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理论创新中与时俱进的产物,它突出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持续性。张家界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坚持这一发展观,有利于我们正确处理旅游业发展中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当代与下代之间、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之间的关系,使张家界的旅游业逐步走上以人为本、生态良好、旅游产品开发全面协调的和谐发展道路。一、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旅游服务的人文关怀旅游中的人文关怀就是指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旅游服务中建立起来的以充分尊重被服务者的信仰、尊严、个性、爱好、习俗为基础的各种设施、…  相似文献   

2.
推进人文与科学教育的整合,构建人文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教育体系,是科学、社会和人类发展对人文科学人才的要求。本文从人文与科学教育的内涵、整舍模式和目标等方面,构建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整合的教育体系,以更好地培养人文科学素质好、基础扎实、具有实施人文科学教育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  相似文献   

3.
杨琦 《青海民族研究》2006,17(3):114-116
民族高校德育的人性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桥梁。德育要体现“人是主体”的思想必须使德育教学方法从灌输走向对话,实现从书本回归现实生活是德育人性化的根基,促进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德育的终极目标,尊重差异,关注民族文化是民族高校德育有效性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学校和谐教育的基本任务,即:民主法治教育、公平正义教育和诚信友爱教育。同时,讨论了为了实现学校和谐教育而必须建设和谐校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改进目前学校教育,进而适应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具有积极意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高校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新时期全面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以人为本”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与需要,强化人文关怀在文化育人中的作用.要确立文化育人的理念,以人文关怀为基石,搭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健康成长的新平台,不仅要帮助学生“博学明理”更要帮助学生“崇德至善”.从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分析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教授1941年跟随西北科学考察团进入甘南藏区后撰写的观察纪略.本文认为:李旭旦的“黑错政治中心地”之说具有科学远见性,且已在新中国甘南藏区城镇区划变迁中得到证实.而李旭旦“地尽其力”、“适中开发”、“发展交通”、“广施教育”、“建国家公园”的种种建议不仅是甘南藏区脆弱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开发原则,同时也是促进民族交融与文化认同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7.
应试教育使语文教育走入了“死胡同”。根本原因在于狭隘的教育目的,脱离语文学科固有的人文意义,没有发挥它对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所起的特殊作用。孔子的教育价值观重视对人的塑造,重视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既是实用主义的,又是超功利的。同时,孔子强调学习是渗透于生活中的,提倡面向人生、面向生活的“大教育观”。他的这些教育思想对于当今的语文教育改革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赵杰 《回族研究》2006,(3):17-20
本文从“回族与生俱来的结合力”、“回族入乡随俗、随遇而安的适应力”、“回族与外族热情沟通的亲和力”三个方面阐述了回族人的性格优势,从中论证了宁夏能够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并使小省区办成了大文化,是与主体少数民族的上述优势密切相关的。回族的“三力”不仅对构建和谐宁夏起着基石作用,对构建整个中国和谐的民族关系也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族论坛》2013,(9):63-63
地处“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长江沿岸港口城市岳阳市的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围绕“和谐与发展”主题,围绕“民族教育要有特色,民族学生要有特长,民族感情要有特点,民族事情要特办”的思路,切实加强民族教育,培养复合型社会应用人才。学院现有少数民族学生达1000多人,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有藏族、维吾尔族等23个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是前提,政治环境是基础,民族心理是核心影响因素,信息资讯是确保各类措施有效实行的关键,而教育是保障各要素协同稳定运转的基石。以人为本,教育通过对个人维护社会稳定的意愿与实践能力的形塑与提升来推动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发展。在今后民族地区的教育实践中,应从理念、内容与结构等方面着手,实现教育自身的和谐发展。同时需要社会从资源分配、制度规划等宏观层面上为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保障,以此促进教育与地方经济等系统的协调匹配,实现民族地区的整体和谐繁荣。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曾考察4O余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后得出结论认为: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儿童时期的智商绝大部分是中等或中等以上,都不是“神童”,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是后天的个性因素发展所致。这就看出,人的个性因素发展对人类社会及其本人成就具有重要意义。“素质教育”的内涵中明确指出:要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引导学生主动发展个性,完善人的本质。在民族教育中,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是个新课题,也是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下面笔者就提高素质教育与促进蒙古族学生个性发展,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2.
