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陈来先生积极参与了文化儒学的现实实践活动,他认为在多元现代化世界,儒学应积极发挥其价值理性的优势,借鉴汉唐儒学的发展经验,关注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人们的精神生活;他在人权、伦理、生态、全球化等问题上基于儒家思想所做出的思考,如仁体和用、道德的生态观、道德的政治学、多元普遍性价值等思想体现了当代大陆儒学的生命力,有力推动了儒学和中华文化的新生,为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贡献了基于儒学价值的思想和智慧. 相似文献
2.
1980年代以来,陈来先生积极参与了文化儒学的现实实践活动,他认为在多元现代化世界,儒学应积极发挥其价值理性的优势,借鉴汉唐儒学的发展经验,关注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人们的精神生活;他在人权、伦理、生态、全球化等问题上基于儒家思想所作出的思考,如仁体和用、道德的生态观、道德的政治学、多元普遍性价值等思想体现了当代大陆儒学的生命力,有力推动了儒学和中华文化的新生,为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贡献了基于儒学价值的思想和智慧。 相似文献
3.
儒学道德精神的基本价值观可概括为"合理群体主义".它主张独立人格形象,弘扬个性与意志独立;肯定个人利益,倡导义利统一;提倡和谐公正,体现平等无私.儒学合理群体主义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源头活水,是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文化参照系. 相似文献
4.
儒学道德精神的基本价值观可概括为“合理群体主义”。它主张独立人格形象,弘扬个性与意志独立;肯定个人利益,倡导义利统一;提倡和谐公正,体现平等无私。儒学合理群体主义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源头活水.是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文化参照系。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拥有深远传统并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东亚世界之文化性格的思想理论体系,儒学理所当然地内涵着普适性的人类价值,包含着有助于新型文明建设的原理和法则,然而这些原理和法则只有进入现实世界之中,接受时代精神的灌注,在对民主和法治建设这些民族时代课题的积极应答中,在与世界不同文化的对话和融通中,才能获得生机从而实现其潜在可能性,否则就只能是一些空洞的信条和有待生发的文化“种子”而已。无论如何“弘扬”,儒学都不会作为一个曾经的知识和信仰体系而复活,也不会作为一个既在的文化传统被零打碎敲地“去糟取精”。儒学不需要拯救,需要拯救的只是我们作为历史与权利主体的热忱和良知! 相似文献
6.
儒学思想重在对"德性""群体"等价值理性的追求并不是一种落后的文化现象,而是一种具有永久性、独特性时代价值的民族文化形态,在不断接受外来文化的洗礼中得以补益自身,彰显其旺盛的生命力。儒学思想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理论资源,其核心价值与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的契合,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均衡观是儒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广泛蕴含于和的范畴及相关命题之中。均衡观对天人关系、文明(民族)关系、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以及人之内心的揭示,对化解当前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种族冲突以及道德危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儒学传统是否已经终结 ?传统儒学与现代性的关系如何 ?传统儒学应该作出何种努力以开创新的局面 ?著名学者李泽厚对此有其独到的洞见 ,本文试图作一分梳和比较 相似文献
9.
儒家的价值系统一直是中国文化中主流思想的形塑者之一,并且构成了文化中个体生命意义的传播者,它蕴含了人性论、价值观与历史观,形成中国文化的血脉基因。但至今日科技挂帅,数字生活与人伦疏离的现代社会,儒家究竟何去何从?在今天是否能有其继往开来之角色扮演,本文试从传统文化情境过渡到现代社会,厘清儒家的价值系统与个人生命、民族生命之关连性,进而探讨面对此种变异局势之际,儒家哲学的变与不变之观点,是否还有其提供现代生活参照的价值意涵,同时诠解儒家所需修饰补正之观点,当可肯定儒家具有与时俱进的特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0.
