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传统知识与巴西亚马孙流域生物多样性地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一个环境问题 ,它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已是有目共睹。最近召开的一次会议强调了在可持续发展语境中思考“原住民和本土社区的知识、创新和实践”问题的必要性 ,其中便提到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问题。重建在几十年发展中遭到破坏的传统实践和知识 ,引发了不少问题 ,例如它与现实社会的关联 ,以及采取何种形式和程序。我们在巴西亚马孙流域和几个当地群体一道就木薯品种多样性的管理开展的多学科研究 ,堪称良好的示例。本文介绍亚马孙流域木薯栽培的情况、相关群体生活于其中的制度和组织环境 ,然后探讨本土知识保护中出现的政治结构。非政府组织作为地方和国家政治、行政制度的桥梁 ,发挥着重要的政治作用。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力量 ,说明“原住民共同体”与其周遭社会发生联系的方式 ,正在发生深远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发生在南太平洋地区主要是所罗门群岛的、作者所谓“浓缩的全球化”。作者对马洛沃泻湖这样的生物多样性热点有过长期的民族学田野工作经验 ,他据此分析了 1990年代出现的各色各样地方 /全球遭遇的复杂性 ,这其中涉及拥有资源的原住村民、跨国木材及矿业公司以及非政府组织发起的保护主义活动。作者着重研究了对马洛沃泻湖雨林的争夺。一方面是亚洲的木材公司要赶紧开发巨大的木材资源 ,另一方面是西方的非政府组织(以及政府机构 )要以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名义保护森林。根据国家支持的习惯法而拥有森林的村民则依违其间 ,为村庄自身的利益强调独立性。这种后殖民遭遇充满了各方对彼此道德和政治考虑的拿不准、不理解。缺乏互相了解并不妨碍实际的合作 ,诸如短期木材生意以及“基于社群的保护项目”。在这些被原住民概念重新解释的项目中 ,不同的愿望像是要合流———不过是表面上。  相似文献   

3.
本期所辑多为 2 0 0 2年 5月 2 7、2 8两日在巴黎教科文总部举行的研讨会上首次提交的论文。那次会议是由“自然的占用和社会化”课题组召集 ,并得到法国科研中心、联合国“地方和原住民知识体系”项目的支持。人类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生态学家济济一堂 ,就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问题探讨原住民知识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自从当地和原住民的传统生态知识在《生物多样性公约》2 1款中得到首肯 ,他们在管理其自然资源方面的角色已取得国际上的承认。不过 ,让不在权力中心的人到全国乃至国际舞台上发言 ,跟让舞台自己去讲述它们的故事、把握它…  相似文献   

4.
哥伦比亚亚马孙地区的一个非政府组织决心巩固原住民的自治权和传统的环境管理形式 ,从而确保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本文分析了它所依据的假设。对源于这些假设的实践所进行的考察表明了这些项目和计划的矛盾性。这些项目和计划热心地将传统知识置于首要地位 ,结果成为理性认识论和逻辑的提供者。马洛卡人是居住在亚马孙西北地区的传统原住民。巴拉康是随着对橡胶的商业性开发———一种贯穿该地区暴力殖民化的“放纵的资本主义”的范例———而引入的大群落。文章通过引用这两者的历史资料对它们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5.
环境伦理观与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内在动力 ,环境伦理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分析评价了动物权利主义、生物平等主义、生态整体主义三种极具代表性的环境伦理观 ,作者认为 ,以“大地伦理学”为基础的生态整体主义环境伦理观超越了动物权利主义和生物平等主义的局限性 ,能够更好的解决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的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环境伦理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取向一致 ,为走向深层次的生物的法律多样性保护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6.
从 2 0 0 1年起 ,政权变动在某种意义上说推进了印度尼西亚地方自治新法律的实施 ,这为非政府组织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提供了框架。该框架不仅包括专业的环境保护组织 ,以及致力于人权保护的非政府组织 ,并担负着为当地共同体划分版图的职责。这些组织大多以单一国家为基础 ,并与庞大的国际非政府组织相联系。此外 ,这些组织可能有当地代表 ,但这些代表不必是原住民。总体上讲 ,参与活动的非政府组织的实地工作人员大多受过高等教育 ,来自印度尼西亚各地。他们对当地事物以及不同人群社会文化特性的认识往往很粗浅 ,仅仅限于书本知识。然而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文化差异巨大的国家 ,就环境管理模式而言 ,岛和岛之间 ,甚至一岛之内 ,都大相径庭。环境管理模式不仅取决于已有的技术 ,而且还依赖于传统的地方社会组织及其成员所形成的与各种生物(livingbeings)相处的理念。在开始行动之前 ,考虑一下当地居民的实际需要 ,以及非政府组织所负有的使命与其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培训之间的适应程度 ,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入了解本土非政府组织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资本构建中的作用,笔者运用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的方法对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这一源自凉山彝族本土、扎根本土的非政府组织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对提升凉山彝族地区社会资本存量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构建社会网络;二是培育公民信任;三是重建社区规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印度的两个不同但紧密相关的例证———将占星术作为“本土知识”纳入大学课程和让“原住民”接受教育———探讨了“本土知识”和“正规教育”的关系。将某部分知识确立为本土知识并纳入正规体制之中 (从而将其确定为合理合法的知识 ) ,靠的是宣称具有原住民地位的社会群体所享有的社会地位和权力 ,而不是知识的实际内容。吠陀占星术在印度大学教育课程中占据一席之地 ,是因为支持这种做法的“印度教权利”这一群体争取到了“原住民”地位 ,并且具有将他们的信仰转化为合法“知识”的政治权力。另一方面 ,原住民在政治上还没有发言权 ,因而他们的语言和知识体系仍处于边缘地位。所以 ,“本土知识”最终是一个政治和具体环境的概念 ,而不是具有实际内容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遗传资源及与其相关的传统知识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延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生物海盗"现象严重损害了遗传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国家经济主权是对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进行保护的国际法依据之一,对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进行保护也是承认国家经济主权的必然结论.在遗传资源的保护问题上否认或不当限制国家经济主权会加重"生物海盗"现象,从而不仅损害资源国的国家利益,也会损害原住民和本土社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侗族人民在长期利用当地生物资源过程中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而这些传统文化和知识又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侗族糯禾文化、民族医药、饮食文化习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文化等传统知识对生物多样性、特别是对糯稻遗传多样性有保护作用。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可以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促进传统知识的利用和惠益共享。  相似文献   

