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道德选择是人在道德意识支配下,自觉地从若干种活动目标、行为方式、品质类型和人格模式中按自己的自由意志择定其一的活动。其先决条件是要有内外自由,并根据内外自由度的大小决定选择者应承担的道德责任。道德选择的实有方式有四种,每种都有自己的长短和适用域。  相似文献   

2.
人何以在生存?不同的哲学流派有着不同的回答。意志主义认为是“自由意志”,存在主义认为是人的“自由选择”。他们都是把人存在的根据归结为个人内在情感体验,在论证的过程中都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困境。唯有马克思从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关联的“自由劳动”出发,才真正科学地解答了这个难题。  相似文献   

3.
自由作为社会的核心价值之一,为现代民主时代确立了基本的理想。无论是社会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还是民族主义、共和主义,它们分别为自由和共同体理想提供了自己的独特理解。作为共和主义的杰出代表,卢梭基于形而上学二元论范式构建了一种联合个体意志的道德共同体,试图克服国家作为异己性的存在工具,实现个体之间的价值认同和自主性自由,使每个个体获得自身存在的根基。马克思立足于实践唯物主义存在论视域,扬弃了卢梭所诉诸的形而上学二元论范式,通过共产主义革命,消灭私有财产,建构了联合起来的个体共同控制生产资料的自由人联合体。面对时代共同的困境,诸如科学理性、技术理性、工具理性以及现代人的异化生存境遇,马克思和卢梭的自由理论都彰显了强大的批判力,对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然而,马克思在“现实的个人”与“社会存在”之间构建了一种本质性联系,赋予“现实的个人”一种新的规范性意蕴。相较于卢梭的自由观,马克思的自由观更具现实性和时代超越性。  相似文献   

4.
此文以售“良心油条”的事迹作为引子,进而分析康德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善良意志”的深刻内涵.“善良意志”是以善良本身为目的意志,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善良全在于意志本身是否善良,或者说其动机是否善良.责任是“善良意志”的具体体现,道德价值是出于责任,责任与义务一样具有强制性;责任是对道德法则的服从,而这种服从法则的意识,是对道德律的尊重.今天我们提倡的“良心”德行,要从出于责任和对道德律的尊重高度来认识,使这种善行得以持久和成为普遍规律.康德认为人是理性存在者,自由和道德自律是实践理性的根本出发点,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是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当下我们社会讲道德不能只停留在“良心”的善行上,应从理性和人是目的的维度加以审视,把这种善行变成社会绝对命令与自律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5.
孙万怀 《学术月刊》2023,(8):106-122
学者们专注于刑事责任范式的研究,未加论证但又不约而同认为责任主义的合理性基础为自由意志。普芬道夫研究从“自体恶”的犯罪延伸论述,从来都没有给出一个自由意志的定义和特征,也从来没有否定决定论。对避险的利益比较将康德推向了决定论的边区,人固然是因为自由意志而得到报应,但更是因为报应的威慑“改变”了自由意志。通过司法化证明,刑事责任所依据的自由意志只不过是一种“甜蜜的错觉”。选择并非意志的全部,犯罪人只是“开端”的主体。自由意志是假设的,被决定往往是现实的,所以表现为内外关系。大量的行为是外在场景、自由选择和内在情感中和的结果。此时确定责任的主要依据是行动被多大程度上被决定或者人有多大程度的自由,所谓规范责任的“他行为可能性理论”“规范响应力理论”等都是自由意志论断的余音。而功能主义所谓的积极的一般预防甚至脱离了“潜在罪犯”的基础而孕育着巨大风险。刑法考察认知活动关键在于“发现关联性”,而因果是负载的链式关系,主要的工作就是“发现和发明中介环节”。尽管有责性往往与个体认知关联,但责任主义应当是刑法乃至宪法都应该遵循的原则,应该脱离个体旨趣,避免恐惧与避免贫困是外界给予的主观压力,维护尊严和自...  相似文献   

