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宜勇 《职业》2016,(31):36-37
"新型学徒制"是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形式.这既是一种制度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又是一种具体化的人才使用方式.而在"新型学徒制"试点过程中,职业院校面临着企业积极性不高、培训师傅能力参差不齐、学生实习岗位质量偏低、合法权益受侵害等问题.本文分别从建立企业培训师傅资格认证体系、发挥企业作用以及职业院校层面三方面对构建"新型学徒制"模式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以促进"新型学徒制"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思政教育有了更为宽泛的理解和延伸,已超出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主阵地的范畴。在课程思政理念大背景下,除了思政课程之外,我们的专业课程在教育教学中也要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这是课程全程育人的一次全新的革新。而作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英语课程也不例外,该课程受众面极为广泛,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政教育是其应有之义。如何找到英语课程的思政教育点,从哪些方面考虑才切实可行,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就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渗透思政教育的具体实践做法进行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潘丽好  王赟 《职业》2017,(15):119-121
本文对基本企业周期游戏模块的由来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其在现代企业管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实践和探索,阐述基本企业周期游戏模块在现代企业管理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4.
邱霞 《职业》2013,(3):75-76
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焊接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从制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开发符合焊接培养特点的学材、有效的教学模式、一体化资源的建设等几个方面,围绕“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和自身的做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韦良云 《职业》2008,(14):29
探究学习是一种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积极的学习模式,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发现、发明的心理动机和探索的精神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育更是要立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探究式学习,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探究者"和"运用者".  相似文献   

6.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国际贸易专业与其他理工科专业相比,不仅有很强的理论性,而且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在我们高职院校教学的实践中,并没有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因此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薄弱环节,从而很难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同时,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实用性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由此可见,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国际贸易高职人才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赵静  黄云忠 《职业》2012,(21):70-71
一、校企合作模式、机制的基本内涵模式是指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这就是模式。我国学者查有梁先生在《教育建模》一书中,从模式论的高度对什么是模式给出了一个全面的定性叙述:"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与科学思维方法。"校企合作作为区别于学校本位模式、企业本位模式和社会本位模式的第四种职教发展模式,是基于市场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导向的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是在社会教育和培训合格劳动者的目标下,开展的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合作  相似文献   

8.
刘军 《职业》2017,(32):44-45
本文为满足区域光电产业人才的需求,从学生职业发展出发,探索并实践以"一条主线、两个方面、三个维度"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通过现代班组长管理能力内容的教育与实践,更具职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模式与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静  黄云忠 《职业》2012,(24):117-118
一、校企合作模式、机制的基本内涵模式是指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我国学者查有梁先生在《教育建模》一书中,从模式论的高度对什么是模式给出了一个全面的定性叙述:"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与科学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职教课程改革,通过引入西方的课程理论,如双元制、CBE模式、MES模式课程理论,促进了课程模式的本土化发展,出现了的"宽基础、活模块"的项目化课程模式.然而如何才能做好项目化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职教课程改革通过引入西方的课程理论,如双元制、CBE模式、MES模式等,有效地促进了课程模式的本土化发展,出现了"宽基础、活模块"的项目化课程模式.然而,如何才能做好项目化课程的教学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经过长期的思考与实践,我们采用了项目协作学习法,对承担的课程进行改革,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全球胜任力"在本质上与外语教育的素养培养密切相关。基于当前语言智慧习得现状,本文主要探索在语言智慧习得中如何培养"全球胜任力",并提出三种模式:认知力+胜任力培养模式、外语学科+其他学科培养模式和专门用途英语+其他语种培养模式,最后分析这三种模式的运行机制对智慧环境下语言习得的"反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林小星 《职业》2007,(24):102-103
一、学校的组织文化建设   学校的组织文化,是全校师生员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以及其他各项活动中,逐步形成并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和心理、意识倾向,包括物质实体文化、精神舆论文化、组织行为文化和管理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逐年加大,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专业教育硕士的培养方向也相应随之调整。如何结合中学教学实践,改革创新数学教师的培养模式,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艰巨任务。研究表明:以"案例"为载体,采用"模块式"教学设计,是一种与教育硕士培养更加匹配的教学模式。采用"案例"驱动的教学方式,既可以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同时实现了培养目标与途径"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李秀云 《职业》2011,(32):35-35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而积淀下来的传统的、经典的经验展示,包括全体师生应该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它是一种管理文化,同时更是教育文化,它可以分为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方面,它起着示范、导向、约束和熏陶等作用。校园文化在大学、普通高中甚至小学已经成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它时刻激励着老师努力工作,  相似文献   

16.
<数字电路基础>是技工学校电子技术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课程内容涵盖了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脉冲产生与变换电路、时序逻辑电路、A/D转换和D/A转换六个模块,其实质就是学习和掌握一些集成芯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鉴于技工学校学生偏向动手实践的特点,我们在教学结构的设计上采用了一种"四环节法",即仿真实验环节、电脑设计PCB环节、PCB板DIY环节、焊接调试环节,来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一体化式教学.下面笔者阐述一下"四环节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7.
开启"创业思维"是创新时代的需求,高校在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香港地区高校以香港中文大学为典型代表开展的创业教育,在创业理念、课程设置、实践模式和理论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在教学上,以"创业思维"为核心培育学生创新精神;以"创业思维"为导向设计教育课程内容。在实践上,开启了"创业思维"的孵化平台;提升了"创业思维"的竞赛平台。在研究上,以"五重动力"创业模型为基础,展开创业教育研究;以真实创业案例为研究素材,培养学生企业家精神;以翔实数据为支撑,为政府和创业者了解市场提供信息。借鉴香港中文大学创业教育以"创业思维"为理念,在教育理念、实践体系、运行模式等方面有效做法,对内地高校创业教育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吴启红 《职业》2016,(3):74-75
随着企业对技工院校技能人才需求的变化,实现"零距离"和"高质量"就业以适应社会的变化是当前高职教育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探索以技能培养、实践培训为主体应用型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成为职业院校必经之路.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在各职业院校悄然兴起,并纳入日常教学模式,也是课程改革的最佳选择和有效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从古至今,医学与文学始终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医学是实用主义,主要研究人的生理和肉体,具有防御和治疗疾病的实用价值。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具有丰富的感情深邃的思想,主要研究人的语言和心理,它们都具有人文关怀的特性。医学院校在进行专业医学教育的同时,能开设相关文学科目,提倡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借助文学这一平台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构建"人文化"的医学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0.
王京伟 《职业》2017,(9):32-33
人社部在《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里,明确指出技工学校要"增强技工教育特色,坚持校企合作特色".在我国,校企合作一直是技工学校的基本办学制度,是行业、企业,并为行业、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依据,是技工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本文就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校企合作的实践进行分析阐述,提出技工学校应该"立足行业,依托企业"开展职业教育,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不断探索、实践多种校企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