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数民族电影的概念根本上是一个文化核心的概念,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和与世界电影整体发展的不断接轨,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少数民族电影的文化概念内涵就是实现在全球化电影产业链条下的发展概念和世界语境下的文化平等对话权利。这一理念不仅可以让少数民族电影在文化特性上展现其概念的包容性,也可以藉此拓展少数民族电影在全球语境下的产业特征、审美维度与商业价值,对进一步研究少数民族电影的未来发展走向具有现实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早期影坛主要出现了五种电影思潮,即“教化”思潮、“为人生”思潮、“娱乐”思潮以及“为艺术”思潮、“革命”思潮。这是中国早期电影家、影评人和观众,对于电影与社会人生的关系,对于电影的审美特性、艺术表现、美学价值等的思考和探讨,体现出当时中国人对于电影的不同理解、阐释和认知。这些电影思潮伴随着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而又在或相同或矛盾的“合力”推动下,初步建构了“中国现代民族电影”观念。  相似文献   

3.
“远”、“三远”是中国传统绘画极其重要的空间布局手法。受民族文化结构的影响,中国电影的“取象于远”及“平远”式空间布局,会通了中国传统绘画“远”的空间观念和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和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4.
现代艺术“审美自律”“审美自主”观念对西方诗电影产生过深刻影响,然而在“后文化”时代却面临危机,其根源在于西方哲学难以解决的二元对立。《周易》以“观”的方式认识世界,奠定了中国哲学主客融合的基础,并在美学上表现为整体的美学观点。因此,中国诗电影内含独特的文化精神和审美品格,与西方诗电影普遍追求个体精神世界与现实的分立不同。中国美学具有美善真相统一的特点,电影中不论是审美地传达儒家的仁义、至善,还是道家所追求的本真人格,都使人通往“诗意生存”的人生境界,这即构成了中国诗电影的核心内涵。中国诗电影的人文和审美特质,使其在新时代仍能够发挥自身功能,并在当代社会文化建构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5.
百年中国电影发展的民族化、现代化以及与其他艺术间的互动关系一直是影响其艺术审美走向的关键因素。20世纪20年代,现代戏剧家规模化地进入电影领域,为早期电影走进艺术、建构艺术品格、丰富艺术表现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戏剧与电影的互鉴发展中,中国早期电影利用民国政府架构中的省域以下宣传系统的缺如拓展了其生发的空间,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现代性”元素让舶来艺术有了被本土受众接纳的基础,“影戏”(电影)更是借戏剧之“戏”完成了“作为艺术”的身份转变。以上三个“影响源”促发了中国电影的发展观念变革,为中国电影走向建构现代民族影像的目的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韩国电影在借鉴好莱坞商业类影片经验的同时,注重在电影中进行本土身份的建构,用本民族的人物和情感重述西方题材和改写西方故事,在本民族的政治事件和历史故事中彰显现代价值观,以本民族的审美趣味消解西方影像中情色与暴力的极端显现,藉此获得了本土票房和海外票房的双赢。韩国电影这种"洋"为"韩"用的做法,对中国电影本土身份的建构具有启示意义。中国电影既要加强现实观照、丰富现代影像,又要甄选彰显共同价值的历史事件作为电影素材,借鉴好莱坞电影的叙事策略来讲述中国自己的故事,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一方面营造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审美意境,另一方面在人性的层面上达成东西方的共识,在唤起观众中国文化自信的同时,制造具有"中国身份"和民族文化标识的观影效果,以赢得世界观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电影的民族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电影应该是吸取本民族文化精神的精髓,根植于民族现实的土壤,用一种积淀了民族审美经验和感情的艺术形式去关怀民族和民族个体的生存、发展和进步。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差距,中国电影在一种不对等的状态下被放置于全球语境,不可能脱离边缘化的处境。因此,中国电影更需要走向世界,更需要一种民族自信自强自尊意识,更应该争取民族文化的平等性,发掘中国民族文化之中具有现实生命力的文化精神,感染、影响当今世界的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不同于其他题材的电影,“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承担着更多的历史责任,要以承认历史事件的真实性为前提来进行艺术的审美建构,兼顾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要重视历史中个体的生命体验的表现和传达,怀着温情去书写人的历史与人的记忆,以过去的人的生命体验去触动、感染现代人的生命体验。“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需要在审美标准与道德标准之间取得平衡,避免消费苦难、消费暴力,符合基本的道德和价值判断,弘扬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认同感,建构不能忘却的民族文化记忆。  相似文献   

9.
电影应该以其特有的艺术手段和形式去表现电影家对于时代、现实和人的深刻发现,中国电影的百年发展,从早先认为"影戏是由扮演的戏剧而摄成的影片"及其所形成的戏剧式电影形态,到1970年代末以来,大陆影坛的纪实美学、影像本体美学、新写实美学,和台湾"新电影"、香港"新浪潮"等电影创新潮流汹涌,正是不同代际导演从不同角度对电影艺术特性的执著探索,推动了中国电影艺术审美的发展和深入。在实践中,他们以艰辛的艺术创造建构了中国电影的两大传统:"人学内涵的现代电影"和"世界视野的民族电影"。前者强调电影与时代、现实和人的深刻联系,以其社会人生呈现的"现实的真实"和"人性的真实",丰富和深化了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内涵;后者在民族性格刻画中挖掘民族现实内涵、从民族欣赏趣味着眼去结构叙事、将民族艺术美学融入镜头影像等独特创造,又使中国电影成为富于民族审美特质的现代电影。百年中国电影这些探索,为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艺术资源。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电影美学的特点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电影美学的建设于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起步,并开始逐步拓展。虽然西方电影美学和中国电影美学在很多方面有相同之处,但由于文化背景和美学传统的差异,其不同之处也很明显。因此,中国电影美学的建构不应是西方电影美学的简单移植,而应在学习借鉴之基础上,有机地融入中国文化的元素和中国电影理论的传统,使之能更好地凸显出中国本土文化特色。为此,既要深入探讨电影与现实的审美关系问题,不能忽略中国电影理论工作者关于电影创作中的现实主义问题的学术研究成果;又要从理论上认真总结中国电影创作所积累的各种美学经验,并深入探讨其创作规律。同时,还要认真研究中国电影观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需求,把握观众观影时的审美心理变化,分析那些能吸引和打动观众的优秀影片在美学上的成功之处,总结出其中的创作规律,并深入研究电影美感如何在观众(审美主体)和影片(审美客体)的融合统一中产生。随着接受美学的引入,观众的先在结构、期待视野及观众反应批评对电影创作的影响,也都构成了研究的内容。另外,中国电影美学的理论建构一方面需要从域外引进各种基础理论,但另一方面也应该立足于中国文化的基础之上,注重从中国文学艺术的美学传统中汲取营养,充分重视已有的理论成果和学术积累,从而使中国电影美学与中国文化中的美学精神有机衔接起来,显示出更浓厚的东方色彩和本土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