6.
那种认为马克思不讲个人、不注重个人自由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马克思的哲学和自由主义的差别不在于要不要谈“个人”而在于如何去理解“个人”;不在于要不要讲个人自由,而在于如何才能真正抓住个人自由的本质问题.自由主义所讲的个人是天生的、自然的、独立的,马克思所讲的“现实的个人”是历史的、社会的、关系的,是特定历史条件下身在复杂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从事生产的社会个人.仅靠在价值观念中宣称个人自由神圣不可侵犯,或者只靠在政治国家层面保障个人自由权利是不能实现个人自由的.只有进入物质生产领域,关注现实的个人的活动和生产关系,才能抓住现代个人无法自由问题的关键,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个人自由.个人自由还是要在社会中,在理顺个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中,在真正的共同体中实现.  相似文献   

7.
一道德与法的区别之一是,在道德领域里特别强调道德主体的意志自由。一方面自由是真实存在的,道德自由既是意志自由在道德选择中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意志自由活动的结果。但另一方面自由又是受限制的,道德选择作为人的自由活动,无疑要受道德主体以外规范必然性的制约。自由既是人类进行一切活动的前提,又是人类活动所追求的目标。这是人的一种“类的特性”犤1犦,也是人之为人的标志和尊严。作为人们活动前提的自由,既包括一定历史条件提供给人既得的外在自由,如政治经济制度等社会环境,也包括人独立按自己的意愿在外在可能性中自决能力的内…  相似文献   

8.
“我应该成为何种人?”是现代人的基本困惑,也是麦金太尔与马克思批判现代性道德的共同旨趣,但二者理论路径却不同。麦金太尔采取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欲回归古典传统,马克思则在辩证思维主导下走向了对现代性社会的批判和扬弃,这与科学社会主义相通。马克思关注的不是这个时代没有统一的道德标准,他也无意于建构这一标准。马克思不同于麦金太尔的地方在于,麦金太尔将危机指向了启蒙道德筹划,马克思则将危机指向了现代性社会本身,认为正是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现实带来了道德危机。马克思将所有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视为通向真正的人类共同体的必要前提和基础,认为个体的人、自由、对规则的遵守、科学技术、工商业等等,都是在为真正的人类解放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的研究视域中,自由概念兼具建设性与批判性双重意蕴,不仅是一种理想价值追求,更是一种社会批判的规范性构思。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强调劳动是实在的自由的实现中介,并将自由概念作为一种社会批判的重要手段,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所谓个人自由的虚假性、片面性,强调真实的自由建立在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自由概念的批判维度,对于回击西方“自由主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中,施蒂纳批判了费尔巴哈作为“类存在物”的人,他指出,要使人成为现实的,自由的,就要使“我高于一切”,使人成为利己主义的.在施蒂纳看来,这个“高于一切”的现实的个人(Individuum)就是“唯一者”.施蒂纳给了马克思很大的冲击,使马克思开始反思费尔巴哈理论的局限性,开始重视个体(Individuum)的地位和价值.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重新定义“现实的个人”(das wirkliches Individuum)的内涵,马克思认为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体自由的共同体不是资产阶级国家这种虚幻的共同体,也不是施蒂纳所谓的“利己主义者的联盟”,而是共产主义这一“真实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谭嗣同面对晚清亡国灭种的危机,提出“以心力挽劫运”的口号。“心力”概念主要指心的驱动力,或称善良意志。这种以“仁”为价值取向的善良意志不仅是一种动力因,而且是世界的本体。因此“心力”论具有唯意志论的倾向。他把历史发展理解为一个有规律的客观过程,“心力”则是社会进化的决定因素和最终动力。他提倡发扬“心力”,以善良意志去感化人,改铸中国国民的道德,强调道德取决于主体的意志自由地选择和自主专一。他的理论当然是有缺陷的,但却蕴涵了相当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角色理论谈科学家的伦理困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桂波 《兰州学刊》2008,(12):20-22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科学伦理问题日益凸显。作为科学活动的主体,科学家的德性品质和意志行为对科学研究的推进和科学成果的社会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科学家社会角色的多重性决定了他们价值选择的复杂性,在科学自由与社会责任、组织职责与科学良心、公民义务与终极目标的矛盾冲突中,他们往往陷入伦理选择的困境之中。而超越这种伦理困境的途径在于科学家坚持自律的道德要求,坚持正确的价值目标和价值选择,担负起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13.
论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现实人发展的理想境界,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高的价值目标。在马克思看来,人类这一理想的实现决不是对原始自然人的“复归”,也不是靠“全知全能”上帝的“启示”和“拯救”,更不是对抽象“人性”的放肆和张扬,而是一种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同时,马克思还认为,“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决不能仅仅靠物质生产领域内的进步来实现。精神生产是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重要途径或条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有人公开宣扬并信奉“人性自私”的理论。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自私的,为别人活着的人是没有的,利已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这种观点同共产主义的道德原则——集体主义精神是背道而驰的。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的人性自私论,就曾经作过批判。当前,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正确阐明这一问题,对于我国的四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 人们使用“长官意志”这个概念,是从列宁的著作《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中引来的。在这篇著作里,列宁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时说,马克思“推翻了那种把社会看作可按长官的意志(或者说按社会意志和政府意志,都是一样)随便改变的、偶然产生和变化的、机械的个人结合体的观点,第一次把社会学置于科学的基础上,确定了作为一定生产关系总和的社会经济形态的概念,确定了这种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在这里,列宁讲了“长官意志”和社会发展规  相似文献   

