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从杜牧之作《李昌谷诗序》,有“牛鬼蛇神”之说,《麈史》卷中记宋景文论李贺有“鬼才”之目,遂使后来的说诗者,谈到李贺,便以为他的胸腹中如有鬼胎一般.所谓“鬼”者,无非是说李贺诗的意象不为常人所理解,它所体现的思维方式亦与常理不合,故光怪陆离、虚幻荒诞之处,使按常态方式解诗的人感到它如鬼一般阴冷而飘忽无定,不可捉摸,以至使评注诸家,众说纷纭.我们觉得,要认识李贺笔下的“鬼诗”,就必须遵循抒情诗“特有的内容就是心灵本身,单纯的主体性格,重点不在当前的对象,而发生在情感的灵魂”的原则,就必须认识李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感知方式.因此,我们不妨借助精神分析学的方法,从诗人变态心理的角度来透视其诗歌创作的表象,追寻诗人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他所表现的对象,他又在何种情态下得到启示,又在何种程度上作出想象和创造,尤其是了解诗人想象力产生的根源和土壤,或许是一种不无益处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李贺与波德莱尔在人生经历上有着相似性,特殊的时代跟经历造就了其特殊的诗人敏感,他们都在不懈地寻求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之间矛盾的解决方式,都思考了精神痛苦的种种原因,并以多种主题在诗歌中发泄出来。两者在诗歌的爱情主题、死亡主题、时间主题及忧郁主题的选择上有很大的趋同性,在诗歌创作手法上也表现出某种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李贺(790~816),字长吉,中唐时期独树—帜的诗歌天才,在他短促而坎坷的一生中,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对艺术创新的矢志追求,通过一系列审美意象的巧妙组接和艺术画面的精心营造,倾注着对人生的忧思和对生命的观照。苦闷情绪苦闷是主体在动机愿望长期不能实现、情感倍受压抑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精神状态和情绪反映。在李贺的诗歌创作中,随处可见的操调险急处,思绪跳荡处、意境文高处,都笼罩在愁绪迷离的氛围之中。“桐叶惊心壮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蠢!思牵今夜场应直,而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永诗…  相似文献   

4.
庄子是我国古代文化思想史上最富于想象和浪漫情怀的哲学家和文学家 ,他那种靠绝对的相对主义方法论建构起来的极富诗性思辩的生死观 ,极大地影响了李贺的诗歌创作。尽管李贺在其 2 40多首诗中无一首提及庄子 ,但我们从他诗歌中所反映的基本思想和对生死问题的美学思考 ,往往与庄子的生死观不谋而合 ,可见李贺是受庄子那种绝对的相对主义哲学思想影响的。他们都试图通过情感体验 ,想象虚构的时空来消解生与死各自质的规定性 ,而成为相通合一的共同性 ,以寻求情感的慰籍和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5.
李金发是中国象征派诗歌的“开山祖”。他的诗作大量使用象征、比喻、通感、意象,以怪异、神秘、晦涩、颓废被称为“诗怪”,并被当作食洋不化的例证而受到批评,这是不公正的。造成李诗的不被理解以至遭到很多人批评的原因有三:其一,李诗的主题多为死亡、梦境、幻觉及破灭的爱情等,改变了传统诗歌惯用的主题。其二,李诗的内容虽歌咏家国、爱情、艺术、自然等,但大抵歌其悲哀的一面,是消极的。其三,李诗的形式带有明显的欧化痕迹,大量比喻、通感的运用、意象的跳跃,使得解读困难。事实上,李诗在新诗的探索实践中对诗歌艺术有独特贡献,其艺术个性与独创性,在新诗艺术上有深远影响。从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派”诗歌,到20世纪40年代“九叶”诗人的创作,再到到20世纪70至80年代盛行的“朦胧诗派”,都与之有着血脉联系。可见,李金发的象征主义诗歌不是无病呻吟和毫无意义的,而是具有超前意识和一定价值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李贺及其诗歌艺术的研究 ,在 2 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变化 ,但都存在着模式化的倾向 ,文学史的模式化既方便了李贺研究 ,又制约了李贺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7.
李贺的诗歌是我国诗歌史上最有特色的诗作之一,它是诗坛上的一枝奇异的花朵。翻开李贺的诗歌集,随着诗人那奔泻不羁的情绪,犹如进入珠官贝阙之中,置身七宝楼台之内,那绚丽的色泽,奇诡的意境,使人目眩神摇,那凄清幽冷,阴风陡峭的另一世界,令人浮想联翩。显然,诗人在创作时,往往是千意万象随着灵感的触发而奔腾舒卷于胸臆之间;那含蓄丰富的意象,则是诗人真实的感觉及情绪的流露。  相似文献   

