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特征省社科院、省委办公厅、省委宣传部、省委政研室、省委党校、省人大民委、省民委、省统计局联合课题组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概括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9大特征。这些特征在云南表现得更鲜明、更突出、...  相似文献   

2.
由省委宣传部、省社联、省社科院和省委党校等四个单位联合发起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讨论会,于今年7月16日至18日在杭州举行。来自我省各地的60余名理论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30篇。在历时三天的讨论中,与会代表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和根本任务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现将这次讨论会的主要观点概述如下。 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依据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社会主义制度也一样,也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从不完善  相似文献   

3.
1987年11月25日至29日,省伦理学会、省教育学会、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省青年研究会和张家港市委党校联合举办的“江苏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理论研讨会”在张家港市委党校召开。这次会议共有92位同志参加,收到论文58篇。会议根据党的十三大文件精神,着重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途径”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会上全国伦理学会常务  相似文献   

4.
《学术探索》2012,(1):1-F0002
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民族文化强省,在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领导下,由省财政厅、省社科联、省社科院、云南大学等单位组织编辑出版的大型哲学社会科学系列丛书——《云南文库》。文库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由《云南  相似文献   

5.
1987年12月3—5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委研究室、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精神文明报社共同发起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讨论会”,在四川大学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50多名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参加了讨论。现将这次会议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及其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省”是个理论通俗化的科学概念。是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在云南的具体化。依法治省体现了执政党治国方式与法治目标的统一 ,反映了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特征 ,是治省模式的法制选择 ,是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战略的法律保障。依法治省必须紧密联系云南“边、山、民”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和“四低四高” ,即社会发育程度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程度高 ,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自然半自然经济比重高 ,劳动者科技素质低、文盲半文盲比重高 ,人民生活总体水平低 ,贫困人口比重高的实际  相似文献   

7.
云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左停陈利君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是不发达阶段,它的特征反映在社会经济的许多方面。云南是我国的一个经济落后省份,又是一个集少数民族特点、边疆、山区等为...  相似文献   

8.
为了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引向深入,进一步加快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与省级有关理论宣传单位连续召开了四次座谈会。10月24日,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委讲师团和四川日报社,邀请我省部分专家、学者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题进行了座谈。10月28日,省委宣传部、省体改委、省社科院和四川日报社邀请我省部分专家、教授、企业家和党政部门负责人以“建立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1993年3月5日~3月6日,云南省社科院科研处、《云南社会科学》编辑部、《光明日报》驻云南记者站共同发起,联合举办了关于边疆民族山区生产力跳跃式发展学术讨论会。来自大专院校、省民委、省经济技术研究中心、省委农村工作部、省扶贫办、省税务局、省委农研中心、省社科院、《云南日报》、《昆明日报》社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共30余人出席了讨论会。会议紧紧围绕三个主题进行了讨论。1.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和山区怎样发展市场经济,如何实现小康目标;2.边疆民族山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方面,能否产生跳跃式的跨越和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共产主义理论讨论会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十一日至十六日在兰州召开。这次讨论会姓为了认真领会和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十二大精神,由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社会科学院、省社联(筹)、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和省国际共运史学会联合召开的。讨论会受到省委领导的重视;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裴江陵、韩志德同志亲自参加了会议的领导,并做了重要讲话。讨论会围绕共产主义理论与实践、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共产主义教育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为了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省社科联于11月22日邀集我省部份专家、学者学习座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参加座谈会的有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省委党校、省社科院、省委讲师团的专家、教授及省委宣传部、省委政策研究室、省社科联有关负责人共20多位同志与会同志在认真学习文件精神的基础上,联系四川实际,座谈交流了学习心得,着重就如何认识深化改革与加快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认识发展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当前,我们整个国家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经济建设处于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发展的阶段,我们的改革处于旧体制向新体制转变,由浅层次向深层次发展的阶段。在这个总趋势下,必须认清云南的省情,抓住特点,将改革引向深入,选准云南经济起飞的突破口。为此,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综合经济研究所邀请了昆明地区部分大专院校、研究单位和实际工作部门的有关专家、学者、部门领导共一百多人,于1987年9月19日在昆明召开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云南经济发展问题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这次会议是“富民兴滇”畅谈会的继续,将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人D比例较大的有内蒙古、西藏、新疆、宁夏、广西5个民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青海3个省,我们称之为民族地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防、促进全国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①改革开放20年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这一变化进行认真的探析,对全国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一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深刻地反映…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纪要经中共云南省委同意,由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和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委政策研究室、省社科院、省社科联、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联合组织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于1996年8月7日至10日在昆明举行。这次研...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社科联召开《云南学术探索》恢复公开发行座谈会三月二日,省社科联召开《云南学术探索》恢复公开发行座谈会。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王天玺同志到会祝贺并作了重要讲话,省社科界的专家学者、杂志社和省市新闻单位的代表近40人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省社科联党...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述要唐永进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教委、省社科院、省杜科联和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四川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于1994年11月1日至...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11月23日—26日在成都召开,会议是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委党校、《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省社科联、省教委、省社科院、省党史学会等单位联合发起召开的。来自全省各地的100余名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汇聚一堂,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绩,学习、研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的领导聂荣贵、秦玉琴、席义方、孟俊修等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学习和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基本任务梁金泉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宣传思想工作的决定》,省社科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今天正式成立。再过几天,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的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也将正式成立。这两个研究中心的成立,必...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至二十八日,省哲学学会、省社科院哲学所和省“五四三”办公室联合召开了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讨论会。在宁的省哲学学会理事及宣传、理论战线的同志共六十多人参加了讨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霞林同志到会并作了发言。讨论会上,一些同志就精神文明的基础理论、精神文明建设在当前存在的问题、精神文明建设与培育社会主义新人、  相似文献   

20.
在七月五日、十九日和八月二日,省委宣传部、省委调查研究室和省社会科学院联合召开了双周经济座谈会,就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生产目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参加座谈会的有省级经济部门负责同志、宣传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共四十多人。省委第一书记宋平、书记杨植霖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我省具体情况,遵循“双百”方针,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开展争论,共同探讨。围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生产目的这个中心,交换了各自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