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贤帝"治下的罗马帝国向来为西方史家所称道.此间,帝国内部繁荣,边境安宁,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五贤帝"治军成效显著.虽然五位皇帝在位期间推行的军事政策不尽一致,军队的军事任务亦存在差异,但都通过不同手段、方式保持了军队的稳定,为帝国繁荣提供了保障."五贤帝"治军主要体现在对军团和近卫军的治理.因"五贤帝"治军有方,使军队能够履行自己的职能,或对外征伐,或固守边境,甚至帝国历史上作恶多端的近卫军也未得兴风作浪之机.军队稳定与帝国稳定成正比,这一时段的历史可资证明.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以清王朝的失败而告终,人们在反思战争失败原因时,不难发现清代水师在建军方略上存在重大失误,由海防观念的缺失,水师体制的落后,海军知识的缺乏以及水师的腐败等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了水师的落后,从而使得清代水师面对列强叩关而失去锁关之力,导致了鸦片战争最后失败的结局。  相似文献   

3.
“四帝共治”是解读戴克里先的“关键词”之一,也是罗马帝国晚期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共治”在罗马史上多有记录,但人数、时间均不及“四帝共治”。与历次“共治”不同的是,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成员彼此无血缘关系,依姻缘联系在一起。戴克里先将帝国分成四个部分,交由“四帝”统治,四分了帝国的政治空间和地理空间。“四帝”各自拥有都城、宫廷、官僚机构和军队,导致开支浩繁。“四帝共治”彻底颠覆了元首制,直接否定了皇帝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4.
周益锋 《江右论坛》2007,8(8):57-58
最近几个月,陈水扁当局"台独"动作频频,先是授意一批所谓的"邦交国"在联合国叫嚷台湾"入联",失败后又接着要在2008年"大选"时进行"入联公投",而此波未平,又开始提出"正常国家决议文",台海局势骤然紧张起来.但纵观两岸各方面的情况,未来台海局势走向,一定是"和"而非战这主要由四个原因所决定.  相似文献   

5.
宁德业  潘丽娟 《唐都学刊》2005,21(2):101-107
苏东前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前后经历40余年,出现了三次浪潮,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却犯下了严重错误,最终走向失败.这主要是由于其实行了错误的改革路线,党内特权、腐败现象也导致了民心丧失,最终使改革失去了群众基础,同时也是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现有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我们中国要吸取其教训,从改革的指导思想、策略原则、和谐环境构建等方面取得突破,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马国钧 《学术交流》2001,26(6):6-11
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变为执政党,客观环境和历史任务都发生了根本转变,它不仅要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还要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样必须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外国有经济中的业主、管理者、科技人民同样是国家建设者,其中的优秀分子,有要求又符合党员条件的、应该把他们吸收到党内来.这样有利于发挥党的社会作用,增强党的凝聚力,保护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7.
《东西南北》2008,(7):24-25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最勇敢的自救龚天秀家在农业银行宿舍楼三楼。突然房子摇晃了一下,她还没有反应过来,房子又剧烈晃动。丈夫大喊"地震",还没跑到卫生间,楼就塌了。楼塌的时候,他一直用胳膊护着她。龚天秀右腿被一块楼板砸住了,神志还很清醒。丈夫一直死死地把她护在胳膊下,说:"我可能不行了,估计要死了。"龚天秀一摸丈夫  相似文献   

8.
楚汉战争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为重大的战争之一,关于这场战争胜负的原因,史学界比较流行的观点有用人说、刘邦项羽性格素质说和地理因素说。但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两大集团对于当时社会各阶层利益诉求的回应。项羽在主持分封时损害了旧贵族和豪杰出身的义军领袖利益,导致他们起兵反叛。又不能分利与士,失去士阶层的支持。他完全忽略底层民众的利益诉求使他丧失民心,无法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最终陷入各种势力的联合剿杀,兵败而亡。而刘邦则相反,他不仅"饶人爵邑",与士同利,赢得士阶层的支持;又顺应民意,废除秦之酷法苛政,并把秦之苑囿园池与关中民耕种,与民同利,赢得关中民心,有关中作根据地,这是其取胜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戊戌政变失败后梁启超等维新派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清议报》(1898.12~1901.12)以主持清议、开发民智为宗旨,表达出鲜明的政治主张,并进行积极的思想启蒙尝试。《清议报》中包含大量有关朝鲜半岛的论说,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都是围绕日本与俄国为一己之私而在朝鲜半岛角逐展开评述的,欧美列强在东亚势力的扩张,以及日俄与其他列强之间的纠葛都有涉及。梳理《清议报》对近代日俄在朝鲜半岛角逐的刊载情况,可以在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下更加全面地认识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朝鲜半岛处境,也可以更真切地理解维新派借助言说朝鲜以警醒濒临亡国灭种边缘的中国之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10.
刘凤云 《求是学刊》2014,(3):155-165
"有治人无治法"蕴含着儒家的最高政治理想,对"治人"在国家行政中作用的充分肯定,体现了古代思想家及统治者的政治先觉。而清朝康雍乾三帝将"有治人无治法"引入用人选官的行政体制,无疑对清朝权力主体及治国方略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在古代国家行政过程中,法规与制度始终是作为根本性原则存在的,只是清朝皇帝乾纲独断的风格,往往又随时去"破坏"既定的"治法",最终致"有治人无治法"成为"君道"。而古人所强调的"治人"在政治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也是值得我们今天深思的。  相似文献   

