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8 毫秒
1.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生活性、社会性和开放性是其主要特征。因此,在教学中科学而又娴熟地运用开放式教学策略,不仅能将课程和生活、课程和社会有效链接,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建构,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问题的生成,促进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机和生命力,而且也提高了品德课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新课标实施后,教师的角色有时更像是一个"点拨者"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等基本特征。他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的目标实现内在统一,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但是,当下大部分的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育仍流于形式,造成的原因有好多,需要我们去寻找,去研究,去改正。  相似文献   

4.
正《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让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形成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一门课程。教师必须把《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要求"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落实到教学中,努力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自由、民主、  相似文献   

5.
唐鸿冰 《新天地》2011,(12):422-423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为此,通过何种途径开展农村的品德与社会课,便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努力走进生活,贴近学生,营造开放、活跃、自由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学会勇敢面对各种问题和困扰,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使他们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帮助学生参与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那么如何有效地育人呢?笔者认为要根据该课开放性特点,把握好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超前准备,延续拓展,方能增强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个人道德品性养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德育目标中,教学活动更应该着力关注儿童现实生活以及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简单说,就是用最自然、最接近孩子心灵的方法,在<品德与社会>有限的教学实践中,为我们今天面对的一个个可爱的孩子,播下希望的种子,他们会成长为明日社会的健康公民.  相似文献   

8.
王永 《阅读与作文》2012,(10):16-18
【教学内容】 本课是《牛津小学英语》6BUnit3PartA(Lis—ten,readandsay)。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本课教学设计是以学生“能做某事”为教学目标,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感知日常生活常见“问路”这一问题展开思考,让他们积极参与实践,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达到问路、指路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 本课是《牛津小学英语》6 B Unit 3 Part A(Listen, read and say)。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本课教学设计是以学生“能做某事”为教学目标,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感知El常生活常见“问路”这一问题展开思考,让他们积极参与实践,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达到问路、指...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为德育注入了活力。但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认识不一,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形似而神异”的现象,甚至在某些地方还步入了误区,这些现象值得我们去关注思考,为此,本文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状做一简要的剖析,并提出改进  相似文献   

11.
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离开了学生的主体性,任何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它不单取决于教师的“导”,同时也取决于学生的“学”,即品德“内化”程度如何。因此,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道德发展为教学目标,强调学生  相似文献   

12.
结合导游英语教学实践,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指导《导游英语模拟》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完成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四个方面的课程改革。注重学生、教师、任务、环境四个方面对学习过程的影响,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现代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3.
学生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纳过程,而是以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内在建构过程,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决定了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需优化组织数学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体验和感悟,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教学空间要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积极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因此,继奥运会、残奥会圆满结束后,全世界的目光再一次投向中国,当茫茫太空第一次展现中国人矫健身姿的时候,当家乡骄子漫步太空留下龙江印的时候,作为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让自己的学生了解东方巨龙的航天壮举,学习航天骄子为家乡争光、立罔威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中华振兴而读书的志向:于是我设计了“品德与社会”校本课程《龙江骄予,“神七”问天》。  相似文献   

15.
梁玉山 《新天地》2011,(12):242-242
学生的品德形成,不是靠一种教导,而是靠一种熏染,是通过体验来感悟和内化,从而进行道德认知和践行的。作为思想品德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感,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创新,从而走好人生之路。因此,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践价值,就应该体现在“引领”和“体验”上。下面围绕“引领”和“体验”,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应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著名特级教师毛蓓蕾说过:“正确的道德认识要以情感为基础,良好的道德动机要用情感去激发,自觉的道德行为要靠情感去强化,和谐的师生关系要靠情感去沟通。”可见,情感在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当学生的道德认识有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时,才能升华认识,并逐步内化行为。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用“情”感染和教育学生,采用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拓展学生的生活渠道,引导学生了解生活、认识生活、适应社会生活,实现以“情”孕“知”,以“知”化“行”,全面提高品德教学的质量。一、创设和谐情境,激发情…  相似文献   

17.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包装设计》课程应在重视培育学生设计能力的同时,将实践性与创新性有效融合,并兼顾思政教育与项目实践。该课程是视觉传达专业的核心课程,涵盖多种设计元素,有利于开展新的教学模式。本文以“项目化教学”为路径,结合《包装设计》实际教学案例,构建了“产教两结合、科教两融入”的教学新模式,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社会责任感、民族文化认同感,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较强的全方位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18.
折小兔     
小喻 《阅读与作文》2007,(12):31-3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儿童喜爱并乐于参与的活动中,自我体验,自主建构新的意义世界,才能使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行为,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反思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教育电视系统》课程教学产生的负面影响,探索与实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认知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以培养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主旨是使学生参与自已身边的生活活动,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感受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人、对社会的意义和作用,感受“我”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