儒学为人类提出了一个生存与发展的社会模型。基督教作为深植于西方民间的一种信仰,它在弥补法律的缺陷、完善道德的修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西方文化精髓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和思想资源,挖掘这座人文宝藏,可以窥见多元民族文化的堂奥,并追寻当今世界根源性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儒家哲学在汉初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之后,随着道教的成立和发展以及印度佛教的传入,在中国的哲学史上逐渐的形成了儒释道并行发展的现象。由于佛教哲学和道教哲学在本体论上的地位高于儒学。为了儒学的复兴,张载建立了他的太虚即气的本体论。本文通过对探讨儒家本体论在隋唐之后的缺失,以及张载在本体论方面对《周易》和佛教思想的学习进而审视其在儒学复兴中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第五阶段儒学的发展与新新儒学的定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儒学发展的五个阶段 ,首先是儒学发展的原初阶段 ,第二阶段为从古典儒学到汉代儒学 ,第三阶段为宋明新儒家 ,清代可视为儒学发展的第四阶段 ,第五阶段为当代新儒家。第五阶段中新新儒学的兴起在面对当代新儒家的盲点与弊执而进行再启蒙并回归原点再出发。此有两重点 :重点之一在掌握自我以掌握宇宙本体 ,掌握宇宙本体以掌握自我 ;重点之二在掌握天人一体的整体以面对现实 ,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现代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之间存在诸多差异的同时 ,也存在着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 ,认真分析它们的异同及其形成原因 ,对于认识中国哲学的现代化道路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较为深刻地分析佛学对儒学的抽象思维方式的提升:儒学在与佛学的交流中走向对自身体系的自觉反省,并建立起儒学本体论,到近代援佛入儒从而产生现代新儒学。 相似文献
16.
儒学作为一种活在文化传统中的真精神,有自己一以贯之的学术追求与价值体认.它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或隐或显地在历史与当下语境中同人、社会进行着交流和对话.儒学有自己对于人、社会与世界的独特思考与体认,这种人文的关照与反思也就形成了属于儒学自己的问题与意义.在构建当代民族价值追求与意义世界过程中,儒学作为一种活的人文精神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一定意义上.这种价值也就是以儒家的人文视角体认大化、发现问题、寻找意义与实现价值,当然它本身也必须进行历史的考察与反思.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改变了人的生存方式,人类的生活方式也随着人的存在价值的改变而改变,人与人、人与自然世界之间的关系发生巨大变化。现代性背景下,人成为工具理性实践的根本目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成为事实,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存在,却否定了自然存在的价值,导致人与自然形成主客二分的关系,科技、知识、自由带来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决裂;人被利益和欲望所绑架,德性缺失、没有自由、无力创造,人成为所谓单向度的人。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由文明冲突转化为文明对话,展示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文化有容乃大的气魄;充分利用儒学价值资源,建构一个和而不同的多元价值存在的人类文明世界显得如此迫切。 相似文献
18.
19.
儒家正义论的当代重建是儒家哲学现代转型进程中一个值得关注的学术热点,其中极具代表性的理论形态是林安梧所建构的"公民儒学"与黄玉顺所建构的"中国正义论"。就"公民儒学"来说,尽管其对于儒学现代转型而言具有方向性的指引效应,但其本身的内容架构却有待贯通与深化。与"中国正义论"相比较,"公民儒学"存在着诸多内在缺失:首先,混淆了制度规范与正义原则的区别,导致二者关系发生错位,即"以礼为义";其次,这种错位关系的根源在于后新儒学"外王—内圣"的思维架构的不彻底,"内圣"与"外王"的"逆转"未能真正实现对现代新儒学理论困境的超越;最后,"公民儒学"本身的证成陷入了"公民伦理"与"公民社会"的循环论证。"公民儒学"所存在的这些缺失意味着,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立足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公民儒学"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思考与推进。 相似文献
20.
“和生”是和合智慧的宇宙论基础.“仁生”是仁爱思想的世界观.和合学继承了传统和生思想,将和合智慧发展为面向21世纪的文化战略,发展为一种基于和合思想的新的哲学学说.和生包含着仁生,和合学可以看作是儒家仁学的一种当代形态,仁爱才是和合学的“大本”、“大原”,和合学同时也是一种新儒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