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海德格尔在康德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基础上对它进行的海德格尔式的批判以及他在“康德的本体论”基础上建立的“基本本体论”,说明了“人”是两位哲学家进行本体论对话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文学本体论往往把文学当作一个固定不变的对象来看待 ,试图寻找文学某种稳定的本质特征 ,回答“文学是什么” ,把文学的某一属性当作文学的本体 ,模仿说、表现说、形式说所走的都是这一路子。本文认为 ,传统文学本体论提问的方式是错误的 ,不应该追问“文学是什么” ,而应该追问“文学如何存在”。从这一角度看 ,文学就是人类的一种对话方式 ,是作者和读者以文本为核心进行的心灵交流。这一对话是双向逆反的过程 ,并且包含了各种复杂的对话机制  相似文献   

3.
文明对话的发展及其世界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不同宗教之间的“文明对话”大概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不过现在重视“文明对话”,主要是由于1993年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的理论。亨廷顿后来承认,提出文明冲突的论点,是要强调文明对话的重要性。但很多杰出的学者已经看到这一理论非常狭隘的二分法破绽。如果要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使各种不同的民族文化能够逐渐地在合而不同的背景下生存,就需要通过对话,逐渐发展出生命共同体的意愿;通过对话,大家都具有和平共处的根源意识。容忍是对话的最低要求。对话主要是了解对方,反思自我的局限性。对话的结果是互相参照,互相学习。对话的最后是“celebration of diversity”,即庆幸多样。  相似文献   

4.
“汉学主义”作为对国外汉学的定性和批判是21世纪中国学术的一大景观,有较多的关注和较深入的讨论。但从对话论角度,尤其是将对话作为“个体间”对话即“间在”对话的观察还不多见。对话是个体之间的对话,不是主客体之间的对话。主客体之间没有对话,而只有认识。汉学主义批评要求剔除学术研究中的意识形态干扰而追求纯粹客观的知识,这在对话论看来就是一种实证主义的机械认识论。尽管其有效于自然科学,但施之于人文科学则是一种僭越。在人文科学领域,特别是其中的异域异质研究,以对话论模式替代反映论模式应当提上议事日程。这是学术发展自身的逻辑演进,也是全球化时代以文明对话化解文明冲突之大势所趋和天理所在。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中国天主教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刚恒毅是一个重要的人物。1922年,他作为罗马教廷的宗座代表来到中国,标志着法国对中国教会保教权的终止,揭开了20世纪中国天主教本土化的序幕。刚恒毅在华期间,提倡利玛窦“文化适应”的传教方式,促进了天主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对话和沟通。特别是作为一个扬名意大利的艺术家和雕塑家,主张用本土民族的哲学语言和艺术形式表达天主教的信仰,把中国的艺术引入到天主教会,无疑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颇具意义。推举中国神职人员担任主教职务刚恒毅原名C…  相似文献   

6.
基督宗教核心教义“因信称义”的神学思考在天主教与基督教长期论辩与对话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分歧,藉助于伽达默尔诠释学得到启发与观照。伽达默尔诠释学以“游戏”概念超越传统主客对立的观点,把“了解”过程视为主客交织的,可以解决天主教与基督教因着主客二分架构而来的分歧,并且重新解读信仰为一种“投入性参与”,当人忘我地投入相信时,不再是全然主观,亦非全然客观,而且是“创造性再现”。  相似文献   

