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区域国别学作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提出来,并加以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是我国学科体系建设进程中的大事,也是当前学术、学科与话语三大体系建设在具体行动上的深入展开。在当前中国崛起,与世界的关系需要重新定位和思考的条件下,开展学科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学术研究必须紧扣时代主题而有针对性,三大体系建设落到实处而有实效性。学科体系建设是一项大规模的文化活动,积淀、凝聚现实的需要和民族的智慧,在总结既有经验与方法的基础上,创建多学科交叉的学术学科体系,无疑会推动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跃进。  相似文献   

2.
3.
4.
《社科纵横》2019,(1):119-123
区域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女作家玛丽·奥斯汀的核心思想,是她生态观、文学观和文化观的集中体现,其主要内涵包括:人与自然之间应遵循相互顺应的模式,个人理应顺应自然环境而生,同时能动地改变着所生活的地方;文学是区域性的,真正的区域写作在于挖掘和呈现地方的意义,区域文学的集合便构成了民族文学;正如区域文学是构建民族文学的基础,区域文化也是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基石,不存在均质的民族文化,只有丰富多样的区域文化,区域性即民族性。深入理解奥斯汀的区域主义,把握其在奥斯汀作品中的实现手法,对我们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探索区域写作手法、构建民族文学与文化,以及应对现代主义的弊端和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正绪  赵茜 《国外社会科学》2022,(1):21-32+195-196
后物质主义文化变迁理论的研究依赖大规模的调查数据,试图发现经济发展、文化变迁与政治发展之间的逻辑链条。这一领域最终形成了这样一个规范性和目的论性的理论范式: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丰富使个人从关注物质安全转向关注自我表达,而这一文化变迁增强了民众关注、参与政治的主观动机,推动了政治的发展变化。后物质主义文化变迁理论对比较政治学中的政治文化、政治心理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也呈现出显著的西方中心主义特征。在20世纪下半叶西方政治学中的以美国和西欧政治制度为标准的“自由民主”规范同构的背景下,后物质主义文化变迁理论最终发展成为比较民主化研究的一部分。21世纪的社会科学研究需要突破这样的规范性设置。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日本区域主义战略加速构建。该战略的发展,从冷战后到世界开启大变局(1991—2017年前后),在单极体系即美国霸权下,经历了经济中心、政经合流、政略优先等不同导向和路径的三个演进阶段,并在范畴、内容、路径、取向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影响日本区域主义战略架构和走向的三个主要宏观因素为日美同盟状态、中国崛起进程和日本身份认同。进一步对这些因素进行操作化,可以发现,在典型单极体系下,直接影响日本区域主义战略制定的主要自变量是日美同盟状态、中日国力差距(能力对比程度),而并非是中美关系。这两个变量的组合与互动产生出四个因变量,其中三个便是以上三阶段的差异化路径,第四个是根据三阶段路径推导出的因果关系的如下拓展分析:进入2018年后,国际变局加剧,日美同盟状态与中日实力差距的两个自变量发生"谐振",加上之前被视为先验条件的单极体系自变量与美国霸权渐行剥离、亚洲融合及一体化进程显现新态势,导致日本区域主义战略发生明显的策略性调整,朝着多向对冲、政经并重、回归亚洲、深耕地区的趋向位移。此调整为某种战略动向的端口和序曲,将在曲折反复中持续较长时期,总体上有望为亚洲区域合作与融合、深化共同...  相似文献   

