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释慧皎所撰《高僧传》是我国目前完整保留下来的最早的一部僧传。它不仅是研究六朝史的重要文献,而且也是研究中古汉语的宝贵资料。目前通行的中华书局2004年4月第4次印刷本《高僧传》(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在1992年和1997年印刷本的基础上,对一些明显的错讹进行了修正,可谓“后出转精”,但有些校点仍可进一步商榷。今检时贤未言及者数例,以就正于方家。1.“伪秦建元九年(373),秦将苻坚冠斥襄阳,道安为朱序所拘,不能得去,乃分张徒众,各随所之。”(卷六“晋庐山释慧远”,第212页)  相似文献   

2.
近读裴传永《〈隆中对〉别论》一文(载《山东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以下简称《别论》),觉文章观点和立论角度颇为新颖,但我认为文中也有值得商榷之处,因陈管见,与裴传永同志讨论。 一 《别论》认为,《隆中对》“既非刘备集团的行动纲领”,刘备集团也并未沿着《隆中对》的路  相似文献   

3.
刘湘兰 《兰州学刊》2010,(8):173-174
中华书局版汤注《高僧传》,在校勘、标点方面存在若干可进一步商榷的问题,今结合其他佛教典籍,从标点与文字两方面对汤注《高僧传》中的17个可疑之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李建军 《兰州学刊》2006,17(8):66-67
本文对《敦煌变文校注.庐山远公话》、《〈庐山远公话〉新校》、《〈庐山远公话〉校注商补》的阙漏之处进行校补,共得十四条。  相似文献   

5.
梁释慧皎《高僧传》是研究中古汉语和中古史的宝贵资料。目前通行的中华书局2004年版《高僧传》是汤用彤先生校注、汤一玄整理过的比较好的本子。由于诸多原因,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虽时贤也多有匡正,然而可商榷之处亦复不少。今择取数例,略陈鄙见以就正于方家。1.明晨诣辅共语,  相似文献   

6.
刘琳《华阳国志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版)征引博洽,校释精核,读后获益甚多。但间亦有可商之处。此举一例:旧版《华阳国志·南中志附交州》内云:“初,晋武帝以[杨]稷为交州刺史,大封半道,稷城陷,或传降故不录。”《校注》校点为:“初,晋武帝以[杨]稷为交州刺史,大封;半道,稷城陷,或传降,故不录。”(见第465页)校点上之差异反映理解上之不同。余以为《校注》将旧版《华阳国志》中之“大封半道”四字,用分号中断,实为未当。究其原因,则在对“大封”二字之理解上。愚谓此处之“大封”,非“大封功臣”之概述,实乃“大封诏书”之简称,故非动词,而是名词。按《三国志·魏书·吕布传》注引《英雄记》云:张扬受李傕、郭汜购募,共图布。杨“外许汜、傕,内实保护布。汜、傕患之,更下大封诏书,以布为  相似文献   

7.
《醒世姻缘传》的作者是不是蒲松龄,学术界历来有争论。我在《<醒世姻缘传>作者新探》(见《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5期)、《<醒世姻缘传>为蒲松龄所作说质疑》(见《殷都学刊》1985年第4期)、《也谈<醒世姻缘传>的成书年代》(见《殷都学刊》1986年第2期)等文章中都谈到应该是清初文学家丁耀亢,而不是蒲松龄。为了进一步说明《醒世姻缘传》不是蒲松龄的作品,有必要把《醒世姻缘传》与蒲松龄的作品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ao11年第7期《关于〈归去来兮辞〉的几个问题》一文,针对《文学遗产》2005年第1期《〈归去来兮辞〉索隐三例》的观点进行辩驳,但是,强调字面义不能否定双关义的存在,双关义不会给陶渊明带来“僭逆”之罪,双关义的存在尽管只是一种可能性,但是,否证的方法宜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9.
徐斯年 《齐鲁学刊》2006,10(1):145-148
袁良骏先生的《民国武侠小说的泛滥与〈武侠会党编〉的误评误导》一文在《齐鲁学刊》2003年第6期发表后,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反响。作为《武侠会党编》的编者之一,本人对袁文中的某些论点表示不敢苟同,并对袁文不讲逻辑、不顾事实之处表示遗憾。  相似文献   

10.
书讯     
1986年7月5日出版的第28期《山东新书目》介绍了齐鲁书社将要出版的一批新书,据知其中的《治学小言》、《〈公孙龙子〉蠢则》、《江西诗派研究》为我省学者所著。该期《山东新书目》在征订提示中还  相似文献   

11.
《唐六典》不是行政法典——答宁志新先生《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读者评议”栏刊出了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宁志新先生的文章《〈唐六典〉仅仅是一般的官修典籍吗?》,对我在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6期的《〈唐六典〉性质论》一文中所阐述的否定《...  相似文献   

