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当德国的汉学家访问中国时,我相信他们会像中国的德语专家访问德国一样感到宾至如归。汉学世界深深吸引了我外国汉学家最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愿意投身于汉学研究。吸引我进入汉学世界的原因有五点。原因之一是学校。几位高中老师认为我毕业后会攻读他们专业的学位,比如数学或德语,但其实我一直试图从各所大学里搜寻哪些科目最难学,结果听到的回答总是“汉学”。后来我找到一所大学,即德国最好的汉学家马汉茂教授所在的波鸿鲁尔大学。  相似文献   

2.
瑞典汉学家罗多弼(Torbjorn Loden)是欧洲最具代表性的汉学家之一,他是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中文系主任和亚太研究中心执行主席,在中国文化翻译和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很高成就. 罗多弼的研究领域覆盖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现代文学,他在戴震思想研究方面取得了公认成就.他孜孜不倦,常年从事汉语和中国文化教学,桃李满天下.  相似文献   

3.
由于东欧词家的政治体制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目前波兰玛克兰、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等国的知识分子正在大量移居海外,引起了政府部门的日益关注,如果对此不能采取有效的对策的活,前景令人担忧。忧思之一:外流的人1是否还会回归?外流的人才当中有许多是科学家,当他们离开自己祖国的实验室时,不仅带走了他们各自尖端的科学知识,而且还带走了他们的声望,而这些声望则正是他们所从事的学科后继有人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东欧国家政府最担心的是,这些移居海外的外流人才绝大多数将会一去不复返,由此带来的损失将难以…  相似文献   

4.
三月的中国已是阳春,而广袤的俄罗斯依旧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这春寒料峭的北国之都——莫斯科,笔者有幸走访了亚非学院的三位女汉学家:布莉根娜·柳博芙·乔罗报叶芙娜,伏罗罗瓦·玛哥莉达·金娜吉叶芙娜,拉莉莎·叶芙根尼叶芙娜·波梅兰来娃。采访之际正值“国际妇女节”,谨以此文向热爱中国,并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职业的俄罗斯女教师、学者,表示敬意。柳博芙是位资历深厚的老汉学家,特别在汉语语言、语音方面,造诣颇深。50年代末,她中学毕业了。在中苏友好的年代里,在对东方古国怀着憧憬和想往的青年时代,在大学生活将…  相似文献   

5.
一方面,中西社会习俗,一直是现代社会所普遍关注的问题,这种社会习俗的差异影响着我国的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交流。而西方国家与我国的社会习俗的不同,也成为了他们不了解中国,曲解中国,甚至敌视中国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文化障碍在学界也成为了又一新型的研究视角。因此,在文化障碍的视角下对于西方国家与中国的差异进行全新的界定与比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初见顾彬(Wolfgang Kubin),当记者称呼他为汉学家时,他会首先纠正记者:“不要叫我汉学家,请叫我诗人顾彬。”  相似文献   

7.
手机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有人说手机已经成为当代人类的身体器官之一,而智能手机上的很多APP也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本期“国际朋友说”,我们请5个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谈谈在中国的移动生活,谈谈他们离不开的那些手机APP。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明确指出“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阿拉伯国家也随之出现“中文热”,正如阿拉伯汉学家所说,当下中国出版的汉阿词典已成为深入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开展同中国人民交流互鉴的合作桥梁。回溯过往,近百年间中阿典籍互译出版史上那一部部丹青典藏词典作品,在为岁月留痕的同时早已融入所在民族记忆里。  相似文献   

9.
当成千上万的家长争先恐后把他们的子女送进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校门之时,他们中很少有人知道,作一为一位38年来把自己的身心都溶进教育事业的高校当家人,“北外”的校长陈乃芳是怎样用慈母般的热忱呵护着这所被称为中国外交官的“摇篮”的学校,而她自己又是怎样工作和生活的。确实,陈乃芳的生活节奏很紧张,作为国家教育部直属34所院校中的仅有两位女性正校长之一。虽然她身上比别人还多挑着一副党委书一记的担子。但无疑她是个事业上的核_仗者;而作为一个20世纪末的职业_女性,她又是一位未曾会养中国女快传统美德的贤妻良母。审视一…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政治环境的日益昌明和经济建设的持续增长,一批又一批留学人员,满怀报国热情和求知欲望,远涉重洋,刻苦学习,并以各种方式热忱为国服务,他们不仅给中国带来了更加理性与开放的心态,加速了中国融入国际文明的步伐;同时,也为中国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注入了蓬勃活力。实践证明:他们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伟大战略部署中,海外留学人员以其鲜明的国际化视野和涉足国外高科技领域形成的各种优势,再次成为东北地区人才…  相似文献   

