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信息公开与隐私权保护有着密切联系,但是随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推行,其与隐私权之间的冲突也逐渐显现。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已经成为缓解这一冲突的关键,也是进一步建设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必经之路。但是,无论是立法上对个人隐私概念的模糊界定,还是公开过程中对个人隐私的过度保护,或者是司法救济的作用限制,都阻碍着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因此,我国应当尽快完善立法,明确个人隐私的界限,同时加强对第三人权益的保护,从而在政府信息公开中准确、有效地保护个人隐私,而不能让个人隐私成为阻碍公开的借口。  相似文献   

2.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条件是指公民在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过程中,申请人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所必须要满足的各项要求,其对保障民众知情权、抑制腐败及建设服务型政府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信息公开申请条件存在着申请原则的缺失、申请条件规定的不统一及对信息的过度收集等问题,这加大了申请的复杂程度,影响了公民行使知情权的热情。因此,应当完善立法对申请条件的规定,强化服务型政府理念,放宽申请条件,通过最高院指导性案例和民众行使知情权的推动,完善我国信息公开的申请条件。  相似文献   

3.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9条-第13条对政府信息应当公开的范围做出了规定,其中没有明确涉及与政府自身履职情况相关的政府信用信息.政府信用信息是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过程中出现的失信行为所做的记录.政府信用信息的公开,与涉及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一般政府信息的公开相比,具有特殊性.随着政府信用法治化进程的推进,各地政府陆续制定规范性文件对政府信用进行规范.其中,有关政府信用信息公开的规定,应当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1998年立项,到2007年公布,再到2008年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走过了10年破冰的漫长历程。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的第492号令,规定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顺应了我国努力打造阳光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的大趋势,是我国宪政道路上又一条限制政府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条例。该条例的施行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大大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了依法行政,充分发挥了政府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具有极其重大的行政意义。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后,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推进,公民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权利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如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了解权、监督权,如何实现反腐倡廉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也日益引起人民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分析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入手,在对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制度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研究如何从法律的角度保证政府信息公开的落实,从多个方面入手,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框架.  相似文献   

7.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具有重要意义,救济制度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顺利施行的重要保证,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用专章对此作了规定,但在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政府信息公开成为政府透明化改革浪潮中的热点问题。本文作者把系统动力学所强调的系统思维方法引入政府信息公开机制研究,通过对政府信息公开机制的反馈环分析,揭示了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规律。并提出了促进政府信息公开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9.
论突发事件管理中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有利于政府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保障公民知情权、有效地遏制谣言传播及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政府信源角色缺失,缺乏法律制度支持,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缺少统一管理机构,信息管理体系也不够完善,而且媒体在信息公开中存在着角色的错位.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引导媒体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发挥政府的信源角色功能,同时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确立了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定场所之一,然而条例已颁布实施3年多,公共图书馆在履行政府信息公开这一新的职能方面明显不足,文章探讨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公共图书馆的影响,分析了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与资源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推进我国政府信息公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社会,无论是称为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还是网络时代;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教和文化活动,还是公民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都对社会信息资源的加速整合和信息利用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因而,加强信息资源整合与搞好信息服务就成为信息拥有者和信息服务者必须十分重视的课题。本期我们推出的这一组专题文章就是针对政府信息公开、图书馆资源整合与高校档案馆的社会化服务问题进行研究的,选题覆盖面较宽,其中也不乏新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行,没有终结反而引发了国内对政府信息公开范围更大的争议。条例在基本范围和不公开事项等问题规定上的疏漏,不仅给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推进带来了不利影响,而且给行政机关真正保护不应公开的公共利益制造了难题。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推进,除需要有坚定的决心、正确的观念和有力的监督措施外,也需要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修正案》填补立法上的疏漏。  相似文献   

13.
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创新的理念和方法;通过对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二者的内涵及二者在交互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讨论,指出二者都体现了相同的服务行政的核心价值理念,而电子政务是推动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力量之一。进而提出应该在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发挥电子政务所具有的新方法、手段、观念的作用;发挥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完善起到的促进作用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为电子政务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9条-第13条对政府信息应当公开的范围做出了规定。其中没有明确涉及与政府自身履职情况相关的政府信用信息。政府信用信息是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过程中出现的失信行为所做的记录。政府信用信息的公开,与涉及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一般政府信息的公开相比,具有特殊性。随着政府信用法治化进程的推进,各地政府陆续制定规范性文件对政府信用进行规范。其中,有关政府信用信息公开的规定,应当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建服务型政府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服务型政府是相对于管制型政府而言的,它取代了传统的“官本位、政府本位、权力本位”的价值观,而以“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为价值取向,是与传统政府管理模式截然不同的现代政府管理模式,是中国政府未来的发展方向。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途径是进行政府创新,服务型政府的构建需要政府在管理理念、体制与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从政治文明看政府信息公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信息公开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本文分析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现状 ,论述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几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信息公开不仅涉及公民知情权的合法保护,也是政府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而我国目前,由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起步较晚,其在信息公开理念、法律位阶、执法监督、利益驱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相关配套制度、建构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平台体系,势必成为今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于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依然是行政诉讼的前沿问题之一,现实中也出现了少量的例子。在操作中具体做法也不尽相同,有关政府信息诉讼的理论论述并不多。本文尝试从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诉讼种类、可诉的法律依据、法院受理以及判决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引起一些争鸣。  相似文献   

19.
从世界范围来看,综合国力的竞争极大的促进了政府信息公开电子化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电子化方式对信息公开的影响,信息公开电子化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电子化信息公开的弊端及其防范措施。中国的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理念应该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不仅要满足人民知情权,更要着眼于对社会发展的促进。  相似文献   

20.
政府信息公开是指政府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公开其政务活动,公开有利于民众实现其权利的信息资源。我国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运行的特点是自上而下型的,其缺陷主要表现为民间推动不足。由于民间推动依赖于政府的推动,所以,政府加大民主法治环境建设的力度,是加速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进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