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肖红以《生死场》蜚声于中国文坛,并以《生死场》奠定了她明丽,清新中蕴含着粗犷的风格,使她的创作,别具一格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园地里。对肖红《生死场》的成就,文艺界评论基本是一致的,但对《马伯乐》等小说的评论,说法并不一致。在有些文学史的课本里,认为肖红“继《生死场》之后写出的《马伯乐》和《呼兰河传》等似乎是在走下坡路了”。或者是说她在困居香港时期的作品,没有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气息,看不到“火热的希望”,“充满了怀旧的情绪,失去了她早期创作的光彩。”众说纷云。我们认为,肖红困居香港期间完稿的《马伯乐》等作品,有着她内心的苦闷之情,但并没有离开那个时代,仍可听到时代的声音,使我们仍然看到她关注着祖国人民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安妮宝贝对杜拉斯的接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玛格丽特·杜拉斯可以说是20世纪最有影响、最具个性、最富魅力的一位女作家。她在全世界拥有广泛的读者。20世纪50年代初,她就以《抵挡太平洋的堤坝》赢得了读者的喜爱。1984年问世的《情人》更是为她赢得了巨大的荣誉,确立了她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著名传记作家劳拉·阿德莱尔认为“她是当代法国最富创造性的杰出的人物”。杜拉斯创作的影响波及到中国,中国内地红极一时的网络作家安妮宝贝,就在多方面接受了杜拉斯的影响,可以说正是杜拉斯成就了今天的安妮宝贝。安妮宝贝坦言自己非常喜欢杜拉斯的创作,深入研究两位作家的创作,我们会发现…  相似文献   

3.
寻阳 《齐鲁学刊》2007,(4):105-106
杰克.伦敦是20世纪初美国文学最具批判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家。《野性的呼唤》和《雪狼》是杰克.伦敦小说创作中"狼"情结的艺术体现。他对"狼"情结的执着有着深刻的文学渊源,"狼"主题小说具有特定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肖红这位才女之所以能被鲁迅先生誉为比谁都更有前途的作家,那是因为鲁迅先生的慧眼敏锐地看到了她的笔致放射着的异彩。虽然这“彩”还未能尽放,但那“异”确是独具的。别林斯基说得好:“每个伟大诗人的创作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创的世界。”老托尔斯泰说得更亲切:“实际上,当我们阅读或思考一个新作家的一部艺术作品的时候,在我们心里产生的一个主要问题经常是这样的:‘喂,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呀?你在哪一点上跟我所认识的人有所区别?关于应当怎样看待生活这一点,你能够对我说出什么新鲜的东西来呢?’”(转引自米·赫拉普钦科《作家的创作个性和文学的发展》)“独创”、“新鲜”,正是肖红所追求并且达到了的。有人说肖红不是小说家,具散文家  相似文献   

5.
(一)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冰心是位知名的作家。早在二、三十年代,她已负有盛名,当时对她的评论已很多。比如,黄英在《现代中国女作家》(1930年)中称她为“新文艺运动中的一位最初的、最有力的、最典型的女性的诗人、作者。”沈从文在《十年来的中国文坛》中说:“冰心女士的名字,也成为无人不知的名字了。”梁实秋则称她为“现今知名的唯一的女作家”(《创造周报·繁星与春水》)。虽然大家公认她为名作家,但对她的作品,看法有分  相似文献   

6.
肖红的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一向被肖红研究者们公认为她的“处女作”,这篇作品的创作时间至今存在着两种看法:据陈隄同志的《肖红评传》[《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二辑]中的说法,《王阿嫂的死》是在肖军的鼓舞和帮助下,肖红创作的,发表在一九三三年《国际协报》的新年征文特刊上;  相似文献   

7.
新近书商出于一种销售策略,又将巴金的《爱情三部曲》推向文化市场.那么对这个三部曲来一次重评有没有必要呢?显然有必要.从多年来关于这部作品的为数不多的研究文章中,可以看出人们对它的淡忘,似乎三十年代的印象式批评和五十年代以后的政治砍削已将这部作品打入艺术冷宫.而作家本人对这部作品的态度也令人不解.早年,巴金将这个三部曲视为自己最珍爱的作品,但在后来的大量创作回忆录中却对它只字不提.巴金后来的谨慎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是走向成熟的巴金出于一种谦恭的态度觉察出这部作品的模仿痕迹太重呢?  相似文献   

8.
当理论评论界津津乐道于散文大丰收或新生代作家时,重提“知青”话语,似乎不合时宜。然而,我们不能否认,不仅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知青”的投影,文坛也时不时地冒出知青作品。知青,既是一个过去的概念,更是一个当代的存在。不是吗,五年前以《中国知青梦》轰动文坛的知青作家邓贤,而今又推出《天堂之门》。前者为长篇记实作品,以其丰富翔实的史料首次披露知青大返城的内幕及全过程,使以往的知青小说相形失色。但从长远看,最具文学价值和艺术较力的依然首推那些深深扎根于生活和历史真实、精心创作的长篇小说样式,后者即是一例。…  相似文献   

9.
在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中,《紫钗记》和《牡丹亭》都是以爱情作为主要线索,来描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表达反封建的主题的。对同一作家不同年代的相似题材的作品加以比较,最能看出高低上下,最能看出作者的世界观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本文试图在《紫钗记》和《牡丹亭》的分析对比中,来探求汤显祖创作思想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0.
纵观肖红的散文创作,可以说,1934年底流亡到上海至“七七”抗战这段时间的创作最能代表其散文创作的成就,这阶段作品收在《商市街》、《牛车上》、《桥》等散文集中,这时期肖红散文创作走向成熟,形成了其散文创作的独特个性和风格。 第一、注重细节描写。肖红散文描写以观察——捕捉——描绘三个环节的合谐统一,  相似文献   

