、二人称代词的日常使用习惯反映了其使用规律以及日本区别于其它民族的文化特色。日语会话中人称代词的替换也极具日本文化特色。通过例句对日语会话中第一、二人称的替换现象及其翻译技巧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应考虑到跨文化交际,以做到翻译的准确与恰当。  相似文献   

9.
以关联翻译理论为基础,对《老人与海》中人称代词的大量使用及其变异现象进行分析,对吴劳、宋碧云两个汉译本中人称代词变异处理进行对比,通过认知语境寻找翻译最佳关联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日语中的主语按照日本人的语言习惯,经常被省略。被省略的主语以人称代词最多,主要是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代词。这种主语省略现象除了受日语自身特点的影响之外,也与日本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受日本的自然地理位置,传统的生产方式,日本人的语言心理,日本人的认识方法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日语中主语省略现象充分体现了日本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母语负迁移对汉译英翻译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主要从零位主语和形式主语、话题显著与主语显著、汉英主语的词类以及人称主语和物称主语四个方面探讨了汉英主语的差异,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在母语负迁移影响下,学习者在汉译英的主语选择中出现的四大问题:主语丢失、主语与主题混淆、主语词性混淆及频繁使用人称主语。同时提出了学习者可采用的相关的翻译方法:补译主语、转化汉语主题语、转化词性及使用非人称主语。  相似文献   

12.
语料库语言学是描写性翻译研究的新发展,是一项实证性的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文章采用语料库的实证方法对汉英科技类文章中的显化特征进行研究,以自建的小型理工科硕士论文摘要英汉平行语料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本连接词的考察和分析,验证了在科技文章中也存在显化特征这一假设,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显化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将源语中含蓄隐晦的信息在目的语中明白无误地表述出来,文学翻译中明显存在着语用显化的倾向。基于语用显化理论,结合古典诗词的常见英文译本、钱钟书《围城》中部分语料以及清末民初一些翻译实例,探索处理文学翻译中文化成分的5种处理模式,认为其中3种归属于语用显化策略。分析了语用显化倾向的形成原因及限度,并尝试解决文学翻译中文化符码再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在对48名不同英语水平的大学生英语作文中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时,发现同一语篇的叙述中普遍存在不同人称代词频繁转换即语篇视点转换的现象,然后从中西文化和思维差异、英汉人称代词语义的模糊性与复杂性等角度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对48名不同英语水平的大学生英语作文中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时,发现同一语篇的叙述中普遍存在不同人称代词频繁转换即语篇视点转换的现象,然后从中西文化和思维差异、英汉人称代词语义的模糊性与复杂性等角度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有关日语中的主语问题可以说是一个既旧又新的问题,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直到现在有关日语主语是否存在也仍然没有定论。本文从教育的角度和世界各国语言的一般性出发,承认日语中存在主语。但是主语在句中的地位不像英语和汉语那样重要,按照日本人的语言习惯,经常被省略了。而且被省略的主语以人称代词最多,主要是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代词。  相似文献   

17.
主语作为动作行为的执行主体或者承受主体,在英语句法结构中是不可或缺的成分,通常需要在句子中显现出来,呈现鲜明的显化特征。以英语主语为研究对象,对影响英语主语显性特征的表现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包括其在表现类型上出现的分化现象,在构成形式上存在的多样化现象,以及在主谓关系上表现出来的固化现象等,阐明了这些因素对英语结构主语的显化起着决定性作用,并揭示了其内在原因和表现特点,为英语学习和应用提供了现实性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显化"是翻译普遍性中的重要特征。检索《红楼梦》平行语料库中的"代词+助词缩写"形式,发现两译本在BE、HAVE、WILL的缩写使用上基本接近翻译英语语料库TEC,均有别于英国国家语料库BNC,证明了两译本作为翻译文本而表现出的显化特征,也证实了Baker等人提出的"翻译普遍性"假说。此外,较之杨译本而言,霍译本的显化特征更明显,作为翻译文本的特征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人称代词是使用频率非常高、功能十分重要但形式却相对比较简单的一种词类.本文在对英语人称代词的各种语用规则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类英语招聘广告中人称代词出现频率的概率统计,试图得出英语招聘广告中人称代词实际运用的语用意义.最后比较了人称代词在英汉招聘广告中的运用频率,再一次强化了英语人称代词实际运用的语用意义,以促进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20.
"显化"是指原文本的隐含信息在翻译时得到明晰化。作为翻译普遍特征之一,目前针对显化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少数双语平行对比的文学译本比较,法律尤其是涉海法律英译领域较少论及。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英译为例,对海商法英译中的显化表现进行探讨,认为由于法律和文学文本的差异,目前基于文学翻译的显化分类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海商法英译。海商法英译的显化体现在语言功能和法律功能两个层面。语言功能上的显化类似文学文本的显化类型;法律功能上的显化则表现在文本格式显化、文本特征显化和文本意图显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