16.
生育性别选择的伦理省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性别选择既是一种受“看不见的手”调节的自然生殖行为 ,又是一种受人为因素调控的行为。人类在生育性别选择上从别无选择到技术上选择自由 ,这是人类生育技术发展和对自身认识的重大进步 ,同时也是对人类生育道德责任的挑战。在现实社会还较严重地存在着重男轻女的性别偏好的情况下 ,人们在生育性别选择上究竟应当奉行个人主义的道德方针还是群体主义的道德方针 ,这是生育当事人必须直面的一个重要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周翔  谢林 《南方论刊》2006,(10):14-15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了人只是社会的实践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人的自由体现是处在社会中“整体”的人的自由。马克思这种“整体自由观”正确地解释了社会与个人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正体现了当代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信息人假说”的当代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是构成世界与人的基质。信息社会与网络时代所构建的“虚拟时空”,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对人性的传统认知,使得以往种种关于人的本性假说在信息网络时代面前显得缺乏解释力和说服力。在网络空间中,“信息人”是活动主体,是网络伦理所要调节规范的道德对象,同时也是网络精神的主要体现者。网络社会所赋予“信息人”的自由、平等与多元,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原则和伦理要求,也是信息人作为网络伦理的主体所应享有的权利,更是一种深刻的人性需要。这种人性需要,为信息科技推进网络自由、共享、平等、多元提供了社会动力,也使得“信息人假说”有了现实的基础与依据。“信息人假说”通过人的生存状态的更本质层面即信息交互作用层面,重新透视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将为人们超越以往传统社会的人性假说,获得网络时代人的行为解释的特定视角,求得对信息时代网络伦理与全球伦理发展的重要突破开拓一条全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李淑梅 《社会科学》2012,(6):108-118
施蒂纳将"自由主义"理解为崇拜国家、社会或"人"的理论,包括政治自由主义、社会自由主义和人道自由主义。他认为,只有消灭国家和社会观念,消灭一般的"人"的概念,摆脱这些外在力量的束缚和限制,个人才能获得无限的自由,才能成为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唯一者"。马克思揭露了施蒂纳对自由主义划分和理解的狭隘性和扭曲性,从现实的个人出发说明现存国家、社会和思想观念,把根本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作为实现人的自由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东岳论丛》2016,(5):143-147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本质上是一种不同于"道德"思维的"伦理"思维。正是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基础上贯彻了这样一种"伦理"思维,马克思对自由、平等伦理价值目标的理解以及关于自由、平等伦理价值目标得以实现的社会条件和实践动力的探讨,都超越了资产阶级启蒙伦理的抽象性与保守性,实现了现实性与理想性的辩证统一,而这正是马克思伦理思想的优越性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