7.
马丁·布伯通过“我—你”、“之间”、“对话”等概念的建构和“关系本体论”的建立,弥合了近代主体性哲学中“我”与“他者”的裂痕。“我—你”、“之间”、“对话”恰恰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层面反映了布伯教育思想的三重向度,对构建当代“以人为本”的对话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史上,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文明经过东西方不断的撞击与融合而得到发展,人类精神文明的正能量就是最终以各种形式和维度的“思想对话”得以互动、共存和发展。自然与人文社会各种领域的任何研究上升到最高度就是思想的研究。几乎所有人类之间任何行为的交往和沟通都是一种广义的“对话”,而只有最终上升到思想高度的“对话”,才能真正引领人类社会。21世纪以来,东西方思想的对话处于一个历史的拐点。全球剧烈的社会转型、变革、冲突以及灾变等让人类进行了价值、理念以及各种诉求的重构,而不断影响东西方思想对话的宏观条件。在跨文化、跨领域、跨学科、跨方法的整合与解构中,西方人的“东方学”与东方人的“西方学”也随之经历了危机与挑战。西方中心主义与东方中心主义都不可能完全成为独自垄断世界的“一元文明”。东西方研究者必须拓宽新的视域,开创多维度、多层面、多坐标的研究方法与模式,应当共享多元性、建设性、开拓性、批判性、前瞻性的各种思想理念,并作跨学科、跨文化、跨方法和全球化的理论考察与思想探讨;从而融合东西方思想及其他非西方的思想,重建一个整合性、包容性和互动性的国际化思想观。中国的崛起将自身推向了东西方文明撞击的风口浪尖。自17-18世纪以来,两个术语“崇华派”与“恐华派”,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又以新的解读分为了两种中国观或对华阵营。文章力图揭示和论证:东西方思想对话引领社会的多元发展;东西方思想对话的困境、危机与挑战;东西方研究的机遇、复兴与趋势。  相似文献   

9.
《姐妹们》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小说正式开启了乔伊斯对都柏林社会人民长期处于天主教的宗教高压之下精神瘫痪的社会问题的披露和批判。以小说人物对话为研究对象,发现对话篇幅较长,几乎占据全文的一半。同时,对话中存在诸多违反英国哲学家Paul Grice会话合作原则的“失合”交流——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空白,欲语还休的避忌,还有人云亦云的盲目。乔伊斯通过人物对话中的“失合”现象,将都柏林社会思维能力衰退、道德标尺瘫痪和盲目信仰宗教的社会问题展现得淋漓尽致,以这种方式深化了小说主题——精神瘫痪。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语:在文明的冲突与对话中,关于医药文明的冲突与对话,日益引起大家关注,并逐渐成为焦点。表现为在中医近现代史、当代史上的几次中西医文化、文明冲突,大家耳熟能详的是中医存废之争。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活化石”,一方面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却经常遭受不公正的干扰和羞辱。其原因固然很多,但与中西医药文明对话不顺畅,中西医药文化比较不深入,关系甚大。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深入研究“互动”、“对话”和“有效教学”的过程中形成了“有效互动对话”的理念,并进一步研究写作的“双重转化”性,以有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探究文化作文的特点及其底蕴.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笔者在“四重对话”文化作文教学法——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和社会对话的探索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全球化力量席卷世界,文化的多元融合、异质碰撞形成了具有强大张力的全球社会场域。一方面,同质性力量在屏蔽甚至湮没文化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不同文明间的冲突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弗朗索瓦·于连在《论普世》一书中分析了“普世”“划一”和“共同”这三个核心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并指出呆板、雷同的“划一”与霸权主义的“普世”均非理想的文化交往模式,只有主张“和而不同”的“共同”方为多样性文化共存并进、对话交流的理想方向。基于此,于连提出要构建一种“可理解的共同体”,打通中西之间的对话通道。于连的哲思给中国带来诸多启发:中西文化交流应从近代单向度的西学东渐输入模式转向双向度的多元共生对话模式,中西双方均应就人有我无之“未思”互通有无、相互借鉴;应将中国文化和中国问题置于全球化的世界文明谱系中去审视,重构中国文论话语,以“对话主义”的方法实现“共同”的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13.
对话、融通要有共同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近(现)代化”大致可概括为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资本以市场经济方式进行有效运作,二是科学作为一种主流思想为全社会所共识,前者主要表现为物质的文明,后者则代表了精神的文明(西语“文明”的词根为CIVil即市民,在马克思的话语里,市民社会就是资产阶级社会,这个社会与两个文用都有不解之缘)。早先科学从业者往往是个体户,近代以后纷纷结成了共同体。事实上,与资本一样,科学的“体制化”程度亦正是衡量一个社会的近(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指标。“科学”的本义是求知(拉丁文动词scire—toknow),追溯下去是“察觉”、“识…  相似文献   