12.
张远芬先生在《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84年第4期上撰《魏著〈金瓶梅词话注释〉辨正》一文,其中颇有独到的正确的见解,但也有需“辨正”之处、试举例如下:[例]妇人道:“莫不奴的鞋也要瞧不成?”(7回)魏解:捐妇女们的应用物品、别人不应该看的东西。芬按:错。“鞋脚”,即鞋袜之类,并非专指妇女的用品,孟玉楼之所以不让张四舅看,因为那是“奴的鞋脚”。  相似文献   

13.
《滇云历年传》是一部较有价值的历史著作,本文作者认为它的优长之处在于:1、纲举目张,简明扼要;2、是撰者的“一家之言”;3、全书强烈而鲜明地贬抑分裂,褒扬统一;4、保存了一些珍贵的史料。可惜此书一直未断句标点,又多鲁鱼亥豕之讹。标点此书,是本文作者少年时期即已萌生的愿望,半个世纪过去了,仍矢志不移,1983年后正式投入这项工作。经过几天的辛勤劳动,终于完成了多年的宿愿。随着此项校点工作的完成,不少关于此书标点断句上的疑难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也廓清了书中的一些讹误。我们热情期待着这部《滇云历年传》校点本的早日问世,为我国古籍整理事业再添新花。  相似文献   

14.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999年第 7,8,9期连载了我的文章《评人教社〈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新教材——— 130例质疑引发的思考》 ,随后该刊 2 0 0 0年第 3期发表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署名任史识的回应文章《评黄安年先生〈评人教社〈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新教材〉一文———也谈“130例”质疑引发的思考》 ,〔 1〕 这两篇意见相左文章 ,在中学历史教学界已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讨论 ,〔 2〕受到了教育界、学术界同行的关注。笔者相信围绕教材编写评论的健康开展 ,对于积极改进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大力推动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努力促进学…  相似文献   

15.
《木兰诗》的著录及其时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齐天举先生在《文学遗产增刊》十四辑和《文学遗产》八四年第一期,分别发表了《关于〈木兰诗〉的著录及其时代问题》、《〈木兰诗〉的著录及其时代问题续证》两篇文章,否定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有关的按语,题注的可靠性,否定《古今乐录》对《木兰诗》的著录,得出该诗产生于唐代的结论。此论实不敢苟同,我想就此谈点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汉语大词典〉书证迟后例补》一文,以唐代高僧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中的语词材料,对《汉语大词典》进行了详细的首引书证例补。但是,该文所列举的许多语词,其实在更早的一些古籍文献中已经出现。本文对此择要进行了补证。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三年内得读两篇关于百回本长篇小说《西游记》是否吴承恩所作的论述,它们是: (1)《百回本〈西游记〉是否吴承恩所作》。章培恒,《社会科学战线》一九八三年第四期(长春,一九八三年十月二十五日出版)。 (2)《有关〈西游记〉的几个问题·撰者是谁的问题》。张静二,《中外文学》第十二卷五期(台北,一九八三年十月一日出版)。章、张二文总的意见都对百回本长篇小说《西游记》乃是吴承恩所作,持保留态度。在  相似文献   

18.
《说苑校证》二十卷,向宗鲁先生著,中华书局1987年版,向著间有可商处,我曾作有《〈说苑校证〉订补》一文(《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1期),今复得若干条,兹敷衍成文,就教于学人。若高缭与婴为兄弟久矣,未尝干婴之过、补婴之阙,特禄仕之臣也。(君道篇 P16)按:若,今也,时间副词。吴昌莹《经词衍释》云:“曰若,发语词,犹言於今也。”章太炎《王伯申新定助词辩》云:“《盘庚》之‘若’当训此,此犹今也。”徐仁甫《广释词》“若犹今”举了4例,可参看。本篇后文云:“今吾好士六年矣,而栾激未尝进一人,是进吾过而黜吾善也。”言赵简子与栾激交…  相似文献   

19.
僧叡,北朝著名佛学家。鸠摩罗什八名入室弟子之一,与道融、僧肇、道生齐名,世称“关中四子”。由于《高僧传》载录语焉不详,他的生卒年迄未确定。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未作考订,石峻等主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迳称生卒年不详。唯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三卷)作了研究,云: 《高僧传》对僧叡的评价很高,但传记却写得语焉不详。从僧叡自己写的《喻疑》推算,他可能  相似文献   

20.
卷二二《王昙首传》帝示僧虔古迹十一卷,就求能书人名。僧虔得人间所有,卷中所无者,吴大皇帝、景帝、归命侯书,桓玄书,及王丞相导、领军洽、中书令珉,张芝、索靖、卫伯儒、张翼十一卷,奏之。又上羊欣所撰《能书人名》一卷。(中华书局1975年版校点本,下同。第602~603页)按:十一卷,《宋书》作十二卷,中华书局校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