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有兴趣就有作文的动力,有兴趣就有作文的潜力。要顺其自然,要启迪学生设法让学生愿意写,乐意写。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指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一旦我们的作文课使学生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进发出对作文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是“出题——讲题——作文”.学生无话可说,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负担,久而久之就会对作文失去兴趣。可见,作文教学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走进生活,品味其情趣,从而产生表达的欲望,逐步养成动笔的习惯。  相似文献   

3.
兴趣与作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在课前要做好教学准备,创设愉快的教学气氛,利用讲评修改之机,发展学生作文兴趣。  相似文献   

4.
一提到写作大部分学生就胆战心惊,望而生畏,都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而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让学生乐于写作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现谈谈笔者的几点体会: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我想写”快乐的写作永远伴随着无穷的创造“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对写作一旦产生兴趣,他就会把这种兴趣内化为一种动力,自觉地去乞求、探索与创新,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尤为重要。在作文教学中,笔者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一)表达熟悉的生活要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写作,就得使写作成为快乐的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动是儿童的本能,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做事,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如,有一位学生在一次作文中...  相似文献   

5.
谈及作文教学,“教学生作文难,教学生初写作文更难。”这可能是在作文教学起点任教老师的共同感受。教学生初学习作,千头万绪,为师者易犯急躁情绪,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的作文技巧全都教给学生,结果,反而弄得这些刚涉足习作的学生一见作文就头疼,习作兴趣和主动性更是无从谈起。而教师,由于教学观念陈旧,往往只重视教师的教,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要想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作文教学的关键问题是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如今学生之所以大都厌写作文,究其根本就是对作文缺乏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发挥老师的作用,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亟待解决的问题。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是需要过程的,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也需要经过阶段性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我们的作文教学同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一点也离不开学习兴趣的培养。这兴趣的培养,一是在课内,在作文指导、练习、批改、讲评等一系列作文教学环节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素养。随着学生年级的逐渐升高,学生的作文自然就变成了许多教师培养的重点。但是一部分学生对作文有着一种惧怕和厌倦心理,这就说明学生对作文还没有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虽然不能作为学好作文的唯一动力,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浓厚的学习作文的兴趣必然会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研究作文教学工作时,对学习兴趣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中的读、写两个方面,写是主要矛盾。学生进入三年级写作阶段后,“写”就体现在作文上。要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作文水平,固然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写作技能的教学,但最根本的还是要在培养兴趣、提高能力上下功夫。由于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三年级作文教学就要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高考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作文,一听到作文就喊头痛,有的说没东西可写,有的说不懂怎样写,有的说达不到要求的字数,总之提不起写作的兴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平常积累的素材少,作文的方法没掌握好,训练不得法。我认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迷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它能激发人们学习和工作的热情 ,提高效率。学生若对某学科产生了兴趣 ,就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因此 ,提高作文教学水平 ,关键在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和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可以从六个方面入手 :一、提倡写真文 ,鼓励学生写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 ;二、“由粗到细 ,先放后收” ,克服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 ;三、发展阅读兴趣 ,促进学习迁移 ;四、切合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 ,别出心裁巧命题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练笔 ,变应试作文为“应用”作文 ;六、充分肯定成绩 ,热情鼓励进步 ,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作文教学的通常做法是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客体地位,“这表现在……批改时只顾到学生作的文,却忘了作文的学生。他们看见错的就改,认为多余的就删,认为不足的就补上,甚至整段地重写,可是,很少考虑学生为什么错,为什么要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学生把写作看成是一件苦差事,学语文最怕的是写作文。究其原因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就应把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行有机的整合,并科学地贯穿于整个写作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其具体方法笔者通过长期摸索、总结,认为应分四步走。  相似文献   

14.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不仅要上好作文指导课,更重要的是要上好讲评课。在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只重视作文指导,轻视了作文的讲评,结果学生不知道自己作文中的成功与不足各为什么,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评价,领略不到成功的愉悦感,同时,对作文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得不到落实和弥补。这样激发不起学生作文的兴趣。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作文讲评课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如何上好作文讲评课呢?下面就此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作文教学心理包括教师教学心理和学生写作心理两方面的内容.要改变当前作文教学难的现状.就要从学生写作心理出发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展学生写作的思路;同时,教师也要调整自己以宽容、欣赏的心态引导学生写作.这样通过教与学的和谐,可以改观作文教学费力多、收效微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中小学生,有不少只要看到语文老师抱着作文本走进教室,他们就会皱着眉毛,哭丧着脸。语文老师此时心里的难受也不亚于他们。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作文教学为何如此艰难呢?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写作兴趣没有激发出来,写作的热情没能持续保持,没能形成一种良好的作文习惯。笔者在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中,就持续保持写作热情,有效提高写作水平方面进行了探索,有一些粗浅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齐文华 《新天地》2011,(7):87-8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除了注重收集素材,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方面的指导,更要重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教师应变多问多讲,以教师分析为主的作文教学为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口,边体验边倾吐,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学习的兴趣来自于“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我们从这句话中可以领悟到: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最根本的方法,是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作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使学生“体验成功”,他们就会学有劲头。在这里我想谈谈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有效三招。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在调查中发现,我们的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畏惧甚至讨厌;作文内容“假大空”,千人一面,缺乏个性,思想肤浅,质量不高;教师作文教学方法单一、形式陈旧、随意盲目。那么,怎样改变现状,培养作文兴趣,让学生书写真情,张扬个性,提升思想深度,提高作文质量呢?实践中,笔者认为“沙龙”式作文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童话故事充满想象,要写出好的童话作文,就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童话作文教学,首要的是要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其次要搞好教科书中童话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编童话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