14.
文明对话和“文明对话”理念在伊拉克战争之后显得更加必要,但这不是因为“文明冲突论”或者“历史终结论”有了新的佐证。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冲突、相互交融和相互作用其实在人类社会始终存在。杰里·H·本特利和赫伯特·F·齐格勒的新著《传统和碰撞:一种对过去历史的全球视野》对此有系统的考察和阐述。尽管文明和文化的差异有时可能成为对冲突起作用的原因之一,但文明通常只是冲突的载体,冲突的根源是具体历史条件下  相似文献   

15.
“对话”作为探求德性真理的形式与方法在东西方皆有其渊源,在形式上,苏格拉底通过诘问、辩论启发人们去关心和思考德性真理,孔子则以先知者的角色与弟子们针对道德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丰富生动的探讨。“对话”的式微是道德教育丧失生命力的重要原因。通过在道德教育领域运用以“苏格拉底式对话”为核心的案例教学法,有助于重建“对话”以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6.
对话是语文教学中的新观念。教学对话中应该是“目中有人”,语文教学要区分两种对话——阅读对话和教学对话;阅读对话是教学对话的基础,教学对话的目的又是为了提高阅读对话的能力。语文要有人文的引导,需要人文来激活,但人文只能渗透于语文之中;教师在对话过程中必须要有对话情怀,渗透对话精神,培养学生的对话意识、对话态度和对话能力。语文教师一定要过“怎么说”这个关,否则难以及格。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方式,重在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造就合格的优秀对话者。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利玛窦、艾儒略和叶向高为例,分析晚明儒学与欧洲天主教的交往特征,认为双方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本位意识,并试图以自己的观念为基础构建文化统一性。这种心态制约儒学与天主教的进一步接触,使双方无法真正对话,而作为一种认识论模式的"对话"在近代早期的历史条件下难以真实存在。本文亦对文化交往中的"对话"模式的内涵提出设想,认为反思"对话"在历史上的缺失将有助于当下之人更重视对话论和有意识地将交往模式导向对话。  相似文献   

18.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张光陆博士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
  该著以哲学解释学为理论基础,从哲理上系统地论证了对话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从源头上厘清了围绕着对话教学的诸多困惑。该著批判性地借鉴了解释学视域下的各种对话思想,提出了一种最契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对话教学类型:新谈话型对话教学,并系统地分析了此种对话教学的独特内涵与特征。该著将对话教学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的实施置于重要位置:一方面明确提出了“对话智慧”的概念,认为这是课堂对话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这就突破了对话教学的技术思维,将课堂对话视为一种实践智慧;另一方面,明确指出只有将课堂转变为一种“社群化的课堂”或一种“异质化共同体”,对话教学才得以展开和顺利实施,并从宏观与微观层面论证了适切的课堂话语环境的特征及其构建之道。  相似文献   

19.
自从永徽二年大食使者抵达唐朝和公元751年唐朝-大食怛逻思之战后杜环西行,东亚文明与西亚伊斯兰文明的交往、碰撞、对话就没有停止。但双方的深度接触是随着蒙元时期大批穆斯林东来中国居住、经商、参政而展开的。这些留居中国的回回穆斯林,在逐步形成具有族群意识的回回群体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东西两大文明的交流和对话,是南京大学与哈佛-燕京2002年文明对话国际会议的议题之一,本期专栏选用了两位会议参加者的新作。  相似文献   

20.
当我们离开20世纪、进入21世纪之时,全世界都关心着新世纪中人类关系的走向,在总结20世纪包括热战和冷战的多次战争经历之后,在向往新的美好世纪的千年情结的推动下,2000年和2001年相继被联合国大会确定为“和平文化年”和“文明对话年”。1998年联大在关于“文明对话年”的决议中“强调在国际关系上容忍至关重要,对话作为达成理解、排除对和平的威胁和增强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的手段具有重大作用”,“重申不同文明的成就构成人类的共同遗产,是全人类灵感和进步的源泉,欢迎国际社会集体努力,在第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