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泰东图书局、亚东图书馆和现代书局作为二十世纪初新兴的中小型书局,在出版方针上,敢于推陈出新,对流行的阅读风尚的把握体现出强烈的趋新求变意识;在长篇小说的选择上,既注重作品的文化水准又考虑到其市场价值,力求实现文化品位与商业利益双赢,因而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新书业市场中异军突起;在传播策略上,以同步广告宣传本社作品,利用名人效应吸引读者,以预设目标读者群的方式激发读者的购买欲,以畅销书为招牌的重版销售策略为主要营销手段,有效地促进了现代长篇小说在广大读者中的传播;在接受样态上,各书局有效利用本社自办期刊搭台唱戏,对出版的长篇小说予以多方审视,使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接受视野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传播接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初期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现代转型留下了持传久远的历史回响。  相似文献   

2.
晚清时期,基督教在中国的出版事业蓬勃发展,教会及教士在中国设立许多出版机构,出版了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的大量书刊,并通过赠阅等手段得到较大范围的传播。基督教在中国的出版事业无疑是为传教服务的,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具有二重性,其正面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其一,直接推动了中国近代出版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其二,极大地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其三,对晚清中国的政治走向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性别与历史:近代妇女与基督教学术研讨会”日前在上海大学举行,与会学者就近代妇女与基督教的有关文献与资料、社会运动和组织、女子教育、女传教士、女基督徒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在近代妇女与基督教研究的三个主题:基督信仰与女信徒的生活、基督教促进中西妇女间的文化交流、女信徒群体从事社会改良活动方面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土山湾印书馆与上海印刷出版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山湾印书馆从1867年设立印刷所,至1958年公私合营并入上海中华印刷厂,前后持续了90余年,是沪上基督宗教系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出版机构。在引进西方先进印刷技术的同时,该馆娴熟地运用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技术,用木版印刷术翻印了大量明清之际天主教的汉文西书;之后,土山湾印书馆成了西方新式印刷技术输入中国的重要据点之一。该馆偏重西文印刷,但中文出版物也曾在全国教会出版系统中独占鳌头,20世纪30年代,创下了印刷品总数达53万种的记录。该馆不仅在近代中国天主教出版史上,而且在堪称中国出版"半壁江山"的上海,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馆是一个奇特的中西合璧、土洋结合的多元文化组合,通过其多重文化的构型,以自己的复合型特色成为在中国传播近代西方知识、思想和学术的重要据点之一,也在近代中西出版文化与印刷技术交流的格局中,创造了自己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学术由传统过渡到现代与报刊的发展密不可分.通过对"国故之争""王国维之死"等文化史事件在报刊传播空间中的历史细节考察,不但可以理解近代报刊在学术传播、论争等方面的推动作用,还能进一步反思五四以来种种文化思潮前进的源动力.一方面,随着西学的传播,尤其是近代报刊的兴起,现代学术框架得以建立,并逐渐影响了中国传统学术的走向.学者借助新材料、运用新方法,逐步突破以经学研究为中心的传统学术框架,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另一方面,近代报刊加速了学术的现代化进程,学术期刊围绕某一历史事件或理论专题的组稿促进了学术思潮的形成,并由此延伸出更为广阔的学术论争.  相似文献   

6.
受时局所迫,裨治文等早期来华传教士无法直接传教,致力于各项文化活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出版、印刷和医学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但他们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传播基督教,在传播的过程中流露出西方文明优于中国文明的心态.  相似文献   

