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新领域,它研究的是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和不同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美国语言哲学家H.P.Grice提出的“会话含意”学说(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是对语用学的一个重大推进。什么是“会话含意”学说,如何运用该理论解决英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本文试图对此作一探讨。一、“会话含意”理论简介1967年,Grice提出为使会话顺利进行,双方必须互相合作,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即“会话合作原则”。该原则包括四项具体准则:量、质、关系和方式。“量”指的是交谈所需的信息量。“质”指的是交谈时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语用学中格赖斯(Grice)会话含意学说的“合作原则”,利用会话含意理论对英语言语交际中违反合作原则的某些会话实例进行了详尽分析,从而推导出话语包含的特殊会话含意:也就是说话人在话语中有意超越字面意义的隐含意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会话含意的理论分析话语,达到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语用学领域,荷恩等级理论作为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的重要推理契机,本着"强项蕴含弱项,弱项否定强项"的推理原则使有关等级关系会话含义的推导变得客观而便捷,是语言学发展史上的一大贡献。然而,该理论过于教条主义,太绝对化,严重脱离实际,即便在不考虑语境影响因素的情况下,也存在很多漏洞。文章通过现实生活中典型的会话例子揭示其局限性,并提出一些完善荷恩等级理论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阐释、分析了格赖斯“会话含意”学说及其理论基础,并从发话人、受话人双方的角度分析在一般会话或外事谈判等言语交流行为中如何使用含意理论的各条准则推导并巧妙控制和运用“会话含意”。  相似文献   

5.
阐释、分析了格赖斯“会话含意”学说及其理论基础,并从发话人、受话人双方的角度分析在一般会话或外事谈判等言语交流行为中如何使用含意理论的各条准则推导并巧妙控制和运用“会话含意”。  相似文献   

6.
关于含意问题理论的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意指由语句暗示出来的言词以外的意义。含意问题包含“何为含意”、“何故含意”、“何时含意”和“何知含意”等四个基本问题,对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意理论和含意本体论等有关含意的理论学说进行评述:上述理论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对含意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观点和原则,虽然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了“何知含意”即含意衍推的问题,但对含意的推导机制将有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荷恩等级作为一个启动会话含义推导的契机或触发点,在不同的言语集团中却不总是能够生效。它将词汇按照义素的多寡进行排列,却忽视了语境在决定词汇义素差异方面的作用。语境才是唯一可以依赖的终极标准。本文试图说明荷恩等级不实用的原因,即在于它过于规则化了。  相似文献   

8.
商务英语中合作原则的遵守与违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用词简短易懂,句式严密规范,语篇实用性强,是在特殊语境下使用的一种语言,比较突出地体现了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的遵守与违反。本文以语言学理论为依据,通过对合作原则理论及合作原则在商务英语交际中违反的原因及运用进行阐述和分析,来推导商务谈判的会话含意,以达到拓宽“会话含意”理论应用的范围,提高人们在国际商务交流中的语用策略技巧和语言艺术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具体的语用失误例子出发,论述了话语的字面意义与会话含意,以及会话含意与话境的关系,介绍了格赖斯会话合作原则的四准则以及列文森新格赖斯会话含意推导机制的三原则,并用会话含意说和方式原则对英语的范围歧义现象进行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与会话含意学说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它给语言事实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功能方面的解释 ,是根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意 ;解释话语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运用格赖斯的会话含意学说可进行会话含意的推导 ,并进而深入地探究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此外 ,会话含意与话语分析、生成之间也是存在一定联系的。我们可以运用会话含意学说对话语进行分析 ,提高言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理解言外之意不仅需要掌握语言中的常规性和语言以外的相关知识,以推测话语中的一般含意,还需要把握会话参与者的真正意图,并判断话语是否符合“会话合作原则”以推导话语中的特殊含意。  相似文献   

12.
本文拟根据Grice的“合作原则”和“会话含意”理论 ,从商务英语的角度探讨语用问题 ,达到拓宽“会话含意”理论应用的范围 ,提高人们在国际商务交流中的语用策略技巧和语言艺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徐盛桓教授的"基于心理模型的常规推理"理论强调"常规关系"在话语含意推导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话语含意推导过程体现为根据有关的常规关系获取隐性表述,对显性表述作出补足或/和阐释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常规关系的语用作用,即常规关系能补足话语显性表述的不完备和语义上的空缺,并能阐释话语显性意义传达的语境信息。  相似文献   

14.
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是语用学理论的基础。关联理论比会话含意理论更具有解释力。在分析两种理论基本差异的基础上,从交际模式、语境概念、语用推理三个方面探讨了关联理论对会话含意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奠定了语用学的基础,而关联理论则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继承和发展了关于话语含意的推导,从而使语用研究的切入点从准则转移到认知.从两种理论的不同研究角度入手,可以发现两者在话语含意推导基础、话语交际研究焦点以及关于语境问题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相声“包袱”构拟与语用“合作原则”偏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语用学关于“合作原则”和“会话含意”的理论,解释了部分相声“包袱”构拟的内在机制,从而使人们对构拟巧妙、抖起来很响的相声“包袱”获得理论上的认识,并提高实践上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试论约束理论的解释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束理论是组成乔姆斯基管约论的一个子系统,其任务是处理名词词组之间的照应关系。名词词组包括:(a)照应词;(b)代名词;(c)指称词。该理论规定:(a)照应词在辖域内受约束;(b)代名词在辖域内是自由的;(c)指称词在任何时候都是自由的。虽然约束理论在处理上述名词词组之间的照应关系时体现出了一定的解释力,但由于以形式主义为理论依托,不考虑语言的实际使用和社会功能,约束理论实际上具有很有限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元认知与作文教学谢双成一、元认知理论的一般阐释“元认知”一词译自英语metacognition。它由前缀meta(“继……之后”或“超越”的意思)和cognition(认知)两部分构成,又曾译过“次认知”、“超认知”、“反审认知”和“解悟认知”等。现...  相似文献   

19.
“面子保全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赖斯(H.P.Grice)的“合作原则”(Cooprativeprimciple)和“会话含意”(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学说完成了言语交际中从“意义”到“含义”的过渡,是语用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Leech,1983).但是,新的问题也因此而产生了:为什么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常常不用直接的方式遣词造句,而是用间接的方式声东击西?为什么只让对方拐弯抹角去意会,而不愿向对方坦率言传?这些问题在格赖斯理论中没有得到圆满的解答.后来的学者布朗(P.Brown)、列文森(Levinson)和利奇(teech)等提出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Principle)…  相似文献   

20.
会话中,由于受交际环境、交际心态、交际对象等因素的影响,接话人往往不遵循合作原则进行对话,而采用"不合作"态度,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等特殊承接方式来应答,这些方式进而成为交际双方推导会话含意的关联点。本文将这些承接方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会话的信息量、内容、传达方式等语言手段作为关联点,另一类是以手势、表情等非语言手段作为关联点,对这些特殊的承接方式进行语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