8.
李贺诗歌中的通感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贺诗歌中的通感现象刘道顺在群星灿烂、百花齐放的中唐诗坛上,李贺虽然只在他生命的旅途上跋涉了27个春秋,但他却像天空中划过的一颗闪亮的流星引人注目,并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后来的诗歌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李贺是一个具有自己独特性格的诗人...  相似文献   

9.
西方现代主义的源头及重要流派象征主义,五四前后登陆中国就对中国新诗的建设、发展生了深远的影 响。从李金发的象征诗歌开始,象征主义逐渐为中国新诗坛所接纳,并被探索中的中国诗人“为我所用”成就了中 国史上的“现代派”“九叶诗派”。从20年代到30年代40年代,在中国新诗中涌动着一条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并 行发展的象征主义诗潮。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戴望舒足以代表一个时代。他在广泛汲取外国现代主义文学,尤其是象征主义的同时,把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开创了新一代诗风。虽然人们习惯性地把他定位在追求中国诗歌现代性的阶段诗人,但事实上,他是一个实现了现代诗歌现代性的完成者。  相似文献   

11.
该文意在比较李金发和李贺诗歌创作审美特征:以朦胧为美,以晦涩为美;以怪异为美,以荒诞为美;以丑陋为美,以死亡为美。并探讨了其共有的审美特征形成的原因主要在于共有的缺失性体验造成的异常认知,又源于原始思维的审美相似律所造成的艺术形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文学创作中,作家主体性的体现,最集中、最神秘的,恐怕莫过于灵感了。而诗,因为主要是抒情的,主体性的要求,又进了一层,因之,和灵感的联系就更多、更近。 普希金说:“灵感是一种敏捷地感受印象的情绪,因而是迅速理解概念的情绪。”  相似文献   

13.
李贺是中国古代诗人中将通感艺术运用最多、运用最妙的一位。他具有奇特大胆的想象力,通过直觉、幻觉,将自己激愤压抑与迷惘感伤的愁苦心情表达出来。客观物象经作者的内心体验而发生位移、变形,依作者的审美趣味和理想而重组,在这个切割组接过程中,大量想象参与了的通感艺术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一些法国古典社会学家(如涂尔干、莫斯(M.Mauss)所使用的词汇中,“象征”这个词是被用在神话、宗教仪式、祭祀和祈祷上的。莫斯的名著《关于原始交换形式——赠与的研究》,就是根据社会象征主义的概念写成的。特别是,莫斯在描述波利尼亚人和加拿大西北岸  相似文献   

15.
前人旱已指出李贺诗中喜用啼、泣等字,但多限于局部考察,实有全面探究之必要。他大量的物之泪、鬼神之泪,彰显了一往情深、穿幽入仄的冷艳谲怪诗风;他的自我之泪、现实之泪则展示了情真意切的一面,可以供我们多维的认识诗人的风格。他的相关诗歌在泪意象的发展史上,也彰显出了长吉体式的诗艺独创性。  相似文献   

16.
沃尔特·惠特曼文学思想和写作风格对世界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草叶集》歌颂自我,歌颂劳动和劳动者,歌颂大自然,批判奴隶主和蓄奴制度的血腥本质,歌颂黑人对国家建设的贡献,饱含了诗人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追求和向往,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17.
诗歌创作中的意象组合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是诗歌的细胞,诗歌通过意象组合展现诗美的魅力,其组合是有一定的规律性。为此,探讨诗歌意象间组合的结构与方式,从而揭示诗歌艺术的某些内在奥秘,就成为深得诗歌旨趣所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叶芝诗歌以东方神秘主义的象征著称于世。玫瑰、狮身人面怪、天鹅和螺旋是叶芝诗歌中具有凸现主题意义的意象。其来源有二 ,对《旧约圣经》抒情诗风格的继承是叶芝诗歌抒情性的直接来源 ,东方神秘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对中国和日本诗歌的模仿学习是叶芝诗歌抒情性的间接来源  相似文献   

19.
极富才情的中唐诗人李贺,在绚丽夺目的诗卷中,用自己的神来之笔塑造出一群美艳揶凄怨的女性来作为理想生命的象征.用"美女"原型来表达诗人的政治之恋,用"怨妇"群像来体现人性的真情,用"弃妇"情结展示诗人的生存境遇,用流连歌妓的方式让心灵得到放纵与补偿.李贺对女性所表示的深深同情与理解,也是对他自身命运的哀叹与诉说.  相似文献   

20.
李贺为唐皇诸孙,才华出众,却怀才不遇,落寞潦倒,英年早逝。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其中有大量与“马”有关的诗歌。这些诗歌中除表现对时政的美刺,对人生理想、人格的追求外,还将自己的命运悲情寄托在诗中之“马”上。如“良马”所寄托的怀才不遇之悲;“饥马”所寄寓的潦倒坎坷之悲;“瘦马”所反映的病弱流离之悲;“骏骨”所寄意的终生劳碌无成之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