7.
基督教在近代河南的传播较为滞后,但发展迅速,教民群体亦有明显的区域特色。行医、赈灾、办学是基督教在河南传播的重要方式,也是基督教附属事业的主要表现载体。其在人才培养、医疗卫生等方面促进了河南社会的近代转型,风气渐开的河南社会亦为基督教的进一步传播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墨海书馆是外国传教士在中国最早设立的编译、出版机构,它的创立对于西学东渐和中国社会近代化影响匪浅。本文就墨海书馆的创办及其在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9.
《基督教学术》是依托复旦大学有关基督教方面的教学和科研而设立的一份以书代刊的刊物,创办于2002年,至今已经出版9辑,在通常情况下每年出版一辑。第一至第七辑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自第八辑起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复旦大学向来有研究基督教学术的传统。复旦大学的创办人马相伯校长及其后任李登辉校长均曾研究过基督教。近年来,复旦大学人文和社会学科加强了对基督教的教学和科研,招收相关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美术期刊作为"西学东渐"的产物,是介绍和传播现代艺术设计思想的重要阵地,在中外艺术设计交流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中国近代美术期刊一方面引进国外的艺术设计,另一方面也把中国的艺术设计向国外传播,在交流的过程中既促进了中国近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也提高了中国艺术设计的国际地位。此外,鉴于其本身设计的形式感和画面感代表了现代设计的方向,于无形中促进了中国现代报刊的美学现代化,其自身的发展也成为中国现代设计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1.
伦敦会是近代率先派遣传教士来华的英国海外布道会,并率先将西方学校教育体制引入中国。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伦敦会在中国创办了若干所统称为'英华书院'的学校,它们遂成为这一时期在华英国教会中等教育的主体,位于汉口的博学书院、天津的新学书院和上海的麦伦书院即为其代表。这类教会中等教育学校既沿袭了马礼逊所创立的马六甲'英华书院'的基本模式,又继承了英国公学教育的某些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本土化的改革,以求适应中国国情。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以伦敦会'英华书院'为代表的在华英国教会中等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对促进中国近代中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上海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摇篮?儿童文学在中国上海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还是一种意外收获?本文将着重从西法印刷、晚清传教士办报以及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的创建,考察早期著名儿童刊物的创刊、早期重要儿童文学论著的出版,解析上海近现代出版业的兴起与儿童文学的渊源,探寻儿童文学在中国发生、发展的坎坷之路。  相似文献   

13.
该文阐述了国家主义者对基督教教育的批评以及教会方面的回应,指出了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已经成为压倒一切的准则。尽管教会方面揭橥自由主义的旗帜,力图对民族主义有所限定,然而基督教教育与不平等条约的密切联系,使得教会方面的企图很难合法化。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严重失衡,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戏曲作为一种文艺样式,是上海近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茶园时期、舞台时期和大剧场时期三个阶段,上海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成了可以与北京相并提的全国戏曲文化中心。商业文化的发达,各地移民的众多以及西方艺术的引入等都对上海戏曲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上海戏曲文化事业的繁荣是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文化反映。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社与江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之前,中国科学社是中国科学界最重要的代表,而江苏则是中国科学社的活动基地。江苏是中国科学社的人员汇集地、资金来源地和最主要的活动地区。江苏优越的经济实力和优良的教育氛围是中国科学社选择江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外传教士办的从小学到大学的三级教育体系,在近代中国政府的教育体制之外形成。16所教会大学中的14所,是从教会中学发展而来的。除了少数几所医科大学外,普通教会大学的学位课程一般是文科,但这个文科的定义与现在的不一样,理科也包含于文科中。后来课程增多,程度提高,文理分开组成系,20年代末设立文理学院。教会大学的学科多设文理科及医科,很少开设工科。后期受中国政府的管理与影响,为了适应国人的需求,少数学校开设了工科专业。农科是个例外,因为传教士进入中国时就有服务农村的思想,当时国内大学中农学质量水平最高的是教会大学之一的金陵大学农科。教会大学的医学教育成绩,同样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17.
试论17-18世纪的西学东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 17-18世纪西方科学技术东渐的过程及影响 ,认为中国传统科学缺乏以欧氏几何为范式的古希腊原始科学结构 ,以及不适应近代科学发展的封建社会结构是阻碍西学东渐和在中国建立近代科学结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中西自然环境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 ,中西科技传统有着本质性的差异。由于这种差异的深刻影响 ,造成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也使当前科学在面临大量复杂性现象时有着巨大的困惑。对中华科学传统的某种回归 ,实现东西文化的结合已成为当代国内外学术界许多学者的共识。重新审视中华科学传统 ,大力进行中西科学传统的比较研究 ,这是中国学术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借此可以推动新世纪世界科学和中国科学的突破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鸿章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重要人物,在洋务运动中他改变传统观念,重视西方科技,将此视为富强之本;他倡导科技教育,培养科技人才,进行科技实践活动,留下可贵的科技思想及实践,推动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产生相当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利用列强退还的“庚子赔款”派遣中国留学生,史称“庚款留学”。庚款留学生群体大都学有所成,回国后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影响巨大。通过宣传和实践科学技术加快了中国现代科技创新的步伐;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推动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通过发表言论和投身革命促进了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