11.
日本当代右翼思潮是其近代外扩思潮的继续和变型.无论是近代的外扩思潮还是当代的右翼思潮,其基本内容都是围绕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至二战结束时的70余年间所发动的侵略战争而言的.二战后,在国内外双重因素的推动下,日本右翼势力得以复活,新右翼势力不断滋生,从而形成了一股否定和美化侵略战争、为侵略历史翻案的思潮,可称之为当代的右翼思潮.如果说,近代外扩思潮的核心是"侵略有理论",那么,当代右翼思潮的核心则是"侵略有功论".  相似文献   

12.
吴佩芬 《社科纵横》2012,(6):130-131
解放战争共产党胜利、国民党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士气的较量——国民党士气低落,共产党士气高涨。民心所向——共产党紧紧抓住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土地问题,赢得了民心;而国民党在农民土地问题上无所作为,并以其暴政使农民状况持续恶化,进而失掉了民心。统一战线——共产党建立了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使蒋介石政权空前孤立,分崩离析。战略战术——毛泽东战略战术正确,蒋介石长于政治权术,在军事指挥上独断专行。国际形势——大国之间的博弈有利于共产党。  相似文献   

13.
《学问》2010,(2)
郭松龄倒戈反奉失败的原因,最主要的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李景林的背叛、三角同盟的破裂、国民军的支援不利等等,郭松龄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以及指挥失误等方面也是重要因素。由郭松龄倒戈反奉引发的"首都革命"及东北政权革命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发动和领导下展开的,虽然郭松龄倒戈反奉失败,但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吸取了这种失败的教训,才真正懂得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和"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这样一些深刻的革命道理。  相似文献   

14.
《社科纵横》2017,(8):29-33
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面临的形势是一方面从严治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另一方面依然存在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目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党面临着"四大危险"和"四种考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和紧迫。其对策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坚持从严治吏,在选人用人上把好方向、守住原则;从严强化监督,凝聚管党治党合力;保持高压态势,持之以恒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坚持制度治党,提高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除注释方法、文献考订及艺术评价外,李壁《王荆文公诗注》在评价王安石方面也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王安石之变法,遭到南宋朝廷严厉清算,北宋亡国之罪亦被归咎于此;李壁从王安石变法的"本心"出发,对其忠纯为国的精神表示同情之理解。王安石之学术,理学家为争道统斥其为"异端邪说",进而全面批判王安石;李壁注虽也受理学思想影响,但却并不因此否定王安石的学术及其他。王安石之人格,南宋兴起了将其"小人化"的批评风潮;李壁则通过诗歌笺注为王安石辩诬,并高度赞誉了荆公的道德和品格。  相似文献   

16.
自孝武帝以来,刘宋财政日趋依赖扬州东土诸郡(三吴、吴会).在政治上,孝武帝将浙江东五郡划出扬州暨王畿范围,造成"一州两格"的格局.景和、泰始之际,东土诸郡在会稽的主导下起兵,便是孝武帝改制的反向后果.孝武帝以来建康朝廷的王畿化使东土诸郡与建康之间的人事关系错综复杂,这是东土士族、豪强的地方势力在战后得以留存的重要原因.控制东土诸郡的宋明帝"以中制外"、重构了政权,但东土诸郡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宋明帝时期,浙江东五郡在扬州之内仍被区别对待.泰始五年(469)蔡兴宗主政会稽,浙江东五郡与建康朝廷良性互动,孝武帝改制以来扬州"一州两格"的局面才稍有改变.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内乱加重之际,日本田中内阁上台,推行强硬的干涉中国内政和独霸中国东北的政策."东方会议"在此背景下召开,并通过<对华政策纲领>,会后加快了侵略东北的步伐.但是在解决与张作霖的关系上,日本统治集团之间意见并不统一,田中内阁寄希望于外交和经济手段迫使张作霖屈服,军方却急于武力干预除掉张作霖.皇姑屯事件既是"东方会议"的一个隐形"图谋",又是日本不同侵略势力矛盾的反映,同时成为导致田中内阁垮台的直接因素.历史证明:中华民族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日本逆历史规律而行,分裂中国的企图最终未能得逞,反而在客观上加速了中国南北统一局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张晓校 《学术交流》2013,(1):211-214
图拉真作为"五贤帝"时代"最佳元首",对内各项政策缓和了社会矛盾,对外通过征伐扩大了帝国疆域,使帝国的版图达到最大化,军事业绩让前人和后来者无法与之比肩。图拉真治理帝国、治理军队成效显著,是他能够顺利推进他的征服政策的基本保证。图拉真军事征伐有直接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不外乎他本人对军事胜利的追求,以及对被征服地区财富的掠夺。  相似文献   

19.
《社科纵横》2018,(7):98-102
晚清势力均势外交政策,是中国传统"以夷制夷"外交政策的延伸。徐世昌和锡良是东北的铁路外债均势外交策略的执行者,前者在外债的选择上经历了银行外债到铁路外债的转变,锡良的铁路外债表现出"超经济特质"。列强对东北势力均势外交中的掌控以及清廷中央内部及中央与地方对这一策略分歧,导致这一政策最终失败。  相似文献   

20.
秦国的礼渊源于周礼.商鞅变法主张"法治",但他也认为,"礼者,所以便事也",因此并不完全排斥礼;<吕氏春秋>作为杂家的作品,在谈"孝"、"义"之中,渗透着礼的精神;在秦始皇的巡行刻石中,多处可见儒家礼治的特点;<秦会要>则单列礼部,对泰国礼给予了全面的总结.由于秦在战国末期横扫六国,实现一统,所以人们通常总是研究秦军事的强大,认为秦文化就是军事文化,与"礼"无缘.而事实上,泰在重视军事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礼制",这种"礼"是符合秦社会发展及政治需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