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晓磊 《日本学刊》2020,(4):85-108
学界关于跨境数据流动治理的研究大多聚焦欧盟和美国,而关于日本的相关研究还没有实现专门化和细分化,且主要存在三方面的不足:政策演进研究不够系统,内在动机研究不够深入,规则研究不够专业。从演进特征看,日本政策推进起步晚但效率高;政策方向沿着国内立法及修法—双多边国际协议—推广全球理念与规则的路线进行。对于未来跨境数据流动全球规则的形成来说,日本具有自身独特优势。强化跨境数据流动治理是日本对冲经济衰退风险、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其制造业竞争能力的内在需求。从战略层面看,日本加强跨境数据流动治理根本上还是为提高网络空间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秩序主导权,抢抓跨境数据流动规则制定话语权。中日在跨境数据流动治理上存在一定的合作空间,应该从现有的跨境数据流动治理合作机制中选择和借鉴合作模式,同时也可以根据中日各自的国情探讨新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伴随数字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家间的数字治理鸿沟日益加深,以数字平台为主的私营主体逐渐成为跨境数据治理体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全球性数据合作受阻的背景之下,部分国家逐渐转向区域治理、双边治理甚至单边治理。这对跨境数据治理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表现在从个人隐私到国家安全的理念更新,从一元管理到多元治理的主体赋能,从自由流动到数据主权的原则设定,从域内管辖到长臂管辖的模式转变,以及由单一转向多样碎片的规则构建。未来我国应立足于数据主权原则,平衡数据保护和数据流动的立场,兼顾国家安全与隐私保护理念,探索政府与私营部门共治格局,打造我国数据法域外效力之“矛”,构筑阻断外国数据法在我国适用之“盾”,推动构建多边和诸边的跨境数据治理规则,构建“攻防兼备”的跨境数据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欧美《隐私盾协议》失效后,双方为了恢复数据跨境流动秩序,于2022年底达成了“数据隐私框架”。该框架旨在回应欧盟法院在“《隐私盾协议》无效案”中提出的主要关切。2023年7月,欧盟委员会基于该框架对美国的个人数据保护水平发布了充分性认定决议。然而,该框架并未对美国情报机构大规模收集数据与窥探隐私的行为施加实质性限制。此外,框架建立的双层救济机制由于缺乏独立性,也无法给数据隐私权益受损的欧盟公民提供充分有效的救济。与《隐私盾协议》相比,该框架在本质上并没有明显的突破。欧盟和美国在双方数据跨境流动制度安排上的博弈,表面上是两种数据保护理念和治理模式的碰撞,实际上反映出了欧盟实施“数字主权”战略与美国维护“数字霸权”地位之间存在的根本利益冲突。欧美凭借各自优势,在数字经济时代争夺全球数字治理话语权。通过深入研究欧美之间关于“数据隐私框架”的规则博弈,可以为我国在选择适合本土的数据监管模式和提升数据治理规则话语权方面提供重要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数字博弈背景下,中国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符合中国当前内部完善治理需求和外部应对“规锁”挑战的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处理好国内数据治理法规与DEPA对接的问题,并以此优化中国数据治理体系,将是未来理论与实践研究上的重点。DEPA在数据跨境流动规制方面采取了“原则+例外”的规制标准,其例外情形体现了比例原则之目的合法、手段合理和手段适度的内涵,确立了平衡“自由流动”与“安全发展”的基本模式。在中国与DEPA数据跨境流动规制对接上,中国数据本地化存储政策在适度性方面仍可能存在与之不相容的风险。中国应以DEPA标准为参照,以比例原则为指引,有序落实执法制度和配套机制以保障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优化数据本地化措施的适度性,驱动数据跨境流动体系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5.
盛斌  陈丽雪 《国外社会科学》2022,(4):93-110+198
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进步促进了数字贸易的迅猛发展,也给全球数字治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全面分析了WTO框架下现有协议对数字贸易问题的适应性与局限性,按关税类、数据类、隐私和安全类、促进与便利类的议题分类讨论了目前正在进行的WTO电子商务谈判中成员方提出的数字新规则问题,并针对跨境数据流动、数据本地化、源代码和加密保护等关键议题,基于各成员利益诉求与战略考量深入解析了存在的共识与分歧。文章最后结合中国的国情,为参与和应对全球数字规则的构建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美两国的海洋安全观是理解中美海洋战略互动及中美关系的重要视角。尽管中美两国都主张海洋安全,但是两国的海洋安全观大相径庭,在如何确保海洋安全的方式上存在巨大差异。中国的海洋安全政策基于自身安全困境,旨在维护海洋安全、国家安全及国家可持续发展;美国的海洋安全政策基于其全球霸权地位,旨在推进海洋霸权,保证美国的绝对海洋安全。美国使用传统守成大国对待崛起大国的方法,应对中国海洋崛起。尽管中国追求公正的新海洋秩序和海洋规则,无意挑战美国的海洋霸权,但客观上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现有美国主导的海洋秩序与海洋规则。  相似文献   