11.
正每个外国汉学家都与中国有着一段缘分和故事,诚曦就是这样一位有故事的汉学家。很珍惜"研修计划"的机会认识诚曦,是在近日"2014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上。无论是在课堂上听专家学者的讲课、去社科院与教授们研讨、体验中国传统文化,诚曦总是很活跃,让人印象深刻。诚曦,现任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中国中心主任,研究方向是中国艺术、武术、哲学、音乐以及中西方哲学比较。18年前因武术结缘中国的诚曦,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她来  相似文献   

12.
他是中国最大的外资投资单体——英特尔晶圆68项目的奠基人之一;他荣获2009年中国政府“友谊奖”,成为英特尔员工荣获“友谊奖”第一人;他举家落户大连,笑称大连是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就是英特尔大连芯片厂总经理柯必杰。  相似文献   

13.
李艺雯 《国际人才交流》2009,(4):I0002-I0003
近几年,中国媒体队伍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金发碧眼”——在新闻直播间的镜头前,洋主播端坐台前流利播报;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洋记者手持录音笔认真倾听;在报章杂志的选题策划会上,洋编辑出谋划策直抒己见。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外文局、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中国权威媒体中都留下了外国专家的身影和足迹。这些外国专家们身在中国、关注中国、报道中国,为蓬勃发展的中国媒体事业而奔忙。如今,外籍专家已成为中国媒体国际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9月底,国庆的氛围弥漫整个北京城,到处都在张灯结彩准备欢庆这个美好节日的时候,首都也迎来了一批尊贵的外国客人们。说他们尊贵,是因为他们为中国的建设做出了贡献,我们从心里面尊敬他们,感谢他们,把他们当作我们最尊贵的客人来热情接待。这批客人就是来自亚美尼亚、美国、日本、德国等19个国家的51位2002年“友谊奖”获奖专家和他们的配偶。我们中国人昵称他们为:“中国的洋劳模”。一在这个洋功臣汇聚一堂的时刻,我看到的是一张张和善而谦逊的面孔,我看到的是平静而幸福的笑颜,可是若要知道他们都为中国的建设立下了什么功劳…  相似文献   

15.
以国民政府教育部统计的1931年十三所国立大学为考察对象,十一位校长为留美出身或有游学美国经历。他们在长校期间有共同的特点:提倡通识教育,注重通专结合;重视学生的实践,强调服务社会;鼓励学生自治。他们长校国立大学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社会化和民主化以及高等教育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欧洲曾是中国青年自费留学的首选地区。那时的留学生虽然也打些工,但目的主要还是用以补贴生活。“创造财富”不仅与他们无缘,甚至根本没有进入过他们的思维。而今天,新一代中国留欧学生正以全新的视角,开拓着个性化的留学生活方式,除了学习之外,打拼出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也已成为他们留学生活的选择之一。赵雪的创业经历,则多少反映了中国几代留欧学生留学意识与留学生活的嬗变。  相似文献   

17.
1865年,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开办了一家生产纸和纸浆的公司,取名NOKIA。它的创立者们大概不会想到:130年后,这家公司会成为世界最著名的电信公司之一;他们更不会想到,诺基亚的产品会销往亚洲市场,在被称为“神秘古国”的中国寻求发展。近几年,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电信事业也出现了迅猛发展的势头。诺基亚公司抓住这一时机,不断加强和扩大与我国电信部门的合作,使它的先进技术和电信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央电视台出现了诺基亚的产品广告,大街上的诺基亚广告牌也时有所见。位于北京建外大街的国际俱乐部是中外客商云集之地…  相似文献   

18.
机构要成为学习型组织,迈步向前,惟有实行全面优质管理制度、重整业务或实施任何形式的改革方案。公司上下亦因此要学习一套或以上的新技能,而中层人员以经验见长,是最佳的导师。纵然他们需要先学会有关课题,方能培训他人,但其仍能立即将所学融合到公司的文化和业务中,以培养无数如他们一样,穷于理解如何融入新体制的员工们。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对外开放日益加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也逐渐加快。中国各高校与国外高校联合创办的大学生海外交流项目成为了高校与其他高校交流教育理念,促进高校大学生个人发展,培养大学国际视野的途径之一。然而大学生海外交流项目对于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具有何种影响,个人发展的什么方面具有影响,影响程度如何仍需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的核心。如何实施,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坏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在这一前提要求,我们的英语课堂应怎样开展教学呢?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