每个国家历来都对教育非常重视,并认为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但是相对于其他两项来说,家庭教育在中国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也没有引起大多数人的关注与重视.民族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都源自于家庭,由家庭在实践生活中共同构建并扩展到社会中去,在社会中民族关系如何又会反作用于家庭之中,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民族关系与社会、国家的稳定息息相关,而家庭教育对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发挥着“一线”和“前沿”的作用.所以,本文从家庭教育这个宏观的视角来分析人们每天必须经历又容易忽视的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并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3.
试论惠东妇女“长住娘家”婚俗的起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东妇女“长住娘家”及相关人文是极端父权社会的体现,不符合从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阶段的“残俗”特点。惠东地处古代人文发达的福建东部沿海,是六朝以来闽越族汉化最早、最深刻的地区,明清时期汉民又几度迁徙,原住民的文化影响早已无存,将惠东特殊人文归结为闽越族的“遗留”有悖于惠东历史。明清时期环境变迁,两性自然分工,是惠东汉族人文互动生成与延续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当前,我们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侗族大歌与自然有关系?侗族大歌与侗族建筑有关系?侗族大歌与侗族稻作文化有关系?侗族大歌与侗族本土制度以及社区伦理有关系?不错,侗族大歌存在于以族群和地域为特征的自然生态及民族民间人文生态的多圈层系统运动之中,因其和谐而生。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教育是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而提出的命题,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人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等理论是其提出的理论依据。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和谐社会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无限的外延,它蕴含着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17.
2006年4月13至16日,由中国佛教界倡议举办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在人间天堂杭州举行。这是中国佛教史和世界佛教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也是中国佛教为社会成员提供生活价值取向和规范社会行为的“文化崛起”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表明佛教思想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历久弥新的品格,表明其符合工业化、后工业化、信息时代的世界需要,从而可能预示着佛教将以更加积极和富有活力的态势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扮演重要而精彩的角色。对于“论坛”的主题“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方立天教授认为至少包含三方面的意义:一是凸显出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性;二是强调和谐世界要从个人做起;三是个人要从正确认知开始。在方教授看来,与法律、制度规定等对人的外在规范相比较,佛教的“正见”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和调适,是内在的、第一位的。“从心开始”有助于从根本上确立世界和谐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8.
魏铎 《中国民族》2007,(8):79-81
青城史话: 呼和浩特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新世纪崛起的“中国乳都”,更由于呼和浩特有着蓝天白云的自然景致、整洁敞亮的市容新貌和热情真诚、宽容大度的城市品性与氛围。这种城市品性与氛围的形成,与呼和浩特多民族和谐相处的城市特征以及多宗教和睦并存的社会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一个教育理念。自觉地将人文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并发挥专业课对学生人文素质养成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不仅学到专业知识,而且学会做人做事的方法,这是基础课程改革中对科学教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物理学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发展的一门科学。物理学的发展史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发展史,它记录着人类艰苦探索科学真理的事实,其丰富的内容、浩翰的史料,及独有的教育功能,为物理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翔实的素材。一、物理学史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爱国主义和民族…  相似文献   

20.
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民族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民族教育的角度,提出了民族教育和谐论的理念和设想,其旨意是为和谐社会培养和谐发展的民族成员。如何贯彻这一旨意呢?我们认为,民族教育是为每一位民族成员提供的教育,而这种教育在机会上应当是人人平等的,在教育发展阶段与社会参与上应当是公平的,在教育结构上应当是合理的。这些方面正是本文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