7.
数据霸权内嵌于美国的霸权体系之中,并沿着“制度—价值”的框架展开建构。其既依托技术实力以控制者标准不断扩张数据主权,也借助对自由价值的输出推动数据的自由跨境,在维护本国数据安全的同时不断染指他国数据。对此,其他国家在同美国的合作与博弈中形成以防御为导向的法律工具,通过数据本地化和权利化维护利益。面对美国的数据霸权,中国应发挥国际法的规制功能,在强调数据主权的地域标准基础上综合利用国际硬法和软法,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指引,促进数据领域的合作共进。  相似文献   

8.
学界关于跨境数据流动治理的研究大多聚焦欧盟和美国,而关于日本的相关研究还没有实现专门化和细分化,且主要存在三方面的不足:政策演进研究不够系统,内在动机研究不够深入,规则研究不够专业。从演进特征看,日本政策推进起步晚但效率高;政策方向沿着国内立法及修法一双多边国际协议一推广全球理念与规则的路线进行。对于未来跨境数据流动全球规则的形成来说,日本具有自身独特优势。强化跨境数据流动治理是日本对冲经济衰退风险、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其制造业竞争能力的内在需求。从战略层面看,日本加强跨境数据流动治理根本上还是为提高网络空间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秩序主导权,抢抓跨境数据流动规则制定话语权。中日在跨境数据流动治理上存在一定的合作空间,应该从现有的跨境数据流动治理合作机制中选择和借鉴合作模式,同时也可以根据中日各自的国情探讨新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齐爱民  罗炜 《求是学刊》2023,(3):107-121
在数字经济时代,刑法面临新的挑战,国内外大型数字平台公司为了商业及其他目的,往往会针对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等关键数据实施无限制数据收集并通过各种途径传输至国外的非法行为。此类非法数据跨境传输行为侵犯了国家数据主权、妨害数据管理秩序、危害国家安全,刑法必须及时作出回应并予以规制。我国《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专门增加了针对数据犯罪的条款,附属刑法规制模式清晰可见。然而,上述规定过于笼统且狭窄,不具备整体性和普遍适用性。当前,我国现行刑法典中的罪名无法准确适用于非法数据跨境传输行为,因应技术发展以及国家利益在数据上延伸的现实情况,刑法典规制范式应该确立。增设非法数据跨境传输罪势在必行,该罪名的增设有助于有针对性地打击非法数据跨境传输行为,维护国家的数据管理秩序,维护国家安全。刑法典规制模式可以有效克服附属刑法规制模式的不足,在立法目标、规制范围和规制模式等方面均有突破。同时,条文的明确性和协调性也符合罪刑法定原则、法益保护主义和刑法结构的调整趋势。  相似文献   

10.
凭借全球军事投射能力,美国能在中国难以掌控的国际能源咽喉要道影响中国海外能源供应。限于自身实力,中国在近期内奉行搭便车战略是潜在的政策选择,但难免会受制于人。中美两国的竞争关系,以及两国在海洋领域矛盾的凸显,决定了中国在中长期时段必须采取自助战略,发展本国的海上力量。对此,中国在推进陆上油气通道建设的同时,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制定相应的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发展一支能执行多种任务的蓝水海军;提高海上公共产品的供应能力;加强对国际海洋法体系的研究与建设;发展本国的海运能力和造船工业。  相似文献   

