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哈钦斯是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改革家和思想家,“通才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精髓.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泛滥的背景下,他提出了普通教育的理念,并在课程上设计出“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两个层次.他极力维护学术自由与大学独立性的办学原则,尖锐指出金钱成了美国大学学术领域里的万恶之源,使大学堕落成颁发文凭、证明职业资格的机构.哈钦斯提出教育的实质是发展人的理性,训练能导致理智的行动,其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当代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由分科向综合的转换.  相似文献   

2.
哈钦斯是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改革家和思想家,“通才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精髓。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泛滥的背景下,他提出了普通教育的理念,并在课程上设计出“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两个层次。他极力维护学术自由与大学独立性的办学原则,尖锐指出金钱成了美国大学学术领域里的万恶之源,使大学堕落成颁发文凭、证明职业资格的机构。哈钦斯提出教育的实质是发展人的理性、训练能导致理智的行动,其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当代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由分科向综合的转换。  相似文献   

3.
试论综合大学的通才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才教育是社会发展对综合大学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综合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改变当前综合大学教育模式,实行通才教育,必须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抓起,才能使通才教育得到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4.
人居于环境之中,环境的好坏关系到人生的幸福与否,在《论语》中孔子对环境是非常重视的,包括人物成长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艺术环境等,尤其是其中的社会环境,是孔子环境思想的核心。其中的朋友关系、邻里关系、师生关系和家庭关系,因为在情感上的敬畏与爱、理性的中庸和对情理冲突的审美超越,共同铸成了孔子的乐生思想。  相似文献   

5.
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 ,提出高校中通才教育的必要性、通才教育的现状、实施途径及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西南联大成为一所人才辈出、蜚声中外的高等学府,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秉持并实践了通才教育的办学理念。严格的教学制度,自由的学术环境,优秀的教师队伍,为西南联大成功实施通才教育提供了制度、思想、师资方面的保障。我国的一些高等院校在实施通才教育上,面临着理念认识不全面,师资薄弱,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西南联大通才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的通才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及启示。  相似文献   

7.
国民政府时期大学教育的主导思想是通才教育,通才教育思想是在与专才教育思想不断冲突中形成的,这个形成过程集中体现在当时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和高等教育思想的论争之中。  相似文献   

8.
大学本科通才教育与课程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等多种原因,世界高等教育出现了通才教育热潮,为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这种世界性趋势,我国的大学本科应改革现行的课程体系,设置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以培养具有全面文化素质及广泛适应性的“通才”。  相似文献   

9.
如何理解我国社会工作通才教育模式的内涵及其存在的问题,是社会工作教育界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应当强调的是不断强化专业基础理论和方法的通才教育观,切忌以通识教育替代通才教育,切忌以通才教育否定专才教育。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应用开发型人才培养规格的分析探讨,认为以应用开发型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应该实施通才教育,同时必须与素质教育、个性培养、创新教育、专业教育、终身教育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1.
论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我修养的核心内容,锻炼强健的体魄,养成健康心理以及健全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赋予全面发展全新的含义。重温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于我们深刻理解《讲话》精神,以《讲话》指导我们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有全面发展的新人。这种新人在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又具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想和道德品质。要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只有在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也就是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只有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才有每个人真正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浅谈网络言语行为的道德失范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言语行为是网络行为的基本形式,因而就网络言语行为的道德问题进行探讨,对于网络道德环境建设具有普遍和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网络言语行为的失范主要是道德问题;造成失范的原因既与网络及其技术特点有关,也与网络言语行为的特殊规律有关;对网络言语行为道德失范的救治,应本着有利于网络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原则,运用技术、法律和教育的综合措施来完成。  相似文献   

15.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江泽民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政治条件、文化支撑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先秦慎言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从文化学、史学、语用学的角度,考察了先秦慎言观念丰富的内涵,探讨了先秦慎言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认为孔子以言语内在心灵及外在社会文化两个维度为指向的慎言观念和《诗经》对个体的内在人格塑造与陶冶,对外在的文化品质的约束与规范具有同一性,从而将"仁"和"礼"在慎言这一点上结合起来,成为他构建礼治理想的基点。由此,也确立了《诗经》在中国文化中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知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和发展个性为目的的现代化教育 ,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这需要用多种教育形式来完成。高校体育教学之所以在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 ,不仅因为它同其他教育形式在教育目的上有其内在的一致性及相互联合 ,协同进行 ,还因为它具有独特的陶冶作用 ,以特有的方式和途径处处在影响学生。它所具有的全面性、持久性以及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主动性 ,是其他教育形式难以比及的  相似文献   

18.
陈恭正  鹿林 《南都学坛》2004,24(2):110-114
实践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通过不断的实践 ,人改变着客观世界 ,创造着自身 ,消除着由实践偏差造成的消极影响或破坏作用 ,从而实质上已经促进着人的全面发展。所以 ,实践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消除实践偏差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日本都是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而且是一衣带水的近邻。大约在距今两千多年前,两国人民就建立了交往关系。中国古代正史中,有很多关于日本的专门记载,通过对不同时期文献的体例、认知途径、内容等的比较研究,可以揭示出中国古代各阶段日本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人民性是判断某种理论、政策、制度或实践是否符合唯物史观的分析范式。人民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本质,因为人民性不仅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提出、实现的全过程,而且还渗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方方面面。它集中地体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出发点、动力观、判断标准和价值取向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