11.
王安忆是近二十年来 ,中国具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早在八十年代初期 ,王安忆的《雨 ,沙沙沙》等系列作品便受到公众的注意。二十年来 ,她一直活跃于文坛 ,以其独有的情悟写出了一系列“上海往事” ,从早期的《流逝》、《逐鹿中原》、《好婆和李同志》到九十年代中后期的《长恨歌》、《妹头》 ,无一不是王安忆对上海顽强的书写。她紧紧地抓住上海———这个或许是二十世纪中国最具魅力的城市 ,似乎要成为它忠实的记录人和传言者。而在王安忆看来 ,“要写上海 ,最好的代表是女性 ,不管有多么大的委屈 ,上海也给了她们好舞台 ,让她们伸展身手………  相似文献   

12.
梁琴的新著《难以诉说》,既包括她以往最擅长抒写的个体生命的返顾,又含有新的精神“原乡”,而新开掘的精神资源及其相关联的新的写作方式,或许正是她艺术上自我超越的先兆。因此我有一种感觉:如果她在散文创作的路途中上顽强地走下去的话,那么《难以诉说》很可能成为她创作道路上重要转折的一个标识。据我所知,有一部分五十年代出生的作家,在个体生命记忆的抒写中要么咀嚼一己的苦难经验,沉溺于不无夸张的伤感情绪;要么过滤掉往日生活的苦痛,试图抓住由此蒸馏出来的如梦如烟的温馨氤氲,总是以矫情、自恋和伪饰的方式,显示甚至…  相似文献   

13.
<正> 在新文学史上的女作家中,肖红、冰心、丁玲都以她们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灿烂的新文学园地,显得更加绚丽多采。肖红这个从祖国雪野冰川中生长出来的女作家,在她那坎坷的身世、艰辛的艺术生涯、动荡的岁月里,开出了鲜艳的艺术花朵,现在让我们来对她的艺术特色,作一些探索吧!  相似文献   

14.
青年作家赵国辉的《风筝的天空》(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一部艺术上有新意、思想上耐品味、审美层次较高的小说集.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宏图先生在此书的序言《关于呼兰河的故事》中,对作家和作品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笔者拟从另外视角略作评析。刻意描写感觉《风筝的天空》在艺术上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刻意描写感觉.作家在呼兰河畔生活多年,他崇拜萧红,师法萧红的创作优点.萧红在小说创作上独树一帜,求新、求变、不拘一格,具有一种超前意识。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一…  相似文献   

15.
青年人具备了最能呼应挑战的冲动与勇气,他们无所能亦无所不能的浪漫理想与劲爆青春此时将得到最淋漓的写意发挥。青春作家常聪的长篇处女作《寻找地铁出口》(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她以幻想的故事架构对现实生活中的婚外恋题材展开了另一种叙述,以青春的想像将爱情铺衍至古远与未来的时空。  相似文献   

16.
亚历山大·小仲马是法国戏剧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期间的重要作家。《茶花女》是小仲马第一部扬名文坛的力作,小说所表达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现了人间的真情,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宽容与尊重,体现了人性的爱。玛格丽特是《茶花女》中一名混迹于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妓女,但她始终不屈不挠地追求爱情和幸福。不幸的爱情让玛格丽特失去了对生活的最后希望。当纯真爱情的美梦破碎后,悲剧的女性只能通过选择死亡来  相似文献   

17.
《苔尔芬》中的人物塑造,体现了作家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她在作品中抨击了不合理的婚姻制度,表现出女性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进而展示出作家对妇女解放与社会舆论、道德与爱情之间矛盾冲突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18.
和谐美学的理论特征———《再论美是和谐》自序周来祥50年代末、60年代初,当我在北京参加高校文科教材《美学概论》编写工作时,在对大量感性材料的考察中,升华出“美是和谐”这一最简单最抽象的规定,并在《美学问题论稿》、《论美是和谐》等书中作了初步的表述。...  相似文献   

19.
家族小说的搁浅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族小说是新时期以来发展最快、最具社会和审美蕴涵力的小说品种。家族小说创作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进入鼎盛期,《古船》、《活动变人形》、《穆斯林的葬礼》、《敌人》、《米》、《白鹿原》等长篇小说代表了此阶段的骄人成就。就好像戏剧高潮之后迅疾进入尾声一样,家族小说在1995年似乎以张炜的长篇《家族》做了收煞。迄今为止,笔者再也没有看到在母题模式和艺术形式上创新的力作。家族小说创作的暂时停滞究竟是不是百年航船就此搁浅?也许需要时间对它进行评定,但对家族小说从母题模式和叙述形式方面指出其历史局限,并…  相似文献   

20.
卡罗尔的小说《阿丽斯镜中奇遇》中有一座由无数面光洁、魅人的镜象所组成的镜城,镜象之间彼此折射,相互映照,形成众多幻想,使得人们对目标的逼近,却往往成为对真实的远离,从而深陷其中,不可自拔。这一意象恰恰成为陈染写作中真实处境的写照。陈染,这个无疑是90年代最富有才情,亦是最具争议的女性作家,以一种极端个人化的写作姿态及十分鲜明的女性意识,构建了一种崭新的女性写作策略,从而将女性文学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首先,她是对“五四”直至80年代女性文学的一次反动,采取一种背对观众、背对社会而独自喃喃私语的姿态,以一种个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