7.
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把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概念分析框架运用到国际关系理论中,提出了一系列诸如:文化、认同、互动、规范等新理念,并运用这些核心概念,对国家、利益、冲突等国际关系基本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国际体系与体系转换理论,共同体和平理论;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认识和解决国际问题,如何构建国际新秩序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发展从不平衡到相对平衡,从无序到有序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任何一个国家区域经济的发展都会受到这个规律的制约.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经过了从平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演变过程,与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兴起有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9.
孙明哲 《学术交流》2006,(3):164-166
文化的核心特质是作为观念系统的存在,是潜藏在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之下的共同的观念系统,即概念性设计和共同的意义系统。它作为各民族既得的思维传统,以一种潜在的惯性力量制约着人的思维过程,形成该民族特定的认识背景以及信息的选择、加工和理解系统,形成该民族特定的理解力和行为方式。文化是各民族自我认识、自我意识与自我认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慈善史研究是近十年来史学界新兴的关注点之一,区域慈善史也日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王娟所著《近代北京慈善事业研究》在着重考察清末民初北京地区慈善事业总体状况的同时,初步探讨了南北区域之间慈善事业发展的若干异同,为深化中国区域慈善史的研究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结合评述该著,本文进一步讨论了中国区域慈善史研究的区域范围界定问题,分析了比较视阈下开展区域慈善史研究须把握的地域特征与基本线索、区域慈善与社会环境、区域慈善与国家救济、区域与区域及整体等四个方面的关系,并尝试提出了若干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杨扬 《太平洋学报》2012,20(7):26-34
对信任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的社会学领域.信任理论自中国古代以来就有论述,但作为国际关系的分析框架则是冷战后的时代议题.本文以社会学的视角应用信任理论分析国际关系的现实,以信任理论的概念为起点,分析国际关系中信任的作用,以国际关系中信任理论的构成要素为核心,建立信任理论的基本框架,结合东亚区域合作的现状分析其制约因素——互信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德顺 《求是学刊》2002,29(2):9-15
本文就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世界多元文化的命运问题 ,作出了一点思考。认为文化 ,特别是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 ,业已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在如何对待全球化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格局方面 ,普遍主义、特殊主义两种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文章分析了这两种基本态度各自的思想理论前提、特征和主要表现 ,提出了一系列需要思考和回答的理论问题 ,并以“9.1 1”事件为例明确地指出 ,过于极端化的文化价值普遍主义立场 ,是可能引发国际恶性冲突的重要根源。因此主张探索一种新的文化价值选择思路  相似文献   

13.
已出版的公共行政学教材主要表现为行政管理学、公共行政学与公共管理学三种编著体例,这三种体例均是以管理主义为取向的。过度的管理主义取向忽略了中国的行政生态。实现我国公共行政学教材的本土化必须认真审视中国公共行政的语境,建构基于中国宪政主义的公共行政学教材。  相似文献   

14.
“三角和平论”是冷战结束后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综合性言论 ,认为民主、经济相互依存及国际组织是实现现今国家间和平的“三驾马车”。其论证过程与理念具有明显庸俗国际关系理论的痕迹 ,然其价值不在于结论 ,而是其论证过程 ,反映了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综合性趋势 ,带动了方法论的辩论 ,是考察国际关系理论困境的很好个案。反全球化时代的发展 ,呼唤建立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评述“三角和平论”的目的正在于揭示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趋势及其阶级实质。  相似文献   

15.
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理论的发展与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理论曾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过十分重要的影响,但两者在发展中国家的优势来源、所涉范围及作用机理的认识上存在差异.二战后,在以日本为首的新经济体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两种理论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比较优势理论出现了内生化和动态化的趋势,而后发优势理论也从过去的纯理论探讨转向实证检验和模型论证.在重点考察、比较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新进展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理论之间出现的相互影响、相互印证和相互融合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6.
政治权力是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等社会科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其中权力可以视作手段、目的、关系过程与行为结果。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政治权力的认识、发现并批评了古典政治哲学与现实主义政治权力观的不足,在再认识的基础上,对政治权力的载体、目标和话语等进行了深刻反思,相应地从内涵、认知、目标等方面对政治权力进行重构。本文认为,政治权力的主体价值,是使政治权力的领导者构成得以重塑,而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则推动了区域化与全球治理进程,促进了国际关系民主化。  相似文献   

17.
齐勇 《学术交流》2020,(9):26-35+191
"人类命运共同体"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能否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广至为不同文化背景和发展阶段的民族国家所透彻理解和乐于接受,取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世界文化大格局中的定位。对于当下中国而言,其又取决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定位。当下的总体全球化最重要的情境是各地区文明、各民族文化的照面与碰撞。既往全球化浪潮中存在着霸逻辑(文化进化论)与守逻辑(文化相对论)两种主要文化逻辑的对立。基于此种对立,结合当下中国文化具体语境和文化传统基因,从文化与人的关系、人的发展理想、世界历史理论以及对文化殖民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所持的立场等角度着眼分析,能够彰显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超越前二者的优越性与可能性。恰处于中西哲学传统的交汇点上,这使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进步主义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和逻辑"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战后日本区域主义方针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少普 《日本研究》2004,3(2):48-57
伴随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而兴起的区域合作,成为影响当今国际关系的重大潮流。  在这一潮流中,与已建EU和NAFTA的欧洲、北美相比,东亚虽稍为逊色,但其区域地位也日益突出。如何正确认识和推动东亚区域合作,已成为我国外交的重大课题。而要正确认识和推动东亚区域合作,必须了解  相似文献   

19.
技术哲学历来有工程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传统之分,它们犹如技术哲学的一对双生子.由于对技术所持的态度不同,它们长期处于相互斗争的状态中.二者的各自为政、相互指责最终导致技术哲学研究走入困境.伴随着工程哲学的产生与发展,工程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边界开始软化,二者在工程实践的场域中找到了和解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