11.
中美债务关系是在目前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中,中美两国基于相互间巨大的经济失衡、贸易—金融循环而形成的规模空前的国家间借贷关系。其形成原因既有国际体系因素,也有中美两国各自国情、政策方面的因素。在债务关系的相互依赖中,由于两国在贸易依存度、贸易收益、对外投资收益、行动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国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相对较强。债务问题对中美传统安全关系、人民币汇率和美国贸易战略等领域具有间接影响。对中国而言,债务关系也具有一定的政治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时代的中美海洋地缘政治与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文振 《太平洋学报》2010,18(12):45-51
全球化时代地缘政治仍是影响大国兴衰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海洋地缘政治和由其决定的海洋战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确保制海权是美国保持霸权地位的关键。面对中国崛起的新局面和向海洋发展的趋势,美国正在构建类似于冷战时期遏制苏联的同盟。中国海军长期坚持"近海防御"和"积极防御"的海洋战略,但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安全利益的全球化,需要逐步改变为"全球安全"海洋战略,这是由国家的地缘政治格局决定的。中国在继续推行以理性态度和原则解决海洋争端问题的同时,根据需要加强海上力量的发展,才能为最终实现以实力求和平创造条件。中美两国远隔浩瀚的太平洋,两国最可能发生矛盾和冲突的地方在海洋,必须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3.
法定数字货币摆脱了传统货币在跨境流动中主要依靠代理银行的模式,能够有效规避结算风险,克服成本高、效率低和透明度低的缺陷。在法定数字货币跨境流动的机制设计中,应将银行业体系的中心化和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相结合,选择合适的跨境流动模式,并逐步深入。法定数字货币跨境流动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威胁"货币主权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冲击银行业结构体系、与现有金融基础设施不兼容、保护隐私与控制国际货币犯罪之间存在张力、法律和监管规则滞后等。为此,各国应形成全新的货币制度理念和货币主权制度,适应传统银行业结构体系并调整央行和商业银行的职责与功能,建设具有互操作性的支付基础设施,制定新的相关货币法律规则,构建新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倡议既不可与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也不会与TPP针锋相对。中美两国提出不同的区域经济合作方案:美国主导TPP、TTIP是"排他性的",是为了巩固其在全球的经济霸权,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共商、共建、共享,是包容、开放的方案,欢迎世界各国(包括美国)和国际组织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加入到"一带一路"的合作中来。"中美经济博弈"围绕地缘政治、国际规则制定权的话语权、TPP与RCEP竞争等领域展开。与TPP不同,"一带一路"倡议超越了意识形态、宗教信仰、语言文化、政治制度和民族界限,中国以比美国大四倍的国内市场和经济潜力寻求全球的发展与合作。同时,"一带一路"建设存在地缘政治风险、传统安全风险、非传统安全风险、法律与道德风险、债务风险、中国公司自身管理风险等诸多方面的风险。为克服上述风险,本文提出"三两"政策建议,即"两容",强调"包容性";"两分",强调"共享性";"两轨",强调"共存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中国跨境贸易总量也在不断提升,提高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是提升甘肃省跨境贸易的深度与广度的重要前提。通过对国内外跨境贸易便利化的分析,结合甘肃省跨境贸易便利度的发展情况,发现甘肃省跨境贸易便利化发展存在政策体系不完整,无纸化、电子化程度比较低和国际班列数量少等问题。经过对比分析论证,提出了完善政策条例、强化信息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落实人才培养计划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18世纪以来,英、法两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继续以传统的重商主义原则为指导,为争夺殖民地和海上霸权,进行了殊死斗争.同时在遍及于几大洲的贸易竞争中,两国各自实行的重商经济政策也在进行着演进与变化.它们最终突破了以往重商主义的模式,向近代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体制开始转变.这一转变的标志就是1786年英法两国签署的和平贸易协定.它是两国所实行重商主义经济体制变革过程中的关键性一步.这种尝试是结束敌对竞争、开放对外贸易的举措,在两国不啻引起轩然大波,对国内乃至对整个欧洲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在竞争中取胜的英国,领先于法国发展,完善了本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并夺取了世界贸易的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17.
《社科纵横》2016,(5):44-47
跨境电商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新型跨境贸易模式,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本文剖析了武汉发展跨境电商的重要意义,探究存在问题与难点,提出加快发展的政策建议,既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也需要地方政府加大产业引导,开放口岸建设,进一步大胆先试先行,建立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相似文献   

18.
经济相互依赖深刻地影响着国际安全。以货币为中心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是当前中美两国关系的核心内容,其必然对两国安全认知产生直接影响。从美国方面看,在不对称依赖明显有利的情况下,为维护美国霸权的基石——美元霸权的稳定,美国没有对华采取军事行动的足够动机。从中国方面看,以人民币国际化为标志,中国经济力量的崛起已经开始显现中国磅礴的新气象,但它当前仍然没有充分的意愿挑战美国霸权。这为保持两国关系的总体平稳奠定了基础,但是,两国之间围绕实力消长的斗争在未来则可能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19.
中美两国对美国人权外交的看法存在分歧,其根源既来源于两国之间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差异,也产生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争执。因此,两国对美国人权外交的性质,基本特点的看法也大相径庭。在冷战后时代,中美之间存在着的基本分歧和争执点之一,就是美国所谓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20.
中美俄太空三角关系比较复杂。美俄太空合作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而中美则几乎没有直接的太空合作,中俄太空合作稳步发展,逐渐深化,中美俄三对双边关系构成的三边关系是一个非等边的三角形。三国在太空领域激烈的竞争由三国不同的战略目标所决定,三国太空合作并没有掩盖三国在太空领域的较量。太空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以及国际战略稳定与平衡,未来,三国将进一步强化太空技术的竞争,且趋势不可逆转;在反对美国太空霸权方面,中俄将联手对抗美国的反太空能力。为避免太空危机,美国尝试与中国和俄罗斯建立并加强太空安全对话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