11.
孙慰川 《中州学刊》2007,(2):236-240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要想在世界影坛上赢得话语权,实现中西电影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和良性互动,必须大力发展华产跨国大片。我们可以将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确保一定数量、一定比例的大片的制作;进一步大力促进跨国、跨地区合作拍摄大片;在中国化与世界化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之间找到契合点,来制作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华产跨国大片。当然,华产跨国大片不应该为了票房等原因而刻意去迁就或迎合海外观众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中国电影人有责任用自己制作的跨国大片,在全球的银幕上书写真实、客观的中国形象,使华产跨国大片不仅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国际舞台上真正发挥“文化大使”和“国家名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非政府组织是一个来自西方文化背景的学术概念,是现代社会中维持社会结构均衡的重要力量。在我国,非政府组织主要是社会转型的产物。社会的转型同时也引发了传统社会结构的裂解,使得社会关系的各个层面均出现较大的变动,社会关系的重构在所难免。本文主要以非政府组织社会中间层的特征为分析视角,认为非政府组织在促进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协调、促进利益关系的融洽以及促进社会信任的重建、修复社会纽带上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它的存在有助于转型期社会关系的重构。  相似文献   

13.
何增科 《文史哲》2005,(5):20-21
所谓全球公民社会,是指世界各国的公民们为了影响政府决策和公民行为而在国家和市场活动范围之外所形成的跨国公共社会领域,其主体是全球公民社会组织(CSOs),它包括国际非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联盟、全球公民网络、跨国社会运动和其他跨国民间力量①。全球公民社会(G lobal的civil society)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逐步流行起来的一个较新的概念。与之相比,全球公民社会的历史则要长得多。但全球公民社会的数量、活动和影响的迅速增加,则是近二十多年来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十多年来的新现象,“全球结社革命”(莱斯特·萨拉蒙语)的时代正在不…  相似文献   

14.
非政府组织的政治功能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单美英 《兰州学刊》2003,26(6):34-35,109
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非政治的组织 ,在现实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功能 ,本文主要从非政府组织在国家政治、国际政治以及在政治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三个层面来论述。在论述政治作用之前 ,有必要对非政府组织的定义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15.
"两型社会"建设,需要政府与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共同努力与合作。本文分析了"两型社会"建设中环保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必要性,进而论述了环保非政府组织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最后对环保非政府组织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角色定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国家的国际形象是一个国家的外部公众对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自然要素的一种综合认识与评价。它是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软实力”,是国际政治中的“软权力”,是主权国家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一国的国际形象作为国家可信度的标志,对于一个国家实施其国际战略,并最终实现其国家战略目标,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越南从事生物多样性工作的非政府组织往往只寻求与当地自然科学研究者的合作 ,这可以理解。但他们常常忽视社会科学家 ,或只是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才问道于他们。反过来 ,越南当地的社会科学研究者也往往忽视自然科学研究。本文旨在说明 ,越南当地研究体制除了一味迎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全球潮流 ,也从历史的角度做些基础研究 ,搞清楚越南人的自然观到底是怎么来的。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在给全球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全球治理成为当前解决全球问题的新模式.在全球治理的舞台上,非政府组织与主权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等都成为治理的主体.非政府组织通过跨国立法的形式参与了全球治理,不仅对国际法的形成,而且对国际秩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非政府组织自身地位的局限性,决定了其在治理中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9.
1990年代中 ,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卫生研究所、美国国际开发署启动了一种新颖的伙伴关系。国际生物多样性合作集团 (ICBG)促使学院研究人员、医药公司、非政府组织以及原住民代表通力合作 ,寻找有商业价值的基因与生化物质。这项尝试还有一个目的 ,那就是发明新的办法 ,与原住民分享那些合成物的商业效益。有六个协调小组得到了基金支持。每个组的活动都得到研究原住民知识以及民族植物学的知名学者的指导。尽管有名流、名院、名医药公司的加盟(如史密森博物馆、乔治亚大学、诺华、保护国际、葛兰素威康、百时美和施贵宝等等 ) ,结果却不…  相似文献   

20.
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的马罗沃泻湖方圆约700平方公里,四周环绕着两道堡礁和新乔治亚群岛高耸的火山岛,地形独特。1980年代以来,一些外国公司到马罗沃开采礁石和雨林资源,与此同时,马罗沃泻湖及其周边陆地成为国际公认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根据习惯法,马罗沃泻湖及其周边陆地归当地部落群所有。几十年来,当地部落群和渔业公司、林业公司以及国际保护组织打了各种交道,其目的不外是维护他们对资源的优先控制权,这样的权利来自古老而极灵活的土地和海域保有权。为了记录资源的使用、管理制度和传统的环境知识,马罗沃的部落首领和其他领导人也发起并支持社会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在该地区进行学术研究。本文论述马罗沃泻湖近年来本地发展计划与外来的生物多样性管理计划之间的交互作用,指出在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分类过程中,应加强土法与科学方法之间的对话。本文的结论是:当本土知识与非本土知识遭遇,两相融合的可能性至少不低于两相冲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